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96-医学摘粹 >

第6章

596-医学摘粹-第6章

小说: 596-医学摘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文蛤散x 
文蛤(一钱) 为散,以沸汤和服。按烦热作渴,因内有停水,故用文蛤利水而解渴也。 
x白散x 
桔梗(四钱二分) 贝母(四钱二分) 巴豆(一钱二分去心熬黑) 余各为末,以白饮和服八 
分,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病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按寒邪上逆,实结 
胸膈,肺郁生热,故用桔梗、贝母清降其虚热,巴豆温破其实寒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以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之,通之 
。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x蜜煎导方x 
蜜一杯上一味,入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 
,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去之。 
x猪胆汁方x 
猪胆(一枚) 上一味,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x赤石脂禹余粮汤x 
赤石脂 禹余粮(各二两六钱) 水三杯半,煎一杯服,日三服。按下利由于下焦 
滑脱,故用赤石脂、禹余粮固下焦之滑脱,利乃可止也。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x甘草汤x 
甘草(六钱) 水三杯,煎一杯,分两次服。按少阴水旺,君相皆腾,二火逆冲,故用甘 
草泄热而缓急迫也。 
x桔梗汤x 
桔梗(三钱) 甘草(六钱) 水三杯,煎一杯,分两次服。按加桔梗者,降逆而开结滞也。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x半夏散及汤x 
半夏 桂枝 甘草(各等分) 为末,白饮和服三钱,日三服。不能服散者,水煮七沸 
,入散三钱,更煎三沸,少冷,少少咽之。按浊阴上逆,冲击咽喉,因而作痛。故用桂枝、半夏降其冲气,甘 
草缓其迫急也。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x苦酒汤x 
半夏 鸡子(一枚去黄) 半夏洗,枣核大七枚,切作十四片,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 
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再服(苦酒即醋也)。按寒水下旺,火盛咽伤,故生疮不能语 
言,金被火刑,故声不出。故用苦酒败结而消肿,半夏降逆而驱浊,鸡子白清肺而发声也。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x猪肤汤x 
猪肤(四两) 水七杯,煎三杯,入白蜜七钱,米粉 
四钱,熬香,分二三服(猪肤即猪皮)。按寒水侮土,肝脾郁陷,胆胃俱逆,相火炎升。故用猪肤、白蜜清 
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x四逆散x 
甘草(一两) 枳实(一两) 柴胡(一两) 芍药(一两) 上为末,白饮和服,日二 
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钱,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钱。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钱。腹中痛 
者,加炮附子一枚。泄利下重者,先以水煮薤白,去滓,以散纳汤中,再煮,温服。按此证,总缘土郁而 
木贼,故用甘草、枳实培土而泄滞,柴胡、芍药疏木而清风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 
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x乌梅丸x(又主久利方) 
乌梅(九十三枚) 细辛(六钱) 干姜(一两) 黄连(一两六钱) 蜀椒 
(四钱炒) 当归(四钱) 桂枝(六钱) 附子(六钱) 人参(六钱) 黄柏(六钱) 各研末,以苦 
酒浸乌梅一宿,去核,饭上蒸之,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入炼蜜,共捣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饮食,白饮和服 
十丸,日三服,渐加至二十丸。按蛔厥,因脏寒不能安蛔,故用姜辛杀蛔止呕而降气冲,人参桂归补中疏木而 
润风燥,椒附暖水而温下寒,连柏泄火而清上热也。 
大病瘥后,喜睡,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x理中丸x(方见霍乱)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x竹叶石膏汤x 
石膏(八钱) 半夏(二钱) 人参(一钱三分) 甘草(一钱炙) 麦冬(三钱) 
粳米(四钱) 竹叶(十片) 水三杯,煎一杯半,去滓,纳米,煮半熟,汤成去米,温服,日三服。按火 
金不降,肺热郁生,故用石膏清金而润燥,参甘粳米半夏补中而降逆也。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x枳实栀子豉汤x 
枳实(二钱) 栀子(五枚) 豆豉(一撮) 先以清浆水三杯,空煮至二杯,纳枳 
实、栀子,煎至一杯,纳豉煮五六沸,服。覆有微汗。若有宿食,纳大黄一钱五分。浆水,即淘米之泔水。 
按劳复证,浊阴凝聚,清气堙郁,里热重生,壅闷又作,缘其中气新虚,易于感伤,故用枳实泄其壅满,栀子 
清其郁热,香豉散其滞气也。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筋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 
膝胫拘急者,烧 散主之。 
x烧 散x 
裆上取妇人 ,近前阴处,剪烧灰为末,水和服一二钱,小便利,阴头微肿则愈。 
妇人病,取男子 。按伤寒新瘥,男女交感,阴邪传染,是谓阴阳易。故用烧 散,同气感召,阴寒下 
泄,则复其和平之旧矣。 

伤寒证辨
表热里热阴热阳热
属性:发热翕翕无停止时,外覆之表热也。发热蒸蒸如炊笼,内越之里热也。表热尿白,里热尿赤。表热无汗, 
宜麻黄汤,有汗宜桂枝汤。里热轻者,宜凉膈散,重者宜三承气汤。发热兼口燥舌干烦渴者,为阳经之热 
,真热也,宜白虎等汤。发热兼厥冷下利清谷者,为阴经之热,假热也,宜四逆等汤。 

伤寒证辨
恶寒背恶寒
属性:发热恶寒,发于阳表也。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无热恶寒,发于阴里也。有汗宜桂枝加附子汤, 
无汗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背恶寒,口中不燥而和,属少阴,宜附子汤。背恶寒,口中燥而渴,属阳明,宜白虎 
加人参汤。 

伤寒证辨
恶风
属性:风寒二者,大率多相因,而少相离。有寒时不皆无风,有风时不皆无寒,故三阳俱有恶寒恶风同见也。恶 
风与恶寒,均属表病,法当从表。然风属阳,寒属阴,故三阴经证,有恶寒而无恶风也。 

伤寒证辨
头痛
属性:三阳经头痛,身皆发热,法当从三阳治。若不大便,小便 
赤,为里热已实,宜承气汤下之。若小便清白,即不大便,为里热未实,表尚未清,法当先从表治也。厥阴 
头痛,多厥而无热,呕吐涎沫,是厥阴挟寒邪上逆也,宜吴茱萸汤,温而降之。三阴经,无头痛,惟厥阴经 
有头痛,以其脉与督脉上会于巅也。三阴经,无发热,厥阴,少阴亦有发热,谓之反发热,以其脏有相火, 
阴盛格阳于外也。 

伤寒证辨
项强
属性:项强太阳病也,项背强,太阳阳明病也。脉浮无汗,是从伤寒传来,宜葛根汤。脉浮有汗,是从中风传来, 
宜桂枝加葛根汤。脉沉,邪已入里,宜栝蒌桂枝汤。结胸项强,背反张,有汗如柔痉之状,宜大陷胸丸。但 
见太阳少阳并病之项强,不可汗下,宜柴胡去半夏加栝蒌主之。 

伤寒证辨
身痛
属性:未汗身痛属表实,宜麻黄汤。汗后身痛属表虚,宜桂枝新加汤。身痛尺脉迟,是血少营气不足,虽未经 
汗,亦不可发汗,宜建中汤加黄 治之。身痛见少阴沉脉,四肢厥冷,宜附子汤。身痛见厥阴厥逆,汗出不 
止,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一身尽痛,不能转侧,掣引烦痛,是风湿病、宜桂枝附子汤。 

伤寒证辨
烦躁不眠懊
属性: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心为热扰而不宁,谓之烦。烦则扰于内属阳,躁则动于外属阴。若懊 心中 
,反复颠倒,烦不得眠。不与躁同见者,皆无冷病,惟躁则不然,当分表里阴阳取治。故太阳有不汗出之烦 
躁,谓之在表,大青龙证也。阳明有心下硬之烦躁,谓之在阳,白虎汤证也。三阴有吐利手足 
厥之烦躁,谓之在阴,四逆辈证也。诸烦无论汗吐下之前后,但大便不硬者,以竹叶石膏、温胆、栀子豉等 
汤主治。便硬者,量其热之浅深,以白虎、三承气汤主治。躁同三阴证见者,便属阴寒,宜四逆、理中、吴 
茱萸汤主治。 

伤寒证辨
自汗头汗
属性:自汗在太阳,谓之风邪,桂枝汤证也。在阳明,谓之热越,白虎汤证也。若大热蒸蒸,汗出过多,宜用调 
胃承气汤急下其热,以救其津也。若更兼发热,下利不休,内外两脱属凶。如头汗出,剂颈而还,则为热不得 
外越,是以上蒸于首也。或因黄郁未发,或因湿家误下,或因水结胸蒸,或因火劫热迫,或因阳明蓄血,或因 
热入血室,当分门施治。 

伤寒证辨
手足汗
属性:胃主四肢,为津液之主。如热聚于胃,蒸其津液,旁达于四肢,故手足 然汗出,且小便自利,胃中 
津液必干,大便必硬,本当攻也。若中寒胃阳土虚,脾不约束,津液横溢四肢,故汗出而冷;阳虚失运,中寒 
不化,故小便不利;今虽便硬,而手足汗,非为热越者比,慎不可攻,攻之必变生固瘕,泄泻澄清不止也。 

伤寒证辨
潮热时热
属性:潮热阳明腑证也,阳明旺于申酉,故潮热发于午后,是可下之证也。发热汗蒸蒸无休止时,亦属阳明内实 
,可下之证。时热谓发热时轻时重,而有自汗,必不兼里实可下之证,知风邪留连在表,可用桂枝汤主治。 

伤寒证辨
谵语郑声
属性:言语心之主也,心气实热而神有余,则发为谵语,谵语为实,故声长而壮,乱言无次,数数更端也。心 
气虚热,而神不足,则发为郑声,郑声为虚,故音短而细,只将一言重复呢喃也。凡谵语郑声,与阳经同见 
者,均属热证,可以攻之。与阴经同见者,总为寒证,可以温之。然虽与阳经同见,而无可攻之证,不可攻 
之,当清解也。虽与阴经同见,而无可温之证,不可温之,当清补也。 

伤寒证辨
渴证
属性:渴病多因汗吐下伤其津液,致令胃中干燥,故引饮也。阳邪往乘三阴,太阴则嗌干,少阴则口燥,厥阴 
则消渴,亦属热伤津液也。三阴之渴,治法详于三阴经内。凡渴欲饮水者,当少少与之,以滋胃干,胃和则 
愈。若恣意欲饮之,不但渴不能愈,致水停留,为病太阳之渴,用五苓散者,以水停下焦,小便不利故也。阳 
明之渴,用白虎者,以胃热饮水,连连不已也。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已具,心烦渴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去半 
夏以避燥,加花粉以生津液也。 

伤寒证辨
渴证
属性:渴病多因汗吐下伤其津液,致令胃中干燥,故引饮也。阳邪往乘三阴,太阴则嗌干,少阴则口燥,厥阴 
则消渴,亦属热伤津液也。三阴之渴,治法详于三阴经内。凡渴欲饮水者,当少少与之,以滋胃干,胃和则 
愈。若恣意欲饮之,不但渴不能愈,致水停留,为病太阳之渴,用五苓散者,以水停下焦,小便不利故也。阳 
明之渴,用白虎者,以胃热饮水,连连不已也。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已具,心烦渴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去半 
夏以避燥,加花粉以生津液也。 

伤寒证辨
渴证
属性:渴病多因汗吐下伤其津液,致令胃中干燥,故引饮也。阳邪往乘三阴,太阴则嗌干,少阴则口燥,厥阴 
则消渴,亦属热伤津液也。三阴之渴,治法详于三阴经内。凡渴欲饮水者,当少少与之,以滋胃干,胃和则 
愈。若恣意欲饮之,不但渴不能愈,致水停留,为病太阳之渴,用五苓散者,以水停下焦,小便不利故也。阳 
明之渴,用白虎者,以胃热饮水,连连不已也。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已具,心烦渴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去半 
夏以避燥,加花粉以生津液也。 

伤寒证辨
呕证
属性:呕病,诸经皆有,因何属少阳也。因表邪入来,里气拒格,上逆作呕,故属少阳也,宜小柴胡汤。心下硬 
而烦,或不大便,宜大柴胡汤。如表不解之呕,属太阳也,宜柴桂汤。食谷欲呕,属阳明也,主中寒,宜吴 
茱萸汤。得汤更呕,主表热,宜葛根加半夏汤。呕吐涎沫,或呕吐蛔,属厥阴也。吐涎沫者,宜吴茱萸汤。吐 
蛔者,宜乌梅丸。呕而下利,是有水气,属少阴也,宜真武汤。饮而呕,呕而饮,饮呕相因不已,是停水也, 
宜五苓散。 

伤寒证辨
往来寒热如疟寒热
属性:寒而热,热而寒,寒热相因不已,故名往来寒热,为少阳主证,宜小柴胡汤。寒热而有作止之常,一日 
一次,或隔日一次,谓之疟,属杂病也。寒热而无作止之常,日三五发,谓之如疟,属太阳经未尽之表邪 
也,宜麻桂各半汤。若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有汗,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若无汗,亦宜麻桂 
各半汤。此皆治太阳未尽之微邪法也。 

伤寒证辨
目眩耳聋
属性:目眩者,目黑不明也,耳聋者,耳无所闻也,皆少阳经主证,非死候也。若因汗吐下失宜,致诸变逆坏 
证,目眩而神昏,言乱乃神散,气脱之候,故不能生也。若因误发湿温家汗,而不能言语,耳聋无闻,身青面 
色变者,名曰重 ,亦死证也。 

伤寒证辨
腹满痛
属性:腹满时痛为不足,宜桂枝加芍药汤,不愈用理中汤。腹满大痛为有余,宜桂枝加大黄汤。此为误下,邪陷 
太阴之里证也。若潮热自汗,大便难,则为太阴之邪,转属阳明也,宜大承气汤。 

伤寒证辨
吐证
属性:凡不渴而厥吐,是寒虚吐也,宜理中、吴茱萸辈。凡渴而得食即吐,是火吐也,实热宜大黄甘草汤,虚 
热宜干姜黄连黄芩汤,或竹叶石膏汤。渴而饮,饮而吐,吐而复渴,水逆病也,宜五苓散。 

伤寒证辨
热利寒利
属性: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寒也。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此以渴不渴,辨寒热也。小便黄赤,大便秽气 
稠粘者,皆热利也。小便清白,大便澄澈清谷者,皆寒利也。热利有表证,轻者宜升麻葛根汤,重者宜葛 
根汤汗之。有里证者,量以三承气汤下之。无表里证,轻者宜黄芩汤,重者宜葛根黄连黄芩汤清之。寒利宜理 
中汤,温而补之。若服理中汤不应者,此属下焦滑脱,宜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仍然不应,此为清浊不分, 
水走大肠,宜五苓散,或猪苓汤利之,可瘥也。 

伤寒证辨
但欲寐
属性:行阴欲寐,嗜卧,少阴证也。若欲寐嗜卧,无表里证,身和脉小,知已解也,然解后之睡,呼之则醒, 
醒而又睡,是阴气来复,非阴盛困阳,不须惊也。风温亦欲寐多眠,则有脉浮发热,汗出身重,鼻息鼾鸣之别。 

伤寒证辨
阴阳咽痛
属性:咽痛之证,寒热皆有,咽干肿痛,为三阳热证,宜甘桔、半夏、苦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