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瑜伽论问答-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搬嵋病枴TO大種所造一念同時可緣。何必前後異時可緣之乎。答。一心中無二惠並起。大種造色不一念緣。問。無一心中二惠並起。是小乘義也。今大乘說。五識俱時各緣自境。尚於五識說俱時起。況一念中何無緣變大種造色。答。五識有別體。各緣自分境。於有體法。俱時起無妨。然今第六識入定一念時。二法一時緣。不可有此義。故先可緣一後亦緣一法。大處與所造不可一時緣。問。若如此云時。即見定果色非種所造。然此論次上文云。若依此繫定。即由此繫大種所造。此文何通。答。其於定所變四大種影像。有地地差別。謂入初禪定。即於初禪地業果四大種。變影像四大令造定果色。乃至入第四禪。即於第四禪地業果四大種。變影像四大令造定果色。如此隨地地變影像四大。云即依此繫。非謂云然故依彼地地繫業果大種。問。於有四大種色界四禪定。即應於自地業果四大種變影像大種。彼無色界定無業果大種。緣何處大種變影像大種。答。無色定自無業果四大種。還緣色界繫業果四大種變影像大種。若爾何不犯隔界變之過。答。雖緣色界繫業果四大種。非緣他賴耶所含四大種。彼無色阿賴耶本含三界種子。於中緣色阿賴耶所含四大種。於其四大種影像大種。是則但緣變自界阿賴耶所含色種。非緣他色業四大種。無隔界變過。問。若爾。無色界阿賴耶可有欲界繫種子。應緣其欲界種子賴耶中業果四大種亦變為影像。何不云緣彼。但云緣色界。答。云之可有二。一云。不緣欲界。以極遠故也。二云。緣欲界自阿賴耶中。有欲界種故。問。且附第二義。既自阿賴耶有欲界種子。即緣此種子應變為影像。何前前但云緣色界大種。何又云極遠故。答。極遠故不緣。是小乘所說。三乘通所學。今云緣欲界。唯是大乘義。不可傳輒諏話。故前前云緣色界四大。不云緣欲界。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八十八條。第四遍(永觀二年正月二十日)。
問。法處所攝中定所行色。有對等三種色中。何色所攝乎。答。是無見對色所攝。故論文云。當知此色無見對問。定所行色為他受用。有實體者也。眼識受用邊攝有見有對。含識受用邊攝無見有對。何不如爾攝。攝無見無對。答。此色本生時。從心所發故。為法處攝。他人受用邊雖實眼所見。然不望其人為有見有對。故記文釋。從本生時。是定心發。故法處收。其為他用。雖亦眼見。不望此人為法處攝問。若望能發。定所行色為法處攝。凡外五法皆應法處。是阿賴耶所變相分。望能變心。應法處攝。彼既不爾。何定果色望能發心為法處。答相分五塵雖望賴耶為其所變。然五識身親緣變故。望能緣為有見等。今定果色望他受用。雖眼可見。約能發心。非眼所見。故尋根源望能發心為法處攝。他所見聞非其自體。故不望彼為五塵攝。問。定果色體有何異相。不望他人為五塵攝。答。記文釋云。以從定心所變色體之是微細。不據處所非業所造。故非有對意云。定果色體微細非□。不據色聲香味等處收業所造。故非有對問。若微細故非色處等。界色等皆微細應非有對。答。色界色等雖實微細。是業果所感。體伲刑帯9蕯z五塵為有見等。定果不爾。故不為倒。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八十九條。第四遍(永觀二年正月二十四日)。
問。有論文作問云。眼耳所行善不善色。彼何因緣成善等性答文云。由耎中上品三種思差別故。一加行思。二決定思。三等起思此答意何。答。耎品思者即加行思。中品思者即決定思。上品思者即等起思。色聲二塵由此三思成善等性。香味樱挥扇肌7巧频刃詥枴柡未挝脑啤H羯撇簧粕碚Z表業。當知上品思為依止故。有發善不善業乎。以此文見。但由上品思。云等起思一色聲二塵可成善等性。何云由三種思成善等性乎。答。由三思故成善等性。是汎道理。然非謂依乍三種思。依三種中等思一。色聲二塵成善等性論文既有差別故言。其差別者。三思中。有可思不可依思之差別故記文云。今隨成善惡。必依等起思。是上品思故。不依加行思及決定思者。是中下品故問。若爾。何同記次下文云。此中由三思發故。色聲成善惡表業。餘香味等非三思發故。不成善惡性乎。答。是頗叵思。今聊會釋。彼猶且乘論上文云由耎中上品三思差別故云故文勢。凡為說置三思道理。云由三思發。然案正義。但由等起。思。問。記文釋云。加行思者。謂遠欲起此事之思。決定思者。必作此事之思。等起思者。因等起也見記文釋云。前二種思非不發業。釋加行思。既云欲起此事思豈非發業思。釋決定思。既云必作此事思。是亦發業義。何云不由前二思但收等起思成善等性。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九十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問。說一切色法綿剎那滅云。諸行纔生。即尋壞滅。現得故此為破有異執。如此云也。為破何人。何云異執。如此乎。答。記文釋云。此破正量部。彼云。內色身及命根等初生時名生。後死時名滅。其中間恒住。為破其中間恒住執。云現可得故也云。問。爾為破其中間恒住執。云現在可得故之意何。答。記次文云。爾破亦許燈光電等及心心所剎那生滅故。即舉此共所許事為證故。云現可得故意云。世間現見。燈光電等及心心所剎那生滅。我汝共許。如此法剎那生滅。現可得故問。論文但云即尋壞滅現可得故。不云燈光及心心所剎那生滅。何今記文恣舉此論。答。論文狹故舉此喻。記師案意。尋彼本許。深探論意述作細旨。是例事也不可為失。問。彼正量部設所執云。燈光電等及心心所剎那生滅。我亦所許。但於色法。我本不許剎那生滅。凡有為法種類繫多。何以一法剎那生滅。責餘法齊剎那生滅。如此所執何以微破。答。彼自既許電光等心心所法。一切色法皆是有為同故。如燈光等剎那生滅。諸色亦應剎那生滅。即立量云。眼等諸色纔生即滅。是有有故。如燈光等。此量無過。為彼能破。問。彼正量部本許中不舉有法。即彼預因是有為中。故有為中。有如住相不速生滅。如燈光等速疾生滅。爰正量部自許住相為不定。敵作不定云。為如燈光等是有為故。眼等諸色纔生即滅。為如我住是有為故。眼等諸色不纔生即滅此不定過如何遮乎。答。有法所舉眼等諸色收諸有為。中間住相被取有法。眼等諸色立剎那滅。中間住相皆被言人。何預中為不定。敵故不為過。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九十一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正月二十八日)。
問。說有為諸行生時必有因滅時定無因云。又不應謂能生之因即是滅因。其相異故此破何人云生因即滅因。云不應謂能生之因即滅因乎。答。記文云。又汝小乘立生滅兩相同共一因。我今難汝意云。小乘師生滅二相同共一因。今大乘家難此一因。非能生即是滅因問。小乘設立生滅二相是同一因。有何妨難。大乘破之。答。次云其相異故。是出其妨。意云。凡相異者。其因亦異。生滅二相其相既異。因不應一。苦樂善惡色心等法相其相異故。其因各異。生滅亦爾。因不應一。即立量云。生滅兩相應非一因。其相異故。如苦樂等問。或有一法。因雖是一。能生二品。如想心數能生心王。生所變色。所生色心雖是二法。從一想生。敵者小乘共許此義。故小乘者作不定云。為如苦樂等。其相異故。生滅二相非同一因。為如色心等。其相異故。生滅二相是同一因此不定過如何遮乎。又如今阿賴耶。中有一色種子。能生現行色。生自類種子。色與種子其相亦異。然此一種子能生二種法。謂色非色法。故亦作不定。為如賴耶中一色種子所生二法。其相異故。生滅二相是同一因此不定過亦如何遮乎。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九十二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正月二十九日)。
問。說諸行滅時無因任邷缭啤S杀嘶鸬扰c彼諸行俱生俱滅現可得故如此云意何。答。有小乘師云。火能燒薪。為薪滅因。故滅有因今為破之。如此云也。故記文云。謂薩婆多救火是滅因。故今破云。此火與薪既生滅。不可更言與滅為因問。設雖火薪俱生俱滅。火既燒薪。是薪滅因。何滅無因。答。記文云。火與薪俱生。為非生因。既與薪俱滅。何得為滅因意云。如有二人。互相殺害。一時俱死。俱無殺罪。此中一人若命暫留。其人得罪。薪有時有火。薪盡則火滅。若薪盡火留。火有能滅用問。世間現將火燒薪。隨燒薪滅。若非薪滅因。火有何作用。論次下云。唯能為彼變異生緣。說有作用記文釋曰。唯能為彼變異後法生緣。說於薪作用。非為滅緣是薪作用意云。將火燒薪。為得湯等。水變為湯。云變異生問。若火非滅因。何彼木名薪。凡木名薪者。由為火所燒。若火非能滅。何其木名薪。既為火所變。其體異本相。豈非火能燒令其體變異。答。但能與彼薪為變異因耳。為火所變異故。名木為薪。非為火所滅故。木名薪也。問。為破小乘如此大乘實義如何可云。答記文釋云。大乘實理。火等諸法纔生即滅。無將此火能燒彼物問。現見世間。將火燒薪。何云將火無燒彼物。答。記次下云。但由外火為緣此起自心所燒變異之相故。初念火後纔生。即此心識變為所燒相問。云爾意何。答。大乘一切心識所變。薪前後相皆心所變。非火所作。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九十三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二日)。
問。說有為諸行無因任邷缭啤S种^壞滅是滅因。不應道理此文意何。答。此破小乘。薪遇火滅。是既諸行待因而滅。應知諸行皆有滅因。大乘即云。火非薪滅因。唯是變異因。小乘即救云。我宗別有非色非心滅相。能滅諸法。是則滅相云為彼此救。如此云也。問。爾為破此救如此云意何。答。此破文中云壞滅者。是小乘立非色非心不相應中滅相是也。名之滅因。今破意云。若汝滅相名滅因者。即摺曜谏鷾缤瑫r。若生異滅相異者。即應滅相能諸行。而汝既云生滅同時。何相生法。何滅法。生滅一時間論諸行滅相。為生相滅法。魚魯難分別。何必滅滅法道理不成私云。滅相滅法道理不成。何須滅相能滅諸法問。設彼滅相雖非諸行滅因。彼生滅一時有何等過失。答。論次下云。若彼生時即有壞滅。便成相續斷壞過失記文釋云。若爾。諸行但至來生相時滅。不至現在。則有有為無為相續斷壞過失意云。小乘生相云在未來。彼既生滅許是一時。如彼所許。有為諸行至未來生。即生時滅不至現在。若爾。則有有為無為法生住異滅次第相續斷壞雜亂過失問。何論有為滅相為因處。更加無為出斷壞失。答。於無為法。雖無四相。以離障礙不離障礙二差別故。假亦可論生住等相。若離障礙無為法顯。如生相似。若障礙起無為退失。如似滅相。以此義邊應有四相。若汝宗立生滅一時。無為生時。無為則滅不至現在。生住滅相相續次第而心可斷壞。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九十四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三日)。
問。說有為諸行無因任邷缭啤S种^壞滅是壞滅因。不應道理故如此云意何。答。基法師記云。薩婆多宗云。四相中滅是色等滅因。然彼復立。未來色等生時。雖有生相用。乃至滅相體不相離。今論主破意。約生相時得有滅故。不可以滅為色等滅因。故言與彼俱生不應理故論主破意云。汝立生滅一時。不可有別所作。如相生能生法。應滅相應亦法。如滅相有滅法。應生相亦滅法。生相生法。滅相滅法。道理不成。故汝滅相應非滅因問。設彼小乘救此破云。生滅二相是實一時。然法自性不可相濫。猶如水火一時俱有。水性能潤。火性能燒。雖同一時。其性不濫。生滅亦爾。雖同一時。生用生法。有何妨難。此救何遮。答。立盏览怼?善拼司瓤伞S浳牧⒘吭啤N磥頊缦鄳斢杏萌暝S已有體故猶如生相問。設彼小乘附不定云。為如生相。已有體故。滅相有用。為如無為。已有體故。滅相無用。此不定過大乘何遮。答。記文遮云。彼薩婆多立三世中名不攝無為。未來名已有。現在名正有。過去名猶有。既云已有體。即簡非無為。不可將無為作不定過也私問。小乘本云。滅相法滅。是色滅因。對云爾人。立當有用。敵者作相符過。我立滅相是法滅因。即有用也。今更立量云當有用。汝宗相符又未來世雖名已有。其有體故因攝一切有體。無為也有體。何不預此因。於有體故因。不應分別未來世已有體無為法已有體故。此不定為能不定。如何遮。
伽第五十四。遁倫記第十四。二百九十五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五日)。
問。說有為諸行無因任邷缭啤H糁^火等為滅助伴方有滅者。於燈遇等及心心所任邷缰小2豢傻霉省2粦览泶宋囊夂巍4稹K_婆多部云。火能滅薪。是薪滅滅因。准之諸行皆待因滅。大乘遮云。火非滅因。是變異因。薩婆多救云。火等為助滅。滅相為正滅。故火為滅因。今為破此救。大乘如此云也。意云。燈電物及心心所。不待滅因任咦詼纭I戎T行亦應自滅問。薩婆多云。諸法滅因功能各別。如燈遇等無因自滅。薪等色法必待因滅。故不可例燈電等滅。如此依救。如此依救。如何可遮。答。論次下云。若謂生彼有別功能。此等差別不可得故意云。薪等物滅燈電等滅。二滅功能不可差別。設有因滅。若無因滅。物滅作法既無差別。何以可云功能各別問。彼若救云。火為助滅。滅相正滅。如此二滅。於一薪處有滅功能。於燈電等無其功能。何不差別云滅義同。如此作救。如何可破。答。論次下云。若謂二種於一處所有滅功能。而應二種俱於兩分。有滅功能。或無功能。有過失故。不應道理記文釋云。若如汝所言。應火於薪處。有助滅功能。無正滅功能。滅相於薪處。有正滅功能。無助滅功能。若於彼薪火有助滅。滅相正滅薪可得滅。故云具於兩分有滅功能。又復此火無其正滅。滅相無助滅。薪不應滅。故云或無功能有過失故意云。火與滅相於一薪處。助滅滅決定俱起。火與滅相可為滅因。今既不爾。火無正滅。滅無助滅。望其無邊。為無功能。若定有功能。可許有功能。既有無不定。何偏有功能。有此不定過故。不應道理實問。設火無正滅。滅相無助滅。既火助滅。滅相有正義。是薪滅滅因。何火無正滅。滅相無助滅。強難無功能。云不應道理。答。世間道理。有人從者事君無闕。蒙主恩愛。乃預官爵。若其不然。或有奉仕。或無奉仕。不蒙主恩。不預官爵。如有如無。非有非無。火與滅相俱於薪處。或有功能。或無功能。如人從者。或仕或闕。不蒙君恩。從義不成。
瑜伽論問答卷第三
瑜伽論問答卷第四(論五十五)
伽第五十五。遁倫記第十五。第二百九十六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六日)。
問。有大乘論文作問云。諸煩惱纏於心二種污因行。當言何等答文云。當言相應此問答意何。答。論次上文列二種染污因。即一相應故。二隨眠故今問意。於二種染污因中。當言何等答意二種中當言相應問。相應隨眠具是心染污因。諸煩惱纏於二種因可言俱攝。何但相應非隨眠耶。答凡令心染污。是諸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