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外科理例 >

第20章

外科理例-第20章

小说: 外科理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次以班蝥同余药研匀。先洗疮。令汤透去痂。用腊猪油手心中擦热。鼻中嗅二三次。即擦 
疮上。一上即愈。如痛甚肿满高处。加寒水石一倍。如不苦痒。只加狗脊。微痒只加蛇床。 
有虫加雄黄。如喜火炙汤炮加硫黄。只嗅不已。亦可愈也。 
疥疮 春天发者。开郁为主。 吴茱萸 白矾(各二钱) 樟脑(五分) 轻粉(十 ) 寒 
(二钱半) 蛇床(三钱) 黄柏 大黄 硫黄(各一钱) 槟榔(一个) 为末。油调。莫抓破。 
小儿头疮 川芎 片芩 酒炒白芍 陈皮(各半两) 酒归 酒白术(各半两) 天麻(酒 
苍术 苍耳(各七钱半) 酒柏 酒粉草(各四钱) 防风(三钱) 为末。水荡起。煎服。日 
四五次。服后睡片时。 
又方 腊猪油(半生半熟)雄黄水银等分为末。洗净疮。敷上。 
小儿癞头并身癞 松皮(烧灰) 白胶香 枯矾 大黄 黄柏 为末。熟油调敷。 
耳后月蚀疮 黄连 枯矾 为末敷。 
小儿疮 牙皂(去皮) 胡椒(些少) 枯矾 轻粉 樟脑 
为末。 烛油调搽。七日如樱桃脓窠。乃去椒。 
小儿秃头 通圣散酒制。取大黄另用酒炒。入研为末。再仍通用酒拌焙干。每服一钱。 
。频服。用白炭烧红淬长流水令热。洗之。外用胡荽子、伏龙肝、梁上尘、黄连、白矾为末。油调敷。 
又方 松树浓皮(烧炭二两) 黄丹(水飞一两) 寒水石(一两细研) 枯矾 黄连 大黄 
(各半两) 白胶香(熬飞倾石上二两) 轻粉(四 或云一分) 
上为末。先洗去疮痂。熬熟油调敷。 
癣疮 用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加浮萍、皂角刺。 
又方 浮萍(一两) 苍耳 苍术(各二两) 苦参(一两半) 黄芩(半两) 香附(二钱半) 
为末。酒糊丸。 
敷药 先用洗药。后上敷药。 芦荟 大黄 轻粉 雄黄 蛇床 槟榔 槿树皮 上为 
末。先刮癣。 
用米醋调涂。 又方 芦荟(三盛) 巴豆(去壳十四粒) 白蜡 蓖麻子(去壳十四粒) 
斑蝥(七个去翅足) 
上用香油二两。熬巴豆、蓖麻、斑蝥三药。以黑为度。去粗入蜡。并芦荟末在内。用瓷 
罐盛贮。微微刮癣令破。以油涂上。过夜略肿而愈。 
洗药 紫苏 樟树 苍耳 浮萍煎汤洗。先洗后上敷药。 

卷七
诸虫伤一百四十四
属性:(附犬蛇伤) 
一人被犬伤。痛甚恶。令急吮去毒血。隔蒜灸患处数壮。痛即止。更贴太乙膏、服玉真 
散而愈。 
一人疯犬所伤。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紧针患处出毒血。隔蒜灸良久而醒。用太乙膏封 
贴。饮玉真散二服。 
少苏。更以解毒散(百一十)二服而痊。若患重者。须先以苏合香丸灌之。后进汤药。 
针灸经云。外丘穴治 犬。即疯犬所伤。发寒热。速灸三壮。更灸患处。立愈。春末夏 
狂犬咬人。待过百日得安。终身禁犬肉、蚕蛹。食此即发。不可救也。宜先去恶血。灸咬处 
十壮。明日以后。日灸一壮。百日乃止。忌酒七日。捣韭汁一二盏。狂犬伤。令人吮去恶血 
。灸百壮效。 
治蛇入七窍。急以艾灸蛇尾。(又法)以刀破蛇尾少许。入花椒七粒。蛇自出。即用雄黄 
砂末煎人参汤调灌之。内毒即解。 山居人被蛇伤。急用溺洗患处。拭干。以艾灸之。大效 
。又方 独头大蒜切片置患处。以艾于蒜上灸之。每三壮换蒜。效。 
一人被蝎螫手。痛彻心。顷刻 痛至腋。寒热拘急。头痛恶心。此邪正二气相搏而然。 
以飞龙夺命丹涂患处。及服止痛之药。俱不应。乃隔蒜灸之。遂愈。 
后有被螫。如前灸之。痛即止。 
一人蜈蚣伤指。亦用前法而愈。 
凡蛇毒之类所伤。根据此疗之并效。本草谓蒜疗疮毒有回生之功。 
一猎户腿被野狼咬痛甚。治以乳香定痛散不应。予思至阴之下。气血凝结。药力难达。令 
隔蒜灸至五十余壮。痛去。仍以托里药及膏药贴之。愈。 
一人被斗犬伤腿。顷间 痛至股。翌日牙关紧急。用玉真散不应。隔蒜灸三十余壮而苏 
。仍以玉真散(百二十三)及托里消毒药而愈。 
诸虫伤。白矾一块。于端午日自早晒至晚收贮。用时旋为末。水调搽患处。痛即止。 

卷七
误吞水蛭一百四十五
属性:一人腹痛。食热则甚。诸药不应。半年后腹加肿胀。面色痿黄。脉不洪滑。非痈也。询 
始因渴甚。俯饮涧水。意其误吞水蛭。令取黄泥为丸。空心用水送下百丸。果下蛭而愈。 
一儿因跌沟中腹痛。服惊积等药不应。亦根据前症疗之。愈。 

卷七
虫入耳一百四十六
属性:一人睡间有虫入耳。痛瞀。将生姜擦猫鼻。其尿自出。取尿滴耳内。虫出。 
一人耳内生疮。不时作痛。欲死。痛止如故。脉皆安静。非疮也。话间痛忽作。予意有 
虫入耳。急取猫尿滴耳。 
果出一臭虫。不复痛。 或用麻油滴之。则虫死难出。 
或炒脂麻枕之。则虫亦出。但不及猫尿速也。 

卷七
血风疮一百四十七
属性:脉浮者。祛风为主。益气佐之。 
脉涩者。祛风为主。养血佐之。 
脉浮而涩者。祛风养气血。 
一妇患此作痒。五心烦热。以逍遥数剂而止。更人参荆芥散二十余剂而愈。 
一妇遍身作痒。秋冬尤甚。脉浮数。饮消风散。敷蛇床子散。数月顿愈。 
一妇遍身赤色。拨破成疮。脓出不止。以当归饮子及蛇床子散而愈。 
一老妇遍身作痒。午前益甚。以四君子加荆。防、芎、归而安。 
一妇洗头。致头患肿兼痒。以人参荆芥散数剂而愈。 
一妇作痒成疮。久而患处仍痒。搔起白屑。以四生散数服痒止。以人参荆芥散二十 
余剂而愈。 
一人遍身瘙痒。诸药不应。脉浮。按之而涩。以生血药为主。间以益气。百贴而愈。( 
此凭脉也。) 
一儿瘾疹。瘙痒发热不安。以消风散治之。 
一儿亦患此咳嗽时呕。以葛根橘皮汤并愈。 
一妇生风癜似癣。三年不愈。五心烦热。脉洪。按之则涩。此血虚症也。以生血为主。 
之。若专攻风毒。则血愈虚而热愈炽。血被煎熬则发瘰 。或为怯症。遂以逍遥散(二三)数 
剂。及人参荆芥散(七九)二十余剂而愈。(此凭脉症也。) 
一妇遍身瘙痒。秋冬则剧。脉浮数。此风邪客于皮肤。名曰血风疹。饮消风散。及搽蛇 
床子散少可。更以四物汤加荆防数剂而愈。(此凭脉症也。) 
又一妇患此。夏月尤甚。脉洪大。用何首乌散。(七九) 
一妇患赤瘢瘙痒。搔破成疮。出水。久而不愈。内服当归饮。外搽蛇床子散并愈。(此 
一妇亦患此。诸药不应。以四生散数服而愈。 
大抵妇人体虚。风邪客于皮肤则成白疹。寒湿客于肌肉。郁热而为赤疹。色虽有异。治 
同。 凡人汗出不可露卧及浴。经曰。汗出见湿。乃生痤 。雷公云。遍身风疹。酒调生柏 
一人每至秋冬。遍身发红点如瘢。作痒。此寒气收敛腠理。阳气不得发越。怫郁内作也 
人参败毒散解散表邪。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益气。彼以为热毒。自用凉药。愈盛。复请。仍 
用前汤加茯苓、半夏、羌活四剂,更用补中益气汤而愈。(此凭症也。) 
河间曰。疮肿因内热外虚。风湿所乘。盖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气虚则腠理开。为风 
乘。脾气湿而内热。则生疮也。肿者。由寒热毒瓦斯客于经络。使血涩壅结成肿。 风邪内作 
者。则无头无根。 血气相抟作者。则有头有根。 赤核肿则风热流会。 疮以痛为实。痒 
为虚。虚非为寒。乃热之微甚也。 
麦饭石膏治诸般痈疽神效。 
麦饭石膏不拘多少。炭火 至红。以好米醋淬之。如此 淬十数次。研为末。重罗去粗 
取细末。入乳钵。数人更递研五七日。如面极细为妙。 白蔹(研为细末) 鹿角(不用自蜕 
者。须择带脑顶骨全者。却是生取之角。截作二三寸长。炭火烧令烟尽。研罗如末。再入乳 
钵。更递研令极细。) 
上用麦饭石膏细末二两。白蔹末二两。鹿角灰四两。最要研得极细。方有效。粗则反致 
。细则大能止痛。收口排脓(精粗之异如此。)和合量药末多寡。用经年好米醋入银石器内。 
熬令鱼眼沸。却旋。又入药末。用竹篾子不住手搅。熬一二时久。令稀稠得所。提出以瓷器 
盛之。候冷。以纸盖覆。勿令着尘。用时先以猪蹄汤洗去脓血。以故帛挹干。鹅翎蘸膏涂敷 
四围。凡有赤处尽涂之。但留中心一口如钱大。未溃能令内消。已溃则排脓如湍水。逐日疮 
口收敛。疮久肌肉腐烂。筋骨出露。用旧布片涂药贴疮。但内膜不穿。亦能取安。洗疮勿可 
手触嫩肉。亦不可口气吹着。合药亦忌腋气之人。及月经有孕妇人见之。再可熬好米醋一大 
碗。收瓷器内。候逐日用药于疮上。久则药干。以鹅翎点醋拂湿其药。勿令绷也。初则一日 
一洗一换药。十日后。两日一换。 古方云。麦饭石颜色黄白类麦饭。曾作磨者尤佳。按麦 
饭石不可作磨。状如麦饭团生粒点。如无此石。可以旧面家磨近齿处石代之。取其有麦性故 
也。或溪中寻白石如豆如米大者。即是也。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如鹅卵。略如握聚一 
古之吕西华秘传此方。虽在至亲。亦不可得。裴员外啖之以名第。河南尹胁之以重刑。 
守死不传。君子责其存心虽隘。尚可恕也。近世医者。每见已效之方。设为诡诈之术。使人 
勿复用之。其罪不容诛矣。常有赵尹来宰龙泉。速于赴任。单骑兼程。到任未几。鼻衄大 
作。日出血数升。有医教服藕汁地黄膏。赵曰。往年因劳感热而骤得此。寻叩名医。服药 
愈。临分袂时。医者属云。疾若再作。不可轻信医者服生地黄藕汁。冰冷脾胃。无复可疗。因 
此半月间易数医无效。前医遂密制藕汁地黄膏进之。即愈。赵问。蒙惠药。与吾初衄时所服 
之药。气味相似。得非方同乎。医曰。即日前所献藕汁地黄膏也。赵惊叹曰。医乃诡谋以误 
我耶。早信此方。不受苦许久。 

补遗
痈疖一百四十八
属性:些小痈疖。方结未成。不可贴膏药。取生鹿角尖于砂盆内。同老米醋浓磨。以鹅翎涂拂 
疖之四围。当中留一口。遇干再涂。一二日即内消。 
又方 用吴茱萸微炒为细末。鸡子清调涂病处。神效。 
些小痈疖。疼痛发热时。用生粉草节。不炙不焙。只日晒干。无日。于焙笼盖上微火焙 
研为细末。热酒调服一二钱。连追数服。痛热皆止。 微觉恶寒。似欲发背。或已生疮肿瘾 
疹。以硝石三两。暖水一升。和令硝。待冷。取故青布沓三重于赤处方员。湿布拓之。热 
则频易。立瘥。 

补遗
发背及诸痈毒一百四十九
属性:黑铅一片。甘草三两。微炙。锉。用酒一斗。置瓷瓶中。然后熔铅投酒中。却出酒。另 
以瓶盛。取出铅根据前熔投。如此者九度。并甘草去之。只用酒令病患饮醉寝则愈。 
又方 甘草三两。生捣为末。大麦面九面大盘中搅和令匀。取上好酥少许。别捻入药。 
。百沸水搜作饼。方员大于疮一分。热敷肿上。以细片及故纸隔令通气。冷则换之。已成脓 
自出。未成脓便内消。 

补遗
发背欲死一百五十
属性:取冬瓜截去头。合疮上。瓜当烂。截去更合之。瓜未尽。疮已敛小矣。即用膏养之。 
又方 取独头大蒜两头细捣。以麻油和研。浓敷疮上。干即易。 或以苎根烂捣敷之数 

补遗
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一百五十一
属性:生商陆根捣烂搽之。燥则易。 

补遗
乳硬欲结脓一百五十二
属性:以鹿角于臼内磨取白汁涂之。干又涂。不得近手。并令人嗍去黄水。一日许即散。 

补遗
痈疖欲愈必痒又治肾脏湿痒一百五十三
属性:一人髀上生疖数日。疮口欲合。四边痒甚。以绵帛蘸汤熨洗。甚快。再痒再熨。觉倦。 
。洗熨最损人气血或至眩绝。于是取盐于四缘遍擦。觉疮内外清凉。更不复痒。如或痒甚则 
重擦。随其轻重。盐入疮内亦无害。 

补遗
刀伤磕损血不止一百五十四
属性:一人磕损大指甲。离肉血淋。急取葱白煨烂。乘热缚定。痛与血随止。葱冷再易。 
一匠斧伤脚跟。乘急用泥塞。延后攻注。肿盛发寒热。遂令剔去旧土。使血再出。却用 
白敷之。不移时痛住血止。 又遇杀伤。气偶未绝。急令取葱白锅内炒熟。以敷伤处。继而 
呻吟。再易已无事矣。无葱白,用叶亦可。只要炒热为上。时易为佳。若伤多煨炮不及。 
但以干锅且烙且杵。令延出葱热用之妙。 

附方
托里温中汤
属性:治疮为寒变而内陷者。脓出消解,皮肤凉。心下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食即呕。 
气短吃逆不绝。不得安卧。时发 愦。 
丁香 沉香 茴香 益智仁 陈皮 木香 羌活 干姜(炮各一钱) 甘草(炙) 附子( 
炮去皮脐各二钱)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附方
六君子汤
属性:治一切脾胃不健。或胸膈不利。饮食少思。或作呕。或食不化。或膨胀。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半夏(姜制)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附方
内疏黄连汤
属性:(一名黄连内疏汤) 
治疮疡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涩。烦躁。饮冷。呕哕。心烦。脉沉实。此邪在脏也。急服 
以内除之。使邪不得犯经络。 
黄连 山栀子 当归(酒拌) 芍药 木香 槟榔 黄芩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钱) 
连翘 大黄(炒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附方
十宣散
属性:治疮疡。脉缓涩。身倦怠。恶寒。或脉弦。或紧细者。皆宜用之。散风寒。助阳气也。 
人参 当归(酒拌) 黄 (盐水拌炒各一钱) 甘草 白芷 川芎 桔梗(炒各一钱) 浓 
朴(姜汁制炒五分) 防风 肉桂(各三分)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附方
小柴胡汤
属性:治瘰 。乳痈。便毒。下疳。及肝经分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 
半夏(姜制一钱) 柴胡(二钱) 黄芩(炒二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附方
防风通圣散
属性:治一切风热。积毒。疮肿。发热。便秘。表里俱实者。 
芍药(炒) 芒硝 滑石( ) 川芎 当归(酒拌) 桔梗 石膏( ) 荆芥 麻黄(各四 
半) 薄荷 大黄(煨) 山栀(炒) 白术(炒) 连翘 甘草(炙) 防风 黄芩(炒各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附方
荆防败毒散
属性:治一切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 
荆芥 防风 人参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枳壳 茯苓 川芎 甘草(各一 
钱) 即人参败毒散加荆芥防风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附方
黄连解毒汤
属性:治积热。疮疡 肿。作痛烦躁。饮冷。脉洪数。或口舌生疮。或疫毒发狂。 
黄芩 黄柏(炒) 黄连(炒) 山栀(各一钱半) 
作一剂。水二钟。煎七分。热服。 

附方
四物汤
属性:治一切血虚。或发热之证。 
当归(酒拌) 川芎(各一钱) 芍药(炒) 生地(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加四君汤。即八物汤。又名八珍汤。治症详见于后。 

附方
大黄牡丹汤
属性:大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芒硝(二两) 桃仁(五十个) 
每服五钱。水煎服。 

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