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伤寒论精讲文稿(郝万山) >

第111章

伤寒论精讲文稿(郝万山)-第111章

小说: 伤寒论精讲文稿(郝万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这个证候的成因是什么?它的成因是〃寒邪郁遏厥阴相火〃。它不是由于少阴病发展而来的,心肾真阳没有衰微,只是外来的寒邪郁遏了厥阴的相火,〃相火郁极乃发〃,这个时候出现了〃郁火上冲〃。我们现在是讲它的成因。
它的主证和病机:〃心中疼热〃,〃气上撞心〃,这是厥阴郁火上冲的表现,病人感到心中有一种灼痛样的感觉,而且有气上冲,这叫〃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从中医的病机解释来说,这是〃厥阴郁火上冲〃的表现。
那么〃消渴〃呢?这里所说的消渴是一个症状,就是口渴能饮,消耗了大量的水液而不解渴,这种〃消渴〃的病机是因为〃厥阴郁火消灼津液〃。少阳病有口苦咽干,那个咽干是〃少阳郁火伤津〃的表现。而到了厥阴呢,它有〃消渴〃,实际上是少阳病咽干的加重,它是厥阴相火消灼津液。
还有个〃饥而不欲食〃的〃饥〃,这个饥饿是〃厥阴郁火犯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可是他为什么不欲食呢?这是〃厥阴寒邪未退〃,这个〃热〃是〃厥阴郁火暴发〃而来的,这个〃寒〃是原来有〃寒邪郁遏厥阴相火〃,原来就有寒邪,他为什么不欲食?这是厥阴寒邪未退,寒邪犯脾。脾是主运化的,脾的运化功能好,胃才能够很好的受纳,现在寒邪犯脾,脾寒不运,所以不欲食,就是有一种嘈杂烦饿的感觉。这就是觉得饿,但是不能吃。所以这就体现了,他是一个〃上热下寒〃的特征,这个〃上热〃是〃厥阴相火暴发〃所造成的,这个〃下寒〃是原本的〃外来的寒邪〃没有完全退却所遗留下来的。如果勉强给他进食,他不是不欲食吗?如果勉强给他进食,〃食则吐蚘〃。〃虫〃字右边加一个〃尤〃字,是蛔虫的〃蛔〃的古体字,注意这个字不能读〃尤〃,我在这里就写通用的简化字〃蛔〃,即〃吐蛔〃。
蛔虫有一个特性,它是〃喜温避寒〃的,这是一个特性,还有一个特性是〃喜欢钻孔〃。当病人体内的内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比方说,现在厥阴郁火上冲,出现了上热,而阴寒没有完全退却,表现了下寒,蛔虫就感觉到它原来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不太适合它,它就容易往上跑,它不是喜温避寒吗?原来它在小肠寄生,由于人体的内环境发生了上热下寒的变化,蛔虫就喜温避寒而上行,往上走,就离开了小肠,一旦离开小肠,上行跑到胃的时候,那么只要一吃饭就会呕吐,一呕吐就把蛔虫给吐出来了,所以〃吐蛔〃这个症状本身就是〃上热下寒〃的表现。
当然如果他能吐蛔的话,这个人必须有寄生虫,有蛔虫他才能够吐蛔虫,如果这个人没有蛔虫的寄生,他即使是发生上热下寒也不会发生吐蛔这个现象。
一个寄生虫在体内的生活状况,提示了这个人的体内内环境的状况。
我好像是不是给大家举过这个例子啊,两个小孩打架,其中一个小男孩用一个三棱刮刀,把那个小男孩从左胁下给他扎进去了,我举过这个例子吧?然后穿透了肺,穿透了脾,穿透了左肾,穿透了肠和胃。在我们东直门医院的外科手术室里头,开腹之后把脾和左肾切除,然后胃肠修补,气胸引流,那么这样的话呢,不断的输血,血压还是零,测不到。请董建华老师会诊的时候,那是第二天了,董老说:〃这个孩子有没有大便?有没有小便?〃护士长说:〃小便量很少,大便有一次,是柏油样便,消化道有血,还拉出一条蛔虫。〃董老说:〃这个蛔虫是活的还是死的?〃那个护士长说:〃我看了,这个蛔虫是死的。〃然后董老说:〃那我就不开方儿了。〃我陪着董老下楼的时候,就问董老,〃您为什么不给他开方啊?〃他说,〃他连一条蛔虫都养不活,他人自己还能活吗?〃我们会诊完的第二天,这个小伙子18 岁,就死了。所以这就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发。
有时候我们去买菜的时候,一看洋白菜上有虫子眼儿,我就不要这棵菜,结果那个小贩儿说:〃这说明没有农药的污染,虫子都能活着,这叫什么菜?这叫环保菜。〃
一个蛔虫在小肠正常的寄生,说明这个人没有〃上热下寒〃的这种病理状态,它只要不能够在小肠正常的寄生,它被吐出来了,说明这个病人本身就有〃上热下寒〃。因为蛔虫它非常非常敏感,它是喜温避寒的,我们人自己还不知道,已经出现了〃上热下寒〃的这种病理变化的时候,它就已经感觉到了。所以在临床上,只要看到吐蛔的,这绝对是〃上热下寒〃。所以见到吐蛔,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判断〃上热下寒〃的一个客观症状。
那么这样一个证候,热是真热,寒是真寒,应当清上温下,寒热同治,而不能够把它当成实热邪气,虚实的〃实〃,不能用下法。如果用苦寒攻下,必然就会更助下寒而造成下利不止。
原文我们做了这么多分析。那么到底仲景描述的是个什么证候啊?
神乎其神,〃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原文是〃气上撞心〃在前头,〃心中疼热〃在后头,我现在把它反过来了,因为病人持续有胃脘部的,上腹部的一种火辣辣的热痛的感觉,发作性的出现〃气上撞心〃,这是个什么证候?
我觉得我们在临床上所看到的胆道蛔虫证,胆绞痛发作的时候,它有〃钻顶样疼痛〃,疼得让你辗转反侧。
我遇到一个胆道蛔虫证的病人,他说:〃大夫,我这个胃这个地方、胸口这个地方,火热火热的。〃这不就是〃心中疼热〃吗?疼痛而伴有热感。一阵一阵的,像个大木头棍子一样往上杵,这不就是〃气上撞心〃吗?西医把它描述成〃钻顶样疼痛〃,是个胆道蛔虫证的胆绞痛。
那么大家捉摸捉摸,这种病人他开始就有〃上热下寒〃的病理基础,因此蛔虫不安其处,不能够非常安静的生活在它原来生活的地方,它才上窜。蛔虫第二个特点是喜欢钻孔,所以钻到胆道里头,从胆总管奥迪氏括约肌那个地方钻进去,那就形成了胆道蛔虫证。一旦形成胆道蛔虫以后,蛔虫把肠道的细菌带入胆道,那从西医的角度来说,这不是就合并了感染吗,合并了感染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就出现了明显的上热的现象吗?所以就加重了上热。而胆绞痛的病人,在胆绞痛发作的时候,常常有口干口渴,胆绞痛发作缓解了,口渴的症状就减轻一些。胆绞痛发作的时候,常常有口干口渴。当然有时候有胆绞痛,常常给他用一些阿托品这类的药,这就更加重了那种口感口渴的这种临床症状。
所以张仲景所描述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如果我们在临床观察的话,很像是个胆绞痛病人,当然,除了很像是个胆道蛔虫证,胆绞痛的病人、那么除了这个病,其他的什么证候,还能够见到这种临床表现呢?我现在在临床上还没有观察到,因此我也不能说除了胆道蛔虫证之外,其他证候没有,这需要大家今后在临床继续观察。
这样的一个证候,用什么方子治疗?用我们下面要提到的〃乌梅丸〃;适当的加上一些驱蛔虫的药,比方说加使君子,加苦楝根皮。
用〃乌梅丸〃来治疗胆道蛔虫证,这在临床上报导很多,而且我们自己也在临床上用过。
不过这些年来,在城里蛔虫病几乎见不到,这也许是人们注意了卫生,也许是由于农药的大量应用,蛔虫也活不成了,但是在农村,蛔虫病还可以见得到。
〃厥阴病〃的提纲我们就介绍这么多。
可见,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是以一个〃上热下寒〃的证候来作为厥阴病的提纲的,以〃上热下寒〃来代表厥阴病,寒热错杂、两极转化这样一个病理特点。
那么我们来回忆一下三阴病的提纲。对于太阴病来说,他是用〃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样一个太阴脏虚寒的证候,来说明太阴病的主要证候是脾脏虚寒,它的临床表现就是这个原文中所说的临床表现,所以太阴病的提纲讲的是临床表现。
少阴病的提纲呢?是〃脉微细,但欲寐〃,你看起来它也是个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但是少阴病主要是寒化证啊,寒化证的众多的临床特征,像〃下利清谷,自利而渴,手足厥寒〃等等,这些症状他都没有去描述,他用了个〃脉微细〃,用了个〃但欲寐〃,一个脉象,一个精神症状,就结识了这个病人阴阳两虚,而又以阳虚为主,这样一个全身性正气虚衰的证候。阴经阳气虚衰,连正常的精神活动都出现了障碍,出现了精神萎靡不振,所以〃脉微细,但欲寐〃实际上是揭示少阴病的病机的。而厥阴病呢,它的提纲只不过是用一个〃寒热错杂〃的这种证候,来提示厥阴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这样一个特点。
所以三阴病提纲在写作方法上,也是一个讲现象,一个讲病机、本质,一个讲特点。而和三阳病提纲写作方式也是一样的,太阳病讲表证的现象;阳明病讲阳明病里热实证的基本病机〃胃家实〃;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来揭示少阳病容易气郁,容易化火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刚才这一条作为厥阴病的提纲是完全可以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后世医家说厥阴病的提纲称不上是提纲,要给它补充许多症状。我之所以在这里说了这么多话,是仲景在写六经病的提纲的时候,他有意的写表象,写病机,写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学《伤寒论》每一个条文的时候都要透过临床的表面现象,进一步抓住它的疾病的病机本质,再把握它病变的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把握其特点,这是我们在临床上对任何一个病应当所做到的。
下面我们看厥阴病的〃上热下寒证〃,第338 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
这一条本来是讲〃蛔厥〃,在讲蛔厥之前先讲了〃脏厥〃,以便和蛔厥相鉴别。
脏厥这个证候我们在概说曾经提到过,它是由〃少阴心肾,阴阳俱衰,真阳衰竭〃的证候进一步发展到厥阴,造成了肝和心包的相火也衰竭,所以〃脉微而厥〃,〃微〃主阳虚,内脏阳虚。这个厥冷是〃真阳虚衰,四末失温〃。进一步发展,〃至七八日〃,到七、八天的时候,又是一个自然病程,不仅手脚发凉没有恢复,全身皮肤都凉了,〃肤冷〃,全身皮肤都凉了。〃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正是我们以前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或者说正不胜邪的那种躁动不宁的临床表现。〃躁无暂安时〃,那种躁动不宁的临床表现。所以,〃此为藏厥〃,这就叫脏厥。
我们讲义上在注释脏厥的时候他说〃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如果把〃脏厥〃和〃肾脏真阳极虚〃所造成的〃厥冷〃等同起来的话,那还叫〃厥阴病〃吗?所以这个脏厥是放在厥阴病篇来讨论的,因此这个〃肾脏〃应当改成〃内脏〃。就是整个内脏的,五脏六腑的真阳都衰竭,这才叫〃脏厥〃。如果光是〃肾阳虚〃的话,那时〃少阴病〃,而不是〃厥阴病〃。
所以〃脏厥〃是整个内脏的真阳和相火都衰竭所造成的厥冷,因此这种厥冷不仅是四肢厥冷,全身皮肤都凉了。〃非蛔厥也〃,这不是蛔厥。仲景对于〃脏厥〃没有提出治法,后世医家有的主张用大剂量的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事实上这种五脏六腑内脏的真阳衰竭的证候,常常提示了生机的泯灭,预后不良,进一步发展就是〃厥阴死证〃。所以仲景不提治法,那是明智的。
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蛔厥〃,蛔厥具备什么样的临床特点?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我们诊断蛔厥的时候,第一个指标:〃吐蛔史〃。也就是他有蛔虫寄生,没有蛔虫寄生,不能够把他诊断成蛔厥,这是第一个诊断指标。而且有吐蛔的这个病史的话,就说明他体内有了上热下寒的内环境的异常变化。
第二个指标:〃时烦时止〃,〃脏厥证〃不是〃躁无暂安时〃吗,持续的处于一种肢体躁动不宁的状态。蛔厥呢?它也有烦躁,它这个烦躁的特点是什么?〃今病者静,而复时烦〃,病人现在是安静的,过上一会儿他就又会烦。什么时候静,什么时候烦呢?他说,〃得食而呕,又烦〃,仲景怎么解释这种情况的?我们把原文再读一遍,〃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为什么烦?说,他内脏有寒。〃蚘上入其膈〃,蛔虫是喜温避寒的,下面有寒,他就要往上跑,蛔虫扰动,〃故烦〃。〃须臾复止〃,过一会儿呢,就不烦了,〃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所以我们归纳他的第二个主证,应当是〃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复止〃,这是它的第二个诊断指标,
具备这两个特征,就可以诊断为蛔厥。
那么既然诊断为蛔厥的话,它应当有手足厥冷吧?所以第三个诊断指标,为什么把它叫做〃厥〃呢?应当有手足厥冷。对于〃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复止〃的这种临床表现,张仲景是怎么解释的呢?张仲景是说,当人一吃饭的时候,蛔虫闻到了饮食的香味,这个〃臭〃在这里是作〃香味〃来解释的。
这个〃臭〃字本身是从自从犬,犬不就是狗吗?自是鼻子,就是狗的鼻子,所以你看《说文解字》的时候,他怎么注这个〃臭〃字呢?说后面这个狗,可以追踪〃前犬之所至〃,前面那个狗走到什么地方,后面这个狗就是看不见它,也能够找得到它,它凭的是什么呢?凭的是气味,凭的是嗅觉来找前面那个狗。〃臭〃字的本义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臭〃字本身就有了气味的意思,气味浓烈的在古代都叫臭,气味芳香的也叫臭,气味秽浊的也叫臭。
我以前曾经举过古书的例子,〃其臭如兰〃,说它的味道像兰花一样香,你看,在古代,〃臭〃就有香味的意思。
有一个人叫申生,是古代的一个人,这个人做了许多坏事,所以他死了以后,别的人随便就把他埋了一个地方,后来申生的这些亲戚回来之后,〃改葬申生〃,又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然后再重新隆重的安葬,结果〃臭彻于外〃,尸体的臭味从那个房间里一直飘到外头,那个〃臭〃字呢,就当臭味来讲。
所以〃臭〃字,一个词在古代就有相反的两个意思。这在《伤寒论》中像那个〃颇〃,有时候当〃很、甚〃来讲,有时候又当〃稍微,稍稍〃来讲,也是一词具有相反两义。
我好像觉得在20 多年前吧,我曾经把《伤寒论》中的具有相反两义的这种现象写过几篇文章,然后在一个杂志上发表,我在这几篇文章的最后说,一词具有相反两义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了,可是过了不久呢,我又有点后悔,我觉得说这句话不大对头,因为我发现在现代汉语中,一词具有相反两义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一回,一个俄罗斯的一个留学生,他跟着我既学中文也学中医,我们经常在一起。我和他一起逛马路,前面有一对年轻的男孩女孩,这个女孩儿,啪,拍了这个男孩儿屁股一巴掌,〃该死的〃,他(留学生)说〃老师,该死的,他们两个那么好,为什么还骂他该死的?〃我说〃'该死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好像是小宝贝儿的意思。〃他说,〃这怎么能和小宝贝儿联系起来呢?〃我说,〃这就是在特殊情况下,这个'该死的'就是'亲爱的'的意思。〃他说〃那老师,我能叫你该死的吗?〃我说,〃不可以〃。
后来我带他看戏,看《白蛇传》,这个许仙被法海和尚给关起来进行许多的教育,白娘子呢,好长时间没看见许仙,非常想念他,也非常惦记他,后来一见面的时候就喊了一句话〃冤家〃,这个留学生就很奇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