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语言表达培训 >

第15章

语言表达培训-第15章

小说: 语言表达培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忌艰涩冗长
    有人讲话用的是书面语言,使人感到艰涩难懂。毛泽东曾批评这种现象说过,“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书面用语,更不要“文夹白”,要用口语,善于用简单明了、听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文章贵短,讲起来应该长话短说。

    忌失言失态
    有的人演说老带“口头禅”,诸如“啊”、“是吧”、“怎么样”等等。讲话要讲效用,“口头禅”成堆,“啊啊”连篇,让人听了也为他感到难受,只能起消极作用。有的人讲话不了解听众的职务、水平,不注意会议的环境和背景,甚至不顾及本人的身份和在会议上的地位,这就难免在内容、措辞、语气口吻等方面不妥善、不贴切、不礼貌、不恰当,更要加以注意。

    忌故弄玄虚
    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画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演说语言要力求通俗化、口语化,如不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用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语言就既不亲切,又艰涩难懂,往往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闹成笑语。

    忌方言俚语
    演说按照内容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应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但要注意,由于我国面积广大,方言众多,欲使演说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交流顺当,还有个改变家乡音、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语言障碍。因为一个国家语言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度,往往反映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是切中要害之辞。

第六章 说服他人的沟通技巧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遇到需要说服他人的情况。可是现在的人都很有主见,想说服他们接受你的观点或建议并不容易,搞不好还会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但实践证明,只要你找到路子,完全可以成功地说服他人。

第一节 说服的准备和氛围

    生活中,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尽相同,这就不可避免要发生争辩。争辩双方往往各抒己见,互不服气,以至不欢而散。工作中,总希望别人能重视自己的建议和忠告,接受自己的想法,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果掌握了说服的艺术,处理起这些问题你就会得心应手。

    说服的准备
    一般来说,说服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说服的效果。
    在准备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掌握说服对象的思想现状。要说服一个人,首先需要弄清楚他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思想状态,他苦恼的原因是什么,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到了什么程度等等。只有了解说服对象的内心世界,才能探索他们心底深埋的真情。这时候,说服者要运用平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经验,通过调查、走访、察言观色,掌握第一手材料,力争把问题搞清楚。
    (2)摸清与说服对象思想情绪有关的情况,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养、性格气质、社会关系和生平经历等。
    一个人的思想情绪总是与他本人的素质、经历乃至所处的环境都直接有关系。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在这个人身上没产生任何反应,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却成了了不起的问题呢?这完全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造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提高对全面掌握说服对象的情况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从思想素质方面,要摸清他是属于哪个层次的;
    从文化素养方面,要了解他本人的受教育的程度;
    从性格气质方面,要了解他平时的脾气和性格是属于哪种类型;
    从社会关系方面,要了解他的家庭人员构成情况;
    从生平经历方面,应主要弄清楚他个人收入、家庭经济来源、生活水平等等。
    (3)要抓住与说服对象之间意见分歧的焦点。把握住这个焦点,说服才会有的放矢,双方的思想才能相碰而迸出火花,只有这样,你的思想观点才能融入他的思想观点,并对他进行深化和改造。
    (4)设想一下,说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及相应对策。说服过程不可能像你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地向前发展,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说服之前,要设计几种方案,然后才能确定说服方法。在确定方法时,既要考虑到对方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到自己对说服方法的驾驭能力。

    说服的氛围
    对说服做了必要的准备后还应考虑到说服的环境、氛围。从地点环境来看,一般来说,在自己熟悉的地点、环境对人施行说服,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居家优势”,比在陌生的环境中有信心。陌生的环境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削弱你的自信心。
    应尽量选定在自己的办公室或自己家中,而这两种同样具备居家优势的地理环境,其意义也不相同。
    选定在办公室的,多半是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批评性和部署性的说服,常常带有公事公办的正规性质,说服的气氛相对严肃一些。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尽量体现平等与亲切,否则,易导致被说服者产生抵触情绪。
    选定在家中谈话,多半是地位平等或地位相近的人之间进行的私人间的安慰和开导,说服的气氛比较轻松随便,形式自由活泼,其说服的效果也比较好。
    从气氛上看,说服所处的气氛不同,对于增强不同性质的说服效果有很大影响。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处于弥漫着某种情绪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使自己的体验不知不觉地为环境所同化。
    比如;肃穆的气氛,能使人产生一种悲壮的情绪;明快欢乐的气氛,能让人产生一种轻松感;壮怀激昂的气氛,易于振奋人的精神;咄咄逼人的气氛,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这时,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加以说服,会收到明显的成效。
    所以说,说服他人,做他的思想工作,不能忽视对不同环境的研究和利用。这样才能强化说服的效果,解决人们的不同性质的思想情绪问题。

第二节 说服的表情与声调

    人的内心感情往往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同情和关心、厌恶和鄙视、信任和尊重、原谅和理解、容纳和排斥、愤怒和反感、欣慰和喜悦等等,都会难以隐蔽地暴露在面部表情上。面部表情与其他非言语符号比较起来,占有的空间小,活动的幅度也小,但它却是最传神、最能表达丰富思想内容的说服辅助手段。
    在说服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表达内心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就可以增强说服效果。面部表情要做到恰如其分,就是指面部表情要随着谈话所涉及到的内容发展而变化,及时准确地予以配合:当谈到对方家有不幸和灾难时,就应当自然地流露出同情、关心和安慰的情态;当谈及对方的思想和工作有进步、有成绩的时候,就应当适时流露出喜悦和欣慰的情态等等。
    在人的面部表情中,比较重要的积极形式是微笑。微笑是具有美感的,美是有感染力的,微笑的美就在于它表现了许许多多难以言传的感情。因此在商业和服务性行业中,人们非常注意讲究微笑服务。
    微笑要笑得得体、笑得适度、笑得大方、笑得优美、笑得自然、笑得纯真、笑得甜蜜才好,要坚决避免冷嘲热讽的讥笑或莫名其妙的傻笑。
    有些人往往不注意微笑在说服中的作用,错误的认为,脸越阴沉、表情越严肃,其威信越高;发现对方身上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就怒目而视、声色俱厉。这样,势必造成与说服对象的对立情绪,其说服的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相反,即使被说服对象有缺点错误,也要抱着与人为善的和蔼态度去亲近他,去开导、帮助他,那效果就会好得多。当然,微笑并不等于放弃原则的一团和气,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多栽花、少摘刺”的逢场作戏的假笑,是我们所不提倡的,而坚持原则,坚持正义,才是我们微笑的前提。
    我们所说的面部表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目光眼神。人们内心的各种情感,都可以从眼神中流露出来。
    一个优秀的说服者,能通过眼神来准确地反映他的思想态度。在某种情况下,眼神是最佳的辅助说服方法,它能抵得上千言万语。
    在使用眼神时,视线的方向、注视的频度以及目光接触的时间长短都要适度;注视的频率能影响人的精力;目光接触的时间长短,能反映出与对方的亲密程度。
    除了关系非常亲近的人之外,一般连续注视对方的时间是在几秒钟以内,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安;但学生对老师或下级对上级谈话时,注视对方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因为这是一种信任和尊敬的表示。
    作为说服的辅助手段,说服表情的合适与否,会影响到说服的效果,但作为说服语言表现形式———声调,则更是直接影响着谈话的结果。
    语言声调不是言语本身,而是言语的表现形式。妥贴而又富于变化的语言声调,能够增强言语信息的明晰度,所以,声调是说服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常来说,跟对方谈论起愉快的事情时,就应该使用明快而爽朗的声调;跟对方谈论起忧伤的事时,就应该使用低沉缓慢的声调;同对方辩论问题或鼓励对方时,就应该使用比解答问题和安慰对方时高出一倍或几倍的嗓门儿。这样轻重抑扬相结合,才便于你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抒发真实情感。
    语言声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速度———说话的快慢;
    音量———说话声音的大小;
    音高———声音的高低;
    音变———声音的变化;
    音质———声音的和谐度。
    具体地说:
    1。说话速度应该适中,快慢结合。快,一般用来表达急切、震怒、兴奋、激昂等情感,连珠炮般的快速讲话,能使听者产生亢奋的心理和紧迫感;但速度太快,受话者对你输出的信息接收不迭,上句还没反应过来,下句就到了,来不及思索和消化,因此无法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慢,一般用于表述沉郁、悲哀、思索等情感,慢条斯理的节奏,可使对方细细品味,产生深邃感;但速度太慢也不行,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会使对方提不起精神来,还不等听完你的话,就已失去了兴趣。所以,快与慢应该交替使用,做到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而不乱、慢而不拖、抑扬顿挫、张弛有度。
    2。音量要适当控制。说服时老是大声嚷嚷,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一直轻声细语,虽然会使人感到亲切平易,但音量过小,可能叫人听不清楚,同时在力度上也稍欠缺些。
    3。说话的声音高低要适量。尖锐刺耳的声音,容易使人的神经过于紧张;低沉粗重的声音,则会麻痹人的神经。
    4。说话声音的高低要富于多变性。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来表达你的兴趣和热情,灵活准确地传达你不断变化的情绪。如果声调呆板,对方就会感到枯燥平淡而厌倦。
    5。说话的声音力求和谐优美。声音要纯正悦耳,使对方便于倾听,避免使用尖细和嘶哑的声音,因为这样不是让人感到做作,就是让人感到难以忍受。
    总之,干净利落、抑扬顿挫的声音,应该是我们着力追求的。它会增强说服语言的准确性和感染力,鲜明地表达你的思想感情,提高说服的效果。

第三节 劝说的方法

    劝说的方式多种多样,它可以使用于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可以根据不同的说服内容来确定说服方法。合适的说服方法往往使劝说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情动人法
    劝说,必须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下功夫。而在劝说者与被劝说者之间矛盾尖锐、情绪对立时,说理往往难以奏效,这时,就需要动之以情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说服是通过演讲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是在痛苦和欢乐、爱和恨的波动中作出不同的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愧疚、自责、害怕、焦虑等情绪中时,较易接受劝说信息。因此,劝说者应设法通过具体生动的现身说法、典型事例剖析、利害关系的强烈对比等方法去感染和警示对方,使他悔悟。
    例如:数学家苏步青上小学时,成绩特差,年年期末考试都是倒数第一———这种情形,就如同把名次靠前的同学的名字“背”在自己身上一样,所以人称“背榜生”。一次他又逃课了,教师找到他,告诫道:“你不读书,别人怎会看得起你呢?看不起你的原因,不就因为你是背榜生吗?如果你考前几名呢?你知道牛顿吗?他也长在农村,到城里念书时成绩也不好,同学都欺负他,瞧不起他。一次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还故意把他打得趴在地上———他凭什么?不就是成绩比牛顿好、身体比牛顿壮吗?别看平时牛顿不敢惹他,这回可不一样了。只见牛顿猛地翻身跳了起来,将那个打他的同学逼到墙角。那同学一见牛顿如此勇猛,不由害怕了,只得认输,从此也不敢欺负他了。从这件事,牛顿得到了启发,只要有骨气,肯拼搏,就能取胜。从此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一系列的反问中,苏步青第一次听到了一位大科学家如何克服自身弱点、奋发图强的事迹,这无疑使他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教师列举的牛顿的典型事例,使苏步青吸取到了前进的力量。从此他不断地发奋学习,终于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根本的改变。
    苏步青的老师通过动之以情的方法劝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对症下药法
    劝说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抓住对方最关心的问题加以劝说。
    一位在天安门广场上护卫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姓康的战士,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日,纪念碑台阶上来了一个年轻人,突然从衣内拔出一把尖刀,对准自己心窝便欲刺进去。说时迟那时快,小康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夺下刀。后来,小康了解到,这个来自吕梁山区的年轻人因为失恋,才在绝望中来到天安门前,企图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不幸。小康阻止他以后,为劝其放弃自杀念头,便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战前夕,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年轻将领,因为不满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特意来到南京中山陵前剖腹自杀了,目的是想用自己的鲜血,唤醒蒋介石和广大民众起来抗日。同许多先烈一样,他为什么?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死也重于泰山。可是,你又是为了什么呢?”一席话,令那位来自吕梁山区的青年人汗颜了———既为自己的愚蠢和愚昧,也为自己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惭愧。因此他决心重新振作起来,正视生活,珍惜生命。小康正是利用所讲的故事来与听者的行为作对比,对症下药,使其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从而接受了劝告。

    肯定评价法
    人们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一致。在这一前提下,主体比较易于与客体在认识上取得认同。为此,在批评和规劝他人时,不妨通过第三者佯作无意之中向被规劝者转达我们的意见,或者创造条件让对方间接听到我们对他的肯定性评价和关注。由于这种劝告方式不形成劝告者与被劝告者的正面接触,对方戒备心理少,不伤自尊心,易收到较好效果。

    居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