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屈 原 -李敬一 >

第2章

屈 原 -李敬一-第2章

小说: 屈 原 -李敬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国再次和齐国分裂,又要求和秦国合在一起。那么屈原是主张联齐抗秦,但是亲秦派呢,却排斥屈原,屈原极力反对,反而遭到流放,屈原的第一次流放在汉北,也就是在今天的湖北的郧阳襄阳这一带,时间大约是四、五年的时间,后来屈原作为联齐的使者被召回来了,这是第一次流放时间比较短。第二次流放起因就是因为武关之会。所谓武关之会,武关在秦国的境内,秦国的新国君秦昭王,为了表示拉拢楚国,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大家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常有诸侯盟会,要求楚怀王会盟,那么这时候楚国国内围绕着楚怀王究竟可不可以去,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派,坚决反对楚怀王到秦国去盟会,到武关盟会。他认为秦国是虎狼之国不可信,去了楚怀王的安全有保障吗?去了能谈出什么问题来吗?而以楚王的长子,也就是后来的顷襄王,以及楚王的小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令尹子兰为代表的这一派,坚决主张楚怀王可以去。他们说,奈何绝情欢,秦王好意嘛,要求我们去,为什么要拒绝他的好意呢,最后楚怀王听信了他的儿子的话,到了武关去盟会,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王一去就被秦国扣了。楚王被扣以后,趁机他逃出来过,逃到哪儿呢?逃到赵国,堂堂楚国的国君到了秦国被抓了,抓了以后又逃脱了,逃到赵国以后赵国不敢接受,说我得罪不起秦国,又把他送回到秦国来。最后楚怀王是死在秦国,战国七雄很大一个国家,楚国的国君就这样死在别人国家,楚怀王死了。楚怀王死了以后,他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就是后来的顷襄王,顷襄王继位,让他的弟弟也就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做令尹。那么楚国的人对他们兄弟俩是心有怨愤的,因为当初楚怀王到秦国去,就是他们的主张,现在楚怀王死在秦国,而这些主张他去的人,一个登上了王位,一个当了令尹,所以很多怨言。那么这个怨言最多的当然是屈原了,屈原特别对子兰,很多怨愤之言,怨愤之词,子兰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于是在顷襄王面前进谗言。顷襄王大怒,就把屈原逐出郢都。郢都就是当时楚国的首都叫郢都,屈原就这样被赶出首都了,屈原的流放他是从郢都出发沿江而下到鄂渚,鄂渚就是现在的湖北武汉,然后再沿江而下,到了长江下游的岳阳,岳阳大概在现在的安徽境内,然后就在岳阳逆流而上,折返回来,再过鄂渚,也就是武汉,然后再沿江而上过洞庭湖,到湖南的辰阳,到湖南的溆浦,然后由溆浦再过洞庭湖到汨罗江。我说这个过程很简单,实际上是历时二十年,这二十年之间屈原是个什么样子呢?屈原他的诗里面很多地方描写他这种流放以后这个形象,他说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屈原长得非常清瘦,但是颇有精神。屈原在文章里写,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屈原是什么样子呢?戴着高高的帽子,切云高冠,挂着长剑,带长铗之陆离兮,行吟泽畔,形容憔悴,行吟泽畔。他这诗都被后世作为描绘屈原的一个形象依据,现在很多屈子行吟图,最有名的像明代有个人叫陈洪绶有一幅叫《屈子行吟图》,就是根据屈原的诗来描绘他的形象,屈原就这样在长江和沅湘之间流浪了二十年。
  屈原他热爱楚国,热爱人民。他的诗里面这样写,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是说鸟飞千里,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那么屈原呢,他这样爱楚国,爱他的故土,这跟战国时期那个风气完全是不一样的,在战国时期,知识分子朝秦暮楚是常见的一种选择,很常见的,是一种社会风气。在战国时期,秦、楚两个大国打仗是经常的事,但是谁也没有力量吞并对方,所以与其临近的小国根据自己对时势的判断时而帮助秦国,时而帮助楚国,因为如果稍微惹怒哪一个国家都会引来国家的灭顶之灾。在那时候,小国一切围绕着利益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不以这种反复无常的立场而羞耻。后用“朝秦暮楚”来比喻人的反复无常。但是屈原他热爱故乡,热爱人民,他把热爱楚国与热爱整个华夏民族统一起来,屈原是个真正的爱国者,他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故土。在《离骚》的结尾他写到,自己曾经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楚国,他用浪漫主义手法,说自己驾着龙啊驾着凤终于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终于飞升到天空,飞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经得到解脱了,写他怎么高兴,我终于解脱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意思是说,我在光耀陆离当中我升上了天空,却突然间看见了下界我的故土,脚下是我的故土,我的车夫哭了,我的马儿也不走了,我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离骚》写到最后,还是我舍不得楚国,我底下这片热土,这是多么诚挚的对故土的一种热恋。我们认为,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生身的故土都没有一点感情,那怎么谈得上对祖国对民族会有真诚的爱呢?所以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朝秦暮楚,无可厚非,但是热爱故乡,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则更为高尚,而且屈原他不仅仅热爱故土,更热爱故乡的人民,同情他们,关心他们的命运,与他们息息与共。在屈原的诗歌当中,他常常写到“民”,写到“百姓”这两个词,他深深地怀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不愧为一位伟大的人民的诗人。
  屈原不仅仅爱故乡,爱人民,他把对故乡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升华为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和对统一的整体的中国的神往。屈原的一生,为楚国奔走奋斗,他全心全意地为国家尽忠效劳。大家也许讲,这是不是有局限性呢?为国君为楚国,不是这样的。在那个时代,人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变为对国君的忠诚,因为他们认为国君就是国家的代表,忠君就是爱国,所以屈原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就是君王的銮驾,皇舆那就是国家的象征,我生怕国君这个车子垮了我终生我要保这个车,同时我们还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屈原渴望楚国富强起来,并不是要存亡继绝,并不是让楚国割据南方,而是希望振兴楚国,统一全中国,屈原在他诗里面非常尊重中华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整个华夏民族的共主就是三皇五帝,而且他自称,我是帝高阳之苗裔呀,我是高阳帝颛顼的后代,也是三皇五帝的后代,他并不是说我就是南蛮,我就是南方的我就是,不是这样,他是整个中华民族,我就是整个中华民族三皇五帝的后代,因此在屈原的心目当中,除了楚国之外,还有一个高居其上的整体的中国。他的爱国主义,正是通向整体的中国,他是把热爱楚国同热爱整个中国联系在一起的。
  在顷襄王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8年的春天,秦国的大将白起率兵攻打楚国,一举攻下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衰败,大家想一想到什么地步了,秦国一打就打到首都,而且把首都攻下来了,攻下来之后烧了他先公先王的庙,挖了他的祖坟,就是楚国的先公先王的祖坟挖了,顷襄王兵败之后,不得不向北撤退,撤退到现在的河南淮阳,往北撤退,这样看来楚国的衰亡大局已定,虽然楚国最后没有灭亡,但这个时候还没有灭亡,但首都已经被攻破,那么首都攻破了,楚国的大局再无可挽回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彻底地破灭了,于是屈原满腔悲愤地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怀石投江,以身殉国,结束了他62岁的生命。
  第一我觉得屈原投江正是他人和社会环境的矛盾,无法协调,屈原投江之前曾经这样说过,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在楚国这样一个的社会政治当中,屈原认为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就是说刚洗过头发的人,溷浊的,一定要弹弹帽子沾不得一点灰尘,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裳,我干净的躯体怎么能穿一个脏的衣裳呢。他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说我宁可投入大江,我葬身渔腹,我怎能让我浩如日月的高洁品质去蒙受世俗的玷污呢?所以屈原的死我觉得第一是在溷浊之间和高洁之间他选择高洁,是一种品格。
  第二点屈原没有别的选择了,屈原曾经等待过,他第二次流放是二十年,大家想一想,二十年他始终没有离开楚国,他沿着长江,沿着楚国走来走去,走来走去,他期望楚王什么时候能够醒悟过来,能够再重新重用他,他一直在等待。他在诗里面多次说过,我多么希望楚王醒悟,期待着能够招回郢都,重新开始改革的事业,实现他的美政,而实现美政,实现改革是屈原生命中的一切,但是现在已经无法实现了,所以屈原的死是出于无奈,这是第二点,我觉得这样认识,没有办法,没有别的选择了。
  第三点我们要这样看,屈原对理想的实现,期望太高,他太过执著,而期望越高,那么失望就愈盛。当楚国的衰亡已经无法逆转的时候,他无法接受,也无法承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因为楚国的郢都都被攻下来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时楚国的衰亡不可逆转了,再把楚国振兴起来,已经不可能了。他已经看到这一点,他无法接受,也无法承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于是他选择了投江。那么正因为现实已经无法逆转,所以他的选择我们就不应看成是逃避,因为有人说屈原投江是不是逃避现实啊,不能这样,这是第三点,我们这样看。
  第四,屈原投江是一种悲愤,是一种抗议。因为直接导致屈原投江是因为楚国郢都被攻下来了,他当时是漫游到长沙附近,漫游到汨罗江,他听说这个消息以后,这个直接的诱因是这个事情,而这个事情是导致楚国的衰亡一个标志,就是楚国的郢都被攻下来,那么导致楚国的衰亡正是保守的腐朽的楚国的旧贵族集团,那就说是旧贵族集团导致楚国最终落到这种地步,所以屈原投江是一种抗争,是楚国的改革派和保守派长期斗争的一个残酷的结果。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屈原的死是以生命来殉自己的祖国。
  从上面我谈的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张扬着改革的理想,闪耀着人格光芒,高举着爱国旗帜的历史伟人,同时他又是一位奔涌着热血般的热情,奔涌着热血般的激情,幻化着斑斓的色彩,创造着壮丽意境的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学习屈原,学习楚辞,是为了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为了弘扬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而铸造我们国民的人文精神,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为拥有屈原而骄傲,我们为拥有楚辞而自豪。我们思考着,我们前进着,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屈原的意义,谢谢大家。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责编:兰华  来源:CCT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