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铁账难销 >

第2章

铁账难销-第2章

小说: 铁账难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置论,中国政府所提五十万两即可”。〔8〕就当时日本的形势来说,既无实力与中国进行战争,也无法摆脱外国的影响。因此,他见中国让步,便断然接受,同意签约。各国(除俄国外)多希望中日争端尽快解决,英使威妥玛出面调停,10月30日达成协议。31日,总理衙门大臣奕与大久保利通签订《北京专约》三款和互换《会议凭单》。《北京专约》共分为三条:(一)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二)前次所有遇害难民之家,中国定给抚恤银两,日本所有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中国愿留自用,先行议定筹补银两,别有议办之据;(三)所有此事两国一切来往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为罢论;至于该处生番,中国自宜设法妥为约束,以期永保航客不能再受凶害。〔9〕在《北京专约》中明确写上日本侵略台湾是“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等字样,诱使清政府在字面上似乎承认了琉球属于日本,为此后日本吞并琉球埋下了伏笔。这正是大久保利通所设圈套的主要目的之一。《会议凭单》规定,中国先向“日本国从前被害难民之家”支付抚恤银十万两,日本在台军队应于12月20日全部撤走,到那时中国将为日本原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支付四十万两。签约第二天,大久保利通就离京赴上海,从上海税关取出白银十万两带去台湾。然后大久保利通经厦门去台湾,16日到琅峤,第二天就派福岛九成到台南面见沈保桢,提出“藩地交代事宜节略”五条,作为交接日军占领地及处理有关善后事项的具体办法。26日,风港日军撤尽;12月2日,龟山日军撤走,西乡本人随去。3日,日军尽数离台回国。16日,清政府向日方付款四十万两。中国本是日本侵略下的受害者,却承认侵略者的行为是“保民义举”,并向侵略者付出金钱。这仅仅是日本打开中国大门的开始,而后日本的贪欲急剧增长。
  条约签订后,西方的反应如何呢?侵台事件对国际的影响极大。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英国人李欧尔。卡克的传记里这样说:外国人认为台湾事件是中国“向全世界登出广告,说这里有个愿意付款但不愿意战争的富有的帝国”。〔10〕  从此以后,列强加速了瓜分中国的步伐。
  日本则以逃脱了它尚无准备的一次冲突而庆幸,它曾不知不觉中陷于这种冲突里。日本自己都认为“中国是值得怜悯的……我们不知道怎样为中国庆幸……我们的确没有想到中国会情愿为被人侵略而付出代价”〔11〕。还有的言论和解释可能更准确地表达了签约的意义,“它宣布出,这个插曲的一些特点就是支配着以后四分之一世纪的中国历史的那些特点——这种和解的确注定了中国的命运,它向全世界宣告着,这是一个富有的帝国,它准备给钱但是却不准备打仗”〔12〕 。比起这种勒索赔款甚至更有意义的是日本轻易地吞并了琉球群岛,这个地方曾向清政府进贡达5个世纪之久。然而这仅是原有朝贡国一个一个的相继地被夺去的序幕而已。


东邻有盗 “大陆政策”序幕拉开(图)


贫弱的朝鲜  如同日本吞并琉球而觊觎我国领土台湾有密切的联系一样,它入侵朝鲜包含着为打开我国东三省开辟道路的阴谋。因此日本侵略朝鲜的第一步就是获得朝鲜不是中国属国的口实和字据。1875年日军就把军舰开到了朝鲜的大门口,逼迫朝鲜开放。朝鲜被迫同日本签订所谓的“修好条约”——《江华条约》,条约规定了日本在朝鲜的种种特权而对朝鲜在日本享有什么权利却只字未提。其中“朝鲜国乃自主之邦”的说法,显然是针对清朝与朝鲜之间的“上国”、“属邦”关系而发的,日本的目的是使朝鲜脱离清朝的影响而听命于己。
  1884年朝鲜发生了由日本的竹添公使一手导演的“甲申政变”。竹添公使率三小队进入景右宫,软禁国王,杀戮保守与亲清大臣多人,并由“开化党”的朴泳秀、金玉均等人出面组成新政府,强化朝鲜的亲日势力。在朝鲜政府“救援”的呼声下,驻朝清军营务处会办袁世凯率军开进王宫,与日军直接交火,驱走日军,恢复朝鲜原来的统治。但是日本却置干涉朝鲜内政,制造内乱,日公使率军驻留王宫三日,惨杀朝鲜大臣,自焚使馆等事实于不顾,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朝鲜签订答应惩办凶手,赔偿损失的《汉城条约》。条约的签订极大地鼓舞了日本政府的侵略热情。这也使日本更切实地感到驻朝清军的存在已成为它在朝鲜、在亚洲大陆扩张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它亟欲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日本于1885年2月派参议兼宫内卿伊藤博文来华进行交涉。伊藤博文的使命集中在两点:一是要求清政府处置平定甲申政变的清军指挥官;二是要求清军撤出朝鲜首都汉城。在两个月之间,双方共进行了六次谈判,日方尽力在谈判之中占得更多的权益。最终于1885年4月18日签订《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军,以后如要向朝鲜派兵,应提前互相通知。许诺日本在朝鲜拥有和中国同等的出兵权,这使日本找到了实现“大陆政策”中侵略朝鲜的极好借口。与此同时,李鸿章还附一照会与伊藤博文,声明对中国在朝鲜的官兵的不小心,将行文戒饬;对中国官兵伤害日民之事,等查明如实有其事,将依法严办。这两点都是承认日本是站在有理的方面,这为以后的甲午战争埋下了祸患。
《天津条约》后,两国均从朝鲜撤军,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停止了对朝鲜的觊觎,而是酝酿独霸朝鲜进而侵占中国的一个更大的阴谋,其扩军备战活动更是变本加厉。陆军的兵力扩大了近二倍,海军也不断扩充兵力,增建军港,并且专门针对清朝北洋水师。在1886-1894年间日本中央政府财政预算每年支出总额在8000万日元上下,而每年的军费开支一直保持在2000万日元以上。〔13〕与此同时,日本统治阶级内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纷纷炮制出各种向邻近国家侵略的理论。首先是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中心论点是对待中国、朝鲜没有必要“因为邻邦而有所顾忌,而应按西洋人对待此类国家之办法对待之”。其次是山县有朋“主权线”和“利益线”概念的提出。“主权线”是指国家的疆域,“利益线”则是与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的区域,即邻近的国家。也就是说要想维护国家独立,必须侵占邻国。除此之外,日本军事部门为掌握中国、朝鲜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侦察。日本参谋本部一成立,下面就设置了专门负责调查从我国东三省到西伯利亚、库页岛、堪察加的地志及政情的管东局和专门负责调查从朝鲜到我国沿海的地志及政情的管西局,而且它们马上就展开了调查活动。调查后所得的结论是:日本对华作战,有稳操胜券的把握。至此,日本在大陆发动战争的准备正趋于完备,剩下的只是时机和借口问题了。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写给日本驻英公使的信中就露骨地说:“国内政局越来越紧张,用日常手段已不能使这种混乱平息下去,但是要开战也还不能没有任何的由头。”〔14〕而朝鲜“东学党”的武装起义,正好为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提供了借口,这就正式拉开了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序幕。


血腥甲午 中日黄海大战(图)


邓世昌  1894年初朝鲜相继发生了两件事,即农民武装起义和金玉均遇刺身亡。日本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代韩戡乱”,这实际上正是日本的一个圈套,意在诱清政府出兵,从而使自己派兵可以师出有名。日本在鼓动清政府出兵的奸计得逞之后,便立即组建战争体制。这期间,朝鲜农民起义军已经同政府讲和,撤出全州,局势已平静下来。清军固然已无驻朝的必要,日本所谓保护使馆和侨民的理由也不复存在,因此清政府建议两军同时撤走,朝鲜也要求日本撤军。但日本不仅拒绝撤兵,还源源不断向朝鲜增兵。为了沿着通向战争的道路走下去,日本又制造了一个新题目:为防止朝鲜再发生内乱而必须使其改革内政。这是一个明目张胆地干涉朝鲜内政的方案。当时清政府拒绝了日本的方案。一个多月来,日本压迫朝鲜、刁难中国、厉兵秣马向战争目标行进的同时,还得到了英俄等国对其行为不干涉的默许。战争的时机终于成熟了,7月25日,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日舰“吉野”、“浪速”、“秋津”三舰对中国的“济远”、“广乙”开炮,不宣而战。正式挑起了侵华战争。“广乙”中弹起火了,南驶搁浅。“济远”势孤,挂旗西逃。第二批运兵船的“操江”号被俘,“高升”号全体清军勇敢地还击,“宁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令”。〔15〕官兵1200人中,900人壮烈牺牲,仅300人遇救。随后日军又进攻汉城,推往平壤,从此朝鲜南部已无清军据点。日本不宣而战,偷袭成功,更刺激了扩大战火的野心。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从8月到9月的一个月之间,日军极大地制造了发动战争的因素。加紧运兵到朝鲜,强迫日本人民捐献作战资金,总额预定为5000万日元,实际勒索到7600多万日元。9月15日明治天皇亲征督战,发动了对平壤的总攻击。清军将领左宝贵坚守牡丹台、玄武门,亲自登城指挥部将杀敌,给日军以重大杀伤。牡丹台失守后,左宝贵自行开炮,两次中弹,直至壮烈牺牲。战争从拂晓打到当天下午,双方不分胜负。随后日军把进攻重点放在北面,经过激烈战斗,摧毁了牡丹台,但因清军仍顽强抵抗,始终未能突入城内。当晚,胆小怯弱的清军统帅叶志超自动弃城逃跑,在溃逃中,清军遭到伏击,死伤惨重。第二天日军进入平壤,缴获清军弃留的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在这场战斗中,日军伤亡约700人,而清军被俘、死伤共2000人。“致远舰”向“吉野”号撞去
  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附近发动了对清朝海军北洋舰队的袭击。“致远”号为保护旗舰,迎战日舰“吉野”,虽多处中弹,但在管带邓世昌的率领下,开足马力,冲向“吉野”,准备与敌舰同归于尽。不幸中途中鱼雷沉没,全舰252余名官兵,除7人遇救外,全部壮烈牺牲。中日舰队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临近傍晚,日舰先退出战场,战斗是在未分胜负的情况下结束的。但从军舰损失来看,北洋舰队比日本舰队要严重得多:被击沉5艘,约9000吨,相当于参战舰只总吨位的1/4,重创致残的6艘,大都须经过大修才能重新服役;日舰没有一艘被击沉的,受创四艘,除旗舰“松岛”号外,其他伤势都不太严重。从人员伤亡来看:北洋将士伤亡约1200人,占参战兵力的一半左右;日海军伤亡约300人,不到总数的1/10。总之,在这场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惨重,从此以后不敢也无力出海应战了。日本虽未能全歼北洋舰队,取得主力决战的完全胜利,但经过这场对北洋舰队的沉重打击,基本上控制了黄海、渤海广大水域的制海权,达到了大本营作战计划的第一阶段的目标。平壤、黄海战役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是两次关键性的战争。日军既控制了整个朝鲜又基本上取得制海权,我国东北和直隶就暴露在它的面前了。 日本内阁
  日本军国主义者们按捺不住其狂妄野心,立即决定把战火烧向中国大地。10月18日,日本第七届议会在大本营所在地广岛开幕,会议一致通过政府提出的1。5亿日元临时军费以及募集1亿日元的军事公债案,表现出强烈的战争狂热。10月24日,日军两翼同时出动:第一军由朝鲜义州强渡鸭绿江进攻,以3万之众突破号称有4万清军驻守的防线,两天内连克九连城、安东(今丹东)等地。第二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大约2。5万多官兵、2000多马匹和大批辎重,在连续14天中从容登岸,未遇清军任何阻击;随之即以旅顺、大连为目标发起进攻。11月初,他们攻陷了金州和严加设防的阵地大连湾,在这里夺取了大量军需物资,其中包括621支枪、129门炮、3300多万发子弹、约250万发炮弹。〔16〕11月7日,日军兵不血刃地夺取了拥有百门大炮和无数弹药的大连战略要地。11月22日,旅顺这座耗资数千万、经营10多年的北洋第一要塞落入敌军手中,要塞配有新式克虏伯重炮及各式大炮140余门,还有水师营、鱼雷营、船坞等军事设施和大批弹药,全都成为侵略者的战利品。
  1895年1月20日,日本联合舰队出动军舰25艘、水雷艇16只,分载2万人在威海东南的成山头登陆。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停泊在威海的北洋舰队未出动阻拦,致使敌军轻易地在山东半岛上建立了据点。1月30日至2月2日先后攻陷保卫威海的南北帮炮台,并对威海进行了严密封锁。从5日起,日军出动水雷艇潜入港内,炸伤炸沉“定远”、“平远”、“济远”等舰艇多只。8日,日舰从东口突入港内,对刘公岛和北洋残舰发起最后攻击,17日,日军正式占领威海,俘获剩舰“镇远”、“平远”、“济远”等11艘及炮台、军械、弹药,李鸿章惨淡经营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在辽东战场,从3月5日至9日几天之内,牛庄、营口、田庄台相继失陷。从此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全境,清军全线崩溃,实际上关外已无兵可战了。日军南据威海,北占辽东,完全控制了渤海口,形成了威胁天津、北京的态势。 痛击定远号
  在战争中,日本的一些狂妄者竭尽全力为这场战争摇旗呐喊,鼓吹日本是为“世界文明”、“东洋和平”而战,战争关系到日本的前途与命运,“纵然全国四千万人种尽灭”,也不能后退。〔17〕战争胜利后,福泽谕吉欣喜若狂地宣称这场侵略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18〕日本政府为鼓励日本浪人、武士参战,组织武士“拔刀队”,号召武士踊跃参战,并且捏造一些为侵略战争“忠勇”献身的宣传材料,以刺激武士的“爱国”心。在成欢战斗中,编造一个至死军号不离嘴的号兵白神原次郎,战后人们才发现这是假的。在平壤战斗中编造了第一个冲进玄武门的英雄原田重吉,而真正冲进玄武门的是松秋太郎,因为讲了真话,被警察监禁起来,终身不得说明当时战争的真实情况。〔19〕 一位诗人兼小说家国木田独在其小说《酒中日记》里,对甲午战后日本社会状况的描写更具有典型性。他写道,甲午战后,“军人万岁”的喊声到处都可听见,“如果没有了军人,简直天都不会亮啦”。在中上层社会中,凡是家有女孩的父母,不论他们是华族、富豪、官吏或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找一个军人作女婿”。〔20〕


旅顺——东洋屠刀下的白骨之城(图)


清朝军队  从1894年11月21日日军进占旅顺市区到24日,整整4天,光天化日之下,日军如同一架上足了发条的杀人机器,一只红了眼的歇斯底里的吃人野兽,在旅顺肆虐着、吞噬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生灵……
  旅顺,变成了一座没有生命的死亡之城、白骨之城,一座人类的屠宰场。整个旅顺城侥幸逃过这场灾难的中国人只有36人,他们每人都戴着一顶尖尖的大白帽,上面用日语写着“此人不可杀戮”的标记。这是日本人特意留下用以掩埋尸体的中国人!
  参加掩埋尸体的幸存者鲍绍武老人回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