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

第7章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7章

小说: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领域的惊人发现,或是为什么不讲过去几年在通灵学所取
得的进展的话,也许你就不会怪我为什么会用这么幼稚的例子
来说明问题了。回答这些学生所提出来的这些幼稚的问题,
我不得不告诉他们:听到的大部分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无
疑都来自大众媒体,不是来自有学术价值的科学刊物。事实
上,有一些科学家已经在调查及重验这些媒体炒作的研究成
果,但是都不成功。我进而提醒这些还没有完成心理学研究
方法课程的学生,一个研究成果能否成为一个科学事实,并
被人们所接受,是取决于它的可重验性,特别是在我们遇到
研究结果与过去已收集到的数据或者现有理论所预期的相矛盾
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让我进一步指出,很多科学家现在对有


现象的研
究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原因之一固然是该领域已经被诈
、江湖郎中、媒体剥削所搞臭了。但是更重要的却是,科
学家们已经察觉到,如马丁·加德纳( 
Martin Gardner )曾经
指出的,超感知现象研究的无法被证伪性( 
Gardner ; 1972)。

超感知现象的研究通常是这样进行的:首先,〃相信者〃
(即在研究开始前就已经相信超感知现象存在的人)宣称已经
在实验室里证明了超感知现象的存在。然后,一位〃怀疑者〃


。 48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对超感知现象的存在持怀疑态度的人)被邀请到实验室去证
实超感知现象的存在。通常怀疑者在检查完实验的内外环境之
后,都会建议〃相信者〃对实验条件进行更严密的控制(关
于实验控制的类型,将在第六章详细讨论),以减少〃相信
者〃从中做假的可能性。虽然有时这些建议会遭到拒绝,但
大部分善意的相信者是会〃从善如流〃的。一旦这些较严格
的控制条件都设置好了之后,超感知现象就不复存在了(见 


Alcock ; 1990; Druckman & Swets ; 1988; Hoòft ; 2000; 
Humphrey ; 1996; Hyman ; 1992、 
1996; 
Marks ; 2001; 
Milton & Wiseman ; 1999; Wiseman ; Beloff; & Morris ; 
1996 )。然后,怀疑者就会说:实验的失败说明,原来的实
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控制,才会得出超感知现象存在这一错误
的结论。但他们常常会惊讶地发现相信者并不这样认为。相反
地,这些相信者会用不可被证伪的方式来解释超感知现象:他
们坚持认为心灵的力量,例如超感知是非常隐晦的、细致的,
而且很容易因被干扰而失灵的。怀疑者〃怀疑的颤波〃很可
能是这一心灵力量瓦解的罪魁祸首。当怀疑者反对的〃气氛〃
被移开时,这种心灵的力量肯定会再回来的。

令人惊讶的是,在昕完我解说了相信者的心态之后,学
生们不但没有失笑,反而恍然大悟的说,〃呀!这很对呀,
我说嘛,原来是怀疑者所发出的负面干扰把超感知现象给摘没
了。〃听到学生们的反应,我虽稍感惊讶,但仍然保持
定,并耐着性子提醒他们想想在几个星期前的课堂上,我举
的会隐形的鬼精灵的例子。我说,当时全班同学都认为鬼精
灵的存在证据,会因为一要探究它就隐身不见了,这一说法



第二章可证伪性。 
49 。 

是非常荒谬的,现在相信者提出的超感知现象的存在证据与会
隐形的鬼精灵具有同样的性质。超感知现象运作的方式与鬼精
灵是一样的一一只要你不闯进去仔细地观察它,它就好好的在
那里。但是,你若闯进去想看个究竟,它就马上隐形消失。
如果我们接受这种解释,那么就永远也元法证明给怀疑者看到
它的存在,因为照相信者的解释任何怀疑者的出现都是令其失
灵的原因。它存在的证据只能在相信者面前显现。显然,这
种说法是不能被科学所接受的。在科学的领域里,我们没有
磁力学家和非磁力学家(亦即那些相信磁力存在和不相信磁力
存在的物理学家)之分。在这一点上,学生显得有点胆怯,
他们咕哝着说同意我的观点后,迅速离开了我的办公室。当
然,我永远不知道学生的这种同意是意味着真正理解,还是
意味着尴尬因此想尽快逃离现场。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因
为对学生来说,他们正面临一件世界上最困难情景:面对与
自己所坚信的正相反的事实。严谨地运用科学准则来验证自己
长期固守的信念是相当令人不舒服的事,但是这是一个心理学
家必须做的。从来没有人说这会是很容易做到的。

并非所青的验证都是一样的

可证伪性原则对我们要如何看待理论验证具有重大意义及
影响。很多人认为→个好的科学理论是…个被反复验证了的理
论。他们认为被验证的次数对评价一?理论非常关键。但是
前面对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的讨论,让我们看到理论被验证的
次数并不是关键。因为正如前面所举的〃敲门节奏理论〃例
子那样,并非所有的验证都是一样的。验证能否令人信服,


。 50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取决于理论所推衍出来的预测本身可否能被证伪。验证 
20个
实际上不可能被证伪的预测(例如,小于 
100岁的人),远
远不如验证 
1个非常具体、有可能被证伪的预测(例如,女
性, 
30岁, 
1。 57米高,左手拿着书和钱包,右手敲门),
更能令人信服。

看来,我们不应只注重理论被证实的次数,还应该注重
验证本身的质量。采用可证伪性作为评价标准,可以帮助使
用研究成果的人抵制伪科学最喜欢声称的〃全能〃(可以解
释一切的理论)的诱惑。这些全能理论不可避免地会妨碍我
们对世界和人类本质的进一步认识。这些理论死巷,无可否
认地,有时相当具有吸引力,正是因为它们无法被证伪。它
们在现代这个动荡混乱的世界里,常被视为是稳定的安心岛。

波普尔经常谈到〃这些(不可证伪)理论之所以会在心
理上对人们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其奥秘就在于它们能够解释
一切。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事先都可以找到解释它的答
案,不仅让你觉得你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它还给了你应
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Magge ; 1985 ; p 
。4 
3)。然而,
获得这种安全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因为它是以知识发展
的停滞为代价所换取得来的。科学是一个不断挑战先前存有观
念的机制,通过实征研究来设法证明前有理论的缺陷。这一
特点常常使科学,尤其是心理学,与所谓的世俗智慧或一般
常识发生冲突。

可证伪性与世俗智慧

心理学可以说是威胁了人们运用第一章所提到之世俗智慧


第二章可证伪性。 
51 。 

的安逸感。因为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不能安于用这种驳不
倒的解释来理解人的行为。心理学就是要对各种不同有关行为
的理论,逐一进行检验与筛选。当然,心理学很欢迎世俗智
慧中表述清晰、可站出来接受检验的内容,而且很多这类内
容也已经被整合到心理学理论当中了。只不过心理学不会去寻
求由事后可以解释一切,但事前作不出任何预测的解释系统所
提供的安逸感。心理学也不接受那些永不需更新,并可从一
代转给另一代的世俗智慧系统。如果你我不向学生或者公众坦
白承认这→事实,我们只会像是用石头砸自己的脚那样,自
求毁灭。遗憾的是,有些心理学教师或主张将心理学大众化
的人却往往担心,心理学对世俗智慧构成的这种威胁会困扰人
们,于是就传递了一些错误的信息,来舒缓这些困扰:〃你
将学到→些有趣的知识,不过不用担心,心理学不会挑战你
深信不疑的东西。〃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会令人们对什
么是科学,以及什么是心理学更加疑惑。

科学寻求的是在想法上的改变。科学家是在努力描绘世界
的真实面目,而不是去描绘我们固有的信念所认为应该有的世
界之面貌。在现代思潮中有一股危险的趋势认为:我们要尽
量避免让一般大众知道事实的真相一一在这些人的面前遮上一
层无知的面纱是必要的,因为他们不曾学会如何处理事实真
相。这样的观点,心理学和其他科学一样都会予以驳斥。生
物学家米歇尔·吉瑟林 
(Michael 
Ghiselin)曾进一步指出,
如果知识得不到传播,我们全都会蒙受损失:

如果我们的邻居都很健康,那么我们也会更好。为了要
比别人更健康而垄断所有的药物供应,不给周围的人用,是


。 5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非常愚蠢的行径。对待知识也同样。邻居的无知就如他们的
身体不健康一样,这对我们自己也是不好的,而且还可能是
造成我们不好的原因。工业生产及我们所有人都受益于有熟练
的劳动力。我们都是要依赖于其他人的技能和特长的 
( Ghiselin ; 1989 ; p。192)。

当我们周围充斥着对人类行为有误解的人时,心理学家也
会像吉瑟林那样,感到我们都蒙受损失。世界是由公众对教
育、犯罪、健康、工业生产、儿童福利,以及其他很多关
键问题的众多态度所塑造而成的。如果这些态度都来自不正确
的行为理论,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会受到伤害。

允许〃承认错误〃

可证伪性原则最有用、最具解放性意义之处,在于它不
认为在科学上犯错误是一种罪过。被证伪的假设也能够为科学
家提供信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理论做出调整,从而使之更
加符合观察得来的数据。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 
Daniel 
Dennett)说过,科学的本质在于〃在公众面前犯错误〃 
(Dennett ,、 
1955, 
p。380)。当收集来的数据与理论不一致
时,通过不断修改理论,科学家最终能建构出一个反映世界
本质的理论。可证伪性是理论内在的更新机制,我们不应像
在处理日常事务那样去避免这些错误。

事实上,如果我们在处理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时也使用可
证伪性原则,也许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这就是
前面我使用〃具解放性意义〃一词的原因。解放性是特别针对


第二章可证伪性。 
53 。 

其对个人的意义而言的,因为由可证伪性原则所引发出来的意义
已经超越了科学意义。如果我们明白,当我们所深信的事情与所
观察到的事实相悖时,最好去改变我们的信念,而不是去否认事
实的话,那将会令这个世界减少很多社会和个人的问题。物理学
家 
J。罗勃特·奥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曾说过:

在任何一个人的推理思维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时候他会回
顾自己的过去说:〃这个问题我当时没想明白〃。靠其行业过日
子的人们也都需要能克服自己的羞耻感,勇敢地承认,〃我
的看法是错的〃的能力。科学研究是让这个认错的过程每时
每刻都可能发生。往往你会在思考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上,
发现了矛盾及不寻常的现象。由这些现象所带来的震惊,可
能会促使你去重新思考。这与有些自认为见识很广的人不断地
试图去寻找一些合理说法,来为自己最初所犯下的错误辩解相
比,可谓是大相径庭 
(Dos 
Passos ; 1964 ; pp。150 …151 )。

请试想一下,过去有多少次,正当你与他人激烈争论
时,突然间一一也许正当你刚刚给予对方一次猛烈的反击来维
护自己的观点时,发现在某些关键问题或关键证据方面,你
的看法的确有错误。那时你是怎样处理这个错误的呢?你可曾
向对方承认你的错误,并且肯定对方的看法现在看来的确比你
的观点更合理?你或许不曾这样做。如果你和绝大多数人一
样,那么你一定会〃没完没了地寻找一些合理说法,来为自
己的错误辩解〃。你会拼命地使自己在不宣告失败的情况下从
争论中摆脱出来。承认自己错了恐怕你是绝对不会做的。但
是,其实它却是你惟一能做的。因为如果辩论双方在争论之


。 5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后,都仍不知:〃到底谁的观点更接近真理呢?〃如果争论
的内容没有公布于众(不像在科学研究中那样一定要公布于
众),如果双方争论的力度势均力敌,如果对争论的结果
(例如,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能正确的反馈给对方(好像
前面举的那个例子那样),那么将找不到适当的机制来使人们
的信念与事实真相相吻合。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私下或公开的
对话及沟通,都只产生了令人更加困惑的结果的原因。这也
是为什么心理学在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方面,比起一般常识或
世俗智慧,是更可靠的资料来源。

很多科学家都见证了,在科学的进程中,犯错误是正常
的事,并且知道科学发展的真正危险在于人类总想避免暴露自
己的错误观点,明白这两点是相当重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米德瓦 
(Peter 
Medawar)曾写道:

虽然提出有瑕疵,的假设情有可原,因为迟早它都会被比较
好的假设给换掉,但这样仍会对曾经深信过它们的人们造成严
重的伤害。因为那些热爱自己理论假设的科学家们,大多不
愿意承认实验的检验结果证实自己是错的。有时候,他们会
不让自己的理论假设接受严格的检验,而是绕过这类检验,
仅仅让假设中无关痛痒的部分接受检验,不冒可能被彻底推翻
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家,我所能给的最好的建
议就是:一个假设被坚信为真的之程度,与它是否真的为
具,完全是两码子事 
(Medawar, 
1979 ; p。39)。

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采纳了米德瓦的建议。在一篇报道著
名实验心理学家罗勃特·克若德 
(Robert 
Crowder )之职业生


第二章可证伪性。 
55 。 

涯的文章中,引述了他的一位同事马萨瑞·本纳加( 
Mahzarin 
Banaji)的一段话:〃他是我所知道的、最不维护自己理论的
科学家。如果你有办法指出他的理论有漏洞,或者他的实验结
果有局限和缺陷,他会非常乐意地和你一起计划如何推翻该理
论〃 
(Azar ; 1999 ; p。18)。艾泽( 
1999 )描述了克若德是
怎样发展出一个有关记忆之一个成分的理论,这个成分叫〃分
类前的昕觉存储器〃,然后仔细地设计实验研究来证伪自己的理
论。另外一个例子是进化论心理学家约翰·托比 
(John 
Tooby),他在讲述达尔文在科学史上做出里程碑式贡献是得益
于他对科学的一些态度时,曾作过以下这样的精彩评论:〃达
尔文能比其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是因为他比较不为要整个宇宙
来配合自己的理论预测所羁绊 
(Tooby, 
2002 ; p。12)。

但是要让科学发挥作用,并不需要每一个科学家都必须具
备随时要被证伪的态度。雅各布·布朗劳斯基 
(Jacob 
Bronowski)在他的很多著作中提到:科学揭示世界真知的独
特力量并不取决于科学家们所具备的、超于常人的某些独特品
质(例如,他们是完全客观的,他们在解释结果时永远不会
发生偏差等),实际上这种力量来源于可以纠正会犯错的科学
家们之理论的审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科学家会竭力
挖掘和批评另一些科学家的错误 
(Bronowski, 
1973, 
1977 )。哲学家丹尼特( 
2000 )也表示了同样看法,他认
为没有必要要求每…位科学家都表现出如克若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