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生活习俗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厥人还信仰萨满教。萨满原是沟通人与天神关系的男巫,其词的原意
是兴奋而狂舞的人。这种原始宗教广泛流行于漠北草原地区。突厥人对萨满
教是很虔诚的,一切重要活动都需经过萨满向天神汇报之后才予以实施。
突厥人还是典型的万物有灵信仰者。他们崇拜山洞、崇拜雨水、雷电、
太阳、石头、天、地、鬼神等等。有些重要的活动,比如战争等,他们出兵
之前,都要到相关的崇拜物的祠庙里去参拜一番,求得福佑后,才肯出兵。
突厥人还有祖先崇拜。他们对于历史上的每一位有贡献的祖先,都修宗
教建筑以志纪念,并行祭祀。由于所修的建筑大都在山洞里,所以就称这些
处所为“先窟”。近些年来,人们正在苦苦地寻求突厥人的先窟,还没有收
获。东北学者在搜寻突厥先窟时,无意之间,竟然将深受突厥文化影响的鲜
… Page 72…
卑人的先窟给找到了。
突厥人后来还信奉其他一些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袄教等。
突厥人信奉佛教的时间大致在6世纪后半期;信奉袄教是在征服中亚两河流
域以后;信奉景教约在六世纪前后;信仰摩尼教的时间大约在8世纪前后;
信仰伊斯兰教的时间大约是在10世纪前后。
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突厥文字也是随着经济文化的
发展进步而发展起来,并不断完善的。突厥文大约是在5世纪时创制的,但
当时应用并不普及,多数仍然刻木以纪事。6世纪下半叶,突厥人以粟特文
为书面文字。7至10世纪是突厥文字形成并大力发展的时期。除了突厥人使
用之外,突厥文字还在西伯利亚、蒙古、叶尼塞河流域、新疆、中亚地区广
泛使用,是当时使用地域最广的一种文字。突厥文字即不是音素文字,也不
是纯粹的章节文字,大致有40个左右的字母。
文学突厥人喜欢在死者墓前立碑,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碑铭资料。通
过这些碑铭,可以看出突厥人早期文学的特点:突厥人的文学结构比较完整;
正文叙事清楚;语言词汇活泼、丰富、生动。突厥人的中期文学深受阿拉伯
文化的影响,目前保留下来的文献多是用回鹘文写成的,也有用阿拉伯文字
书写而成的。这时最著名的文献有《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福
乐智慧》、《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等。
艺术突厥人能歌善舞,有自己传统的舞蹈艺术,文献对此有较多的记载。
突厥人还从中原输入音乐和舞蹈,并向中原输出音乐和舞蹈,这在文献中也
有记载。比如,著名的龟兹音乐家苏氏婆擅长弹琵琶,懂七声,就是从突厥
进入中原的,并对中原的音乐有较大的贡献。突厥人的雕刻艺术也很有名的,
漠北地区发现的许多石雕作品,都是属于突厥人的。突厥人的雕塑艺术以表
现现实主义为主,线条古朴、用笔拙沉,很有沉重感,反映了突厥人朴实的
民风。
娱乐活动突厥人有许多游戏,比如骞马、踢毽和赌博等。 《隋书》就记
载说:“突厥人中,男子很喜欢赌博,女子很喜欢踢毽子;如果他们玩累了,
就取出马奶子长饮一番,大醉之后,相对而歌,啸声震耳欲聋”。
历法突厥人有历法以纪年。在亚洲的时候,突厥人流行动物纪年历法。
这种历法和中原历法略为不同,属动物纪年系列,即以狗、虎等作为纪年的
标志。据文献记载,这是北方居民流行的一种很古老的历法,已经有三四千
年的历史了。突厥人西迁至中亚后,曾经使用过伊斯兰历法。突厥是一个聪
明智慧的部族,有较高的天文学修养,早在中世纪,就已经知道了土星、木
星、火星和金星,以及十二黄道宫了。
… Page 73…
六、古代中国的生活习俗
这里的“古代中国”,主要指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在中国习俗史上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不仅出现了比前代更为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而
且出现了更全面而具体地记叙或涉及前代和当时民俗事象的文献资料。
《史记》中涉及的古史传说和民俗事象最多。如《货殖列传》在“甘其
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方面列举了许多有关的习俗,并注意到了地
区间的差异:陇蜀之地多商贾,长安又多四方之人,所以居民好取巧而不务
本;巴蜀之地肥饶,特产众多,可以远通云贵,所以居民常以其所多换其所
缺;三河 (河东、河内、河南)之地位居天下之中,地少人多,所以居民比
较勤俭;北方地区常受胡寇侵扰,所以居民好气任侠,不事农桑,等等。
《汉书》中涉及的民俗事象也不少。如《礼乐志》十分注重礼俗的作用:
“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有交接长幼之序,为制乡饮
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
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而争
斗之狱蕃;丧祭之礼废,则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众;朝聘之礼废,则君
臣之位失而侵陵之渐起。”又如《郊祀志》中有许多关于信仰、祭祀方面的
习俗,《地理志》中有不少关于全国各地风土人情的记载等。
除了《史记》、《汉书》等正史外,《风俗通义》、《四民月令》、《三
辅黄图》、《西京杂记》、《淮南子》、《论衡》、《潜夫论》等文献也保
存了较多的习俗资料。
正是依靠以上所列以及还有某些未列的文献资料,再加上近年来相继涌
现的考古发掘材料,如明器、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其他各类实
物,我们才能够相对容易地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活习俗进行客观的概
括和分析。
1。服饰习俗
中国的服饰习俗丰富多彩,中国向以“衣冠王国”著称于世。众所周知,
服饰具有生理与文化的双重功能。在远古时代,服饰主要是为了御寒、防暑、
护体和遮羞,生理方面的功能相对强些;进入文明时代后,服饰常被用来区
分等级、职业、民族、年龄和性别,并出现了服饰的审美价值日益上升的趋
向,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发达。
关于这一时期人们服饰的状况,不仅在有关文献中不乏记载,而且在近
年来考古发现的壁画、帛画、画像砖、画像石和陶俑上也可窥其大概。当时
人的服饰常因场合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祭祀时应穿祭服,上朝时应
穿朝服,参加葬礼时应穿丧服,结婚时应穿婚服,平常则穿常服。
当时人的服饰也常因等级和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张书光先生多年潜
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墨笔单线描的手法,绘制出这一时期不同等级和职业
①
人物的图像100幅 ,其中包括帝王、贵族、士族、大臣、官吏、文吏、小吏、
将军、将官、武将、武士、兵士、士兵、商贾、农夫、农妇、平民、胡人、
艺人、贵妇、女官、民妇、使女等,形象直观,可以参考。一般说来,皇帝
① 张书光:《中国历代服装资料》,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 年版,第29—57 页。
… Page 74…
和皇后在服饰端庄华贵,武士的服饰威武壮观;仕女的服饰以高髻、穿花襦
和褂裙曳地为特征,文吏的服饰以束带、穿裤裙和戴冠帻为特征,农民的服
饰以束髻、穿草鞋和短袖长襦为特征,等等。当然,不同的个体会有差异,
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会有差异,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季节和场合也会有差异。如
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尼雅汉墓出土的一件身长133厘米的“万世如意”锦袍
在形制上即具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色。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服饰的等级
性,当时在服饰上对各阶层人们的穿戴尽管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但违背规
定的现象到处可见。如《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载:“虽上下等级,各
示有差,然朝臣之制,已得侔至尊矣;玄黄之采,已得通于下也。”南朝刘
宋时,周朗上书说:“故凡厥庶民,制度日侈,……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
服不知尊卑。”
(1)冠帽
帽主要是后来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帽一般被称作“头衣”,具体说来又
有冠、冕、弁、巾和帻的区别。由于冠、冕、弁都是上层男子平时所戴的头
衣,所以有时又统称为冠。据《礼记·曲礼》载,男子在20岁时应举行冠礼,
表明已长大成为成年人,冠礼是男子一生中的重要转折,仪式一般都比较隆
重。
关于这一时期的冠,《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得比较详细,共提及 19
种名目,即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
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
哙冠、术氏冠、鹖冠等。
此外,在山东嘉祥汉墓出土的《周公辅成王》图像中还有一种三个山形
的冠,周成王所戴者即是。在浙江绍兴汉墓出土的画像镜上也有这种山形冠。
另据明代瞿佑《剪灯新话》引《申阳洞记》中记唐大历二年(767年)陇西
李生曾梦见一神,据案而坐,顶三山冠,冠作高冠,前面耸起三条直柱,中
间一柱特高,左右二柱略低。三山冠之名虽在汉代文献中未见记载,但上述
图像和说法似可证明三山冠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孙机先生认为可暂称之为
王冠,并推测王莽即帝位时所戴的王冠可能与此相似。
戴冠是上层男子的特权,下层男子不能戴冠,只能戴巾或帻。《释名·释
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巾。”《独断》:“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
者之所服。”巾就是包头布,秦始皇因自谓为水德,所以衣服旄旌节旗皆尚
黑。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一般秦人也尚黑色。他们常以三尺黑布巾包头,
所以百姓又称黔首。到了汉末,此风大变,不仅百姓以幅巾包头,就是一些
名儒雅士、王公大臣,甚至称雄一方的军阀都以裹巾为尚。汉末名士多服丝
绦或葛制成的头巾,手持羽扇,习以成风。东汉名士郭泰,字林宗,他学富
五车,博通经典,曾为太学领袖,名震京师,其一言一行都被天下儒士奉为
规范。尝途中遇雨,郭泰将所戴头巾折一角,后时人皆仿效其法,将头巾折
一角戴上,世称“林宗巾”。再如宿儒郑玄、名士孔融、军阀袁绍等也以巾
裹头,自命风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傅子》说:“汉
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
不过,头著白巾,在汉代则是官吏被罢免为民或地位卑贱者的一种标志。《汉
书·朱博传》载:被斥罢的官吏,皆著白巾走出府门。而当时在官府里趋走
… Page 75…
①
的贱人,如诸司亭长之属的官役,也头裹白巾 。
帻原本只是包发的头巾,后来演变为便帽的样子。沈从文先生在精心研
究秦汉以前大量文物的基础上,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出:在白玉雕
和玉雕人像头上,一再出现近似汉代平巾帻式的平顶帽或帽箍,说明这种帽
式源远流长,最晚在商代即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在某些人头上还经常应用,
并非像汉代史籍所说的,因王莽头秃无发才开始应用。但将帻纳于冠下,使
之成为冠的衬垫物的作法,似滥觞于西汉。《后汉书·舆服志》说:“秦雄
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帕以表贵贱。其后,稍稍作颜题。汉兴,续其
颜却摞之,施巾连题却覆之,今丧帻是其制也。名之曰帻,帻者,赜也,头
首严赜也。主孝文乃高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
贱皆服之。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称其冠也。”这里说的“作颜题”、“高
颜题”,是指在帻的下部按额环脑处增加一圈介壁,这是帻脱离其“韬发之
巾”的原始状态之关键步骤。至于提出文、武官要使帻耳与冠相称,似乎意
味着这时已有加帻之冠,但在考古材料中从未见过,所以这种作法在西汉时
纵使出现,也绝不普遍。
帻分介帻和平上帻两大类。《独断》卷下说:“王莽无发乃施巾。故语
曰: ‘王莽秃,帻始屋,’屋状帻即介帻。东汉时文职人员所戴进贤冠之下
衬以介帻,二者组合成为整体。文职人员于进贤冠下衬介帻,武职则于武冠
下衬平上帻,即《晋书·舆服志》所说:“介帻服文吏”,“平上服武官也。”
身份低的不戴武冠的士卒,则只戴平上帻。如山东汶上孙家村画像石中持戟
者、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的铜骑俑,都戴着顶部低平的平上帻。不过自东汉
中期以降,有些平上帻的后部加高。《续汉书·五行志》说:“延熹中,梁
冀诛后(梁诛于158年),京师帻颜短耳长。”颜短即前低,耳长即后高,
这种式样的帻又名平巾帻。河北望都光和五年 (182年)墓所出石俑之帻可
①
以为例 。
这一时期不仅用来束发的巾或帻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对发式也相当讲
究。秦人的发式从秦代兵马俑中可以窥见一斑,秦陶俑的发式变化颇多,大
致可分三种:第一种是将前长发从中间分开各拉向耳边与两鬓长发相交编成
两条辫子,将后脑长发分作三股编成一条辫子;第二种是先将头顶长发束以
小髻,次将额前和两鬓头发梳向脑后,由脑后将发分成六股,编成一条板形
发辫,上折贴于脑后;第三种是无髻俑,将头上长发由前梳向脑后,再由脑
后分作六股,编成一板形发辫,上折贴于脑后,发辫中间卡一发结,发辫上
②
端打一“×”形的绳结。这是属于武士的发型。至于妇女的发髻,见于文献
记载的秦代妇女有神仙髻、凌云髻、垂云髻、迎春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
黄罗髻。汉代妇女有堕马髻、瑶台髻、三角髻、三鬟髻等。如果说秦武士俑
分作三股、六股是与秦“度以六为名”、“数以六为纪”的制度有关,那么,
妇女发髻中神仙髻、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则是这一时期崇信神仙术的反映。
当时未必有这些发髻,可能出于神仙家的幻想。但垂云髻、望仙双鬟髻却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