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故事365精选-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好莱坞第一个扮演人猿泰山的演员。
然而最让杜克出名的,还是他对冲浪运动的推广。一直到42岁退休,杜克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推广冲浪运动,几乎走遍了全世界。从1913年开始,他走上了好莱坞的银幕。
因为他那张典型的夏威夷面孔,所以在好莱坞他扮演过各种各样的酋长和部落首领,从非洲的一直到亚洲的。不过这只是他的副业,在杜克的一生里,他没有离开过心爱的水。一战期间,他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训练救生员,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为红十字会募捐。
想知道杜克有多大的名气吗?有这样一个小例子。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夏威夷,那时候,76岁的杜克早已退休。可是在欢迎仪式上,肯尼迪越过了许多当地政要和名流,径直走到杜克面前,把他称为自己儿时的偶像,长时间地和他握手并讨论起了冲浪。
现在在夏威夷,还矗立着杜克的雕像,他被公认为是夏威夷的标志性人物。
我不喜欢被打败(1)
——查尔斯?帕多克的故事
美国的100米短跑运动员查尔斯?帕多克,以一种特有的冲刺技术和飞一般的速度让全世界瞠目结舌。在比赛中,每当接近终点的时候,他的上身会突然前倾,挺胸抬头,两手高举,腾身越起冲过终点线,据说他这样飞跃冲刺的距离可以达到三米远——因此,后来他被形象地称为“冲刺的豹子”。
查尔斯?帕多克出生于德克萨斯,出生七个月后,他的体重刚刚超过三公斤,所以小时候他一直是病恹恹的。
考虑到孩子体弱多病,他的父母决定搬家,迁到气候温暖的南加州。看来这次搬家很有效,到了他15岁的时候,已经有超过70公斤的体重和一双非常适合短跑的长腿了。在父亲的鼓励下,本来喜欢长跑的帕多克从中学起开始专注于100米和200米的训练,1919年,当时还在军中服役的他已经在巴黎举行的协约国军队运动会上赢得了这两个项目的金牌。
1920年8月16日清晨,安特卫普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的半决赛结束了,四个美国人都获得了各自所在小组的第一名,于是一起进入了决赛。他们是帕多克、克尔克斯、莫茨森和斯克尔斯。在以后的四个小时里,他们都待在一起。
比赛就要开始,教练罗伯森走过来对四个人说,你们现在需要的是热身。于是递给他们每个人一个杯子,杯子里装的是加了一个鸡蛋的雪利酒,“把这个喝下去。”
起初,他们不想喝,但当克尔克斯说他要喝下这杯东西的时候,另外三个人一起捏着鼻子喝下了这杯怪怪的东西。
决赛开始了。发令员以法语喊:“Pret”,就是“各就位”的意思。但所有参赛的美国人都不懂法语,甚至有人以为是让他们站起来重新开始。可就在这时,枪响了,运动员怔了一下之后才冲出起跑线,不过最不幸的是莫茨森,他已经稍微慢了半拍,起跑之后就被落下了差不多三米的距离了。
在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帕多克还落后于克尔克斯,不过只有一个脚的距离。这时,只见帕多克鼓足全身的力气,再一次让自己飞了起来!
当时帕多克是闭着眼睛冲过终点的,他不知道到底谁得了第一,也不敢去向裁判问结果。事实上,他那种有名的豹子一样的冲刺再一次奏效!教练跑过来告诉他,你赢了,而且赢得非常得多,差不多有30公分的优势。
1924年,帕多克再一次参加了巴黎的奥运会。在100米决赛中他只获得第五名。在200米预赛结束以后,帕多克虽然进入了半决赛,但还是没有跑出理想的成绩。那一天晚上,他觉得自己已经掉进了地狱,而且对第二天的比赛一点都没有信心。
我不喜欢被打败(2)
他的朋友道格拉斯?菲尔班克斯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家,还叫来了两位女伴,一位叫玛丽,一位叫毛瑞斯,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开玩笑,两个女孩子还以摹仿鲁米和阿伯拉罕斯来取悦他们,帮他们放松。
饭后,另外两个人出去散步,把帕多克和玛丽留在了房子里。玛丽对帕多克说,你的命运现在就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你要相信自己可以赢,这样你明天才能赢,也一定会赢。这话让帕多克感到非常的鼓舞,他不仅听到了耳朵里,而且听进了心里。当晚他好好地睡了一觉,早晨醒来的时候,感到全身无比的轻松,而且斗志昂扬。
当天的半决赛里,他非常轻松地获得了进入决赛的资格。在决赛中,他记住了玛丽的话,相信自己,一直努力地跑着,虽然最后他在直道一度曾被另外的选手超越,尽管他在冲过终点以后就累得瘫倒在了地上,但他还是赢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奥运会之后仅仅一个星期,他参加了一次田径对抗赛,在440米比赛里他中途摔倒在地,一下子落后了将近20米,而且他的脚还受伤了,结果他爬起来接着跑,最后还是胜利了。赛后他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我不喜欢被打败!”
一面情深义重的国旗(1)
——约翰?汉尼斯?科勒赫迈宁的故事
这是两个男运动员之间的故事。
芬兰选手约翰?汉尼斯?科勒赫迈宁和法国选手让?布安是一对好朋友,在赛场内外,他们都表现出了令人感动的友谊与人格魅力。
科勒赫迈宁生于1889年,身高1。69米,体重60公斤,成长在一个长跑世家里,他从17岁开始练习长跑,陆续在一些重大比赛中获得优胜。
布安也是一个赛跑强手,他在1911年11月在巴黎举行的一次10000米比赛中,以30分58秒8的成绩,创造世界纪录。
他们两人都报名参加了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科勒赫迈宁参加5000米和10000米的比赛,另外他还参加了12000米越野个人赛、团体赛和3000米团体赛。这就意味着他在7天的时间里要参加五个长距离跑的高强度比赛。
在首先进行的10000米比赛中,布安也没有出现在决赛中,科勒赫迈宁以31分20秒8的成绩夺冠。
第三天,5000米赛跑开始了,布安也露面了,这给科勒赫迈宁带来了压力。预赛时,布安的成绩是15分8秒,科勒赫迈宁的成绩是15分38秒9,处于劣势。
在决赛中,从一开始布安就跑在前面,科勒赫迈宁紧随其后,领先其他选手几步的距离。而每次当科勒赫迈宁准备超越的时候,布安都会加快速度接受他的挑战。
在通过最后一个弯道的时候,科勒赫迈宁再一次试图超越,而布安这次用改变前进线路的方法把他挡在了身后。到了最后的直道,布安的步伐开始出现了一点点的紊乱,科勒赫迈宁抓住这个机会加快速度,奋力超越。最后,科勒赫迈宁比布安快了不到一步的距离首先到达终点,以14分36秒6的成绩获得冠军,布安只比他慢了2秒。
科勒赫迈宁的成绩不仅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而且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5000米比赛中跑进15分钟大关的人。
当时,由于芬兰还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没有独立,所以芬兰运动员取胜后,在发奖时要升俄罗斯国旗。对此科勒赫迈宁非常伤心,他说:“当我看到那面旗子升起时,我几乎都不希望是自己赢了。”
5000米赛跑发奖仪式结束以后,布安特意走到了科勒赫迈宁面前,送给他一面小小的芬兰国旗。虽然只是一面小小的纸做的国旗,却让科勒赫迈宁深深地感到了安慰,他向布安伸出了双手,两个男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科勒赫迈宁从法国人的眼睛里,不但看到了同情,更看到了人类的良知。从此,这两名出色的运动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约翰?汉尼斯?科勒赫迈宁获得了1000米、5000米、12000米越野跑个人赛的金牌,12000米越野跑团体项目的银牌,还在3000米跑的团体赛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一面情深义重的国旗(2)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善良的布安战死于西部前线的一次战事中,和他一起遇难的还有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获得5000米铜牌的英国人乔治?哈森。科勒赫迈宁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极度悲痛。
1920年,约翰?汉尼斯?科勒赫迈宁已经移居美国,但他还是代表芬兰参加了安特卫普奥运会,并赢得了马拉松的金牌。一个人能够获得从5000米到马拉松全部长距离项目的奥运会金牌,不能不说科勒赫迈宁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正是他的出色表现,让芬兰国内的许多年轻人开始喜爱长跑,并且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芬兰成为了世界上实力最强的长跑王国。后来举世闻名的帕沃?鲁米就是看到了约翰?汉尼斯?科勒赫迈宁的成就,才开始投身长跑运动并取得惊人成绩的。
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上,芬兰人给了这位曾经的长跑名将莫大的荣誉,他和鲁米一起被选为在开幕式上点燃奥运火炬的人。
勇敢开拓者
——芬尼?杜拉克的故事
奥运会女子游泳项目的第一位世界冠军是澳大利亚的女子游泳选手芬妮?杜拉克。自从巴黎奥运会上开始有女子参加奥运会比赛以后,女运动员所占的比例一直非常低,到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时候也不过只占到运动员总数的2。2%。不过当她们可以穿着泳装出现在奥运会游泳赛场上的时候,这标志着妇女在奥运历史中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1912年的时候,最让芬妮?杜拉克感到困难的,是参加比赛而不是赢得比赛。芬妮?杜拉克当时是澳大利亚最优秀的女子游泳运动员,就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之前,她创造了两项新的世界纪录。
在澳大利亚,女子游泳被人看做是很另类的体育运动,她们不仅不能和男运动员在一个比赛场地同时出现,而且还规定:在女子进行游泳比赛的时候,不能有一个男性观众到场观看,即使是运动员的父亲和兄弟也不行。
芬妮一家的祖先来自爱尔兰,非常具有挑战和开拓的传统,她父辈的一位亲属在澳大利亚拓荒的时候就非常有名。或许正是流淌在祖先血液中的冒险精神传给了这位姑娘,所以她才会在那样一个封闭的时代就变成了一名具有反叛精神和传奇色彩的女子游泳运动员,而且一直把游泳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由于芬妮的运动成绩非常出色,所以澳大利亚有许多人呼吁,让她代表澳大利亚去斯德哥尔摩参加奥运会。可是,那些负责组织这项活动的官员们却对这个提议非常地排斥,或许在他们眼里,让一位妇女去外国,在众多观众面前参加游泳比赛,是一件丢人的事。
后来新南威尔士州妇女体育运动组织决议:如果她们自己负担费用,就让她们去。于是芬妮和队友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募捐活动,并且募集到了足够的费用,终于可以前往欧洲了。
到达斯德哥尔摩以后,芬妮每天只进行不到1000米的训练。但在100米自由泳比赛的第二轮中,她就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分19秒8,在决赛的时候芬妮更是从头到尾领先。她不仅赢得了女子第一枚游泳项目的奥运会冠军奖牌,也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位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芬妮不断创造并保持着从100米到一英里的所有女子游泳项目的世界纪录。
本来芬妮还可以参加1920年的奥运会,但不幸的是在赛前的一星期,她因病不得不退出了澳大利亚代表团。一年以后,她宣布退役,并一直作为一名游泳教练训练青少年。1956年,芬妮?杜拉克死于癌症。她的兄弟捐出了姐姐的奥运会金牌,现在这枚澳大利亚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陈列在首都堪培拉的国家图书馆里。
不屈的骑士(1)
——康瑞德?冯?瓦根海姆的故事
对德国人来说,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最大的英雄,是马术运动员康瑞德?冯?瓦根海姆。
他参加的是马术三日赛的团体项目比赛。这个项目是奥运会三个马术项目中难度最高、对运动员要求最严的一个项目,所以它又被称为“综合全能”赛,在这项比赛里,运动员既要会训马,让自己的坐骑表演各种步伐和舞姿,又能驾驭马匹穿越种种复杂的障碍,同时还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越野骑行。
德国队对这个项目是志在必得,在赛前一年半的时候,就已经召集了全德国最好的骑手们,到柏林进行全天候集训。瓦根海姆就是从这次集训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
1936年8月16日,就在奥运会闭幕的这一天,德国队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马术三日团体赛最后一天的比赛,赢得这场比赛,就将为东道主在这次奥运会上的表现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德国队的行列中,站着一名特殊的运动员,手臂用绷带缠住吊在脖子上,面色苍白但却依旧身姿挺拔——他就是26岁的瓦根海姆。三日赛要进行三天的比赛,在前一天的比赛中,瓦根海姆在通过第四个障碍的时候,从马背上被摔了下来,摔断了锁骨。队医宣布说,这个小伙子不能比赛了。但当瓦根海姆从领队嘴里得知,如果他不能完成比赛,德国队就无法晋级、也就无法再去争夺冠军的时候,他倔强地再度上马,在后面的一共32个障碍中,他没有发生一次失误。
今天是比赛的最后一天,德国队在前面的比赛中一直领先,只要正常表现,德国队就可以赢得这块渴望已久的金牌。所以,当瓦根海姆缠着绷带来到了比赛场上时,全场观众——10万人给了他们自己的国家队最热烈的喝彩。
跳跃比赛开始了。轮到瓦根海姆上场的时候,他让人帮他重新绑过了绷带,把受伤的手臂再缠得紧一些。可是,就在通过第一个跳跃障碍的时候,他就遇到了问题,那是一个组合障碍,瓦根海姆坐骑向前冲得很厉害,他必须要用自己的双手去牢牢地控制住缰绳。或许是因为受伤的手不能灵活地控制力度,结果他的坐骑向后摔倒了,瓦根海姆又一次被扔到了地上,这一次比前一次更不幸,马匹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
瓦根海姆奋力挣扎着想从马下面爬出来,而马一直静静地躺在地上,躺在他的身上,任凭他怎么挣扎,马匹一点都不动,就像已经没有了生命一样。此时,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为他们捏着一把汗。就在大会的工作人员开始跑上前去试图解救他们的时候,那匹马突然一跃而起,瓦根海姆甚至没有顾得上去整理一下已经凌乱的绷带,就已经翻身上马了。
不屈的骑士(2)
聚集在赛场里的10万名观众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而且久久没有停息,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他奋力地跳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再一次没有一个失误地完成了下面的比赛。最后,德国队终于获得了这枚渴望的金牌。
瓦根海姆的确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运动员,他在赛场上也表现出了非常令人钦佩的奥林匹克精神。
惊世“人猿”(1)
——格林?莫里斯的故事
1936年柏林奥运会十项全能比赛的冠军是美国运动员格林?莫里斯,来自科罗拉多州斯姆拉镇的前汽车推销员。莫里斯自幼喜欢种种体育运动,但直到24岁他参加柏林奥运会的时候,他才参加过两次十项全能的比赛。可即便是如此,他仍然创造了十项全能世界纪录。
1935年,奥委会对十项全能比赛修改了规则,把分数换算的方法做了调整,这样运动员获得同样的成绩时,从一些项目中获得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