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故事365精选-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天以后,佩希又赢得了男子200米比赛的金牌。
佩希回到加拿大,受到热烈的欢迎。当他回到温哥华的时候,全城的学校放假来迎接他,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奥运会以后,美国人把佩希约到了美国,举行了一系列的室内比赛。在一共21场比赛里,佩希赢了19场,所以当时有人说:“如果说在阿姆斯特丹,佩希是让美国人吃惊了,那么他现在就是让美国人发抖了。”
盛开的樱花(1)
——人见绢枝的故事
1928年8月1日的阿姆斯特丹,阴云密布,小雨淅淅沥沥地洒在跑道上,第九届奥运会女子800米预赛分成三组正在进行。各组前三名进入决赛。转天过去,终于雨过天晴,9名女选手兴奋地站在起跑线上。枪声一响,排在里道的日本选手人见绢枝便冲在最前面。
两个月前,人见绢枝刚刚创造了女子跳远的第一个世界纪录,但是因为本届奥运会不设女子跳远,她只好改为参加800米,但她却从来没有练过800米,算上预赛,这次决赛也只是她第二次跑800米。
人见绢枝1907年1月1日出生在日本西部冈山县一个农民家庭里。父母为她起名叫绢枝,一个柔弱秀美的名字。可等到这个小姑娘长大以后才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假小子”。
虽然人见绢枝喜欢户外运动更甚于坐在教室里念书,可她还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她顺利通过了冈山县女子中学的考试入学,而报考这个中学,每四个人里只有一个是可以合格通过的。
最早把绢枝吸引到体育场上的是网球运动,在她刚刚入学的时候,看了一场网球比赛,冈山中学的高年级学生输掉了这次比赛,绢枝觉得非常伤心,她发誓说,我要打网球,站到比赛场上,把比赛赢回来。果然,第二年绢枝就入选了学校网球队,而且赢得了当年的比赛。
16岁的时候,人见绢枝开始练习田径,在第一次参加田径比赛的时候,她就创造了日本女子跳远的全国纪录。第二年,她进入了大学,又创造了三级跳远的世界纪录,18岁的时候,她跳出的4。98米的跳远成绩成为国际田联承认的第一个正式纪录。
1926年绢枝考入大阪每日新闻公司,成了一名记者。四个月后;在她19岁的时候;只身前往瑞典参加了第2届世界女子奥运会。在她擅长的跳远中跳出了5。50米的世界新记录,只有她一个人组成的日本队还获得了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让世人感到非常吃惊。
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女子800米决赛的后半段,德国选手巴绍尔与道林格冲到前面。从第二圈开始,由于前半段的速度过快,女选手的体力明显下降,拖着沉重的步伐向终点冲去。巴绍尔终于第一个冲过终点,并创造了第一个女子800米世界纪录。人见绢枝虽然奋力追赶,但最后还是以0。8秒之差获得第二名,以2分17秒6获得银牌,这是亚洲女运动员第一次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她后来在书中这样写道:“人生完全就是一场战争。这是女性也要战斗的时代。”
比赛刚刚结束,就发生了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情,引发了一场非常激烈的争论,而这场争论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之巨大。
盛开的樱花(2)
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女子800米比赛上,有不止一位参赛运动员晕倒在终点线上,一个接一个的运动员相继晕倒,在现场引起了相当的混乱,组委会不得不调动了更多的医生,来救治这些晕倒的运动员。
赛后,不但在当时的媒体上出现了反对女性参加奥运会的声音,就连官方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愿意看到女性更多地出现在赛场上。伦敦《每日邮报》甚至请来了一些医生对女性参加800米这样的比赛进行讨论,还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女人参加800米跑、或者更长距离的体育运动,会让她们迅速地衰老。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官方表示,女性是不适合参加超过200米距离的田径比赛的。而上任不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比利时人巴耶?拉图尔也站出来说,奥运会更应该学习古代的榜样,成为纯粹男性的竞赛,所有女性的运动,都应该退出奥运会的赛场。就连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也表示,女性只适宜出现在体育比赛的看台上。
结果,当时的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做了一项决定:取消女子项目中超过200米以上的比赛,并且规定在今后的奥运会上,任何女子径赛项目的距离,都不能超过跑道二分之一的长度,这一限制一直延续了32年。女子800米比赛在1960年才再度出现,400米比赛在1964年登场,200米比赛也到1948年才有机会进入奥运会场内,而长距离的马拉松比赛竟然一直到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才出现。
奥运会后,人见绢枝在1930年布拉格第三届女子世界运动会中,一口气获得四枚奖牌——跳远金牌、三项全能银牌、60米短跑和铁饼铜牌。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在1931年8月2日,这个年仅24岁的女孩因肺结核告别了人世。人见绢枝过早地走了,但并没有被忘记。故乡的人们在冈山的陆上竞技场上为她建了一座铜像,每逢樱花盛开的时节,大家就会去瞻仰她。
铁汉柔情(1)
——亨利?罗伯特?皮尔斯的故事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亨利?罗伯特?皮尔斯——大家都叫他鲍比——是一名出色的单人赛艇运动员,他身高1。88米,体重92公斤,长得身高马大,出生在一个赛艇之家,他的父亲多次参加全国比赛,而他的祖父也是一位出色的赛艇运动员。
鲍比六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他带到水边,14岁那年,他已经获得了第一个公开赛冠军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期间,鲍比经过奋斗获得单人赛艇四分之一决赛的资格。
8月10日,四分之一决赛开始了。出发令响,鲍比一桨就已经显示出了超人的实力,不仅是顺利起航,更是开始微微领先了。单人艇比赛要划2000米,如果选手之间的实力相差比较大,这种长达两公里的距离还是很容易确立优势的。果然,鲍比的优势渐渐确立,也把对手落下了一段距离。
但就在这个时候,鲍比抬头一看,眼前的一幕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从河的一侧,一对大鸭子带着一群小鸭子,向着他面前的航道上游了过来。
这个赛艇比赛的赛道宽度达到了13。5米,不能算窄。但这个外出野游觅食的鸭群可是个大家庭,而且还挺讲规矩,一只跟着一只,头尾相接,队伍有十来米长。如果鲍比继续划下去,一定会把这支队伍拦腰斩断。
别看鲍比五大三粗,可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看到前面碧水如镜、花红草绿的美景之中,一队鸭子摇摇曳曳地荡漾过来,一股爱怜之心油然而生,手中的桨叶不禁慢慢停了下来。本来如离弦之箭的赛艇竟然悄悄地停在水面上,随着微风中的波浪一起一伏。
1928年的鲍比可是雄心万丈,目标直指奥运会冠军,那个时候他的实力已经是登峰造极、鲜有对手了。从1926年开始,他就一直蝉联澳大利亚全国冠军。
这一群突如其来的鸭子,让他不由自主地停下桨叶,更是很有可能让他这些年的追求和努力,都在一时间里化为乌有。
然而,鲍比并没有考虑这个后果,甚至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信由着自己内心的这种爱怜之心,静静地在水面上等待着。
一边游动,一边觅食,那群鸭子可不知道就在眼前不远处,有一个冠军级的人物在为它们让路;它们更不知道,就是自己的这次家庭野餐,造就了奥运会历史上一段永远流传的佳话。
终于,浩荡的鸭群逍遥地通过了鲍比的赛道。此时的鲍比一点都没有注意对手到底在哪里,他只是握紧了手中的桨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一次集中起精神,划动了赛艇。
这一次等待,并没有让他后悔,因为最后他还是战胜了法国对手,赢得了四分之一决赛。在后面的比赛中,他的实力一次一次地帮助他胜出,到了决赛的时候,他更是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鲍比划出了7分11秒的世界纪录,轻松取胜。
铁汉柔情(2)
1932年,他虽然已经入籍加拿大,但还是被允许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了美国洛杉矶的奥运会,并且蝉联单人赛艇的冠军,这也使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蝉联这项比赛冠军的运动员。
万能“宝贝”(1)
——米尔德里?德里克森的故事
1911年,米尔德里?德里克森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挪威移民的家庭里。她第一次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1928年。从那时起,她就发誓要成为一名奥运会的冠军。为了练习跨栏,她甚至花费了许多时间去说服和自己住在一个街区里的邻居们,让他们把自己家的栅栏搞成一样的高矮,这样她就可以把这些栅栏当成栏架去练习了。
其实在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德里克森就已经参加了许多的体育运动,像田径、篮球、棒球、台球、网球、跳水和游泳运动。1930年,她获得美国女子标枪冠军。1931年,她又成为80米栏和跳远这两个项目的美国女子冠军。
记者们看到德里克森在体育场上无所不能,就开玩笑地问她:“你还有什么东西没有玩过呀?”她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是的,娃娃。”从那时起,人们就给了她一个昵称:“宝贝儿”——而这个外号也一直跟着她度过了后来所有的时间。
1932年的美国奥运会田径选拔赛在伊利诺斯的西北大学校园里举行,此时德里克森正在为达拉斯的一家保险公司棒球队打球,而她所在的球队参加了为庆祝选拔赛开幕进行的游行。就在这次游行中,“宝贝儿”一直以来藏在心底的对奥运会的渴望被唤醒了。于是她临时报名参加比赛。
“宝贝儿”一口气报了十个项目,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中,她从一项比赛冲向另一项比赛,没有丝毫的喘息机会。她总共在六个项目中获得了第一,从80米栏——打破世界纪录,到标枪、铅球、跳高、跳远,还有一项是棒球掷远——这个并不是奥运会项目,全都获得了冠军。她只输了100米短跑(在半决赛中取得第三名)和掷铁饼。铁饼是她所不熟悉的项目,她取得了第二名。
最后,田径选拔赛大会宣布,来自达拉斯的保险公司队赢得了团体冠军,30分;而第二名由伊利诺斯大学获得,22分——其实赢得冠军的保险公司队只有一名成员,就是“宝贝儿”,而第二名伊利诺斯大学队呢,有22名参赛队员。
虽然德里克森取得了五个项目的奥运会参赛资格,但最后只允许她参加三个奥运会项目的比赛。尽管这样的决定让“宝贝儿”有一点不开心,但在前往洛杉矶的火车上,她还是最活跃的一个人,她吹口琴,在火车的走廊里跑步,还不时地给记者们爆料,火车刚刚开进加利福尼亚,她就对记者们说:“我要打败任何一个对手,只要她挡在我的路上。这就是我要做的一切。”
7月31日,举行标枪比赛。这是“宝贝儿”在奥运会上参加的第一个项目。第一投,她就投出了44米多的成绩,而这一投,她的标枪还是滑出手的。
万能“宝贝”(2)
8月4日,她又参加了80米跨栏的比赛。在决赛中,她第一次起跑犯规了。如果她第二次还犯规的话,她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她稍微迟了一会儿。然而,这使她落后了不少。至少,她被领先的队友落下了一米。直到跨第五个栏时,“宝贝儿”才追上,这两个选手并肩奔向终点线。“宝贝儿”超出3公分胜出。当时在场的体育记者达蒙?鲁尼恩写道:“德里克森跨栏时像只活泼的羚羊,赛跑时像北美大草原的土狼。”
8月7日,“宝贝儿”要参加自己的最后一项比赛跳高了。如果她能拿到这个项目的冠军,就会赢得第三枚奥运会金牌。然而,就在这次比赛上,她遇到了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情况。“宝贝儿”的对手也是一位美国姑娘,名字叫琼?希利,她身材修长,面目姣好,是当时观众和记者们的宠儿。前面的比赛淘汰了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后,比赛发展成了这两个美国姑娘之间的对决。
横杆被移升到了1。65米,这两个选手都是一跃过杆。
横杆被抬到了1。67米,但两人却都三次试跳失败了。
结果,横杆被降到了1。66米。这在今天的比赛中,是看不到的一种情况。
希利成功地跳了过去,创立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使德里克森痛苦地意识到,失败将意味着立刻终止比赛。然而,“失败”并不是德里克森词汇中的一部分,她顺利地飞过横杆,平了刚刚创造的世界纪录。
这样看起来,比赛还没有结束,横杆的高度应该再一次回到1。67米。但是,就在比赛似乎应该继续进行的时候,裁判却走过来。
对着两名正在跃跃欲试准备进行下一次跳跃的运动员,裁判宣布:德里克森的最后一跳无效。“宝贝儿”一听,当时就不干了,走上前去向裁判询问理由。裁判说她的背越式跳法让她的头先越过了横杆,因此被认为有“跳水姿势”之嫌——判为犯规,成绩无效。
“宝贝儿”抗议说,我过去参加比赛一直是这么跳的,这种背跃的姿势在过去也从未被质疑过,况且她整个下午的比赛里一直都在这么跳,已经跳了许多次了。怎么现在会变成犯规了呢?裁判只是回答说:“如果你过去一直在这么跳,那不是我们做裁判;如果说今天下午你一直这么跳,那我们是没有看到。但我们这次看到了。”
“宝贝儿”被终止了比赛。希利拿到了金牌,而“宝贝儿”不得不接受银牌。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的跳高姿势在此后很快就合法化了,并且风靡全球。
虽然“宝贝儿”对于这个有争议的结果痛苦地抗辩过,“我与她跳得一样高”,但她对希利并无恶意。她俩一起登上领奖台又是狂呼,又是拥抱,共同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据说奥运会后,这两个姑娘把各自的奖牌对半切开,相互交换,再对合起来成为两块一半金一半银的奖牌,各留一块作为两人友谊的永恒纪念。
王子与贵族(1)
——奥拉维王子与伯夫利公爵的故事
翻开第九届奥运会的正式记载:“在这届奥运会上,有两位皇室成员,参加了比赛,并且获得了奥运会的冠军。”
这两位皇室成员,一位是挪威的奥拉维王子,他是六米帆船项目的冠军队成员。二战期间,他成为了挪威抵抗运动的领袖,二战胜利以后,他即位挪威国王,在位34年,直到1991年去世。
另外一位是英国的大卫?伯夫利,他当时是公爵爵位的继承人,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了400米栏的冠军。后来他进入英国下议院,并长期担任国际田联主席(30年),IOC委员(45年),1948年举办伦敦奥运会时,他担任组委会主席。
奥拉维作为一名王子和挪威王位的继承人,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中学毕业以后,他先是进入了挪威军事学院学习三年,然后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主攻政治、历史和经济。体育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而且给他带来极大乐趣的事情。他既是一个出色的越野运动员,也参加过跳跃滑雪的大型比赛,而他最钟爱的运动,还是驾驶帆船。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奥拉维一直坚持出海和参加各种比赛,从挪威国内一直到国际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