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

第62章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第62章

小说: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時敘述。可是,他必須根據事實「體會到」來說出,而不是從他想像他體會到如此這般。他必須依據他本身實際所獲得的內觀智慧作出報告。

    相同地,習禪者也必須能夠觀察、體會,及報告當他呼出氣時,腹部的連續收縮過程。行禪(cankama )也是如此。當提起腳時,他是否有能力一致的觀察從起點至終點的連續提升行動?假如有這能力,他體會到什麼?他是體會到腳或者是提升的形式體態,或是感覺腳越來越輕和向上升,又或是腳越來越重和被推動。

    他必須有能力報告這三個體態中的任何一個。他的注意力必須集中才能使他做出如此的報告。當他把腳推向前時,他的觀察或專注心與腳的推進行動是否能夠一致?這裡也是如此,他體會到什麼?他是體會腳或者是推進的形式又或者是這個行動的一些本伲@纾_從後推進及被拉向前?相同地,當他放下腳時,他是否有能力觀察或專注從起點至終點,以至樱暗孛娴睦圻M放下行動。他將體會到什麼?體會到腳或放下的形式,或是這行動的本伲@纾_越來越輕軟?

    對於觀察或專注其他的目標時也是一樣。例如,彎曲和伸張四肢,轉向或身體躺下,承擔坐的姿勢成站的姿勢。習禪者是否能一致的觀察或專注從其起點至終點所呈現的現象?重要的是,習禪者的報告要限制他所觀察特定目標的三個體態,而不是錯亂的報告。

    習禪者必須明白以下三種精神與物伲蒯绲暮x。

    1。特殊特徵或自然特徵(sabhava lakkhana)
  2。有條件特徵(sankhata lakkhana)
  3。普通特徵(samanna lakkhana)

    Sabhava lakkhana的意思是精神與物伲F象的特殊特徵。舉例來說,硬或軟(地伲蚴莵子锌臻g的性伲枪腔蛉獾奶厥馓蒯纭_@個特徵只是屬於地伲皇瞧漯N的三個性伲邸⒗錈帷⒘鲃樱F渌奶厥馓蒯缡腔鹳|(冷熱的性伲K|(凝聚的性伲┖惋L伲鲃拥男再|)也是特殊特徵。

    專注能力的識是精神的特殊特徵。樱研娜旧仙剩ㄊ箿Q或不淨)及與其他現象接樱J苁歉杏X能力。

    一切精神與物伲F象的每一個特徵都有起點、中間及終點。在巴利文經典裡,稱之為生、住、滅。「生」的意思是一個現象的起點或呈現。「住」是過程或成長或是邁向消失。「滅」是解散或消失。這三個特徵被稱為有條件的特徵。

    一切精神與物伲F象的第三個特徵是稱為普通的特徵。所有因緣現象無常、苦、無我構成普通特徵。

    在巴利文經典裡,這三種特徵被稱為無常的特徵、苦或不滿足的特徵及無我的特徵。這些特徵對一切精神與物伲F象來說是很普通和普遍的。因此,它們被稱為普通特徵。

    簡要的說,我們務必瞭解上述的三個特徵。那就是現象的特殊特徵、條件特徵(即是呈現、成長及消失)、以及普通特徵。

    在這三個特徵中,我們習禪,是要邁向領悟所觀察或專注其精神與物伲F象的特殊特徵。問睿牵覀冊鯓舆用正精進來領悟現象的特徵?我們必須觀察或領悟這些現象的實相及它的起點。只有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將領悟它們的特殊特徵,否則無他法。

    當習禪者吸氣時,腹部膨脹。在吸氣之前,腹部洠в信蛎洝A暥U的心必須繼續觀察,從起點至終點的腹部膨脹行動。只有這樣,習禪者才能體會這個行動的實在本性。什麼是它的實在本性(特徵)?在吸氣時,風進入,那麼風是什麼?這是張力性伲⑿袆有再|。這就是習禪者所體會行動的實相。只有當他觀察或專注原有的行動及起點,同時繼續觀察至消失時,他才能體會。如果他不如此的觀察或專注,他甚至不能體會形狀或是形式體態。至於它的本伲w態更不必說了,更不能體會到。當他持續不斷的專注於智慧禪目標,即是當他吸進及呼出氣時,腹部的膨脹與收縮,他的定力將累進增強。當定力增強後、他將不再體會腹部的形狀體態或者膨脹與收縮的形式體態。他的正智將超越這些見識,致使他體會所觀察或專注腹部行動中的張力、壓力及行動。當他呼出氣時,他將感覺到張力消失及呼盡氣時,腹部的收縮行動也到了終點。

  至於在行禪裡的行動,腳的提升,推向前及降下到地面上,亦復如是。

    禪師將不會告訴習禪者他們將體會到什麼,但將指示他們怎樣去觀察或專注。這與演算數學睿且粯拥模處煂⒉粫f出答案而只教導得到答案的公式。

    同樣的指示可哂迷谄渌眢w的行動,身體的感覺經驗及呈現於心的念頭。這一切開始呈現時就應專注其原本現象,以致使實在本性被體會。

    我們已經討論過第一格言:只有在原本的現像一開始呈現時就觀察,實在本性才將被揭發。

    第二格言說:只有當實在本性(sabhavaLY;)被體會後,條件特徵才逐漸呈現。意思是說被專注的現象將被體會其呈現、成長和消失。當條件特徵被體會後,普通特徵將顯現,一旦實在本性被定力及專注心拴住後,很自然的,這兩種特徵:條件特徵和普通特徵將顯現。當普通特徵顯現時,將揭發無常、苦、無我,即是現象不能自主的特徵。

  第三格言是:只有當條件特徵逐漸明顯後,普通特徵才將被體會。

    第四格言是:當普通特徵體會後,內觀智慧就浮現。

  內觀智慧浮現後,將漸漸成熟。內觀智慧成熟後,道智( magganana)將隨著浮現。接著是拢勒牵╝riyamagganana)。這將使習禪者證悟涅槃,即是了斷精神與物伲涂唷

    必須重眩氖牵趫蟾鏁r,習禪者必須敘述他確實體會到的,而不是想像中所體會到的。只有他確實體會的,才是他本身的智慧。想像出來的,不過是借來的(二手或間接)知識,與他所觀察現象的實在本性或特徵不符合。

    當習禪者坐禪時,觀察或專注基本目標,即是腹部膨脹與收縮行動時,種種妄念與心的目標將產生,這就是心不受控制的本性。我們的心傾向於分散,離開基本目標,繼續著種種淨與不淨的念頭。那麼,習禪者應怎麼辦呢?只是專注一切樱靶牡哪繕恕D闶欠裼心芰@樣做呢?你必須可以。如你可以,妄念是否繼續著或是否被拴住或者完全消失了?或者你的專注歸向規律的基本目標。你應能夠如此的報告所有發生的事項。

  第五格言是:所有被觀察及知道的妄念應被敘述。

  當初學者專注基本目標時,感受還不會呈現。但是多半會有妄念。雖然如此,初學者是不可能專注所有呈現的念頭。為了減少這些妄念,初學者應盡量緊密的專注於所注意的基本目標。不過當他坐禪五、十或十五分鐘後,符合於心的結果,某些不舒適的身體感受易於呈現。當感受呈現時,它們應被觀察。在報告時,與其引用經典上的語言「感受」,不如以日常簡易的語言來描述。例如,癢、痛、麻或剌痛等。這些自然呈現的感受,應以上述的方法來觀察它;它們是否變強、變弱、持續或消失。

  第六個格言是:所有的感受應被觀察、瞭解及在報告時敘述。

  接著,還有什麼現象應被專注及瞭解?它們是看到的景物、聽到的聲音、嗅到的氣味及嘗到的味道。還有像喜歡、內疚、怠惰、分心、掛懀А⒁苫蟆⒒貞洝⒗斫狻⒆⒁狻M意、歡喜、鎮定、平靜、禪悅等等的精神現象。

    佛陀把它們總稱為心的目標。假如「喜愛」呈現,當被觀察時,會怎樣?跟隨著喜愛的是執著。習禪者應能夠如此的報告。另舉個例子,習禪者正經驗慵懶和昏沈,當他觀察這些心境時,呈現了分心。如分心也被觀察或專注,會怎樣?無論心的目標何時呈現,應觀察它們。

    以下是四念處智慧禪的四個簡略注意目標。

    身體的行動(身念處)
    感受   (受念處)
  識的形態 (心念處)
  心的目標 (法念處)

    在這種禪修中,有三項事件連續發生。(A)現象的呈現。(B)觀察或專注呈現的現象。(C)習禪者知道和體會些什麼?

  第七個格言是:所有產生的現象需要如此的瞭解。

  (B)(C)是習禪者所應關注的。

    對於每一個所注意的目標(屬於以上所述的四個範疇)。重要的是要瞭解上述的三個連續事件。習禪者所關心的是觀察或專注以上(B)項。這個格言是:「呈現的、被觀察的、知道的及體會到的,都應在報告時徹底的敘述。」



怎 怎 样 样 实 实 践 践 四 四 念 念 住 住 的 的 修 修 学 学
? ?
? ?
ā ā
? ?怎样实践四念住的修学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六度与三学 3
 一、檀那波罗蜜
  予他施
   财物施
   无畏施
   法施
  予己舍
   平等舍
 二、尸罗波罗蜜
 三、羼提波罗蜜
 四、惟逮波罗蜜
 五、禅那波罗蜜
 六、般若波罗蜜
 六度为三学所摄第二章:修学禅那的基本认识  8
 止观
 禅外行、安止与近行
 色界四次第禅
  初禅(离生喜乐地)
   初禅五支
    寻(觉)
    伺(观)
    喜
    乐
    一境性
   唯寻无伺地
   有寻有伺地
   无寻唯伺地
   无寻无伺地
  第二禅(定生喜乐地)
   第二禅四支
    内等净
    一境性
    喜
    乐
   认识第二禅
   第二禅成就
  第三禅(离喜妙乐地)
   第三禅五支
    行舍
    正念
    正会解    乐受
    一境性
   离喜妙乐地
   第三禅成就
  第四禅(舍念清净地)
   七清净支
   第四禅四支
    舍清净
    念清净
    不苦不乐受
    心一境性
   第四禅成就
 四无色界等至
  空无边处等至
  识无边处等至
  无所有处等至
  非想非非想处等至
 依世间现代科学观察欲、色、无色界
 四食
  段食
  触食
  思食
  识食
 四种资粮
  福德资粮
  智慧资粮
  先世资粮
  现法资粮 四悉檀
  世界悉檀
  各各为人悉檀
  对治悉檀
  第一义悉檀。
第三章:四念住的个别修学 31
 身念住
  出入息观
  四威仪观
  四明觉
  不净观
  四大观
  九坏想观
 受念住
 心念住
 法念住
  五盖观
  五蕴观
  十二入观
  七菩提分观
  四圣谛观
   苦圣谛观
   集圣谛观
   灭圣谛观
   道圣谛观
第四章:四念住的整体修学 46
 四念住与四圣谛
 四念住与三十七证道品 四念住与十六特胜观
 四念住与涅槃四德
后记 501
怎样实践四念住的修学
谢力
前 言
《大念住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只要是佛教徒,无
论他依南传、汉传或藏传,肯定晓得什么是“四念住”或“四
念处”。
可是很多有志于修行四念住的朋友,依《大念住经》
修学,总是碰到许多困难、许多阻碍。这并不是经典中出了
什么偏差,而是经典只作了局部的记录;要知道,“四念
处”是“三十七证道品”中的一科,“三十七证道品”中七
科、三十七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
这么说,《大念住经》是佛陀在有关修行的系列讲座中,其
中一讲的记录罢了。要从一个斑点窥见全豹,那是多么的困难
啊。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序品》中,这么说:
“复次,余经中说四念处随声闻法门。于是,比丘观内身
三十六物,除欲贪病;如是观外身、观内外身。今于四念处,
欲以异门说般若波罗蜜,如所说菩萨观内身,于身不生觉观不
得身,以无所得故。如是观外身、观内外身,于身不生觉观不2
得身,以无所得故。于身念处中,观身而不生身觉,观是事甚
难;余三念处亦如是。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禅、四谛等,种
种四法门亦如是。”
龙树菩萨认为《大念住经》是佛陀为根器稍次的声闻弟
子,以另一种方便法门,向他们讲述到彼岸的智慧(般若波罗
蜜);要做到“于身不生觉观不得身”肯定是“以无所得”收
场。
天台智顗大师认为四念住之观法,可分为别相、总相二
种。然《大念住经》只说别相,完全忽略了有关总相方面的解
说;因此,要做到“于身处观身令念住,不生觉观,身念俱
灭”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困难啊。3
第一章:
六度与三学
学佛的目的在于成佛。佛并不是什么不可取代的神圣东
西,而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人;佛性就是人性的升华,升华到一
个不可思议的境界。
成佛在于修行,八万四千法门中,归纳起来,惟有三学
(戒、定、慧)与六度(六波罗蜜),六度又为三学所摄。
六度是六波罗蜜(FaD…pAramitA)的代名词,“度”不能
很好的表示“波罗蜜”,因此一般上采用音译。六波罗蜜由以
下六个科目组成:
一、檀那波罗蜜(dAna…pAramitA)。习惯上作“施波罗
蜜”。
于梵文字源学上,檀那(dAna)真正的意译就是“不为物
执”。中国人习惯上使用的“施舍”,正契合了“檀那”的两
重意义:
第一部分:予他施。身有所长,即施予人。这里面包含三
门:
一、财物施。将自己的剩余财物,布施予他人,令他人如
自己般能过上好日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令这个世界最终能达到
真正的平等;同时也舍弃了个人自我的悭贪吝惜的不善心性。
职业比丘好强调财施,强调财施的功德利益,敛聚大量的钱
财,供自己无度挥霍,最终必将招惹地狱果报;不知情的布施4
者,仍然能获得一分善报,只不过没有布施予正道比丘,将钱
财用于正途那么大罢了。
二、无畏施。可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就是以自己的生活
经验,传授予群众,令群众对种种现象不生畏惧。第二,自己
持戒清净,令群众乃至一切弱小生物,对自己无所畏惧。
三、法施。同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将自己所理解
的佛法,广泛的向群众转述、弘扬,或结集成书。大至三藏十
二部,小至一首四句偈,都同样能获得莫大的功德。第二、鼓
励、赞助有能力者出来弘法,或赞助经典的印刷、流通。大梵
天与帝释天劝请佛陀转法轮,就是其中的表率。
第二部分:予己舍。
檀那(dAna)与舍(upekFA)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等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十随念中的施随念有些经典作舍随念了。
舍(upekFA)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令平等”。人性犹如
一具天平,以心识为砝码,去衡量天平另一端的添加物就是心
所识物,导致天平永远不能平等。在禅定的修学中,需要做到
返璞归真,不但要拿掉添加物,连砝码都要拿掉,当天平完全
平等时,连天平都拿掉,这才是如如的境界。
禅定中的等持——三摩地(samAdhi)与等至——三摩
钵底(samApatti)则是属于特定范畴内的“舍”。等正觉
(samyak…saMbodhi)则是终极的“舍”。
二、尸罗波罗蜜(SIla…p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