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

第66章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第66章

小说: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骨想(asthi…saMjNA):乃观死尸皮肉已尽,但余白
骨或连或散。
九、烧想(vidaghaka…saMjNA):观想死尸为火所烧,
爆烈烟臭,薪尽形灭,与灰土同;未烧尽者,亦归磨灭,化为
尘土。
“九坏想观”,就是藏传佛教的“白骨观”,如果能得到
高明上师的传授,于观察烧想时,火光一起,就坦荡荡的进入
初禅,殊胜之极。
经典中记载,如大迦叶尊者等,常到坟场观看死尸,这36
么做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六十年代,美国嬉痞士思想盛行,
曾经有人偷尸体在家里修学“九坏想观”;这种做法更是要不
得。
实际上“九坏想观”是“假想观”,并非实观。“假
想观”亦名“得解观”,九坏想观就是证“得解观”的初
步。“九坏想观”对治力特强,能除灭一切粗烦恼障碍。
受念住(vedanAnupassanA)
受念住,于经文中着笔不多,主要在论说如何令苦受、乐
受、不苦不乐受安住。
受,是因为五蕴起作用而后有受,这就是“五受蕴”。受
念住于总相念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论述总相念住时再
详细加以说明。
心念住(cittAnupassanA)
同样的,心念住,于经文中亦着笔不多,主要在论说如何
令贪、嗔、痴断灭,心得安住。然而,一切诸法总离不开心,
下一节的法念住,与本节的心念住,是孪生的一对,于心处观
心、于法处观心、于心处观法、于法处观法,坐禅人要分别它
们之间的异同一点也不困难。无论如何,心念住将于论述总相
念住时再详细加以说明。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属于心的范畴,《大念住经》
所要强调的是“念住”,四无量心适得其反,经中不论说四无
量心的缘由也在于此。然四无量心是简易、方便进入色界禅的
法门之一,修学者可自行选择。37
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1。 五盖观(nIvaraCa)
五盖是指:
一、贪欲(kamacchanda)。
二、嗔恚(vyapada)。
三、昏沉睡眠(thIna…middha)。
四、散乱掉悔(uddhacca…kukkucca)。
五、疑虑(vicikiccha)。
经文中说道:“当一名僧人在生活中,内心生起贪欲、
嗔恚、昏沉睡眠、散乱掉悔、疑虑时,他清楚的知道:‘我内
心已生起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散乱掉悔和疑虑。’当内心
没有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散乱掉悔和疑虑时,他清楚的
知道:‘我内心没有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散乱掉悔和疑
虑’。他清楚的知道,未生起的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散乱
掉悔和疑虑,将因何因缘而生;他清楚的知道,如何舍弃已生
起的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散乱掉悔和疑虑;他清楚的知
道,已舍弃的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散乱掉悔和疑虑,在未
来因何因缘不再生起。”
五盖观是修学禅那的必修科。唯有断五盖后,才能得入色
界初禅。不断五盖而修禅那门都没有。
2。 五蕴观(paNca…skandha)
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由下列五项组成:
一、色蕴(rUpa…skandha),即一切色法之类聚。
二、受蕴(vedanA…skandha),苦、乐、舍、眼触等所
生之诸受。
三、想蕴(saMjNA…skandha),眼触等所生之诸想。38
四、行蕴(saMskAra…skandha),除色、受、想、识外
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
五、识蕴(vijNAna…skandha),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
聚。
五蕴又细分为六科三十目,即:五取蕴、五色蕴、五受
蕴、五想蕴、五行蕴、五识蕴。
五蕴的主要作用是分别器世间(欲界)的一切色法。于色
界禅中,五蕴虽然继续存在但已不起作用。于色界禅中,只有
意界、法界、意识界的局部起作用,以近行心(upacAra…cit…
ta)取代行蕴的作用。修学禅那,必须于欲界修学时,做到能
充分的掌控五蕴,只有在对五蕴收放自如时,才具备进入色界
禅的资格。
3。 十二入(dvAdaSa Ayatanani)
十二入又作十二处,是佛教对一切法(宇宙万象)的分
类。梵文中的Ayatana,从语源学来分析,Ayat即:进来;
ana即:地方或东西;“入”或“处”的原意就是指:“能被进
入的场所”或“能进入的东西”。十二入有内外二分:内六入
与外六入,内六入指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也就是“能被进入的场所”;外六入指的是六尘或六境,(
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能进入的东西”。
十二入是净法,只作用于未来,犹如一个格式化好了的硬
盘,建立好目录,等待储存十八界送进来的资料。当十八界起
作用时,激活了十二入,十二入将十八界传送过来的“法”加
以整理,整理后,马上就被五蕴中的识蕴所接纳、储存;十二
入再度腾出空间,等待下一波“法”的录入。
十二入略述如下:39
一、眼入(cakSur…Ayatana):
眼入即眼根(cakSur…indriya)。是允许外界色法进入
的门户;眼是指视觉能力或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及一切视觉神
经);根(indriya)是能力的意思。通常提到眼,指的都是从
外面看到的眼球,但是眼的本质是看东西的能力,即使有眼球
而没有见物能力的视觉神经的话,是不能叫做眼根的。
部派佛教时代,这两者开始有区别,视觉能力是指真正的
眼根——胜义根;眼球则是扶尘根,只不过是指世俗的眼睛而
已。也就是说,扶尘根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物质,而胜义根则
是从外面看不到的微细物质。关于这点,耳根以至身根都可类
推。
二、耳入(Srotra…Ayatana):
耳入即耳根。是允许外界声法进入的门户;耳是指听觉能
力或听觉器官(包括耳室及一切听觉神经);并不是单单指从
外面可以看到的耳朵。
三、鼻入(ghrACa…Ayatana):
鼻入即鼻根。是允许外界香法进入的门户;鼻是指嗅觉能
力或嗅觉器官(包括鼻腔及一切嗅觉神经);并不是单单指从
外面可以看到的鼻子。
四、舌入(jihvA…Ayatana):
舌入即舌根。是允许外界味法进入的门户;舌是指味觉能
力或味觉器官(包括舌头及一切味觉神经);并不是单单指从
外面可以看到的舌头。
五、身入(kAya…Ayatana):
身入即身根。是允许外界触法进入的门户;身是指触觉能
力或触觉器官(包括皮肤及一切触觉神经);能感受冷暖、痛
痒、涩滑的触觉能力,主要是指皮肤。40
六、意入(mano…Ayatana):
意入即意根。是允许外界知觉进入的门户;意是指知觉能
力,与前述五入的感觉器官相对应;此处的意(mano),与
十八界的意(manas)是有差别的,前者是净根,后者非净根
(为善、不善、无记所摄);在传统的印度思想里,意
(mano)与心(citta)等同。
七、色入(rUpa…Ayatana):
指眼根的作用对象——色境,色有二分:显色与形色。
显色指眼能见的各种颜色,形色指眼能见的各种形状。于佛法
中,广义上色是指一切所有的物质(五蕴所陈)。于十二入、
十八界中,则是狭义的色,只局限于眼所能看到的东西或颜
色。
八、声入(Sabda…Ayatana):
指耳根的作用对象——声境,声也同样有二分:胜意声、
非胜意声。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语言,乐器所发出的音
声,就是胜意声;动物的吼叫,物体撞击、摩擦后所发出的音
声就是非胜意声;换句话说,人类能理解的就是胜意声,不能
理解的就是非胜意声。
九、香入(gandha…Ayatana):
鼻根的作用对象——香境,香有好香、不好香之分。一
切能北人类接受的香,就是好香;恶臭、有害、不能被接受的
香,就是不好香。
十、味入(rasa…Ayatana):
舌根的作用对象——味境。味有咸(碱)、酸(酢)、
苦、甜(甘)、辣(辛)、淡等。以今天得观点来说,能刺激
味蕾作用的就是味。
十一、触入(spraFTavya…Ayatana):
身根的作用对象——触境,此处的“触”是指“一切可被41
触及的事物”,十八界中的身触,则是指四大所造物的触性—
—滑、涩,重、轻,冷、热等“所触”。经典中标明“所触一
分”的,就是指十八界的“触”,不是十二入的“净触”。
十二、法处(dharma…Ayatana):
意根的作用对象——法境。法就是意识的作用对象,一
切可被思考地都是法。因此,一切存在或不存在,实有或非实
有,真或假都包容在法地范畴内。前十一入悉皆包含在法入之
内。西方新兴的佛教直接给法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法就是经
验”。
于此,要顺便谈一谈的是十二缘起中的六入(FaD…
Ayatana)。
“以无明为缘而后有行,以行为缘而后有识,以识为缘而
后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后有六入……”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六入”并非原本已存在
的“净根六入”,而是在“名色”刺激下生起的另一“六
入”。从缘起法中推敲,这“六入”所指应该是“见、闻、
嗅、尝、觉、思”六净用根。经典中很少有专门谈论这一方面
的,唯有《首楞严经》将此六净用根与十二入并列成“十八
入”。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质疑《首楞严经》是伪经的主要原因
之一。
当然,你也可以把缘起六入当作是内六入,只要你能分辨
什么是“感官”和什么是“感官作用”就行了。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十八界”,一切经典乃至一切阿
毗达摩都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并列,称“总
三科”;与“戒”、“定”、“慧”的“总三学”并列,成为
学佛人不可或缺的学问。于《大念住经》法念住分不设专题讲42
解“十八界”,是因为将“十八界”并入“四圣谛”中的“集
圣谛”和“灭圣谛”中,视为“苦因”及“应灭之缘”。
十八界(aFTAdaSa…dhAtavaH),可分为六组,每组三
目。
眼界、色界、眼识界——见
耳界、声界、耳识界——闻
鼻界、香界、鼻识界——嗅
舌界、味界、舌识界——尝
身界、触界、身识界——觉(所触)
意界、法界、意识界——思
当眼入有对于色入时,眼根起用,成为眼界,能见色界,
见色界后,成就眼识界;眼识界将见所识回归眼入、色入时,
马上被色蕴所摄,成为知识。眼入、色入只作用于未来;眼
界、色界作用于现在;当成就眼识界时,已经是过去了。耳界
至意界亦相同。
六识界为识蕴所摄,成为知识,也就是所谓的“法”——
经验。
十八界是佛教修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楞严经》三度
提到“一切诸佛皆依十八界成佛”,经中的二十五行门,的首
十七项及最后一项,就是在解说十八界的修行。
4。 七菩提分(sapta…bodhyaCgAni)
七菩提分就是:
一、念菩提分(sati…bojjhanga)。
二、择法菩提分(dhammavicaya…bojjhanga)。
三、精进菩提分(viriya…bojjhanga)。
四、喜菩提分(pIti…bojjhanga)。43
五、轻安菩提分(passaddhi…bojjhanga)。
六、定菩提分(samadhi…bojjhanga)。
七、舍菩提分(upekkha…bojjhanga)。
七菩提分于三十七证道品七科中排第六。菩提(bodhi)就
是“明觉”,也就是智慧。
七菩提分是进入色界禅大门的唯一一把钥匙,少了这把钥
匙,你只能望门兴叹。
念菩提分,就是明觉于四念住;也就是须要事先具备修学
四念住的智慧,然后再进行四念住的修学。
择法菩提分,就是要你先拥有选择自己修行的法门的智
慧;选定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一门深入,方可获得成就。
精进菩提分,就是要明确于精进(努力)的方法,瞎努力
于修行上一点帮助也没有。
喜菩提分,是进入色界禅的资粮,佛陀经常将修行比喻作
打仗,缺乏充足的资粮,还没上战场就先吃败仗了。
轻安菩提分,又作猗菩提分,也就是于定中的乐受。同样
是色界禅的资粮。禅那以喜乐为食,营养不良是没法呆在禅那
中的。
定菩提分,于禅外行就是止观的智慧,于禅外行连止观都
弄不懂,又以什么来进入色界禅呢?
舍菩提分,就是理解于“等舍”的观念,舍心自禅外行开
始,就一直伴随着你,于色界禅成长,于无色界禅壮大,于出
世间(涅槃)成就。
七菩提分与六波罗蜜相辅相成,六波罗蜜是行分,七菩提
分则是慧分,依慧而行,事半功倍。
5。 四圣谛(cattAri…ariyasaccAni)
佛陀证悟后,首次为人类开讲的“法”就是四圣谛。四圣44
谛是佛教独有的学问,修行人若不依四圣谛,则必成外道。构
成四圣谛的有:
一、苦圣谛(dukkha…sacca)。
二、集圣谛(samudaya…sacca)。
三、灭圣谛(nirodha…sacca)。
四、道圣谛(ariyAtthaCgika…magga…sacca)。
四圣谛的要义是:知世间苦,知世间诸苦成起之因,知世
间诸苦应灭,修灭世间诸苦之法。“三转十二行”是四圣谛的
精神所在。
一、示转:揭示苦、集、灭、道四谛之意义。
二、劝转:劝说: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三、证转:己身作证,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道已
修。
此外,《大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等大乘论著,则
认为每一圣谛皆有三转(见道、修道、无学道),相应于眼、
智、明、觉四行相,共有十二行相;因此,四圣谛共四十八行
相。有意以四圣谛为入门功课的修行者,可自行参考这方面的
资料。
于此,简要的解释四圣谛的内容:
苦圣谛,主要在陈述世间八苦:
一、生苦。
二、老苦。
三、死苦。
四、悲伤、哀恸、疼痛、忧愁、绝望苦。
五、怨憎会苦。
六、爱别离苦。
七、求不得苦。45
八、五蕴炽盛苦。
这其中,五蕴炽盛苦是前七苦的总结。
集圣谛,佛陀认为苦因(集)在于欲望,并将欲望归纳为
五蕴、十二入、十八界(总三科)。
灭圣谛,就是令对欲望的念思熄灭,也就是对五蕴、十二
入、十八界的念思熄灭。
道圣谛,就是修证八正道。
一、正见(samma…diTThi)。
二、正思惟(samma…saMkappa)。
三、正语(samma…vaca)。
四、正业(samma…kammanta)。
五、正命(samma…ajIva)。
六、正精进(samma…vayama)。
七、正念(samma…sati)。
八、正定(samma…samadhi)。
于此,四念住中的别想念住已全部陈述完毕。接下来要陈
述的是四念住的总相念住。46
第四章:
四念住的整体修学
许多修学者依个别的法门(别相)修学四念住,往往因为
对该法门的执着,而忽略了对四念住的整体(总相)修学。
总相念住,就是于身受心法四念住中,一念俱观。如观
身不净,则知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则知身受心亦无
我,因此称为总相念住。
四念住中之前三境身、受、心念住为杂缘,法念住则介于
杂缘与不杂缘之间;唯对法念住能起观者,才能称为不杂缘。
于身、受、心、法念住,或观其二、或观其三境之合缘,
或总观四境之合缘,称为杂缘。修习杂缘法念住,可趣入四善
根位(暖、顶、忍、世第一)。
四念住与四圣谛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举出四念住依次趣入四谛之
说:
即由身念住趣入苦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