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洪昭光吃好不吃药08.5 >

第4章

洪昭光吃好不吃药08.5-第4章

小说: 洪昭光吃好不吃药08.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命(2)

  人生的各个要素: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子女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拥有健康就有希望,就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一个人能力再强,本事再大,就算你是个劳模,荣誉是谁的啊?荣誉是领导的。没有领导的关心、爱护、帮助扶持,你怎么会有今天的荣誉?成绩是谁的啊?成绩是大家的。没有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你又怎么能取得好的成绩呢?金钱是谁的呢?金钱是子女的。你就是有金山、银山,你死了是1分钱也带不走啊!你只能是空空手来,空空手走。老伴是谁的呢?老伴是人家的。今天你死了,明天老伴跟别人走了!荣誉是领导的,成绩是大家的,金钱是子女的,老伴是人家的,只有身体是你自己的。
  要想做到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切实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否则,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讲座都没有用。生活中的许多点滴都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表现,自己心里没把健康当回事,那只可能导致一种结果,健康躲你远远的。

  最大的愚昧——靠高科技和新药物来保命(1)

  现代人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饮食起居,都无法再恢复到古人田园般悠闲惬意的状态,由于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类型的新疾病层出不穷。很多同志人到中年,各种毛病都跑出来了,药罐子离不了身。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发展,中老年病人的病种也越来越多。用药也就越多,用药多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上了年纪,自觉腰酸背痛,腿脚也不灵便了,深怕自己有个什么闪失,只要化验异常都要求用药。
  2、在不同科室诊察自然会开取不同的药。
  3、这家医院觉得不行就去别家医院,因为用药习惯不同,往往会造成重叠用药。
  4、盲目补钙补维生素,把这些当成必须用药。
  5、生了病自己比较敏感,希望有种特效药包治百病,而对药物广告不加鉴别盲目购买服用。
  因为对生病的恐惧,很多老年朋友都药不离身,稍有不适便吃药。要知道用药种类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有人统计过,同时用1~5种药物的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6%;5种药物并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增至81。4%。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有近1/3死亡的病人,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特别是老年人,因为上了年纪,心、肺、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显著减退,个体差异增大,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常常促使病情急转直下,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另外,老年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缺乏应有的了解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对该市金山区3352名中老年人做过一份调查。调查表明,该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该区91。56%的中老年人一年内曾服过药,在接受调查时30天内曾经用药的占78。16%。但老人们在用药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担忧。
  相当一部分人服用剩余药品或者是亲戚朋友们送来的药;在用药过程中,多半的中老年人没有注意药品的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这都为安全用药埋下了隐患。
  俗话说“凡药三分毒”,即便是副作用很小的药,日积月累起来,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特别是老年同志,各脏器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发病率增高,用药几率增大。
  有人讲现代科技发达了,希望治病用高科技,高科技好是好,可代价太高,而且只为少数人服务。相信高科技和新药物能拯救生命是最大的愚昧。我们说心脏移植,全国第一例最成功的是在我们安贞医院做的,东北一个14岁的小女孩,心脏移植以后活了214天,花了20多万元,每天1000多元钱,她用一种口服药,一小瓶100毫升5000块,打一针1500块钱,太贵。心脏很复杂,搭桥还要放支架,现在说冠心病治疗,可以用根导管,再放个架子,好倒是好,这个支架长3厘米,内径3毫米,重量不到0。5克,多少钱呢?25000元钱,一次放2个、3个,再搭一根导管18000元,用一次就得扔,做一回5万、7万、10几万,而且高科技不可能使人恢复到原来没有病的状态,仍然不如不得病好。
  我们控制高血压,很简单,一天一片药,减少脑溢血,真正的脑溢血要开颅打洞抽血,你就活了也是半身不遂。你还不如不得脑溢血多好啊!我们医院有个同志高血压12年,他的血压很奇怪,200不难受,可一吃降压药他倒很难受了,他老不吃药,打听了两个医生,一个医生说必须吃药;一个医生说,你既然吃药难受,就别吃了,他就不吃了。12年下来,动脉硬化、尿毒症,这可不得了,要透析,一个礼拜三次,一年9万元钱,结果透了10年,花了90万元钱。他爱人为他请了10年假,他整天坐在轮椅上,活不活死不死,浮肿贫血,最后也死了。其实呢,一天一片药,3毛钱就管住了,他没有按照科学的办法,结果就花了90万。其实预防很简单,减少很多人得病,减少很多人出意外,从这方面来讲,高科技远远不如预防好。

  最大的愚昧——靠高科技和新药物来保命(2)

  当前,医疗与健康已成为政府与公众日益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医疗与健康是医学科学的两个侧面,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医学分健康促进、预防疾病、医学救治和功能康复四个阶段。
  健康属于前两个阶段,覆盖全人类,比较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侧重理念和人文科学。医疗属于后两个阶段,包含患病人群和一部分亚健康人群,救死扶伤,解除病痛,侧重科技和自然科学。
  医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救治病人,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而最根本的则是健康促进,就是提高全人类的健康水平,使发病减少,使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提高,健康寿命延长,使大多数人达到自然生理寿命,做到自然凋亡。自然凋亡犹如花开花谢,日出日落,是一种自然界美丽的循环,在人类就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
  美国社会福利局报告:单靠医疗技术,花费成百上千亿美元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养生预防,不用花多少钱,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更重要的是,养生预防不只是为了省钱,养生使你健康,不得病,能够换来无价的生命的延续。结果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还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观念变一变,健康长又长(1)

  要健康,在我们个人来说,并不需要多大投入,那么这里要谈到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观念问题。同志们观念必须转变。什么叫观念转变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病,归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们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得病。
  为什么观念要转变呢?我1981年去美国,1983年专搞预防医学研究,导师是非常有名的斯丹姆教授,世界权威,他带我到一个社区,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开一个午餐会,老板说今天开会给55岁至65岁退下来,这十年中不得病的人发奖,一个人发一件T恤衫,一个网球拍,还有一个信封里面装一张支票,是象征性的少量奖金。啊,大家鼓掌都很高兴。回去一想,美国这个企业家太聪明了,因为它的工人十年不得病不花钱,可省几百万医药费,你才给他一件T恤衫,一个网球拍,你想他创造的财富有多少?他这个公司有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鼓励大家运动,大家都不得病。
  我回到北京一看,我们的工会主席,支部书记一到过年过节,看的是老病号,病越重,越去看他,健康的人反而没人关心。我并不是说老病号不要关心,不是这个意思。美国这个公司所关心的是健康的这些人,让大家不得病。在我们这里,健康反而没人关心,唉,你病越重,倒有人看,长期病假,每到春节总有人看他。
  西方人很重视健康,他们提倡“储蓄健康、旅游保健”,中国很多人正好掉过来了,“储蓄金钱,透支健康”,健康是什么?是命啊!人的命有几条?就一条啊!透支健康,就意味着主动向死神靠拢。不用死神来拉走你,自己就把自己送上门了。
  我们的观念是重视医疗到位,就是说我们现在医疗费花5万10万没问题。我管的病房,干部住院一住就几万,我国医疗费花100万没问题,但预防费却没有。实际上有专家预测,心血管病在预防上花1元钱,医疗费能省上100元钱。我在北京农村搞过一个调查,有户农民一年收入20多万,他很有钱,他给小孩买烟花爆竹一花就2千多块钱。这么有钱的人,到他家里一调查,全家7口人一把牙刷,他认为刷牙是多余的。结果这7口人有4个得高血压。
  在我们中国,第一代富人干吗?比肚子,互相比,那个时候穷,谁肚子大,谁就算是有钱人,所以说,第一代富人比肚子;第二代富人比房子车子,第二代,早就吃饱了,还比什么肚子呀,就比你住什么豪宅,我有什么名车;第三代富人比什么呢?比健康。所以说,健康教育、健康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什么最时尚?是健康。大家在一起竞争,应该竞争什么,应该竞争谁比谁更健康。所以观念要转变,从治病转变到预防上。
  现在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是什么病呢?心血管病是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于新老心血管病是1530万人,占总死亡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北京曾实施了一个健康促进项目,对七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干预,对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逐月监测和教育,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和身体超重等,范围达2284个居委会、330万人口。仅对其中9700多名高血压患者的教育管理,一年就节约医疗费100多万元,使其治疗率提高到90%,血压控制良好率达58%。如果全市200万高血压患者都能受到这种教育指导,预计每年可减少医疗费支出2亿多元。
  美国的亚特兰大在1999年11月,召开第72届美国心脏学会年会。大会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词说:“等病人得病后找医生,医生能给予病人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即使治好了,病人也不能恢复到和病前完全一样。”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不是坐着等病人发病后进行治疗和二级预防,而是要主动找出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病人,认真进行一级预防,使他们不发病。

  观念变一变,健康长又长(2)

  其实,这个观点,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过阐述了。这就是名医扁鹊的故事。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王曰:“善。”
  这段话的意思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最好,其次是我二哥,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预防胜于治疗,生命重于泰山。
  观念一转变,从治病转变到预防上,对健康和预防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的,因为一元的预防投入可以节约8。59元的医疗支出,还可以节省约一百元的终末期抢救费用,而且得病少了、生活质量高了,自己少受罪、节省医药费、还造福全社会。
  现在,对健康有四种不同心态的人,第一种人是聪明人,他们主动健康,投资健康,结果健康增值,一百二十;第二种是明白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第三种人是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无动于衷,结果健康贬值,只能带病活到七八十人;第四种人是糊涂人,他们之中许多是白领精英,他们透支健康,提前得病,提前死亡,结果生命浓缩,五十六十。四种态度,四种结局;因为健康面前人人平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此外,还要有科学的理念加上身体力行,即“知,信,行”统一。简单说来三个“平”字就可以概括:一是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燕麦瓜果豆腐;二是平和心态,不争不恼不怒,爱心宽容大度;三是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指心脑血管),天天早晚走路。此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生活的这四大基石也要好好把握。

  民以食为天,食以寿为本(1)

  大家现在都知道,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排在首位的“合理膳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天然均衡的饮食包含了人类生命所需的42种营养素。人造的不如天然的,人工合成的,包括各种各样的合成营养素,远远不如天然的食物。健康的核心就是和谐。如果人们能够顺应自然去做,就能够使高血压病减少55%,脑血管病、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人们的平均寿命有望延长10年以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基础代谢水平逐渐下降,过量饮食很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老人要特别注意合理膳食,尤其要注意对富含脂肪的食物的摄入,这有利于避免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我曾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营养学泰斗谈长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学存教授,已过了九十大寿。这位老人精力充沛,精神矍铄,不但每天上班,还收发电子邮件。有什么秘诀吗?他说:“我可没有什么秘诀,要说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心情愉快,经常运动和饮食多样化。”也就是大道至简:为人宽容,坚持散步,什么都吃。陈教授平时粗粮细粮肉荤蛋奶瓜果什么都吃,什么都适量,因为什么都吃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取。
  1961年,我从学校毕业的时候体重为62公斤,现在的体重为64公斤,血压和45年前相比,从110/70mmg变成120/80mmg,基本上也没什么变化。这些和我的平衡饮食原则有很大的关系。
  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医生。吃的基本上都是粗茶淡饭,没有山珍海味。我不喜欢什么燕窝、鱼翅、鲍鱼那些东西。每天早晨起来,一般要喝两袋牛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