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

第5章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第5章

小说: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别人会送你一把,更多的时候,这把钥匙还要靠我们自己去打造。我不知道最终是否会被留用,但星期一我还是第一个走进公司的人,我不再担心办公大楼的门冷冰冰地锁着,因为,我已拥有了一把“钥匙”,在那个风雪肆虐的早晨一位善良的老人给我的。

  阳光不锈

  在我家楼后面,有一排排农村里常见的那种瓦房。那年春节前,我刚失业,一个人在屋里呆着,时常听见楼下“咣咣”的劈柴声。起初,我还没有太在意。在随后的几天里,那声音开始很无情地折磨着我。有时实在被吵得心烦意乱,我就索性站在窗口,看那个老人劈柴。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老人身边的木柴却不见多。很显然,她是在为自己准备过冬的柴火。可新年马上就来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做着劈柴的事怎么说也有点“不合时宜”。
  父亲和母亲都在为过年做着准备,街上也是一片喜庆的样子。可我却不可自拔地陷入一种对理想与前途迷惘的困境中。
  有一天早晨,父亲叫上我一起跑步。我懒懒地跟了去。跑到离家不远的一座小山上时,太阳才探出头来,淡淡的雾把太阳围了起来,像一圈斑斑的锈。我触景生情,感叹了一番。父亲拍拍我的肩膀,说:“送你四个字——阳光不锈!不知你有何感想,这是我刚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多余的话,父亲没有说。回到家,我伫立窗前,一直在想着父亲意味深长的话。像往常一样,耳边响起了“咣咣”的劈柴声。楼下的老妇人还不厌其烦地做着她的“工作”,阳光洒在身上,她似乎并没太在意,或许她能悟出“阳光不锈”的韵味吧,所以才如此眷恋着阳光下的劳作。
  多日来潮湿的心竟忽然被“阳光不锈”和劈柴妇人的动作引发的思考烘暖了。老妇人用她单一的动作为生命押上的韵角——这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这样吧,每天都做一点,才能把生命中那些平淡的日子串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哪怕寒冬在即,也不该忘记准备过冬的柴火。虽然准备的过程中会有丝丝的寒意袭上心头,可只有准备了,生命才会在寒冷里尽享暖意——而且永远不要觉得晚,不要因为冬天已来临,就以为接受寒冷才是唯一的命运,更不要让属于自己的阳光生了“锈”。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漫天的雪花飞舞时,我看见老人家的烟囱上正飘着一缕白烟,她的屋子此刻一定充满暖意吧!而我心中也正温暖如春。因为我知道,阳光不锈,明媚的阳光会永远照耀着我的每一天。

  我只不过多走了一段路

  去一家服装进出口公司面试,我抱定了必胜的信念。那天面试的人很多,在经理室门口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周围的人都持有本科文凭,而只读过中专的我则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我告诉自己不能坐以待毙,思前想后,我从队伍中走了出来,径直走向经理室。保卫科的人立刻拦住了我,我便同他理论起来,可能因为声音过大惊动了经理,他出来问发生了什么事。一切在我的预料中,我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我不想耽误自己的时间,更不愿意浪费您的时间。我想在这段‘拥挤’的时间里证明我是一个注重行动的人。”“你有把握?”经理出奇地温和。“我没有太大的把握,但今天如果我能成功,只因为我比别人多走了一段路,那只不过是一段十几个人排成的队伍。”
  我最终成功了。公司总共招聘了5个人,我和另外两个人分在业务部。业务部经理姓蓝,一脸严肃,在召见我们的时候说:“业务部现在只需要一个人,你们中有两位只能到下属工厂实习了。”
  那天之后,我便和章浩去了翔飞制衣厂。我先在技术科待了两个月。那里的师傅都有着过硬的技术,我有意拜他们为师,但他们总是让我自己看书,显然不肯授艺。章浩也懒得去理睬他们,时常一个人呆坐在桌子旁发愣。这样几天过去了,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自己应该主动出击!
  有一次王组长对张师傅说,板纸快用完了,抽时间去仓库领一卷来。我接言道:“王组长,我去领吧。”当我把20多斤重的一卷纸扛进设计室,章浩小声讥讽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跑那么多路图个什么?”我没有回答。每天早晨我照例去得最早,打扫卫生,倒垃圾。垃圾要倒在厂子外很远的一个垃圾箱里,这是设计室里几个人最不愿干的活,但这恰恰是我的机会。我每天不辞劳苦地干,渐渐地打动了他们,这使我赢得了学习的机会。
  这期间,我无意间得知,没有和我们一同下来实习的孙刚高中还没毕业,倚仗老子的权势便轻而易举地进了公司。孙刚有时会到工厂办事,我们时常见面,他不冷不热的话语中透着一丝鄙夷。在他眼里,我们中专生大学生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比他多走了好多冤枉路而已。我没有像章浩那样愤愤不平,因为,我相信自己。
  我的命运出现转机是在一个星期天。那天,技术科长让小刘去复印材料,我没事便跟着去了。本来从厂子可以直接到复印社,但那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绕一段路从公司门口走过。也许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可预知,却又犹如早有安排一样。在公司门口我竟然碰到总经理,他看见我时眼睛里分明有一种发亮的东西,我跟他进了办公室。
  原来有一个韩国客户需要一些材料,而公司休息日没人招待,只好赶鸭子上架把我给用上了。最后韩国客户很满意我的接待。
  第三天,我被通知回了公司。蓝经理对我简单地考核了一番仍不信任似的让我暂且坐在一个办公桌旁。两天后,他扔给我一批加工2000件女睡衣的订单,并让我到厂子里跟单。工作虽然繁琐复杂,但我干得一丝不苟。
  有一天傍晚,蓝经理请客吃大排档。晚上9点多钟,酒足饭饱后雨仍没有停,我们钻出饭店就一路狂奔。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几个朝宿舍的方向跑去了,我却一个人拐向公司,因为我突然想起公司样品室的窗户好像没关。等我收拾好淋湿的几件样品关好窗户走出大门时,远远地,我看见蓝经理站在门外。我跑过去,他微笑着,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的笑容。他就那样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你对总经理说的那番话并非浮夸之辞。一个比别人多走一段路的人,一个注重行动的人,是一个离成功最近的人。好好干吧,小伙子。”望着蓝经理,我使劲地点点头。我很欣慰,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
  接下来的日子,在蓝经理的帮助下,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期间,章浩仍在厂子里“实习”,孙则因“无所事事”而自动“走路”了。
  有时,去工厂办事,碰见章浩时,他总是以惊羡的口气说:“真佩服你那两下子……”我回答道:“其实,我就会‘一下子’而已,那就是我比别人多走了一段路。”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我的话。

  欣赏自己

  我进这家报社以前有一个小插曲,正是这个小插曲,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时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心情颓废到了极点。在我租住的四合院里有一个捡破烂的中年人,很憨厚的那种,皮肤晒得黑红黑红的,但腰杆却永远挺得直如笔管。
  那时候我的小文章开始见诸于全国各大报刊,这是唯一让我骄傲的资本,但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却时时困扰着我。我无人诉说,唯有那个中年人碰面时冲我点点头。
  后来,我失业了。两个月,我闭门不出。
  有一天黄昏,那个中年人家来了一位客人,其实也是一个捡破烂的,正好碰见我,竟握着我的手,一口一个“宋记者”,说尽了感激之话。
  我被他搞得一头雾水,不知该答应还是不答应。
  最后,我说,我姓潘,不姓宋,而且我不是什么记者。
  终于他信了,却说:“你们长得太像了,他就在你们这一带租房住,很年轻,心眼却出奇地好。有一次,我们家乡一个捡破烂的被车撞伤了无处讨公道,多亏他一连几天明察暗访给我们写了一篇报道,这才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看我手里拿着一本书,说:“你也会像他一样有出息的。”
  也许没有人会相信,这个陌生人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竟在我心中掀起了波澜。于是我不再怨天尤人,笔耕不辍。半年后,我凭着绝对优势进了这家报社。
  现在我已是这家报社最出色的记者之一。
  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报社根本没有一个姓“宋”的记者,但这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一种生存方式——欣赏自己。

  螺母与废铁

  临下班时,一个女孩找到我,说机器上的一个螺母掉了。我漫不经心地拿着扳手、钳子和一大铁盒新旧不一、型号各异的螺母去了那个女孩操纵的机器旁。
  刚欲动手,车间下班的铃声骤响。由于机器没有什么别的毛病,只是换一个螺母而已,我不想为了换一个螺母而把手弄得脏兮兮,所以我收拾好工具准备下班。
  我打算明天上班时把它换上。
  第二天刚上班,车间主管找到我,高声数落我最近种种松懈的表现,我不想争辩什么。工厂忽视了我这样的人才,是它的一大损失,那时我一直这样认为。
  走出主管室,我看见那个女孩的机器旁边正站着一个矮瘦的男人,我一惊,是那个台湾老板。女孩在一边偷偷抹泪。
  “你必须在一分钟内让机器恢复运作。”老板盛怒地对我嚷道。
  拿来螺母盒和扳手,我想一分钟之内换一个螺母还不是小菜一碟。
  却不料,一盆子的螺母竟没有一个与螺钉的尺寸、型号搭配得当的,我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最后老板一字一顿地说:“对于这台机器而言,那个与螺钉吻合的,才叫螺母,而你盒子里全是一块一块的废铁。工厂就好比这台机器,工人就好比一个简单而不可或缺的螺母。”
  其实,没有人能忽略你——只要你用行动去证明,你是一个叫“螺母”的铁,而不是一个叫“废铁”的螺母。

  会飞的猪

  有一只生活在山谷里的小猪,面对四周侧立千尺的大山,总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于是它问飞过头顶的小鸟,问吹过脸旁的风,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等你长了翅膀飞过山那边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故事到这儿就完了,后来呢?没有人知道,至少被“涛之声”广告公司同时录用的几个人中,没有知道的。这个故事,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安总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我一直搞不明白,安总讲这个故事是何用意,和我一同应聘进来的死党阿良就敲我的脑袋说:他的意思是说你是一头猪。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涛之声”在这座海滨城市的广告界中占有半壁江山的地位,从文化路这头,到那头,10公里。夜幕降临,次第亮起的灯箱上,你除了“涛之声”3个字,绝对看不到其他公司的名字。灯箱设计也别具一格,是立体动感的惊涛拍岸的画面,走近细听,涛声入耳,煞是壮观。能来这家广告公司,我感到很自豪。
  我和阿良是学设计的,但每天仍和其他同事一起为广告而四处奔走。安总曾说:那个口口声声说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家伙来了,拉不成广告也得另谋高就。这就是涛之声的用人之策,连广告都拉不来,还做什么广告人。
  两个月后,我们业务四部在全公司八个业务部室中排了倒数第二。安总为此开了一个专题会议,会议倒是很有趣,安总没有大动肝火,相反地,他笑嘻嘻地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下个月,咱们争取拿个第一。我们悬在半空的心这才落了下来,可还没放安稳,他又说了第二句话:倒数第一。
  真佩服安总,不多一语,不着一迹,却让我们感到芒刺在背。开完会的第二天下午,我回办公室,安总一人在。我的屁股还没坐稳,公司总经理章总径直进了我们办公室,对着安总一通歇斯底里的责骂:谁让你们自作主张给迪迪乐园的广告报价那么高,而且巨幅广告牌还计划设在郊区山跟前,明白人都看得出那个牌子的设立是在浪费客户的钱……
  偷偷瞥了安总一眼,平常那么成竹在胸左右逢源的人竟也无措起来。没等安总作任何解释,章总气急败坏甩手而去,丢下一句:谁拉的广告让他立刻来我办公室做个交代,简直是胡闹,业务额没完成也不能狗急跳墙。
  安总掏出烟,默默点上。听说,其他部室几个业绩不错的同事对安总的位置虎视眈眈了很久,加上安总的业绩相比其他几个部室经理有些差强人意。刚刚投资在郊区兴建的迪迪乐园是一个大客户,安总在投资商有投资意向前半年就四处奔走,可能那是他孤注一掷的赌注。
  看看安总皱成地垄的眉,我站起来了,主动请缨:让我去吧。他自然于心不忍。我去,以小卒对“敌”,保住“主帅”,这样“主帅”才有力保“小卒”的资格。我把这一想法说给安总听,他没有劝阻。
  被章总训得狗血喷头,安总适时地“挺身而出”说我刚出道,以为捞到了“肥肉”,太心急了。最后章总下了最后通牒,马上去迪迪乐园,不管用什么方法,拉回客户就既往不咎。
  末了,他又命令司机立刻带我过去。天啊,我对迪迪乐园广告业务一无所知,这不是赶鸭子上架,自寻死路吗?
  心虽忐忑,步子还是迈得坚定。
  见了迪迪乐园的孙总,他大手一挥下了逐客令。脑袋上淌出了汗珠,但我仍寸步不让:孙总,广告价格还有商量的余地,之所以报价不菲,是因为我们的宣传方式出乎您的所料……还没有说完,他就生硬地打断我:是出乎我的所料,把广告牌从市繁华区挪到郊区山跟前,你们节约了投入,可我还要支付更昂贵的广告费,当我是3岁小孩吗?
  我语塞。突然想到来“涛之声”报到当天安总讲的那个故事,再联想到迪迪乐园选址在郊区那座山外,一个大胆的计划应运而生。我微笑着对孙总说:我们是这样策划的,从市里繁华路段开始的灯箱,广告画面设计成各式各样憨憨可爱的奔跑的小猪。当然,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还有很多,但小猪做主角,正是我们有创意的表现。因为,各种奔跑的小猪一路“跑”到郊区的山前,这时巨幅广告牌凌空而起——画面是一座看似高不可攀的大山,山前,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猪飞了起来,要飞过山那边去的样子,用一句话做旁白:山那边是什么呢?
  孙总怔了片刻,随之笑声朗朗,我知道我成功了。
  在安总随之召开的表彰大会上,他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会飞的小猪的。
  其实,在社会上我们总要面对一个个像山一样的困难,我们就好像是笨笨的小猪,如果没有一双翅膀,那就从现在开始面对山,要么把山推倒,要么用步子跨过去。

  喊错的名字

  有一天,我突然对按部就班的工作厌倦了,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坐上了南下的列车。
  广州的繁华与残酷一样地令人瞠目结舌。一周之后,我追寻的那个梦想开始一点一点地凋零。一半是理想的火焰,一半是现实的海水,我茫然四顾,举手无措。
  幸好,命运在不轻易青睐一个人的同时,也不忘给落水者一根稻草。而我手中的“稻草”就是我行囊中保存完好的那摞文学作品。这样,在几乎走投无路之际,我被一家规模不算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