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尤尼西亚-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

第10章

尤尼西亚-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10章

小说: 尤尼西亚-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成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并选举苏加诺和哈达为共和国总统、副总
统。不久,独立筹备委员会改组为中央国民委员会,行使国会权力。9月,
按照宪法,成立了由苏加诺总统领导的总统制内阁。10月,各政党被宣布为
合法组织,恢复活动。不久,英、荷军队入侵,印尼人民投入保卫共和国的
斗争。

(二)卫国战争和统一共和国的建立

1。保卫共和国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整个东南亚地区由英国负责对日军的受降工
作。英军在1945年。。 9月到达雅加达。当时,顽固坚持殖民主义的英国政府不
承认刚刚独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因此命令日军不要“将权力移交给印度
尼西亚的任何党派”,甚至命令日军继续“维持社会安宁,执行行政权力”。
与此同时,英军释放了被日本军队关押的荷兰战俘,重新把他们编成“荷印
联军”。当时,以樊穆克为首的“荷兰民政机构”,也随同英军潜入,图谋
恢复殖民统治。

英军的倒行逆施,激起印尼人民的愤怒。当英军在各沿海城市登陆后,
遭到了印尼军民的反抗。1945年。。 11月。。 10日,在泗水登陆的英军向当地军民
发动进攻,英雄的泗水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战斗持续达半个月。为纪念这
次英勇抗击侵略军的斗争,11月。。 10日这天后来被定为印度尼西亚“英雄节”。

由于印尼人民的反抗和世界舆论的谴责,英军被迫从。。 1946年。。 10月开始
撤出。然而,随英军重新进入印尼的荷兰军队,到。。 1946年。。 10月已达到。。 9。2
万人。英军在撤走前,已将苏拉威西岛和加里曼丹岛移交给荷兰人管理。荷
兰人在这些地区积极拉拢亲荷势力。1946年。。 7月,荷兰人在苏拉威西的马里
诺召开亲荷派参加的会议,决定成立荷兰扶植下的“印度尼西亚联邦”。同


年还在巴厘岛的麻塘举行会议,决定建立“东印度尼西亚联邦”。因而形成
了“联邦派”同以苏加诺为首的“共和派”的对立。

年还在巴厘岛的麻塘举行会议,决定建立“东印度尼西亚联邦”。因而形成
了“联邦派”同以苏加诺为首的“共和派”的对立。
年 
10月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互相妥协的
“林芽椰蒂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在爪哇、马都拉及苏门答腊的事实政府;第二,1949年 
1月 
1日以前,印度
尼西亚共和国联邦区(荷兰扶植)联合组成印度尼西亚合众国;第三,印度
尼西亚合众国与荷兰王国合组成荷兰…印度尼西亚联邦;第四,荷军从印度尼
西亚共和国管辖区陆续撤退,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则须归还及维护外国资本在
共和国领土内的财产和权益。

林芽椰蒂协定签订后,1947年 
5月,荷兰政府又提出由印度尼西亚共和
国与荷兰及其扶植下的联邦区共同组成“临时联邦政府”、组织“联合宪警
部队”等要求。当时沙里尔内阁因其对荷兰妥协的政策遭到反对,被迫倒台,
继之组成的以共产党人沙利佛丁为首的内阁拒绝了荷兰的上述要求。于是荷
兰军队向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发动进攻(荷兰称为“第一次警卫行动”)。沙
利佛丁内阁领导印尼军民进行顽强抵抗,共和国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游
击战,打击敌人,保卫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军民的斗争得到了国际支援,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维护
印尼人民的主权,要求荷兰军队撤退到进攻前的阵地。在国际压力下,荷兰
军队被迫停止进攻。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也组成“三国调停委员会”进
行斡旋。1948年 
1月,双方在美国军舰“伦维尔号”上签订了“伦维尔协定”,
规定双方就地停战,以荷方所提出的“樊穆克线”为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军从西爪哇的袋形阵地撤出 
3。5万人,这一地区在停战后半年举行公民投
票,以决定该地区的归属。

1948年 
12月,荷兰人利用“茉莉芬事件”引起的共和国内部的动乱,
向共和国发动突然进攻,即所谓的“第二次警卫行动”。荷兰人使用 
15万兵
力,攻陷了共和国首都日惹,逮捕了苏加诺和哈达等共和国官员。但是,印
度尼西亚共和国军民并未屈服,他们仍然在各地开展游击斗争,英勇地捍卫
共和国的独立。

荷兰军队发动的侵略,再次遭到联合国内外一切主持正义人们的谴责。
荷兰军队不得不再次停止进攻。在美国和联合国的调停下,1949年 
5月 
7日,
荷兰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签订了停战协议,苏加诺和哈达亦获得释放。

1949年 
8月,在美国的监督下,双方在荷兰首都海牙举行圆桌会议。11
月 
2日,签订了《圆桌会议协定》。协定规定荷兰将政权移交给印度尼西亚
联邦,联邦包括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及荷兰扶植的 
15个联邦派政权,但印度尼
西亚要与荷兰王国组成“荷印联邦”,以荷兰女王为最高元首,并在外交、
国防、财政、经济、文化等方面同荷兰实行永久合作,西伊里安也仍由荷兰
继续占领。《圆桌会议协定》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它并没有使印尼实现
完全的独立。

2。统一共和国的建立
1949年 
12月 
27日,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宣告独立,它由 
16个邦组
成,苏加诺和哈达分别担任总统、副总统。

联邦共和国并没有得到广大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支持,他们要求废除《圆


桌会议协定》,收复国土西伊里安,完成八月革命的任务。联邦共和国成立
后,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出现了混乱,尤其是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岛更为严重。
由于原联邦区和共和国区没有明确的界线,联邦共和国在行政管理上出现了
混乱,有些地区出现了双重领导局面。在军事方面仍然存在着原共和国军、
联邦派军和荷印殖民军几种武装力量。这些都加剧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和反
对。苏加诺后来也认为,联邦制是荷兰控制印尼的政治工具,是印尼获得独
立的障碍,主张取消联邦制,建立统一的共和国。

桌会议协定》,收复国土西伊里安,完成八月革命的任务。联邦共和国成立
后,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出现了混乱,尤其是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岛更为严重。
由于原联邦区和共和国区没有明确的界线,联邦共和国在行政管理上出现了
混乱,有些地区出现了双重领导局面。在军事方面仍然存在着原共和国军、
联邦派军和荷印殖民军几种武装力量。这些都加剧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和反
对。苏加诺后来也认为,联邦制是荷兰控制印尼的政治工具,是印尼获得独
立的障碍,主张取消联邦制,建立统一的共和国。
于 
1950年 
3月签署了“改变各邦组织紧急法令”。不到两个月,就有 
13个
联邦区合并到共和区。5月,剩下的东印度尼西亚邦和苏门答腊 
1个邦,也
同意解散,加入统一的共和国。

1950年 
8月 
15日,颁布了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临时宪法,苏加诺
总统在原参、众两院正式宣布成立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取代原来的印
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

(三)自由民主制和有领导的民主制时期

1。自由民主制时期
从 
1950年 
8月颁布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临时宪法,实行议会制内阁,到
1959年 
7月苏加诺总统宣布恢复 
1945年宪法,实行总统制内阁,通称为自
由民主制时期。这一时期的内阁由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合组成。内阁
对国会负责而不是对总统负责。总统形式上是国家元首,实际上权力不大。
这一时期政党林立,各种政治力量之间斗争错综复杂,政局动荡,内阁更替
频繁。

1955年 
9月,印尼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大选,参加竞选的有 
100多个政治
组织。选举中,民族党和马斯友美党各获 
57个席位,这两个党在新议会中势
均力敌。1952年从马斯友美党分裂出来的伊斯兰教师联合会获得 
45个席位,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获得 
39个席位。上述 
4个党控制了 
90%的席位。其余席
位由 
24个较小的党占据。

1956年 
3月,成立了第一次由普选产生的国会,并组成了以民族党为主,
有马斯友美党和伊斯兰教师联合会参加的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内阁。这
届内阁继续实行比较进步的内外政策,单方面宣布废除同荷兰签订的《圆桌
会议协定》,取消积欠荷兰的 
36。61亿盾的债务,成立西伊里安省,加强了
收复西伊里安的斗争。它还宣布不受联合国“禁运”政策的约束,向中国出
售橡胶,并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同时积极发展国民经济,制定了发
展经济的五年计划。

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内阁的内外政策,遭到国内外右派势力的反对。1956
年 
9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印尼前陆军参谋长卢比斯在雅加达 
3
次发动政变,不过均未得逞。此时国内矛盾重重,苏加诺试图通过取消政党
来解决复杂的矛盾。然而苏加诺的主张并不为多数政党领导人所接受,反而
使矛盾加剧,引起了哈达副总统辞职及一系列军事叛乱。在这种情况下,1957
年 
2月,苏加诺提出了改革政治体制的“苏加诺方案”,主张建立一个包括
各政党在内的“互助合作内阁”,即纳沙贡内阁(“纳沙贡”是民族主义者、
宗教界和共产党人的印尼文缩写);建立一个由各界人士组成的民族委员会。
这个方案得到共产党等左派政党的支持,但遭到右派政党和军官的反对,从


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内阁于 
1957年 
3月被迫辞职。

面对严峻的国内形势,苏加诺宣布全国处于战争紧急状态,并不按宪法
常规,宣布组织“超国会的非常事务内阁”,任命无党无派人士朱安达担任
内阁总理兼国防部长。该内阁排除了马斯友美党,共产党也未参加。

朱安达内阁成立后,局势更加动荡。1957年 
11月,一些狂热的穆斯林
分子企图用手榴弹杀害苏加诺,但未遂。1958年 
1月,苏门答腊的一批马斯
友美党人,向中央发出最后通谍,要求朱安达内阁辞职,由哈达或日惹苏丹
组成新内阁。2月,叛乱分子在武吉丁宜成立所谓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革命政
府,并得到北苏拉威西和其他一些军区叛乱分子的支持;美国政府也公然表
示支持这个“革命政府”。

地方军人的叛乱及美国政府的支持,激起了进步政党、团体和广大人民
的愤怒和谴责,苏加诺总统也派兵进行镇压。到 
1958年底,叛乱基本上得到
平息。

由于深感议会民主制给印尼造成种种危害,1959年 
7月,苏加诺以总统
和最高统帅名义,宣布恢复 
1945年宪法,实行有领导的民主。

2。有领导的民主制时期
从 
1959年 
7月苏加诺宣布恢复 
1945年宪法实行总统制内阁,到 
1967
年 
3月苏加诺被迫下台,通称为有领导的民主时期。这一时期,苏加诺既是
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内阁对总统而不是对国会负责;内阁部长由总统
遴选,他们不代表任何政党。先后建立了总统咨询机构“最高评议院”、立
法机构“合作国会”及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协商会议”。

在国家机构中,苏加诺贯彻了“纳沙贡”原则,吸收民族主义者、宗教
界人士和共产党人参加。还大量吸收了各行各业专业集团的代表参加,以牵
制政党势力。为了实现全民族的广泛团结与合作,苏加诺成立了民族阵线机
构。在政党制度方面,苏加诺采取了简化政党的措施。1961年 
4月和 
7月,
他签署法令,规定只允许存在 
10个政党,取缔参加和支持叛乱活动的马斯友
美党和社会党,并规定所有的政党都必须拥护 
1945年宪法,而且必须以苏加
诺本人在 
1959年发表的《印度尼西亚政治宣言》作为各政党工作的基础。

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制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克服了过去那种内阁频繁
更替的不稳定状况,镇压和清除了地方的叛乱活动,国内政治形势趋于稳定。
随着苏加诺威望的提高,1962年人民协商会议授予他终身总统的头衔。

1962年,印尼掀起了解放西伊里安斗争的高潮,有 
3万多人报名参加志
愿军。同年 
4月,一批志愿军在西伊里安的哇格武岛和加格岛登陆。后来经
过联合国的调停,荷兰同印尼于 
1962年 
8月达成协议,商定 
1962年 
10月~
1963年 
5月,暂时由联合国代管西伊里安,然后交给印尼,60年代末,由当
地的巴布亚人投票,决定西伊里安的归属。1963年 
5月,印尼正式接管了西
伊里安的全部行政权。

1963年,印尼开展了反对马来西亚的斗争。当时,印尼政府把马来西亚
看成是英国人搞的“新殖民主义”,旨在包围印度尼西亚而加以反对。为配
合这场斗争,印度尼西亚的工人接管了英国人在印尼的企业。反对马来西亚
的斗争后来随着苏加诺政府的垮台,苏哈托政府上台而结束。

(四)潘查希拉民主制时期

1965年 
9月 
30日,陆军和空军中一些拥护苏加诺总统的中下级军官,
向被怀疑预谋推翻苏加诺总统的以纳苏蒂安为首的一批将领,进行先发制人


的打击,遭到镇压而失败。此事习惯上称为“9·30事件”。

的打击,遭到镇压而失败。此事习惯上称为“9·30事件”。
年 
3月 
11日,苏
加诺被迫同意签署“移交行政权力给苏哈托将军的命令”(通称“3月 
11日
命令”)。6月,临时人民协商会议举行会议,免除了苏加诺的一切权力,
任命苏哈托为代总理。1968年 
3月,临时人民协商会议任命苏哈托为总统,
任期到 
1973年。1973年印尼举行大选,苏哈托正式被选为总统。在此期间,
印尼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苏加诺后被软禁,1970年 
6月 
21日在雅加
达患肾病去世。

苏哈托总统执政后,宣布实行潘查希拉民主制。他认为苏加诺时期实行
的自由民主制和有领导的民主制都有缺点。在实行自由民主制时期,政府频
繁更替,建设难于进行。在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制时期,由于不断鼓吹革命,
造成社会集团之间的对立,结果出现了“9·30运动”。所以这两种民主制
都应当抛弃。他认为以往错误的根源,是由于背离了潘查希拉建国五基原则,
和 
1945年宪法(五基原则即 
1945年宪法序言上规定的五项建国指导思想:
至高无上的神道,公正和文明的人道,印度尼西亚的统一,协商和代表制下
的民主,实现社会的正义与繁荣)。因此,苏哈托总统执政以后,认为应准
确地实行 
1945年宪法和潘查希拉五基原则,并称他实行的制度为潘查希拉民
主制。他在解释这种制度时说,民主应当同潘查希拉结合起来,也就是在行
使民主权利时,必须经常想到对万能的真主负责,必须利用民族统一创造社
会正义。

在潘查希拉民主制下,在思想领域苏哈托总统把潘查希拉五基原则作为
建国和人民指导思想。1966年 
3月,苏哈托开始执政,当时印尼临时人民协
商会议就发表宣言,把潘查希拉五基原则宣布为“唯一理想的原则,是国家
和民族生活的方向与目标”。苏哈托同时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是无神论者,
违背了五基原则第一条(信仰神道),遂宣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