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 >

第9章

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第9章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可爱的人物。艾菲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对生活的唯一奢望就是希望 

有幸福美满的婚姻爱情。但在当时那种社会制度下,她的这一愿望不可能实 

现。她在父母之命下,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又是她母亲情人的殷士台顿, 

这本身就埋下了祸根。加之殷士台顿又是个不懂感情、只知往上爬的人物, 

就又为第三者的插足提供了条件。而一旦当艾菲的私情暴露后,为了维护贵 

族的荣誉,殷士台顿就毫不客气地将她赶出家门,最后造成克兰巴斯送了 

命,艾菲以悲剧结束,殷士台顿也并不幸福。作者在描述这种失败的政治婚 

姻时,并没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哪个个人,而是对准了普鲁士的整个上层建 

筑,形象他说明是普鲁士的社会道德准则使其间人物变得冷酷无情。 

     这部小说艺术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结构非常紧凑,它不像一般小说 

有一个主线,还有副线,另外加一些穿插与插曲性叙述,而是以一个事件即 

艾菲的婚姻为中心一贯到底。这也是冯塔诺小说的一贯创作手法。这种创作 


… Page 39…

手法使他的小说一般人物比较少,故事情节非常集中,因此卢卡契称他的长 

篇结构具有“中短篇小说的倾向”。在具体细节描写方面,冯塔诺也服从于 

他这种指导思想,写得简练含蓄。如对艾菲私通并没做过多的直接的描写, 

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对于决斗这种很富戏剧性场面的 

描写,也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在自然风景和社会环境描写方面也限定在 

必要的范围之内,不为描写而描写,而是为了衬托和突出人物的心情和动 

作,因此不仅不延缓情节的发展,反而对其起了推动作用。这在欧洲小说的 

一般注重大段大段心理刻划和景物描写中是比较少见的。其次,这部小说还 

很善于通过对比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如通过艾菲和她的丈夫以及和其它贵 

族女性的对比,使艾菲性格更突出,更引起人们的同情。另外,此小说艺术 

方面的高超处还表现在成功的对话。每个人物的对话都表现了个人和他所处 

阶级的心理活动,都与情节发展和社会道德制度联系起来。如殷士台顿与威 

勒斯道夫的对白,阐明他决斗的动机就是为了维护贵族荣誉,结尾处老布利 

斯特见到老犬洛洛在艾菲坟前的一番感慨,指出人性不如狗的本能等,对发 

展情节、点明主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艾菲·卜利斯特》成为一 

部世界名著。 

      (3)霍普特曼及其剧作《日出之前》 

     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是德国文学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自 

然主义剧作家。他出生于德国东部的西里西亚,祖父在普鲁士军队中当过 

兵,父亲是旅店老板。他少年耽于幻想,喜欢雕塑,曾入布雷斯劳艺术学院 

学习。 1884年到柏林大学学习,与一些自然主义作家相识,并接触了左拉 

和易卜生等人的作品,开始练习写作。1888年,他的第一篇有影响的带有自 

然主义特色的小说《道口工蒂尔》发表于慕尼黑的《社会》上。1889年,他 

的五幕社会剧《日出之前》的发表,确定了他自然主义戏剧家的声誉,并奠 

定了他自然主义文学的领袖地位。此后他陆续创作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 

如剧本《织工》(1892)、《獭皮》(1893)、《弗洛里昂·盖耶》(1896)、 

 《车夫亨舍尔》(1899)、《罗泽·贝恩特》(1903)、《大老鼠》(1911) 

等。1888年至1911年这20多年是霍普特曼创作的旺盛期,他的文学成就便 

主要是这一时期取得的,他也因此于19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另还 

获得了莱比锡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希特勒上台后,年已71岁 

的霍普特曼蜇居家乡写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次年(1946),他逝 

世于西里西亚老家。 

     霍普特曼的创作倾向是多样化的,他虽然早期以自然主义文学家著名于 

世,但后来又创作了现实主义杰作《织工》、《车夫亨舍尔》等。中间还有 

象征主义甚至神秘主义作品《沉钟》、《汉奈蕾升天记》等。从题材来看, 

霍普特曼作品既有反映当时人民苦难生活的,也有宗教神秘题材、童话题材 

和关于希腊神话的题材。从文学样式来看,除他得以成名的戏剧外,还有诗 

歌、散文、小说、回忆录、游记等。戏剧方面又有悲剧、喜剧、悲喜剧、历 


… Page 40…

史剧、宗教神秘剧等。从语言角度来看,霍普特曼的创作既有诗体的,又有 

散文的,既有使用标准语的,也有使用方言的。这些都反映了霍普特曼创作 

的极为丰富。他一生有54部剧本、18部中长篇小说、6部史诗、3部诗集和 

大量的回忆录传世。其中 《织工》是他后期创作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该剧叙述了1844年西利西亚织工反对工厂主残酷剥削压榨工人而举行的一 

次斗争。其中工厂主德莱西格及一些织工的形象刻划得鲜明生动,反映了劳 

资双方的尖锐矛盾。 

      《日出之前》是霍普特曼赢得自然主义戏剧家声誉的代表作。它主要描 

写发生在西利西亚农村里的一个故事。某公司在这一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 

矿,开始从农民手里大量购买土地。村民克劳塞靠出卖土地富起来,并成了 

大资本家。但他成了富翁后,沉湎酒色,无所用心,致使他的妻儿女婿也成 

了酒徒。克劳塞后来还寡廉鲜耻地追求起他的女儿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 

来的克劳塞的小女儿海伦娜对此非常厌恶,可也无计可施。可就在这时,海 

伦娜认识了来西利西亚采访矿工贫困与资本家暴发的新闻记者洛特,对他提 

出的要改革不平等社会的主张非常崇拜,并产生了爱慕之情。洛特也答应带 

她离开这里,两人共同劳动,开始过新的合理的生活。可是后来洛特发现了 

海伦娜的父亲是个酒徒后就抛弃了她。海伦娜在洛特离她而去后,失望至 

极,于是便在日出之前自杀了。此时她的父亲克劳塞也正从酒店喝得烂醉归 

来。 

      《日出之前》对现实的批判是很明显的,它揭露了工业化时期的贫富两 

极分化,指出颓废、道德沦丧、酗酒等现象正是工业化时期的社会不健康产 

物。另外还对德意志帝国的穷兵黩武给予了谴责。该剧是德国文学史上的第 

一部自然主义戏剧,被誉为德国自然主义戏剧的范本,霍尔茨赞扬它是“用 

德语写的最好的剧本”,冯塔诺也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时在德国上演曾 

引起很大轰动,震撼了沉闷的社会空气。该剧是一出悲剧,但已不是传统意 

义上的悲剧,洛特不是战士,而是一个耽于幻想的人,海伦娜也不是英雄, 

而是牺牲品,这些可看出左拉理论与小说的明显影响。霍普特曼以自然主义 

理论解释,酗酒是环境的产物,是一切不幸和堕落的根源,而这些在个性发 

展和个人的行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性。另外,海伦娜的自杀表明作者面 

对现实环境毫无办法,作者虽对海伦娜深表同情,但也认为人只能受制于环 

境,反映了自然主义作家面对现实的消极态度。《日出之前》剧名的含义是: 

当时的人们正处于黑暗和光明的交界处,这又从某种角度象征了作者对光明 

的到来的向往与坚信。 

      (4)托马斯·曼及其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托马斯·曼 (1875—1955)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生于北德古城吕贝克的名门望族,父亲是当地的大商人和参议员,母亲 

出生在巴西,有葡萄牙血统。他在家乡读完中小学后,于1893年随母亲迁 

居慕尼黑,在一家保险公司做见习生。就在这工作期间,他创作了第一个短 


… Page 41…

篇小说 《倒下》,发表在康拉德所办的自然主义杂志《社会》上,引起文坛 

注意,并成为慕尼黑著名幽默杂志《西木卜里切斯木斯》的编辑。1901年, 

托马斯·曼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小说以其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他获得了1929年度的诺 

贝尔文学奖金,赢得了世界声誉。但这期间托马斯·曼出于狭隘的爱国主义 

和民族主义立场,曾于1918年发表了政论文《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 

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所进行的是“民族”的战争。从1901年到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托马斯·曼创作的丰收期。除了 《布登勃洛克一家》外, 

他还创作了长篇讽刺小说 《王爷殿下》(1909)和短篇小说《特里斯但》 

 (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在威尼斯之死》(1912)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又有长篇小说《魔山》(1924)和中篇小说《马里 

奥和魔术师》(1930)出版,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朽和靡烂。1933年希特勒 

篡夺政权后,托马斯·曼的政治认识有了提高,并积极参加了反法西斯主义 

的斗争,因此被迫流亡国外。他先是流亡捷克、瑞士,1938年到了美国。 1933 

年至1943年间,托马斯·曼完成了《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这组 

长篇小说取材于《旧约》中关于约瑟夫的传说,描述犹太人受苦难的情形。 

作者对犹太人善良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给予了赞扬,借此批驳了希特勒种族 

主义者残害犹太人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托马斯·曼 

发表了论文《反对布尔什维克是我们时代的大蠢事》,预感到共产主义潮流 

势不可挡,表明他对未来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看法。1947年,他的又一 

部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出版,这部小说描写一个颇有才华的资产阶级艺 

术家,由于对前途丧失信心,最后发疯自杀。作者在这里不仅抨击了资本主 

义社会对艺术和艺术家的迫害,而且对一些颓废艺术家也作了批评。1954 

年,托马斯·曼出版了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骗子费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 

 (第一部),以轻松的笔调描写了一个招摇撞骗的冒险家,尖锐地讽刺了资 

产阶级的尔虞我诈和自私自利本质。此书的后面几部只留一些片段。  1955 

年,托马斯·曼逝世于他晚年定居的瑞士苏黎世近郊。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其副标题为《一个家庭的 

没落》。它通过对大资本家布登勃洛克一家由盛而衰过程的描写,反映了19 

世纪末德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一段历史。布登勃洛克是 

德国吕贝克城一家有钱有势的望族。祖父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开设一家大粮 

栈,在社会上政治经济地位很高。他是一个稳健的自由主义者,遵守“白天 

要精力充沛地做生意,但不要做对不起良心的事,这样,我们晚上就能安然 

入睡”的准则,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欣欣向荣阶段的代表人物。但到了他儿 

子小约翰继承家业时,垄断资本主义在德国已崭露头角,暴发户哈根斯特罗 

姆成了他们强劲的竞争者。小约翰虽然干练、严格,但在斗争激烈、社会动 

荡的形势下,他死守上一辈的信条,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加之孩子们不争气, 

牵扯了他不少精力,使他经营已非常困难。布登勃洛克家族第三代托马斯经 


… Page 42…

营家业时,与哈根斯特罗姆家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势力方面的竞争达到白热化 

程度。但此时托马斯弟兄群起争夺遗产,家庭丑态暴露无遗,加之托马斯优 

柔寡断,又投机失利、战争爆发,终于使布登勃洛克家族在与不择手段、投 

机钻营的新一代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哈根斯特罗姆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老约翰 

购置的大房子也落到哈根斯特罗姆的手里,托马斯死后,第四代汉诺体弱多 

病,又毫无创业精神,根本不能适应那种弱食强食的社会。小说就以汉诺夭 

折,曾经烜赫一时的布登勃洛克家族彻底覆亡而告终。 

    这部小说在描写布登勃洛克一家四代的兴衰过程中,对其第一、二代在 

 “忠厚诚实”的幌子下所进行的剥削聚财表现了某种同情,表现了作者对资 

本主义的本质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但他对不讲道德、投机钻营的暴发资本 

家是持批判态度的。特别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间一切以金钱为 

标准的价值观是非常反感的。如小说中对小约翰的女儿安冬妮的几次结婚离 

婚及布登勃洛克家子弟争夺遗产纠纷的描写,就体现了作者这种思想认识。 

结婚是一笔买卖,爱情毫无地位,财产和嫁妆才是真正目的。父子间感情的 

基础是财产,为了争夺遗产同胞可反目成仇。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起决定 

作用的是金钱。托马斯·曼对布登勃洛克家族衰亡的描写,客观上揭示了资 

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加之作者具体刻划了资本主义的腐朽衰落,从而体 

现了这部小说的巨大批判现实主义价值。但小说也流露了作者受叔本华哲学 

思想的影响,对人生的消极悲观情绪。 

    这部小说在艺术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作者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人物,并通过他们的交替出现反映历史的变化。结构方面也非常严谨, 

全书分十一个部分几十个章节,环环相扣,有些情节虽然重复出现,但也不 

显单调,反而对刻划人物、前后关照有好处。语言方面也精炼生动、幽默风 

趣。另外,这部小说取材上看似家庭琐事,但正是这些琐事的描写,形成一 

个有机整体,描绘出了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兴衰过程,因此有人还把它比作中 

国的《红楼梦》。 



                            5。东欧北欧文学 



      (1)东欧文学 

     19世纪后半期,东欧及巴尔干半岛诸国在英法等国革命运动和俄国民主 

主义思潮影响下,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斗争的高潮。1877年至1878 

年俄土战争后,保加利亚从土耳其长达500年的统治下获得解放,罗马尼亚 

也摆脱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隶属,塞尔维亚也取得了独立。其后的巴尔干 

战争(1912—1913)使土耳其人的统治最后崩溃,阿尔巴尼亚等国又独立出 

来。这些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使这些国家内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其 

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农村等地区封建制度的残余还仍然存在,阶 

级分化更加加剧,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同时工人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 


… Page 43…

来。无产阶级政党也相继成立,特别是1905年俄国革命的爆发和1910年巴 

尔干国家社会民主党代表会议的召开,对这些国家的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起 

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东欧和巴尔干半岛国家的文学以反对异族奴役和封 

建专制及争取自由独立为主题,创作流派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