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精进
第四「精进」,精进是为了我们肉体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谓肉体的生命,是指
血肉之躯的生活现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则是我们的信仰所赖以延续的活动现象。为了神圣
的悲愿,我们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缩地做下去,便是精进,假若没有精进的精
神,便可能凡事虎头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么,无论是对日常的生活,对身体的维持,以
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废,便是萎靡不振,无法达成预期的目的。
(五)禅定
第五「禅定」,我教禅定,分成三个步骤,也可说分为三个阶段,而达到三种不同的境
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双亡。
(1)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们便是正常
而健康的人。
(2) 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经验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
凡是中西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达到这一阶段。
(3) 物我双亡,只有禅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禅,就是教你达到「无」的境界,无,
并非等于没有东西,而是没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
物我双亡是到了真正开悟之后,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是假的,虽然是假的,
世界还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阶段之中,我们又可以用三个名词来解释。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阶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状态之下的平静安逸的
自我感。
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阶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而为一,不管上帝
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都是大我的观念。
3。物我双亡是无我的阶段。既无小我,也无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泼
地、无碍地存在。
诸位不要以为修禅定必须要坐在那里的。修禅定有许多方法,静坐只是一种基本方法而
已,禅的开悟,并非只靠静坐,只是开始时,需要静坐的基本训练。
实际上念佛、诵经、忏悔、礼拜、祈祷,无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禅的初步工夫,便是
如何训练你的心力集中。所谓「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诚」;便是心力集中。心无旁
□,只有一个念头,集中在一个念头,这就禅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诸位不可把禅定的范围看
得太狭小,禅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内的,禅是通于大小三乘及显密二教的。
(六)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个项目:闻慧、思慧及修慧。闻慧是经由眼耳所见所闻的
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启悟。思慧是看到、听到、或学到东西以后,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
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的五种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种修行方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智慧上。不过,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则必
须兼修其他的五种方法。如果撇开其他五种,仅修其中一种,譬如说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
悟,悟也不会深的。
在此,我要告诉诸位,为什么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后,因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无非希
望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开了悟,开悟可使人们摆脱烦恼。如果想得
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烦恼,烦恼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现,智慧出现了,烦恼便解除,
这是循环而互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烦恼越薄。
最后为诸位祝愿,身心愉快,法喜充满。
一九七七年十月廿四日(星期一)讲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山纪念堂
简许邦录音·张刘佩珍笔录
三、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
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难。即使是专门以研究
佛学的学者而言,也很难找到几位精通全部佛学而了无疑问的人来。因此,佛学两字,对于
一般人来讲,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其实,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宣讲的佛法,是将他亲自体证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
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来修学,他没有希望他的教义,
被视为一派哲学的体系,当然不会希望学者们把他所证得的佛法,看作一门学术,放到研究
室和图书馆里去,让人家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它。
所以,从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论,只有学佛,没有佛学。学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
学佛,始有转凡成圣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学,是研究的一门人文科学,它能告诉我们佛教在
形态和地域上的演变,以及在思想上的发展,也就是将佛教的教团史和教理史,作各种角度
的分析和考察,而视之为佛教的考古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它并不负有劝人信仰和实践
的责任。
一般人所说佛教的难懂,应该是指的佛学,而不是学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向弟子
们宣说的佛法,如果是难懂的话,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阶层去,即使现在,我们从
比较原始的佛经中,仍可体味到,释迦佛陀的教义,相当朴实,与一般人的生活行为有密切
关系。所以,我敢向诸位肯定地说,学佛很容易懂,大家以为难懂的,是指佛学。凡一桩事
物,历史久了,在它上面堆积的东西,必然越来越多,清理这些堆积物,便是一门深奥的学
问,假如要想从这些堆积物里,找出最简单、最根本、最平实的方法,来让大家实行,便是
学佛的工作,可是,要做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够办到。这就是我们身为法师者的
责任,法师们应从难懂的佛学之中,找出易懂的学佛的方法,来告诉广大的群众及佛教徒。
因此,我们要弄清,佛学虽难,学佛却易。佛学的研究,虽非释迦佛陀设教的目的,站
在文学的立场,对佛教作学术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励的。不过,对于广大的信众而言,佛
经不是让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实践的,实践佛的教义,便称为学佛。
学习成佛的方法
佛教,当然不是唯物论的宗教,却是无神论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论的宗教,虽然也有
各种对于道德生活的教训,那是为了求得神的眷顾和救济,信徒们才去遵守那些所谓神的启
示,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信的经典中记载的神,是宇宙间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
的,人们除了接受神的启示,没有别途可以选择。
所以,他们是为信仰神有权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训,他们无权因为遵守道德生活而
求达到与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无权向神要求,非把他们救济到天国去不可。
这在佛教,颇不相同,佛教以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我们生活在这环境中的每
一个人的业力感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无数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类的行为,结
果,便形成一个让我们共同来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佛教不承认宇宙间有任何绝对
权威的神。
佛教,同样强调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释迦佛陀所说的法──成佛的方法,绝对正确,
绝对真实。可是在你信仰之后,便该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来实行于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
此,佛教徒虽将佛陀视为崇拜的对象,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宁可说是佛陀的教法。
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来做,渐渐地,便能达到解脱一切身心苦恼的目的。佛陀,是从一
切的身心苦恼中得到了解脱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伟大人格,但
是,佛陀的伟大,虽充满于时间与空间,却不占固定的时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释迦佛陀在世的时代,随缘开示,应机教化,所说的佛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戒、
定、慧三个项目的范围,我们学佛,其实就是学这三项。世间可学的东西很多,那些都是苦
乐相对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变动无常的,所以佛教称其为有漏之学。戒、定、慧名为
三无漏学,学这三项东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继续学到佛的程度为止。戒、定、慧
虽分三个项目,事实上有连锁的关系,如同一物的三个支点,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须
先有禅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禅定工夫,须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净,
越可助成高深的禅定,在深定之中,便能产生超人的智慧;回转头来,再以智慧的判断和选
择,来指导持戒的宗教生活,来监别禅定工夫的深浅和邪正。
戒
戒的定义是:有所不为,有所不得不为,它含有训诫、规劝、警告、指导等意思。通常
的人,仅以为佛教的戒是消极地防止犯罪,事实上,那只是就有所不为的一点而言。这点固
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有所不得不为的积极态度,更为重要。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
己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有,此为消极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损己利人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没
有,此为积极的要求。一个初信佛教的人,当做到第一点要求,信佛学佛较久的人,必须从
第一点进展到第二点,第一点是止恶,第二点是行善;止恶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
的基础,而不推展利他事业的话,便无从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戒的内容,是从「贪」、
「嗔」、「疑」的凡夫行为,净化复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圣者行为。
佛教的戒,虽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
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此与其他宗教一样,凡是宣誓
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
这五戒是「贪」、「嗔」、「疑」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
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没有完美的人格作
基础,便无从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一)不杀生:
佛教的戒杀生,虽与素食主义有关连,却并不等于素食主义。佛教鼓励少吃动物的肉乃
至不吃动物的肉,是基于戒杀的要求。如果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特别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
人杀的,不是他人为了我想吃肉而杀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杀,固然是为了对一切
有生命的,施予爱护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杀人。假如你不预备将来杀人,希望将来不
犯杀人罪,这条杀戒是应当受持的。
(二)不偷盗:
除了以正当的谋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润报酬之外,不贪取不义之财,乃是不偷盗的定
义。为了警策我们,勿要从贪图小便宜,在金钱方面与他人纠缠不清,而演成吞没公款、收
受贿赂、侵占他人财物等的罪行,这条戒是应该受持的。
(三)不邪淫:
除了正式夫妇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之外,不乱伦、不破坏他人的家庭、不沾污他人的妻
女、不妨害社会的风化。总之,把男女的性关系,视为夫妇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乃是不邪淫
的定义。为了维护家庭的和乐、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安宁、自身的健康,这条戒是必须受持
的。
(四)不妄语:
此可分为大小两类,通常的说谎、戏笑,是小妄语。为了名闻利养,自己不是圣者而妄
称是圣者,是大妄语,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没有,可能性却很少的。因此,诸位居士也
能受持这条戒了。况且,为警惕我们不要变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和
口不择言的人,也应该受持这条戒的。
(五)不饮酒:
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饮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来作为
人和神之间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饮酒能使人的心智浑浊,过量则能使人
趣于狂乱如兽或愚疑如泥的状态。佛教是个强调求智慧的宗教,酒性与智慧的原则背道而
驰,所以主张禁酒。事实上,也唯有不饮酒的人,能够经常保持头脑的清明。在今日的社会
中,多一分清明的头脑,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驾驶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饮酒,
在有重要的会议之前不可饮酒,在重大的决策待考虑之前不可饮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
呢?
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对照起来,贪、嗔、疑被称为三毒,由于这三种毒物为害,
不易行善,纵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会达到纯洁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个大漏洞,能把
善行的功德漏掉,为了补好这个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学三无漏学。最初著手修学之
处,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将三毒的毒焰压住,然后再用禅定和智慧的水,来把三
毒之火彻底熄灭。
五戒是戒除五项恶行,五项恶行与三毒的相互关系,即是身、口、意的相互关系,可用
一张图表来说明:
由贪、嗔、疑的三种心理行为,表现为身及口的动作,便成为五种恶行。五戒的功能,
是从外表的身及口的动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动,得不到向外表现的机会,同时用
禅定的工夫使它平静,又用智慧加以观察、分析,渐渐地使之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
力。这便是戒的定义:从「有所不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为」的地步了。其前后的关系,
也可用图表加以说明:
定
贪、嗔、疑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动,而表现于身及口的动作,再藉身及口的动作,发泄于
人、事、物等的对象。戒的功能,是约束身及口的动作,定的功能,是将向外散漫的种种心
理活动,拉回到内心,并且使之安静而至于物我合一,乃至物我双亡的心理状态。但是,定
的功夫,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学,可分为九个要点和两重层次来加以说
明。
第一重层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 坚固的信念:无论做任何事,无信则不立,当在对自己的立场和能力了解之
后,也会明白何者能做与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动妄念,能做的
事,应该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时要考虑到那件事的本身,是
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当听听他人的忠告。如果对那件事的了
解已够深切,那么,对于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
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后,便可冲破一切难关,百折不挠地来进行你的事业
了。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坚固的信念,可产生无比的力量。
(2) 冷静的思考:凡在从事一项工作或任务之前,应当多作准备,孟子所说:「
豫则立,不豫则废」,通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开始得顺利,
必须多作事先的准备。在准备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实行的步骤,和可能发生
的情况。到了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则要随时审察、检点缺陷、纠正错误。好
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更好,坏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改善。这种判别力和决断力,
均系来自冷静的思考。
(3) 安详的言行:一个人如果希望被人视为有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