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佛教知识 >

第33章

佛教知识-第33章

小说: 佛教知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
      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
      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
      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
      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恶另不生
      ④、已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
      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
      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
      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苏烙虢涠ɑ郏?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
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
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
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
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
心就散乱了。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
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
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
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
途径。



烦恼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
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
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烦恼,不让它
生起;我们凡夫没办法,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我们业障深重,但是
根据佛陀说我们的烦恼是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烦恼的种类很
多,有的分成六根本烦恼、有的称为三毒;六根本烦恼再分成十惑;再分成小随
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现在要讲的是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各种
随烦恼。


一、根本烦恼:

    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
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㈠、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
    色有。因为众生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们
    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众生对欲
    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众生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
    色界;众生对无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当一个人无欲界的
    种种贪爱,就会生到色界;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在无色界受
    生;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
    这三有了。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讲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我们生长在人间,贪求人间所
    享有的物资。比如贪著住富丽堂皇的房子,睡高广的大床,穿华丽的衣服,
    坐舒适的椅子,此种贪著使我们再来欲界受生。但是此贪心是过去的业习,
    它在我们过去业中形成了这种心理,就如一个人他本来没有抽烟,今生有人
    叫他抽,慢慢学习,对香烟染著,上了瘾,生起贪爱的心,看到香烟就想抽,
    以后没看到香烟也想要抽,我们说他对香烟有贪爱。凡夫对三界的事物也好
    想染上烟瘾一样,没有在眼前,内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来三界中的
    任何一界受生死轮回,所以贪是三有之贪。


㈡、嗔:一般人对嗔的了解是:发怒,生气等,但佛法中说嗔是于三苦及资具(
    逆境)憎恶不能忍受。

    苦有三苦:

①、苦苦:既是身心之苦受。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②、行苦:东西变化无常,我们做不了主。五蕴炽盛苦属之。
③、坏苦:既是乐受变坏或得不到。爱别离、求不得苦属之。

    对于这三苦,凡夫不能忍受,不想要它,但业报又是如此这般做不了主,又
丢不掉,所以对这三苦起嗔心,然后对引起三苦的东西也起嗔恨。例如:某人嗔
恨某某人,对仇人的东西也起嗔恨心。又如有人驾一辆老爷车,半路抛锚了,不
能准时赴约,结果苦恼起,嗔心生,连那辆老爷车也都被敲、被踢,这就是对此
资具也讨厌。

    贪是对于顺境起贪爱之心;嗔是对于逆境起嗔恚之意,它们所对的境是绝然
不同的。贪、嗔的心绝对不会同时生起,贪爱那个东西,绝对不会嗔它;嗔那样
东西也绝对不会贪它。或许有人会这样认为:我爱某个人,我也恨他。这件事是
应该如此理解:比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结婚前觉得对方有许多优点与美德,结
婚后却发现对方有一些缺点,结果有时贪爱他,有时又嗔恨他,但贪爱与嗔恨的
部分是不一样的。两种心情混在一起时,他就搞糊涂了,到底我是爱那个人呢?
还是恨那个人?所以贪爱与嗔恨之心决不会同时生起,但贪爱与嗔恨之间,取舍
不定时,则产生愚痴。


㈢、痴:既是无明,于诸事理迷惑,是非不明,事理无知。对四圣谛、三宝的实、
    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说对于真理的实、三宝
    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迷惑,没有信心;或是对一件
    事不知分辨对与错,这都是愚痴。比如说你爱某人,是爱他的优点与美德;
    你嗔某人,是讨厌他的缺点。这使你混淆,把两件事当作一件事,不知是对
    或是错,不能明辨是非,就产生愚痴。实际上世间的种种事物是不可能十全
    十美的,但你要美满、美好,好的你要,坏的你不要,好坏在一起时,不能
    分辨是非,而产生不知取舍,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愚痴。

    我们对事理不明白,不知晓,这也可说是愚痴。当我们愚痴时,往往会做出
各种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我们可怜他,认为反正他是要死了,不如
把他人道毁灭,让他早日解脱,这就是愚痴。因为我们不明白病苦中有因果业报,
决不会因为断了他的命就可以解脱。今生他要受如此病苦,这世逃不掉的,这使
对事理不明白而产生的愚痴。


㈣、慢:把自己和别人相对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称为慢。慢有许多种,最
    普通的一种就是“自尊心”。当你比别人差时,事情做不成功,失败了,别
    人嘲笑你,有满心的你就产生苦恼,认为你与他平等,这就是慢。众生“慢”
    的心理可分三种情况来看:

①、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高,而你也认为比他人高。
②、你的地位、名誉与他人平等,而你却认为比他人高。
③、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低,而你却认为与他人平等或比他人高。

    慢的产生是把自己与他人作对比而产生的。比如人有汽车,我没有,认为他
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要买罢了,这就是慢--与人平等,却认为自己比他
人了不起。再比如:来这儿听法的信徒都是平等的,假设这其中有一位是大学生,
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而起慢心--比他人高,自己也认为比他人强。但他
回到家里,进了厨房,他的妈妈可能就会说:你这个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不会
煮也不会炒,还是我比较行(慢)--比他人低,确认为比他人强。所以慢心的
生起是以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而生起高慢之心。


㈤、疑:对于诸真理常犹豫不决。历史记载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
    脱生死,你却认为有烦恼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对此真理产生不信的心理,
    称为疑。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疑,而是我们对
    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比如我告诉你们我的俗姓是“
    苏”,有人听了就相信,但有些人听了就会产生“是不是姓苏啊?”此怀疑
    之心,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烦恼。有再打个比方:“美国太空人已登上月球。
    ”有人听了就产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
    就直接产生怀疑,这种“疑”的心理状态,就是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再
    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
    接受、相信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在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没证悟初果,他对四圣谛、三宝多少会有疑问。这
疑问我们可以保留,但因此而妨碍我们证悟初果。有些人说他对某种修行方法深
信不疑,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修行后,如果没有证悟,就会生起疑问,怀疑起来。
这并不表示当初他对某修行法门没有怀疑,而是他的疑心被信心遮盖住。“疑心”
是一个很深的烦恼,它是根本烦恼之一。例如:有人对“四念处”这个修行法有
信心,他用十多年去修学,但没有什么成就,就怀疑此修行法;因为没证悟,更
怀疑那些证悟者修行证悟的成果是否是真实的,这就是疑的烦恼。一般很深的“
疑”烦恼凡夫是不容易发现的,除非我们面对修行、烦恼等磨练的时候,才可知
道我们对佛法的道理是否是深信不疑。证初果者断戒禁取见、我见,对世间看得
很清楚,对佛法就毫无怀疑了。


㈥、不正见:对于因果道理等起不正确之知见。

①、身见:执著世间有个身心是我,称为“我执”。我执有两种:在行为方面的
    我执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也叫做“身见”。我
    执并非是听完无我,相信无我,也确定无我的道理是正确后,就无此烦恼,
    而是放下我见的烦恼罢了。我执中的“我慢”是我们内心中根深蒂固的烦恼,
    碰到任何一件事物,我们就有一个心境内、外的对立,外面的是外境,里面
    的是我。因为有我执就会生起贪生怕死之念头,就会起贪、嗔、痴等烦恼。
    譬如对“无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的人,被人用刀子威胁时,他会怕死,此怕
    死的行为不是我见,而是我慢。“我慢”不可凭听讲道理来破除,它必须以
    修道来断除;“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烦恼,它可通过明了无我的道理,就
    可破除之。

②、边见:由于身见对于我生起断、常见,称为“边见”。先有我见,才有边见。
    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认为我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了,称为“断见”。

③、邪见:谤无因果(业因果)、无作用(转世、父母),无事实(佛、阿罗汉
    )。谤无因果,起种种邪见。认为作善无善报,做恶也无恶报,此是无果。
    有些人认为人的出生是“无因”的,就是由父母生出来;死后一了百了,既
    是“无果”。有些人认为杀死鸡鸭无需受报,鸡鸭是生下来让人吃的,此属
    于“无果”。世间有三世,既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但他不相信,此
    既是“无作用”;对佛陀所说的三宝、四圣谛等,以为“无事实”,而加以
    毁谤。

④、戒禁取见:执持不正确之戒律。有人持牛戒,以为牛吃草没杀害生命,就认
    为也应该吃草;有些人认为牛是干净的,所以吃牛肉不吃猪肉,这些都是“
    戒禁取见”。

⑤、见取见:执取诸见为已见,认为此见是最优胜的,最正确的,而生起斗争,
    称为“见取见”。执取前面四个见,认为是最正确的,也是见取见;比如你
    认为人死了一了百了,此是“边见”中的“断见”,而你却执著这种见解是
    正确的,这个执著称为“见取见”。世间人往往执著自己的思想、知见是正
    确的,别人的是错误的,乃至执著正确的知见是对的,亦是见取见的烦恼在
    作怪,并非我见。

    这六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称为三毒。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
(思惑)要修道才能断除。不正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
为“五利使”(见惑)要见道才能断除。五钝使和五利使合称为十惑。


二、随烦恼:

    随烦恼就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之烦恼,共有二十个。

㈠、小随烦恼:行相互违,各别生起。

①、忿:对现前逆境,不能忍受,起嗔心。

②、恨:对过去逆境起嗔心,念念不忘,不舍而起嗔心。比如说,现在人家骂你,
    你再做其它事务,不理会他,过后在想起就生起嗔恨之心。脾气暴躁的人,
    忿心所容易生起;豪爽粗矿的人,生气后就没事了,忿心所比较多,怀恨心
    少;城府很深的人,遇到逆境是忿少,他不出生色,但怀恨在心。有些人现
    在你讲他几句,他若无其事,但过后越想越恨。中国人讲女人怀恨三年,意
    思就是说女人把事情挂在心上,念念不忘,就是恨的心理。

③、恼:有了忿恨后,越想越苦恼,身心烦躁恼热,心跳加速,热血沸腾,并以
    粗暴言行骚扰他人,或疾言厉色的怒骂别人,使他人也苦恼。

④、害: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常以打杀、恐吓等侵损逼害众生。就好像他对我
    不仁,我就对他不义。

    恼与害之差别:有些人“害”的烦恼少,被人欺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