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

第9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第9章

小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根本,亦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行:行是行动,即是众生心识的活动,亦可以说是妄想识心盲目的冲动;属于思心所的主体,是五蕴中行蕴所摄。由此‘行’的思心所,令众生做作或善或恶,或不善不恶的行为,由是引生下一期的生命,叫做行。
 
识: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此识是众生的精神主体,生命开始,是被过去业力所牵,挟持著过去生命所造作的善恶业种子去投胎,随业受报;当众生寿尽命终时,此识最后离开生命体,所谓:‘去后来先作主翁’。因为投胎时,男的中阴身,憎父爱毋,女的中阴身,则憎母爱父;就凭此一念憎爱的分别心,被称为识。
 
名色:是指由心物和合而成的胎相。众生的心识,被业所牵,投入母胎时,由一念憎爱之心,揽父母的精血而成胎。胎相虽然具足心物两种元素,可是受想行识等心法是无形无相,不可以示人,而且初投胎时,六根未成,识心不能发挥其功能,但有心之名,没有心的实际作用,所以不称为心,只称为‘名’。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但称为‘色’。故合称‘名色’。
 
六入:即是眼等六根。名色在母胎中,渐渐长成,具足眼等六根,于出胎之后,对外面的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触:触是触觉,是婴儿初出母胎,与外界接触时,产生冷暖涩滑的感觉。虽然,但六根与六尘,只有接触的机会,还没有能力分别美恶好丑,而产生起爱恶之念。即使是两、三岁的婴孩,仍然是天真纯朴,根尘接触,亦只有单纯的知觉而已。
 
受:受是领受。是人的五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的反应情绪。当小孩年纪稍长,四至十岁时,知识渐开,开始感觉到环境的优劣,而尝受到或苦或乐的滋味。这完是情感的作用,是五蕴中的受蕴。
 
爱:爱是贪爱,当人由少年进入青年时期,欲望既开,对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尘境,心生贪恋执著就是爱;爱,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感觉的情绪。例如:这是我所爱,即心生欢‘喜’;若被他人夺我所爱,便生嗔‘怒’;若然丧失我所爱,一定悲‘哀’不已;或能尽情享受我所爱,便感觉快‘乐’。若是顺我所爱,便生‘爱欲’之心;或违我所爱,便生厌‘恶’之念。时刻都在喜怒哀乐爱恶欲的圈子中打滚,消耗了宝贵的生命而不自觉,故古人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这就是爱的烦恼。
 
取:是一种占有欲。人生由青年转入壮年时期,爱欲炽盛,对于名利财富,贪求不已,诸般百计,欲据为己有;甚至不夺不餍,是名取。
 
有:有是有因有果。由于前际爱的追求,取的占有,不觉造了很多或善或恶的业因;有了业因,非受生死轮回的果报不可。所以招致后际的生、老死之果报体。
 
生:是生命,亦是接受果报体的开始。众生现在所造作的善恶业力,必然招致未来受生的果报体。但受果报时再造业,业再感果。所以生字,通因通果。若对前的爱取有言,则属未来受生之果;若对后的老死言,则属于未来感果之因。
 
老死:诸根衰颓是老,身坏命终是死。有生必有死,这是现象界必然的定律。众生的生命亦然,自出母胎后,由幼而少、而壮、而老,匆匆数十寒暑,一期报尽,终归于死。本来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生死死,永无了期。众生的生命,就是这样一期又一期的延续下去,演变成无穷尽、无止境的生死洪流,而众生的苦恼,也就无量无边。
 
十二因缘,不外是惑、业、苦三道。无明和爱、取三支属于烦恼惑道(无明为过去惑,爱取为现在惑)。行和有二支是属于业道(行是过去业,有是现在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属于苦道。古人偈言:‘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
 
‘惑、业、苦’三道,为一切有情轮回生死的总纲。依过去世‘无明、行’的惑业;招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道。复由现在世的苦道,引生现世‘爱、取、有’之惑业。再依现世的惑业,受未来世的苦道‘生、老死’。如是依惑造业,由业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业,再受苦。惑业苦三,如连环钩锁,循环不息,故招致无尽的生死轮回,起信论名之为:‘流转门。’我们欲想截断生死洪流,登涅槃彼岸,摆脱惑业苦的束缚,必须修学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灭。因为无明,是生死的根源。众生自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惑业苦’的轨道上兜圈子,不能跳出生死轮回。辟支佛这一类圣人,却能够观察到这点,心生畏惧,厌离生死,故挥智慧的宝剑,斩断无明与行的惑业,于生死的洪流中,掌握生命之舵,驶向涅槃彼岸,终于抛弃生死,登陆真理之邦,获得生命的自由与解脱。
 
因为辟支佛的智慧,知道人生的忧悲苦恼,是由于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老死则因‘生’命而有;导致生命的延续,皆因‘有’业力的牵引;而业又因妄‘取’生。为什么要妄取呢?原因是众生被贪‘爱’的心所驱使;爱又从何而来?是从感‘受’的妄情而来;受因何而有?是因六根与六尘接‘触’。触又因‘六入’而生。六入又因‘名色’;名色的生长,则由‘识’心投胎;识心投胎的主因,是由过去‘行’为造作的业力所驱使,业力牵引识心投胎,等如凭罪状而入狱一样。若无业力,识心就不会被逼去投胎受报。业又从何来而来呢?业是由‘无明’而生。由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追究生死根源,罪魁祸首,实是无明。
 
我们想取消人生的‘老死’,就要不去受生;要不受生,首先就要消灭无明。欲想消灭无明,必须反妄归真,舍识用根;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破除我法二执。如是妄尽情空,真心显现,无明自然消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直至生灭,则老死皆灭。前因既灭,后果不生,即可永断生死,回复真心的清净,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流转门是观察世间生死的缘起,还灭门是进修出世解脱的法门。虽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原则的十二因缘流转门,能令有情流转生死;但依据‘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还灭门,亦可使人超越生死。这是辟支佛所觉悟而又证得的境界。
 
但在菩萨的般若正智,照见诸法皆空时,不管是流转门,或是还灭门,一律都不存在。何止无明空无自性,无明以下的行、识、名色、六入,…乃至生、老死,无一不是空无自性;除了妄想执著,根本就没有实质存在。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然则,在真心的空相说:不但没有凡夫流转门的十二因缘法,同时也没有圣人还灭门的十二因缘法。这样,当然是没有无明,乃至没有老死,亦没有无明尽,乃至老死尽,故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三)空无声闻法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四谛理,是声闻人依之修行而悟道的法宝,属于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梵语舍罪婆迦,义译声闻。是指一类因闻佛说法的音声而悟道的圣人。
 
谛是审实义、观察义。意思是说:声闻人得闻佛说四谛法,而知道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确是苦(苦谛),同时又了解生死苦恼的根源,皆因众生内心积集贪、嗔、痴等烦恼,策动身口意三业,造作杀、盗、淫、妄等罪恶行为而形成的(集谛);若然能够取消内心贪嗔痴等烦恼的积集,就可以解脱生死的苦恼,证得涅槃究竟的快乐(灭谛);但欲想离苦断集,一定要切实修道(道谛)。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由修道的功力,断除见思烦恼,就可以转凡成圣,证得我空真如之理,所以亦名四圣谛。
 
苦谛:苦是逼迫性。众生自从迷真逐妄以来,就与苦结下不解之缘。不管寿命长短,都一直在苦难中度过。不是八苦交煎,就是三苦光临。我们的身心,除了常常受到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的八苦逼迫外,还要接受来自人事界或自然界的种种侵袭与恼害。例如,人事界的刀兵盗贼,侮辱侵害,威胁压迫,讥诮怒骂,妒害谗谤,怨毁仇杀,拘禁刑罚等种种侵犯的困扰;以及自然界的水火雷电、寒暑风雨、旱潦瘟疫、蛇蝎虎狼等祸患的伤害,此外,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种种意外,令人苦上加苦,这就是三苦中的‘苦苦’。
 
即使有人能够幸免‘苦苦’的袭击,但世事无常,好境不永,赏心乐事,转眼成空。或因事业失败,宣布破产;或因家境衰落,不堪回首话当年,所谓乐极生悲,面对‘坏苦’,能不黯然神伤,感慨奚之?
 
就算你是个拥有名利财富,健康快乐,享用如意的幸运儿,既无天灾人祸之忧,亦无惨败之苦;但寒暑迁流,岁月不再来;世界有成住坏空,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一旦死神降临,即成永诀。最惨的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种‘行苦’逼人,能不悲哀?
 
所以,凡是有生命的动物,尤其是人,无论是男女老少,或是富贵贫贱,身边永远散布著苦恼的影子;何止三苦、八苦,简直是无量之苦。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众生困居三界,恒受众苦逼迫恼害,令人恐怖畏惧,故佛说:此是苦,真实是苦,不可令乐。
 
集谛:集是积聚义、招感义。人生之苦,究竟是从何而来?佛说:‘集是苦因,苦因集有。’何谓集?集就是积集。积集甚么?积集根本无明烦恼,积集枝末无明烦恼,积集无量无边的烦恼。因为众生心中积集烦恼,策动身心,造诸恶业,作为感果之因;是以人生之苦,皆因烦恼集谛而来。既非天降地生,亦非神赐人与;完全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灭谛:灭是消灭烦恼的苦因,就可以取消生死的苦果,而证得涅槃寂‘灭’的快乐,因名灭谛。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名为涅槃。’故知涅槃,是断尽见思烦恼,解脱生死束缚后,所证得我空真如的生命。声闻人证此,精神上获得寂静与轻安,清凉与自在,内心再不为烦恼的束缚,所以灭,又名解脱。
 
道谛:道是通往涅槃解脱的管道。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人生是苦,而且找寻出集是苦因,同时又知道真理生命之所在,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五欲,实行修道。佛陀指示给我们通往涅槃的道路很多,在小乘言,广则有三十七道品,略则是八正道,再略,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依戒修定,因定发慧,自然可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到达涅槃快乐的彼岸;由苦恼的凡夫世界,通往圣人自由自在的涅槃城,因名道谛。
 
概括而言:现实人生毕竟是痛‘苦’的,致苦之因,是从贪等烦恼惑积‘集’而来:如果我们想到达寂‘灭’解脱、安乐自在的世界,就应该一心修行办‘道’。
 
苦是集的果,集是苦之因,灭为修道之目的,道为证灭和断苦的工具。苦集二谛是现实世界的苦因苦果;灭道二谛属于真理世界的乐因乐果。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逃不出因果的定律,然而果不离因,无因不受果。若畏苦果,当断苦因;好爱真理生命,自当修学三无漏道。这是佛陀最初教化凡夫与小乘的善巧方便。
 
昔日释尊成道后,即往鹿野苑为五比丘说这四谛法。一共说了三遍:一名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名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名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是名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
 
为什么要连续说了三遍呢?因为众生的根性利钝不等,初转是直接开示四谛的真相,利根的人一闻即悟,自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但佛又顾虑及那些根性稍纯的人,初次听法,未能直下省悟;因而重说一遍,警省劝修,使中等根机的人,信受奉行。最后又恐一般劣根性的众生,不能信解;因而引己为证,谆谆善诱,鼓励劝勉,使闻法众生,见贤思齐,因此不得不说三遍。
 
小乘人依苦集灭道四谛法修行,即可获证阿罗汉小乘极果,所谓‘我生已尽,(证苦谛智),梵行已立,(证灭谛智),所作已办,(证道谛智),不受后有,(证集谛智)。但这只是小乘圣人,未解法空的修证,是佛昔日曲就凡夫程度,所设立学佛的初级课程,属于化城,未到宝所,非究竟的佛法。现在本经的宗旨,是破有显空,所以在般若真空的理体言,既无生灭之苦集,亦无修证之道灭;即是说,真心的空相中,并没有生死‘苦’的感觉,没有贪爱‘集’因可断,亦无寂‘灭’的涅槃可证,更无解脱之‘道’可修。所以说:‘无苦、集、灭、道’。是空声闻法,令小乘人破除法执,而能回小向大,广学般苦,趣向佛道。
 
(四)空无菩萨法
 
无智亦无得。
 
菩萨修学六度法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趣向佛道,是有智亦有得。但本经独说般若:所以智,是指观照般若能观之智,得,是指观照般若所证得的空理。菩萨以般若智,照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法,皆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而从现象界,深入诸法的本体,证得诸法的空相。智是能观、能证,诸法空相是所观、所证。能证之观智是般若(观照般若);所证之空相,亦是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是依实相般若的本觉理所起的始觉智,故始觉智的观照般若,不离所证得实相般若的本觉理。能证所证,原同一体,不可分割;只是始本合一,智理一如而己。既无能证之观智,亦无所证得的空理。故说:无智亦无得。
 
佛在金刚经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经亦说:‘无智无证,即是证佛法身。’是以真正通达般若真空妙理的菩萨,是不会见有能观之智,及所证空理之得,否则,便是能所未亡,法执未空,怎可以进趣佛道?
 
或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是众缘所成,属生死染污之法,理应遣除。为什么连声闻、缘觉、乃至菩萨所修圣人之法,也要抹煞呢?当知般若真空理体,凡圣情尽,智虑都亡,根本不立一法;非但没有凡夫染缘而起的蕴处界,也没有二乘净缘而起的四谛、十二因缘法,就是菩萨能观的般若‘智’,以及由观智所证‘得’的真空理,通通都是没有自性,其性就是诸法空相。故说:‘无智亦无得’。
 
事实上,在俗谛理言,是有生死,也有涅槃;有凡夫法,也有圣人法。所谓:有事有理,有因有果,有修有证。而且是如来藏性的一部份,属于不空如来藏;但不空如来藏,只是性之用,非性之体。藏性之体,是真空的真谛理;藏性之用,是妙有的俗谛理。本经宗旨,是显般若真空的理体,所以是不空而空。凡情圣智,一切皆空,不独空凡夫法,连三乘圣人之法亦空;不止破凡夫的我执,亦破三乘圣人的法执。二执破,妄情尽,真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