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埔军校的风云岁月:中国黄埔军校-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件事,是当时学校给每个毕业生发1000多元钱,到全国各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这个钱款可是个大数目,记得那时的一斤鸡蛋才7角多,一斤瓶装茅台酒也就4元。学校指定我们这批学习中国现代史专业的毕业生,分别到国共两党的“圣地”广州、重庆和井冈山、延安4地实习。系里将名额指标分配到各班,我们这批毕业生共72人,每个方向分配18人。但究竟谁去何方?各班同学之间产生了分歧。我当时所在的第一班8人,每个方向两人,大家议定:抓阄。我抓的是去重庆,好友徐海波抓的是去广州,都是去国民党的“家乡”。徐对我说:“我两个月前的暑假期间刚到广州旅行,你是从成都军区部队来的,以后肯定有机会去重庆,咱们两个换一下‘阄’好不好?”我欣然同意。就这么一“抓”一“换”,使得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撰写的就是黄埔军校史,也决定了20年来我对这一研究课题的不断探索,与黄埔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此,在那之后的近10年间,我采访了600多名黄埔军校第1至第23期毕业生。1993年出版了专著《黄埔军校在大陆最后一期》,后收到许多黄埔生提出的宝贵意见和馈赠的资料,1998年又再版此书。本来按照出版社的邀请,接着再撰写黄埔军校前几期的书稿,并又多次从北京专程再访广州黄埔岛。之间也写了一些专题短篇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但在写作中总感觉到缺少应有的一些资料,并渴望台海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正常化,等待能得到海峡对岸的有关史料,以不至于给即将成书的本拙著留下过多遗憾。所以,书稿始终未能出手。
2004年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之前几个月,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的《黄埔》杂志汇编增刊《黄埔情缘》,共收集70余篇文章,其中收录了本人的文章11篇。同一个作者的文章占了全书的七分之一,由此也又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再次提出让本人续写黄埔军校史,许多黄埔老人和黄埔史研究的同行也给予鼓励。多方的盛情难却,只好应承下来。
本书稿原准备写的是《黄埔军校史研究》。现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在注重史料性的基础上,加重了文学成分,以增强可读性;插图400余幅,以使图文并茂,增强观赏性;同时,为了不至于读者阅此书后很快就扔掉,撰写中又加重了类似工具书的资料检索效能,除附录外,将有关图表穿插于本书各章节中。以便一册在手,就能够查阅早期黄埔军校史的一些基本数据,比较全面、方便、简捷地了解黄埔军校的沿革和概貌。
在此特别要感谢的是黄埔军校史研究专家陈以沛先生,我曾在1986年、1998年、2002年到广州登门拜访;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郭红,自1986年相识至今已20年,虽只见过当初那一面,但常通信息,她并自广州邮寄黄埔资料给我;《黄埔》杂志主编李庚起、编辑张晓群,也已是多年的老朋友,谈黄埔,说军校,给了本人撰写此书很多帮助和启迪。还有不少好友及同仁,他们都为此书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史料,特别是其研究资料和成果。
笔者还采访了众多黄埔老人,在此难以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但有一些黄埔老人是笔者终生难忘的忘年之交和挚友,在本书出版之际,不能不提。特别是黄埔一期生侯爵(又生)、苏文钦,黄埔十期生裴先章(治镕)3位老黄埔。还有黄埔一期生廖运泽、蒋超雄、韩浚、曹利生等,黄埔三期生陈颐鼎等,黄埔四期生姚国俊等,黄埔六期武汉分校女生黄杰等,黄埔十二期生乔曾希等,黄埔二十三期生戴孝密、曾广文、陈镇中等。还有北京、广州、南京、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西安、济南、武汉等地的黄埔军校同学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本人采访时也提供了很多方便和资料支持。在此特向他们及家人再次表示感谢和亲切的问候。在此也特别向本书引用了其资料或研究成果的黄埔老人和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有的在文中或附录中标注了被引用者的姓名和著作,有的则因为在搜集资料时即缺失原作者姓名或资料不完整而留白,在此也敬请谅解,容后再补。
本书成稿虽历经数年,但交稿之际仍有未穷尽资料、不完整和仓促之感,其中可能还存在一些谬误之处,竭诚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和补充。
陈宇
2005年冬于北京三座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