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 2006年第10期-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斑斓的人影;如舞蹈般曼妙轻移;想必那就是我们洪湖的采莲姑娘了。
在岸边;有无数只小船半陆半水地歇在一排崭新的瓦房前。这些船小得出奇;长不过两米;宽不过两尺。如果把两条船合扣在一起;就恰似一个大腰鼓了。一个老汉正把一条船从湖中撑过来;船的那头;船舷齐水;老汉像是立在水面上;船的这一头却高高地翘起;好像是昂着头对我们说:欢迎!欢迎!同学说;真有意思;搞一条试试!于是;我们便把一条船推下水去。哪知;那撑船的老汉却大声地叫喊起来:“莫瞎搞;小心掉进湖里!”
我们回头一看;见那老汉跳上岸来;把住那小小船头;只轻悄地一拖;那小船就半陆半水地搁在那了。老汉对我们说:“这船是专门用来采莲的;又叫梭伐子;它不听你们的话的。要去采莲;我帮你们搞一条听话的船。”说着把我们引到另一排小船那里。果然;这里的船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船一个样:前有艋头;后有艄尾;只不过小了点;站在上面一晃一晃的。老汉说;这是鸭划子;专为放鸭用的;比采莲船平稳多了。
我这个“老洪湖”自然在老同学面前“腰上缠死鼠;装起打猎的”;拿起竹篙;一摇一晃地把船撑进那密不透风的荷的森林。同学怕落下水去;不敢站立;只好双腿跪在船头;一手扶着船舷;一手摘莲蓬;躬腰驼背;好不狼狈。莲蓬可真多;一个挨一个;船一撑;水一涌;它们就摇头晃脑;憨态可掬;可我们的船刚一靠拢;它们却躲到硕大的荷叶里面去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等你扒开荷叶;你觉得好的却够不着;够得着的;却不尽如人意;不是老了;就是嫩了;加之荷杆森森;船行艰难;我已累得满头大汗。再看同学;虽然精神抖擞;但两条胳臂却留下了一条一条被荷杆划破的血印。世人都知道莲子好吃;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采莲的艰辛呢?我想;莲籽中间的那一点绿色的苦芯;是上天为了提醒吃莲的人而特意让它生长的吧。
我们一边摘;一边吃;好不容易装了半个船舱。看看天色将晚;准备回程。我刚要掉转船头;同学忽然指着前面的一排房子大叫:“那不是我们刚来的地方吗?”咳!忙了半天;想不到是在原地打转!
这时候;同学忽然兴致大发;从我手中抓过竹篙;立起身子要过一把撑船的瘾。没撑几下;就见前面有一蒿草拦路;我说:“冲过去!”他用力一撑;小船往前一窜;同学手中的竹篙还没松劲;船又猛地向后一退。我连忙抓紧船帮;喊了声“招呼!”只见同学先是往前一跪;随之朝后一仰;“扑通”一声栽下水去。只见他双手乱抓乱拍;搅得湖水四溅;不过他很快就站在水里了。原来这里的湖水只齐胸深。小划子颠簸了两下;也恢复了平稳。我这才从虚惊中稳下神来;把他拉上船。望着他那浑身湿透且挂满湖草的水鬼模样;我实在忍俊不禁。同学向我呆视片刻;也好梦方醒。于是我们“哈哈哈”地放声大笑起来了。在我的再三动员下;同学终于把湿淋淋的衣裤脱下来;铺在船面上;暂且做一回“光腚猴”。当小船拢岸时;同学的衣裤也晒干了。我们用褂子包;用裤筒装;把莲蓬带上岸来;寻了一片平坦的草地;坐下来剥莲蓬;忆往事;谈理想。我忽然感觉到;此情此景真还有点黄庭坚和钱志仲“到收莲时;剖蚌煮鸿头”的那番情趣呢!只可惜手头没有一杆猎枪;而且洪湖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比较严重;一时无法弄到鸿头来煮。你看;不是有些扫兴么?
责任编辑易山
神农架诗草(三首)
神龙架铁肩油杉古树
巴山古树承地灵;
千秋挺拔凭根深。
世态炎凉浑如醉;
风雨飘摇总无言。
匆匆商贾乞贵货;
拳拳学子索功名。
华冠只是乘凉处;
得失全在真与勤。
过神龙峡
山溪水冷芳菲残;
千丈飞瀑戏群猿。
野人行藏无觅处;
游子空吟大巴山。
神龙架紫薇岛暇想
闲理钓竿鲤鱼肥;
巴山灵脉通紫薇。
茂林修竹横塘静;
一缕清风野人随。
(作者喻林祥;湖北应城市人;系兰州军区政委、上将。蒲阳为应城古名)
高原
1
汽车停在山下的空地
我们走向山顶
石头越走越高
树木拼命向天空拥挤
我们和太阳一起升到了十点
月亮。母亲临终时不肯闭上眼睛
鹰飞去了
留下没有弄脏的雪
2
海子
在海拔三千米以上想念大海
都是石头和雪滴嗒的清澈
纯洁的玻璃装饰天堂
没有泥沙
没有鱼虾神仙的水
也许有另一种毒素
游泳是可以的
但怕失去了重量
3
我们一行
每人口袋里至少三把牦牛角梳
送情人
送朋友
送妻子
梳子弯着各自的心事
一头牦牛奔起来
满山的牦牛奔起来
原本沉默牧草饮水的石头
竟牦牛般狂奔
狂奔的高原
把看牦牛的我们
惊呆成石头人一样立在路边
4
峰顶
只适合平地仰望
便不能增加我们的高度
一个人与十万座山
一腔血与亿年的冷
一己悲欢与隔世的云海
上山时的食粮
早已颗粒无存
塑料袋被风吹走
没有记忆的飞翔
登上峰顶其实就是开始崩塌
5
经幡的下面
蝴蝶在飞
这里的每寸土地
都沐浴过了哈达有黄色和白色
雪都是洁白
同志们啊导游丁当发话了
净口必净心 少喝水 不吃牛肉干
能忍则忍
日常那一套回到山下再说
6
峭壁悬崖
我们被挤到了世界的边缘
借用飞鸟的眼看
汽车白色的爬行
像一只蚕
我在第三排靠车窗的位置
比谁更关注下一刻
如果年轻的羌族司机
脊背感到灼痛
那是我的目光所为
我在内心不断制造事故
而忽略了沿路的风景
7
一队人马
翻过了雪山
弯弯曲曲平平仄仄
昂首进入毛泽东的七律
然后无数次印刷
被镜头改编
我翻过海拔五千米的战争和革命
低头。黄黄蓝蓝的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如沉睡已久的面孔
从雪地扬起
8
无数支水
在山的体内爬行
坚定如蚯蚓或者透明的蛇
总算找着出口
飞身跃下
把亿万年的寂寞
摔成白色的喧哗
果实红在瀑布的下面
我在泡沫之上
想象着花开
9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源地
纯是一种巧合一种偶然
汇在一起一个挨一个
有序的流动
像是有人在暗中指挥
我裹在其中不敢停下
只听说前面有美的风景
像一滴水被身后的波涛推着走
10
所谓瞬间和永恒
就是一束瀑布的垂直距离
我朝下面望了眼
心随一片落叶坠入深潭
身体向道路中间倾斜
本期诗歌责任编辑易山
早年的荒原(组诗)
西 部
西部
豪气死后雄风死后
唯留下桃花是班超的遗孀
蝴蝶是张骞的遗孀
月亮是李白的遗孀
梨花是岑参的遗孀
守寡的岁月寂寞成山河的肃丽
在每一滴秋泪里哀婉地
梳妆
而我早年鳏居的
孤灯呵
该娶哪一朵秋色
作青春的新娘
九月的雷电吹响迎亲的唢呐
一只寒蛩的小小婚轿里
端坐着
寥廓的
秋光
俯冲的群山
俯冲的群山
是苍穹下凝固的一道道
错综复杂的上帝的
几何题把
无解的山河摊开成
岩石的试卷在
铁青的思维里演算
火与冰的秩序
唯有群山深处一点
红衣的骑影是
偶然的数据以
血肉的灵动求证
山河的生机一点小小的骑影是
横亘群山的生命的定理
在一轮阅卷的落日下
穿越万古的难题
唐诗里的月光
读罢唐诗感到
今夜有唐朝的月光
奔袭在我一滴乡泪里
暴动在我一张白纸上
割据在我一茎白发里
屯兵在我一方
枕头上
秋风无语
夜虫无语
唯今夜的月光是唐诗的骑术
是李白的骑术呵
唯我今夜的白发都是
月亮的鬃毛
驮着今生的诗歌
穿越我三十年
内心的洪荒
一瞥
边马
在荒草里细嚼着
王昌龄的绝句
孤烟
在落日边草书着
王维的
名篇
被山河吟出的
平平仄仄的古道呀
押韵着天际的荒烟
平铺直叙的大漠
对仗工整的蹄韵与
意境高古的月亮
山河的意象绵延千古
却只肯馈赠我
寒蛩几句
白发几行
浮云几篇
秋夜的虫叫
秋夜的虫叫
是我体内醒着的原籍
是我体内片断的山河
是唐诗的拾遗或
沧桑的尾歌
是一滴露珠里叫醒我的
前世的乳名响遍
最辽远的边土
是月光配发的
天堂的细粮呵
供我双耳细咽或
灵魂咀嚼一种
铁色年代里最青翠的
营养在
如铁的大地上煮沸我
青春年代的
骊歌
我的苏南苏北(二首)
二月龙抬头
元宵节的龙尾;
刚从舞龙人的头顶游走;
二月一抬头;
就定格在春的底版上了。
老人一番祝福的宏愿;
似惊蛰的春雷;
在人们心上隆隆滚过;
暖暖的地气上升;
殭化的生命纷纷抬头。
地里;一茎一茎拱出了绿;
枝头;一芽一芽绽开了绿;
远山;一坡一坡披上了绿;
近水;一圈一圈流动着绿;
处处萌发蓬勃的生命色;
春;绿向天涯。
二月是冷色的;
太阳却是暖烘烘的;
对着太阳作一次深呼吸;
吐出胸中郁积的二氧化碳。
冰冻三尺的日子;
全部封存进记忆的档案;
虽还有春寒;
虽还有薄冰;
已不砭人肌骨;
已不再令人心悸失魂落魄;
河边的冰碴融入春水;
滋润布谷鸟叫醒的季节。
二月二;龙抬头;
老人将龙舞得出神入化;
舞龙人纷纷脱去了棉袄;
露出汗津津鼓突突的胳膊与胸膛;
腾跃在热气腾腾的版图;
凝滞的平静打破了;
空气里弥漫灼烫的气息。
呵;二月;
早春的桃树悄悄抬头;
像龙头上簪着的艳红;
一枝;两枝;
一点;两点;
尽管红得还有点浅淡;
毕竟亮色已渲染大地;
春天来了。
乡风
风从田野上吹来;
泥土气息夹着三角洲的湿润;
沁我肺腑;
鹧鸪声声撩人。
惊蛰刚过;
种子在隐隐雷声中崛起;
春在拔节;
吐露姹紫嫣红的芳馨;
丰裕默默孕穗;
四季期望于春的耕耘。
黧黑的单调;
原不是土地的本色;
贫穷;再不是江南农村的别名;
补丁叠着补丁的日子;
早已走进历史课本。
历史已翻到新的一页;
粗糙的茧手;
将四月的风;
摩挲得绿色透明。
悠扬的号子;
春雷隐隐;
此落;彼起;
换成隆隆新韵。
古榆下老人评今说古;
新版:有吏夜捉人;
石拱桥下弹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商标城乡驰名……
“二月二;家家户户接女儿”;
花一样缤纷的村路;
乡村工业甩成一条彩龙;
茉莉花似的乡俗;
茉莉花似的风韵;
茉莉花似的娇媚;
走进娘家花一样的楼门。
长江从家家窗前流过;
绿色的风从春的田野上流过;
流过风土、风物;
流过风采、风情;
我走进了鹧鸪声声的风俗画里;
扑面而来;
江南农村簇新的乡风。
那夜无语(四首)
随便走走
走走随便走走
风随心动
影随光移
走走为自己走走
放飞的是紧张的心情
贮蓄的是久远的律动
脚步被绿意缠住
情感为金秋陶醉
咀嚼着秋韵秋收
丰富了市井街道
带给乡村流动的色彩
体现一种风格
走走随便走走
捕捉倦后难得的快乐
简单就是朴素美丽
随便走走
只是一个过程
它酝酿再次冲刺的激越旋律
秋意
秋风把果实层染
也使树叶褪绿
落叶让位给绿叶
所有付出都期待盛秋收获
风过来时我要添加衣服
秋天能否晚一点到来
待到果熟时节
树木增加了一圈年轮
亦增加了承重能力
待到落叶时节
我又增加了一道皱纹
树根成了我的胡须
好苹果总站在高枝点头
我的心思更加深沉了
城乡演进
大城市屋檐太窄小
难比乡舍檐下躲避风雨
市民邻居多交流太少
村民左邻右舍飘着亲情
城里车水马龙压抑空气
大城市的人
大城市的事
叫乡里人很难读懂
古老的名声是虚的
但能远播
远的可能就在眼前
眼前的不定长远
世上本该有不揭底的谜底
不揭底的谜大多包含和谐
城市和乡村的强健和辽阔
就这样在因时应变中传递
乡村是城市的基石
城市是乡村的丰碑
那夜无语
风从窗外匆匆走过
心随风儿飘荡
突见电闪雷鸣
窗被雷电烧红
有许多不习惯的不习惯
檐雨嘀答嘀答
读秒般唱着古老的童谣
顽皮的雨珠
借风偷偷挤进窗缝
溅落在我瘦长的手臂上
凉嗖嗖的直到末梢神经
路灯红肿着眼睛
伤心地落泪了
吊篮摇着长长的辫子
挠痒我的后颈
很长时间忘记黑暗
很短时间忘记光明
细雨斜窗
飘荡的心湿漉漉的沉淀
重温两个现实主义经典法则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文学;曾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高度赞誉;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远的不说;仅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就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可近一、二十年来;现实主义却令人惊讶地被当代文学界所漠视;这直接导致了文学的边缘化;严重地损害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声誉。
文学的实践证明;香车、美女;故弄玄虚的“后现代”;不能得到读者承认;也不能承担起当代文学的责任。中国当代文学有责任;有义务对我们国家、民族正在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进行深刻的反映。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法则。
作家从自己最熟悉、最具生命体验的生活出发;满怀对人民的爱进行创作。
先简单谈谈:对这一经典法则的挑战。
中国某些“现代派”文人如此展开故事;一个蜻蜓一样的精致的女子;站在一个国王的手中。某一“现代派”诗人写道:“一只黑乌鸦就是黑乌鸦”;往下看;还是“就是黑乌鸦”;还有的把《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改动一下;改成一个现代刁女子;也就演绎成了一篇。反传统、反现实的立场是非常清楚;但实践证明;读者都被他们吓跑了。这样的文学;正眼不看老百姓;老百姓也不正眼看它。当然;也有些较好的现代派作品;汲收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当作别论。
我们再来看看列宁是怎样赞扬托尔斯泰的:“托尔斯泰极其熟悉乡村的俄国;熟悉地主和农民的生活。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里对这种生活描述得这样出色;使得这些作品列入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里。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的破坏;加强了他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强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而言;托尔斯泰是属于俄国上层贵族的;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他在自己晚期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
列宁在赞扬托尔斯泰的同时;也赞扬了现实主义;赞扬了经典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则。赞扬了现实主义作家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这种血肉联系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过程;包含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
伟大的鲁迅对他所处时代的国民也有着极熟悉、深刻的了解;正是基于此;鲁迅能深入到半殖民、半封建国民精神海洋深处;能够发现可怕的“国民劣根性”;能创造阿Q这个不朽的“民族精神典型”。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