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

第7章

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第7章

小说: 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放大豆市场时,美国大豆一夜之间占据了中国整个大豆市场。国家一看这样下去那还了得,不得不紧急叫停大豆市场的完全开放,这样中国生产大豆的农民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所以经济一体化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开放,一下子消除所有的贸易壁垒。

    但是总的来说,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是一个全球浪潮,违背这个浪潮和趋势的国家就会被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城市化

    【点睛】丑小鸭进化成白天鹅的漫长过程。

    【释义】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镇人口,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谈古说今】1978年,我国设市城市193个,人口超过100万的有13个。2007年,设市城市达到656个,100万以上人口城市达到117个,其中出现了像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数个。在短短三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占全国土地面积6。3%,人口25。5%,实现全国GDP的46。5%,出口的77。9%,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问题总是伴随着成就而来,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城市将新增人口3。5个亿,其中流动人口占2。4个亿,所谓的流动人口大多是农民工,这些人处于社会的底层,拿着微薄的工资,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没有基本生活保障,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民工的流水账。

    这个民工主要帮一个公司干干杂活,都是那些办公室里白领不愿干的活,比如搬搬东西,送送水之类,基本上靠一根扁担,两根绳过活。下面是他的流水账:

第二部分 第32节:金融经济关心民生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4)

    房租:50元(6个民工合租一间贫民区的小房间)

    管理费:20元(街道收的,包括10元的暂住费)

    餐费:110元(早饭1元,午饭3元,基本上是只管饱的那种,晚饭自己做)

    买菜:27元(6人轮流买菜)

    买米:15元

    日用:30元

    买烟:20元(2块钱一包的那种,几天抽一包)

    通讯费:17元(很大一部分用来给公司回电话)

    交通费:3元(基本上都是靠走)

    给儿子生活费:200元(儿子在县里上高中)

    给老婆买衣服:20元(明显是打了折的地摊货)

    寄回家:150元(存起来供儿子以后上大学用)

    给母亲看病:50元

    意外支出:60元(为了抢活,乱闯红灯被罚10元,走路不小心碰到一小伙,被讹诈50元。)

    像这样的民工,保守估计,在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至少每个城市有200万以上,而这样的生活标准应该是中等吧。这是一群被忽视的人群,一群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好处的人群,需要我们的政府多加关注。

    金融深化

    【点睛】从青涩走到成熟,这是必经的阶段。

    【释义】金融深化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谈古说今】目前我国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是非常严重的。首先外汇就存在管制,任何个人不能自由地到国外去进行投资,人民币汇率的高低也是由央行控制着,每年甚至每个月商业银行能够贷出去多少钱有时都要由政府规定。这样管制过于严格会导致很多没有效率的市场行为,汇率不能真正地反应市场上对两种货币的供求,贷款也不能反映企业对资金的渴望程度。

    2009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实施第三次降税,关税水平降到2。8%,远低于9。8%的我国关税的平均水平。在此后不到14天,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的〃两会〃传出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已将对越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调研报告递交人民银行总部,中国与东盟之间在2009年上半年率先开启人民币试点。

    这个人民币试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各东盟国家不是与我们进行的贸易很多嘛,而现在贸易大多使用第三方货币——美元。这个试点开始以后呢,就是说结算货款就不再用美元,而是用我们的人民币了,这样人民币国际化就向前迈出了一步。现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上海五城已经开始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试点活动了。除此之外,中国还与巴西签订协议,以后咱俩贸易就用我家或你家的货币,不再用美元了。

第二部分 第33节:金融经济关心民生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5)

    其实国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就是要把人民币推向世界。以前我们总是把人民币管的太死了,人家想来投资都不行,这样长久下去不利于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也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通货膨胀

    【点睛】通货膨胀是能把你手里的雪糕变成冰棍的小恶魔。

    【释义】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的发行量超过经济中的需求量,从而产生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谈古说今】2008年,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钱越来越不经花了!〃其实就是通俗版的通货膨胀的释义。打个比方,本来一顿饭只要5块钱就能吃好了,而现在却要7块钱,本来一斤猪肉只要8元,现在要10元,这就是通货膨胀。人们不禁深思,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它从何而来。下面是通货膨胀的几种成因。

    第一种情况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于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商品的供给基本上就是那么多,所以当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忽然变得很大,超过供给的时候,自然是供不应求,买的多卖的少,厂家一兴奋价格也就涨了,于是物价自然就上升了。中国有句老话:物以稀为贵,道理跟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种情况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的。如在七十年代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全球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国甚至一度达到两位数,是二战以来的最高值。

    在国民党执政后期,曾经有一个农民挑着两个筐子的钱去商店买东西,有事走开一会,等回来以后发现两堆钱在地上,装钱的筐子被偷了。很讽刺吧?可是却是真实发生过的,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在当时出现了非常罕见的恶性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也只有在战争年代或动荡时期才会出现。一般我们生活中出现最多的都是些比较轻微的通货膨胀,在1%~5%之间,此时人们感觉不到物价的变化。稍微严重点的会在5%以上,人们能普遍感觉到身边的餐馆都在不停地提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应付通货膨胀呢?轻微的通货膨胀其实并不需要担心,他们只是悄无声息的存在着,对我们的生活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实际上,轻微的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说对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利的。但是对于严重的通货膨胀,我们就必须要采取行动,钱是肯定不能存到银行了,实际利率为负数,那点利息还不够贬值呢。最好都换成其他货币,比如美元,日元什么的,要是没办法换,就去买黄金,或者一些收藏品,这样可以避免物价严重上涨带来的损失。

    产能过剩

    【点睛】食欲很旺,但却消化不良,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了。

第二部分 第34节:金融经济关心民生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6)

    【释义】产能也就是生产能力,指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

    【谈古说今】目前,中国许多行业,如钢铁、焦炭、煤炭、汽车、航空等都存在着产能过剩的情况。

    以钢铁产业为例,前几年,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的繁荣等原因,对钢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钢铁价格一路上涨。国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投入重资购买设备,扩大产能。然而随着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需求大幅放缓,导致前几年刚刚投资的产能用不上,全国大中型钢铁公司普遍亏损。

    在这样背景下,一幕幕悲剧不断上演。2008年11月10日,江苏不锈钢巨头兴利来特钢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存林猝死。

    关于不锈钢巨头包存林死因众说纷纭,企业对外的公告是因病猝死,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企业资金链断裂,包走投无路自杀身亡。54岁的包存林一直身体很好,从前没有生过什么病,所以猝死的可能性极小。在他去世前一周,他就有过轻生的念头,当时吞下大把的安眠药,被送往医院,最终醒了过来。之后家人为防不测,对他严加看守,可悲剧还是发生了。

    1999年,包存林和一个广东的老板合伙开了一个钢铁厂,当时规模很小,占地只有16亩。

    2003年,产品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的〃长利〃牌不锈钢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的称号。

    2004年,实现产值2。2亿元,利税4000万元。

    2005年,为了做大做强,包存林新征328亩土地扩建,新上的680热连轧生产线等,投产后年产出可达5~10亿元。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开始向实业蔓延。

    2008年,全球对钢铁需求快速下降,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停产或部分停产,产值下降近六成。

    包存林就是因为扩张太快而导致如今的境地。为了扩张,他从银行贷款4。2亿元,眼看就要到了还款期限,而自己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没有销售额的情况下,手中已无资金,最终在强大的压力面前,选择了不归路。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那些在创业道路上艰难跋涉的企业家们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值得我们去憧憬和爱戴。但是我们更应该去反思,在盲目投资,一味扩张的道路上,我们还能走多远?

第三部分 第35节:炒股不得不知的经济常识(1)

    下篇:经济思维篇

    第一讲:炒股不得不知的经济常识

    价值投资

    【点睛】专情要比多情幸福10000倍,所以要与喜欢的公司白头偕老。

    【释义】价值投资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并在后来由巴菲特发扬光大的投资方式。如今价值投资风靡全球,被投资者奉为圣典。价值投资的精髓就是投资于那些股票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公司,并且长期持有,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好处。

    【谈古说今】价值投资之所以会受到全球投资者如此的爱戴,与巴菲特通过价值投资成为全球首富是分不开的。从1965年~1994年,巴菲特的投资业绩平均每年增值22。9%,高于道·琼斯指数近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公司1万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以得到900万美元的回报:谁若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巴菲特凭借着对价值投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

    2000年之前,全球的投资者都热衷去购买互联网公司的股票,那时互联网还是一个新概念,人们都看好它的潜力。所以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一只营业额2个亿,亏损1个亿的互联网公司股票的价格往往要是一个拥有10个亿营业额,1个亿稳定收益的传统公司股票价格的好几倍,就因为它与互联网相关。而巴菲特却没有投资于任何一只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当问到为什么他不投资时,巴菲特只用了一句话就回答了:〃因为对这些公司不了解,所以不投资。〃巴菲特没有赶上这次财富盛宴,在2000年公布的年报中,显示巴菲的投资业绩有所下滑,从1999年的盈利28。3亿美元跌到2000年的15。57亿美元,质疑之声开始出现。然而世界上没有不灭的泡沫,2000年之后,互联网泡沫破灭,全球投资者都蒙受了巨额损失,原本高高在上的股价,在没有盈利预期的情况下,跌得分文不值,股市里充斥着凄惨的悲号。此时巴菲特的业绩却逆势上涨,显示出价值投资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价值投资的理念并不复杂,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从来不去预测股市的底,更不会去预测哪里是顶,他们买卖股票的唯一原则就是这只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投资它并长期持有就会获得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他们选择股票的标准就是安全边际准则,也就说如果明天交易市场就关门了,这个公司股票还值得买吗?如果值得那就买吧。价值投资者不像那些股票投机者,他们不需要一夜暴富,而追求的是一种稳定的长期的高收益,是用复利来赚钱。巴菲特每年的收益率也就20%多点,并不算高,但是人家牛在能够每年都获得这个收益。价值投资看重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长期持有,巴菲特说过,购买一只股票期待它第二天上涨是愚蠢的。平均下来,他所投资的每只股票持有期达到8年。

    说起价值投资每个人都知道,但是能够真正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人却寥寥无几,一般的投资者也没有巴老那样独到的眼光和良好的心态。大多数人都将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结合起来,寻找一个中间点,进行自己的股票买卖。

    套期保值

    【点睛】不求一夜暴富,但求守住利润。

第三部分 第36节:炒股不得不知的经济常识(2)

    【释义】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来规避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比如某公司想在未来三个月买入100吨大豆,但是又害怕价格会上涨,所以就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吨大豆,三个月后成交,这样价格就被锁定了,大豆价格的波动就与其没有关系了。

    【谈古说今】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公司为了对冲西奥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亏损147亿港元。该巨亏事件令香港证券界震惊,在复牌后短短一周内中信泰富的股价跌去七成。最终一手打造中信泰富的荣智健宣布离职,跟随荣智健20余载的范鸿龄也宣布辞去中信泰富总经理的职位。

    一般大型企业在进行数额巨大的海外收购时,由于付款时间较长,而且不是一次性付清,所以必须要考虑到本币与外币之间汇率的波动产生的风险。为了锁定成本,一般企业都会进行外汇的期货交易。但是明明是希望可以套期保值的,怎会造成如此大的亏损呢?下面我们看看这份套期保值合约的背后。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建了一个铁矿石项目,需要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你去买东西不可能拿着港元去吧,人家要的是澳元和欧元。所以中信泰富就需要拿他的港元或者美元先去兑换成澳元和欧元,然后再拿去该买啥买啥。2008年年初,中信泰富用0。85美元可以换到1澳元,但是到了6月份就需要0。93美元了,也就是说澳元升值了,这样中信泰富就需要更多的美元去换成澳元。他们想这样不行,不确定太大,为了规避这个风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