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上下五千年005 >

第17章

上下五千年005-第17章

小说: 上下五千年00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秘密回到松江,准备再组织起义军。这时候,他们打听到太湖长白荡有一 

支由吴易领导的抗清义军,正在重整旗鼓。夏完淳把家产全变卖了,捐献给 

义军做军饷,在吴易手下当了参谋。他还写了一道奏章,派人到绍兴送给鲁 


… Page 72…

王,请鲁王坚持抗清。鲁王听说上书的是个少年,十分赞赏,封给夏完淳一 

个中书舍人的官衔。 

     吴易的水军在太湖边出没,把清军打得晕头转向。但是后来由于叛徒 

的出卖,义军失败,吴易也牺牲了。 

     过了一年,陈子龙又秘密策动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这次兵变 

不幸又失败了,吴胜兆被杀害,陈子龙也被清军逮捕。陈子龙不愿受辱,在 

被押解到南京的船上,挣脱绳索,跳河自杀。 

     夏完淳正在为失去他的老师而悲痛,因为叛徒告密,他自己也被捕了。 

清军派重兵把他押到南京。 

     夏完淳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他给他亲友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诗 

篇和书信。死亡的威胁并没有使他恐惧,他感到伤心的就是没有实现他保卫 

民族、恢复中原的壮志。 

     对夏完淳的审讯开始了,主持审讯的正是招抚江南的洪承畴。洪承畴 

知道夏完淳是江南出名的“神童”,想用软化的手段使夏完淳屈服。他问夏 

完淳说:“听说你给鲁王写过奏章,有这事吗?”夏完淳昂着头回答:“正是 

我的手笔。”洪承畴装出一副温和的神气说:“我看你小小年纪,未必会起兵 

造反,想必是受人指使。只要你肯回头归顺大清,我给你官做。”夏完淳假 

装不知道上面坐的是洪承畴,厉声说:“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 

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 

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这番话把 

洪承畴说得啼笑皆非,满头是汗。旁边的兵士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 

提醒他说:“别胡说,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 

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祭,满朝官员为他痛哭 

哀悼。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 

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色像死灰一样,不敢再审问下去,一拍惊堂木,喝 

令兵士把夏完淳拉出去。 

     公元1647年九月,这位年才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西市被害。 

他的朋友把他的尸体运回松江,葬在他父亲的墓旁。到现在,在松江城西, 

还留着夏允彝。夏完淳英雄父子的合墓。 



                          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之后,他手下大臣黄道周是个真心抗清的人, 

一心想帮助隆武帝出师北伐。但是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 

不愿出兵。过了一年,清军进军福建的时候,派人向他劝降。郑芝龙贪图富 

贵,就抛弃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权也灭亡了。 

     郑芝龙有个儿子叫郑成功 (福建南安人),当时是个才二十二岁的青年 

将领。郑芝龙投降清朝的时候,郑成功苦苦劝阻他父亲。后来,他眼见父亲 

执迷不悟,气愤之下,就单独跑到南澳岛,召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清 

王朝知道郑成功是个能干的将材,几次三番派人诱降,都被郑成功拒绝。清 

将又派他弟弟带了郑芝龙的信劝他投降。他弟弟说:“你如果再不投降,只 


… Page 73…

怕父亲的性命难保。”郑成功坚决不动摇,写了一封回信,跟郑芝龙决绝。 

     郑成功兵力渐渐强大起来,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他跟抗清将领张 

煌言联合起来,乘海船率领水军十七万人开进长江,分水陆两路进攻南京, 

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是清军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骗他。郑成功中了清军的计, 

最后打了败仗,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清军已经占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用封锁的办法, 

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郑 

成功在那里招兵筹饷,都遇到困难,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 

败无能,霸占了台湾的海岸,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台湾人 

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镇压。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 

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 

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恰好在这时候,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 

郑成功,劝郑成功收复台湾。他说,台湾人民受侵略军欺侮压迫,早就想反 

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敌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 

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 

     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进攻台湾的信心就更足了。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要他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 

自己亲率二万五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 

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这时候,有些将 

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郑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 

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的船前进就 

是。”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 

 (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 

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叫何延斌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 

湾岛。 

     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迎接亲人。 

躲在城堡里的荷兰侵略军头目气色败坏地派了一百多个兵士冲来,郑成功一 

声号令,把敌军紧紧围住,杀了一个敌将,敌兵也溃散了。 

     侵略军又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 “赫克托”号,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 

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赫克托 

号围住。郑军的战船小,行动灵活。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 

炮,把赫克托号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赫克托号渐 

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 

到巴达维亚 (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说只要郑军 

肯退出台湾,他们宁愿献上十万两白银慰劳。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 

方,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郑成功喝退 

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敌军还想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有个当地 

人给郑军出个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切断水源, 


… Page 74…

敌人就不战自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 

乖地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 

的办法逼他们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 

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 

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成为我国历史上 

杰出的民族英雄。 



                          253 李定国转战西南 



     隆武、鲁王两个南明政权先后覆灭之后,清军分三路向西南进攻,驶 

守在两广的明朝官员瞿式耜 (音sì)等在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号 

永历,历史上称他永历帝。公元1647年十一月,明朝将领何腾蛟,依靠 

大顺军余部的力量,在全州大败清军;瞿式耜在桂林,也打退了清军的进攻。 

南明军声势大振。但是,由于桂王政权内部的不团结,湖广和广西又被清军 

占领。过了两年,何腾蛟在湘潭被俘杀害,瞿式耜也在桂林城被清兵攻陷后 

就义。在桂王政权面临覆灭的时刻,李定国领导的大西农民军,担负起抗清 

的重任,在西南一带又继续战斗了十多年。 

     李定国是张献忠手下四名勇将之一,又是他的义子,最大的是孙可望, 

李定国是老二。 

     张献忠牺牲以后,留下五六万起义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南下贵 

州、云南。他们派人向永历帝建议,愿意和他们联合抗清。经过一番周折, 

永历帝看到形势危急,只好依靠大西军,封孙可望为秦王。 

     孙可望是个野心家,他把永历帝控制在手里,在贵阳作威作福,独断 

专横,不把抗清放在心里;李定国却一心抗清,他在云南花了一年时间,训 

练了三万精兵,加紧制造武器盔甲;他还找了一批驯象的人,组成一支象队。 

在做好准备之后,决定出兵进攻清军。 

     李定国领导的军队士气高涨,军纪严明。他们从云南、贵州一直打到 

湖南,连战连胜,收复了几座重镇,接着,又三路进攻桂林。驻守桂林的清 

军主帅孔有德几次派兵迎战,没有交战兵士就逃散了。孔有德不得不亲自带 

兵到严关,和明军对垒。李定国大军一到,前面是高大的象队,后面是雄赳 

赳的兵士。大象一上阵吼叫起来,清军的战马听到象吼,就吓得到处乱窜。 

那时,天忽然下起大雨,电闪雷鸣,象群趁势一冲,清兵大败,明军奋勇追 

击,杀得清军一败涂地。 

     孔有德急忙把兵士撤进桂林城,把城门关住。李定国把桂林城紧紧包 

围,日夜猛攻。孔有德亲自登城防守,明军的乱箭射去,正中了孔有德的前 

额。这时候,他又得到城北山头己被李定国攻占的消息,就放起一把火,投 

到火里自杀了。 

     李定国攻进桂林,一面分兵继续肃清残敌,一面安定百姓,把逃到山 

里的南明官员接回城里。有一天,李定国在七星岩边摆了酒宴宴请官员,他 


… Page 75…

跟官员们说:“现在的局势,就像南宋末年一样。你们不是敬佩文天祥、陆 

秀夫、张世杰诸公吗?他们的精忠浩气,固然是名留青史,但是我们尽忠国 

家,毕竟不希望有这样的结局啊。”大家听了,都深深佩服李定国的豪迈气 

概。 

     永历帝得到捷报,封李定国为西宁王接着李定国又带兵打下永州、衡 

阳、长沙,逼近岳州。清朝廷大为震惊,连忙派亲王尼堪带兵十万反攻长沙。 

李定国得到消息,知道敌人来势很猛,就主动从长沙撤出,却在退到衡阳的 

路上设下伏兵。尼堪亲自率兵追击,中了明军的埋伏,尼堪当场被砍死了。 

     李定国的胜利,引起秦王孙可望的妒忌,孙可望假意邀请李定国商量 

国事,想暗害李定国;李定国发现他的诡计,只好带兵离开湖南,回到云南。 

孙可望想提高自己的威望,亲自到湖南进攻清军,却打了个大败仗。 

     孙可望野心勃勃,想逼迫永历帝让位。他知道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 

要除掉李定国,就亲自带兵十四万进攻云南。哪里想到,他手下的将士们恨 

透了他的分裂活动,在双方交战的时候,纷纷倒戈奔向李定国一边,孙军全 

部瓦解。孙可望狼狈逃回贵阳,又遭到留守贵阳的将士的反对。孙可望走投 

无路,就逃到长沙向清军投降。 

     声明政权经过孙可望叛乱,力量已经削弱。公元1658年,清兵由 

降将吴三桂、洪承畴等率领,分三路进攻云南、贵州。李定国分三路阻击, 

都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回昆明。永历帝和他的几个亲信官员惊慌失措,逃往 

缅甸。 

     永历帝逃往缅甸后,李定国继续在云南边境上收集人马,打击清军, 

准备恢复。他接连十三次派人去接永历帝回国,永历帝都不敢回来。 

     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 

出永历帝、带回昆明。一到昆明,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最后一个声明政权 

到这时候彻底灭亡。 

     李定国艰苦抗清十多年,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他心情忧愤,终于得病 

死去。临死时候,他对他的儿子和部将说:“宁可死在荒野,可不能投降啊!” 



                          254 康熙帝平定三藩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 (音 

 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 

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鳌 

音áo),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 

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清王朝进关后,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 

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旗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 

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 

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 

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起来, 


… Page 76…

后来竟揎 (音xuān)起袖子,拔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 

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由他把苏克萨哈杀了。 

     打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 

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 

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 

子们闹着玩,一点不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 

一样大模大样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 

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 

     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 

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 

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马上要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 

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