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洪帮 作者:巴图-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9 年10 月,人民解放军已经越过湖南,在广州的国民党党政机关,很多已经疏散撤离。一些有钱人也陆续迁往香港、澳门。因为省澳间的轮船通航至最后一刻,一些人滞留到13 日晚才离开广州。至于绝大多数居民,则留在广州迎接解放,广州市面比较平静。
10 月10 日,何崇校登上了开往澳门的轮船,大洪山“格字号”分堂的李日全前来送行。李日全又是忠义会一分子,他告诉何崇校说,他刚参加完葛肇煌召集的忠义会会议,“最近葛大哥已几次召集忠义会分会长和重要弟兄,商议共产党到来时的对策。今天是在宝华正街14 号举行最后一次应变会议”。
葛肇煌连日来确实召开了不少会议,葛在会上宣布,估计解放军三四日后即可进入广州。忠义会以前本来打算在广州及近郊进行阻击,然后再从西江撤退。因为大洪山不同意,这个计划不能实行,何况国民党方面在广州已无多大力量,因此忠义会决定分三个方面行动:凡能在广州隐藏的,听任留在广州;不能留在广州市区,但仍可潜伏附近四乡的,也听任自行疏散;不能做到以上二者而自己又有武器的,则可以跟随广州卫戍总司令部地方团队指挥所,该指挥所已经决定将能带走的地方团队沿新会、中山撤往三灶岛和海军配合,固守海岛。葛肇煌宣布这些决定后,有“泮塘皇帝”之称的李润表示,他的分会人员愿随卫戍司令部地方团队指挥所一起行动;另一些分会头目则表示,他们的人可以在四乡潜伏。
国民党广州卫戍司令李及兰,只是一个空头司令,手下并无正式部队。
广州解放时,他已将司令部大部分人员在广州付资遣散,一部分在撤退到石歧时遣散,留下最后一部分人员,则在前山登上隶华轮逃亡海南岛。
广州卫戍总司令部地方团队指挥所的指挥官是李崇诗,副指挥何峨芳,两人都是军统分子,葛肇煌与他们素来认识,亦有相当交情,所以葛让有武器的忠义会成员跟随他们行动。10 月12 日,由何峨芳率领这一部分人,乘船经江门、斗门,审往三灶岛。这批人到达三灶后,因国民党海军不肯接济,给养不足,最后瓦解散伙,大部分逃往香港、澳门。
葛肇煌在10 月初,已将他的家属送往香港,他本人于10 月13 日偕同三四名随从,化装雇一艘小船逃往澳门。在船经顺德勒流附近时,被地方股匪喝住搜查,将他们所带钱物都搜去。葛的跟随说:“这是葛大哥。”那些地方土匪说:“我们不管葛大哥葛二哥。”
真是“强龙难斗地头蛇”,堂堂的广州第一帮主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栽在地方上匪手上。葛肇煌狼狈不堪逃往澳门。
葛肇煌到澳门后衣食无着,他找到熟人借得一些钱,在澳门新马路国际饭店住下,设法和他手下喽罗联系。
10 月下旬的一天,葛肇煌在银龙酒家饮茶时撞见了何崇校,立刻把何拉住,请他到自己住处一谈。
在国际饭店五楼一号房内,葛肇煌对何崇校说:“你看我今后应该怎么办才好?你老哥务必给我出主意。”
何崇校想了想,对他说:“以我们的交情,应该为你设想。现在共产党已占领广东,看情形我们很少有回去的可能了,你能否从此改名换姓,远走高飞,另谋出路?”
葛肇煌摇摇头说:“不能。我为了求生存,不能不干下去。我是向你请教,今后我应怎样干法?”
何崇校说:“我们要干,总要有本钱。忠义会是你的本钱,现在虽然人员四散,但是总可以联系上一部分。现在国内是回不去了,香港是大码头,是可以混下去的。幸而忠义会过去与香港好几个三合会组织有关系,忠义会迁往香港,大概不致于受当地三合会排挤。只是香港当局,表面上一向禁止帮会活动,如何通过英国人这一关,还得想点办法。这就要扯上一点政治关系,借助一点政治力量的帮助,帮你能在香港站好脚跟。现在是要寻找正当帮助,阎锡山跑到台湾,未必有办法,你过去和他亦无特别关系,他现在也帮不了你什么忙。你唯一能找的帮助,只能是军统局(保密局),过去军统不重视你,你也不认识毛人凤。如今情况变化了,他们被迫要从大陆全都撤出,在这个问题上,你还是可以打动他们的。他们需要派人在大陆扰乱,你就不妨对他们大吹特吹,说忠义会在内地还有多少人,可以起作用等等,他们是会相信的。这样,你就有了政治背景。先在香港打开码头,待站稳脚跟后,可以干一下。至于将来怎么样,那是将来的事。”
听了何的一席话,葛肇煌频频点头说:“你讲得好,我想我也只能这样办,今后我决定照你的话去办。”葛又说:“过两夭我要转往香港,忠义会已有不少兄弟逃到香港,我要召集他们议一下。今后还希望老哥多多帮忙。”在1947、1948 年间,当张辅邦搞新建会广东分会筹备处时,葛肇煌对军统若即若离,表面上敷衍,暗地里抵制。现在他从老巢逃出来,走投无路,又不得不投靠军统了。
在澳门逗留了10 天左右,葛肇煌即转往香港。一到香港,葛肇煌在德辅道皇后大酒店开了一个大房间,召集逃到香港的忠义会骨干举行秘密会议。谁知老天跟他过不去,开会的消息,被香港警察署侦知,在葛等开会时,派警察去追捕。在这同时,也另有人暗中将消息通知葛肇煌。出席的人很多得以逃脱,只是葛肇煌和几个人走迟了被捕。香港英法院判葛从事非法秘密结社活动,驱逐出境,永不许回香港。葛肇煌被驱往海南岛,一同被捕的罗耀昌则被驱往澳门。这是根据被逐者自报的志愿。葛肇煌既然有心拉住军统这条线,原想是去台湾的,可是那时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十分害怕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涌进台湾,对台湾入境控制得相当严,非事前批准,不得轻易登岸,葛肇煌在军统局本部内还没有熟人,他不能直接赴台。他知道军统广东站站长郑星槎,在广州解放前夕已率站部人员逃到海口,葛在名义上还是广东站的上校直属通讯员,他认识郑星槎,所以自愿前往海南岛。
葛肇煌在香港被驱逐出境到达海口,很快就找到郑星搓。他对郑吹嘘他尚有多少洪门兄弟留在大陆,他有办法指挥他们。郑星搓将葛的情况报告了军统局(保密局)。这时国民党41 正在成立一个“大陆作战处”,以郑介民为处长,对大陆进行破坏骚扰活动,正需要网罗一批亡命之徒潜入内地捣乱,有葛肇煌这样一个工具,正合需要。军统局(保密局)即电令郑星搓,命郑在海口为葛肇煌代购飞机票,将葛送往台湾。
葛到台湾后,见到当时的“大陆作战处”处长郑介民和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葛对二人大大自我吹嘘一番,葛建议应当联系尚隐藏在内地的忠义会分子,派遣人潜入大陆,必须在香港建立据点,但他本人已被香港政府驱逐出境,难以回去。郑、毛等回答说,这一点可以想办法。后来由蒋帮驻香港人员与香港英政府秘密接洽。在反共问题上,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是一致的,所以香港政府取消了葛肇煌及党羽不许回香港的禁令。葛肇煌又以新的身份回到香港。
到香港后,有军统头子支持,葛肇煌便放手干起来了。这时一些忠义会分子,也陆续逃亡到香港,葛就将他的忠义会在香港重建起来。忠义会是属于洪门三合会这一派系的,在香港原有的洪门三合会组织,都有一个奇特的名称,如“联益”、“四和”等等。忠义会迁到香港后,为了不刺激香港警察当局,他们将洪门忠义会的名称暂时收起,它的成员,对外以“十四K党”人自称。
“十四K党”这个名称之由来,还是由于忠义会在广州时,会址设在西关宝华正街十四号。他的会员到会所去,每每说“到十四号”去,后来“十四号”这个名词,在他们内部,就成为总会的代名词,进而成为忠义会对外的代名词,并由“十四号”变为“十四K”。在广州时,“十四K”已成为忠义会分子对总会的代名词,他们迁到香港后,索性自称为“十四K党”人。葛肇煌也摇身一变,由洪门忠义会会长转为“十四K党”的头子。其实他们并没有想组织什么政党。
香港的黑社会大多和三合会有关。这种帮会组织,为了利害上的冲突,有时也为利益上的需要,他们一面相互嫉妒排挤,一面又相互支持勾结。葛肇煌在广州时,香港三合会分子到广州时有求于他,他还乐于帮助,他对香港一些三合会还结得一定的“人缘”。忠义会逃亡到香港,香港的三合会,对他们尚不排挤。对“十四K党”分子,他们认为是从广州“逃命”出来的,在香港新码头,不拼命挣扎,就不能生存。加以又有军统的暗中支持,精神上给了他们鼓励,所以他们特别凶恶。“十四K党”在香港,渐渐成为最大的黑社会帮会之一,不仅在香港、澳门为非作歹,且与国民党相互勾结,派特务潜入大陆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
1954 年,葛肇煌病死香港。“十四K党”人为他举行盛大的出殡仪式。
出殡那天,除了“十四K党”全体人员外,香港的三合会分子、其他黑社会分子以及与黑社会有关的“偏门”行业,如舞厅、导游社、俱乐部、麻雀馆等等的从业人员,很多都参加送殡。送殡的花圈、素亭、乐队等摆了几条长街。那次葛的出丧,是香港近二三十年出丧仪式中最铺张的一次。“十四K党”之徒继承在广州搞宣传的经验,认为给他们的头子铺张丧事,是他们的重要宣传工作,是他们向香港社会显示声势的机会。香港历史上尚未有过一个帮会头子的出殡仪式之盛,有像葛肇煌那样的,葛肇煌死后,他的党羽继承葛的反动衣钵,仍继续在香港、澳门作恶。
“十四K党”由此在香港站住了脚跟,越来越成为一个能收一言九鼎之效的帮会。
同宗一源,殊途相仇,“安清帮”安清乎?
不解的出世之谜,难捐前嫌者刀枪出手。
在中国近代的帮会派别中,青帮与洪帮一样,是一个影响较大的帮会组织,两帮分享王者之尊,在秘密社会中各有自己的强大势力。实际上,两帮源于一宗,在一脉相承的组织发展中,又经常分庭抗礼,分分合合,恩怨无常。
关于青帮的起源,迄今为止恐怕仍是一个悬案,道中人众说纷呈,夸颂言美者有之,蓄意编造者有之,以讹传讹者更是难尽其详。
在洪门中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清代洪门开堂设口之后,曾派门徒翁乾潘到京师坐探清廷消息,后翁氏为清军所获,意志不坚,投降了清廷,成为清廷镇压洪门的鹰爪,背叛洪门,另组“安清帮”,这便是青帮的渊源。于是有了洪门的谚语:由清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清,抽筋剥皮。
实际上,青帮又称“安清帮”、“船帮”、“潘门”。为洪门组织的支流,而较具道教色彩。青帮圈内人物都认为,其开山始祖是明朝永乐年间的金碧峰。永乐帝曾御赐金道号为“金光道人”。明永乐年间,尚未有洪门组织,那么又怎么说青帮是洪门的支流呢?
“金光道人”传教之初,纯粹是一个道教组织,但也兼奉儒、释两教,其宗旨是:奉儒教之学、行释教之法、修道教之行。他收徒的标准很高,如无超群学术,没有立雪程门的毅力,是不能厕身弟子之列的。
当时的金碧峰以以下二十四字为其“真言”: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觉悟他把这二十四个字作为其后代徒众的道号排列依据。至民国,在上海崛起的几个有名的青帮人物,已经是“大”“通”、“觉”字辈了。
金光道人的第三代弟子陆大受,法号“道光”,其时正是明万历年间,他曾出任为户部郎中,后被贬为潮州知府,随即弃官修道。正在此时,清人入主中原,明朝灭亡,他眼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状,于是决定扩大组织,以收徒作为掩护,暗中进行反清复明的工作。此时清豫亲王多铎领军南下,最先攻占安徽省安庆府,便上书朝廷,炫耀功绩,陆大受以此为国耻,就将自己的组织定名为“安庆帮”,这是青帮的初期组织。
陆大受年事渐高,而反清复明事业的成功之日却遥遥无期,他自感到以其沉暮之年恐难有大的作为,于是他命其得意门徒翁、钱、潘三人,分别到全国各地秘密传教,并以一首具有深长意义的诗作为青帮人的“座右铭”:45 丛三二转七七腾此罅, 须从瓶鼎用功夫。
苦心记取安和庆。
日月巍巍照玉壶。
诗的涵义是: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江山,已经被异族满清灭亡了,必须记取安庆失陷的国耻,牢记“安庆帮”担负的历史责任,终有一天可以实现反清复明。
这样看来,“安庆帮”已经是秘密的反清组织了。
至于翁、钱、潘三人是否只有姓氏,而无名字呢?一般青帮人物在谈及帮会事宜时,也仅是将此三人尊称为翁祖、钱祖、潘祖,很少提到他们的名字,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据我们所看到的一份资料说,翁祖本姓朱名纯,为大明宗室,钱祖本姓刘名经,而潘祖本姓黄,名明月。估计他们使用化名传道,是为了避免引起清廷的注意,以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此之后,明永历帝在缅旬被俘,后被吴三桂所害,三人悲痛之余,认为大势已去,但师托难违,不能不尽力为之。于是三人又分别到各地传道,翁、钱两人并无多大发展,有人甚至认为翁投降了清廷,但潘祖这一派却逐渐发展起来。最初是以道教为掩护,成立了“三番会”,三番的番字即作“藩”解释,以纪念明末的三位藩王:“福王”、“唐王”、“桂王”,从此,徒众日渐增多,开始形成气候。“清”、“洪”两帮虽然同以“反清复明”为号召,但二者活动性质有所不同,自清军入主中原以来,洪门就不断组织武装斗争,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则洪门应当说对其口号是力行不渝的。青帮则从未与清廷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因此清廷地方官吏,一般并不将之视为反叛组织,不像对待洪门人物那样,动不动就抄家灭族。
从组织上看,青帮亦已与洪门有所不同。青帮将组织中横的关系变成了纵的关系,再也不是兄弟叙义而是师徒相传了。
也有人说,此帮二十四字辈份最初只有前二十个字,到了清末,这二十字用完了,又添了“大通觉悟”四个字,据说是徐锡麟、秋瑾所办绍兴大通武学的隐语。
清亡后,帮中人又添了后二十四代:万象依皈戒律传实化渡心回普门开放广照乾坤带法修行后又续了二十四代:绪结岘计山芮克勤宣华转忱庆照报魁宜执应存挽香同流青帮按照这样的辈份安排,一直发展延续到民国时代。杜月笙等黑道人物执柄华东青帮,继而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企图向香港辐射,结果如何,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介绍。
义军犁庭扫穴,青帮结怨当政,逼诱无果,黄埔滩主登港,意欲设坛立舵,杜月笙垂矣,李裁法何如?
香港的黑社会组织向来自称为洪门的帮派独揽,他们大都与大陆的洪门组织有着程度不同的渊源关系,尤其是影响力较大的几个黑帮。
青帮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根本无法在香港插足,在香港黑派人物中没有号召力,这使得大陆青帮一直感到很恼火。
这种情况似乎在本世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