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克格勃全史 >

第84章

克格勃全史-第84章

小说: 克格勃全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这是我国军队的过错。或许,出现了某种差错,他们自己也不能准确地知道
发生了什么事……。”阿法纳西耶夫发表的谈话差一点把总部气死。克格勃伦敦情
报机构接到总部的快报,索要阿法纳西耶夫接受记者采访的全文。克格勃女密码员
开始破译大使馆值班员监听到的密电,但当天没来得及译完。次日早上,总部发来
了第二封快报,要求迅速上报记者采访的全文。女密码员匆匆忙忙地结束了自己的
工作。
    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挥动着侦察报告气愤地说,9月1日苏联驾驶员当然知
道007 航班客机是一架民用飞机,可是却沉着地击落了它。里根总统在发表电视讲
话时, 拿出了几份苏联驾驶员与地面站的通话记录, 以证明舒尔茨说的是事实:
“苏联驾驶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民用飞机错认为是别的东西。”在联合国,美国
大使金·基尔克帕特里克又让大家听了由电子侦察手段获得的录音片断。应该说,
虽然这些磁带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它们是经过慎重选择后报上来的。在为联
合国大会准备的翻译词上,还去掉了苏联人的尖刻辱骂:苏联驾驶员在发射导弹时
惊叫了一声“真见鬼!”用基尔克帕特里克的话说,这次戏剧性的事件是向世人展
示“这样一个事实:暴力和撒谎是苏联政治的惯用伎俩”。
    在1983年的最后几个月中,克格勃情报机构率先四处散布谣言说,美国中央情
报局利用007 航班为自己搜集情报。在这方面,驻伦敦政治情报处获得了巨大的成
功,它在1983年的年度报告中写道:“我们促使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我们的言论,
正是在情报机构的努力下,电视台专门播放了揭露美国当局谎言的特别节目……”
总部向情报处的成功表示祝贺:“政治情报处工作人员在反击由南韩飞机事件所引
起的反苏活动中做出的努力,值得特别关注。”像从前一样,克格勃过高地评价了
自己在西方的成功。
    莫斯科的反应是007 客机悲剧的最危险的后果。通过此事,总部和克里姆林宫
更加确信,里根当局似乎正在筹划长远的反苏阴谋。虽然苏联防空军指挥部出现了
重大失误,但苏联领导人,包括安德罗波夫。奥尔加科夫和克留奇科夫,都自欺欺
人地相信,南韩航空公司的007 航班客机确实是美国的侦察机。甚至在戈尔巴乔夫
时代,葛罗米柯还顽固地认为,“稍微聪明的人都明白,华盛顿给班机挂上南韩的
标志,实质上是借此保护自己的飞机”。甚至连那些怀疑中央情报局阴谋理论的人
也认为,华盛顿的行动是挑拨和离间东西方关系,促使其紧张程度逐步升级。苏联
借口在歇斯底里反苏的条件下,留学生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召回了其留美学生,而
他们的家人就像迎接从战场上归来的战士一样迎接他们,只差没献鲜花。
    美苏冲突妨碍了应于9月8日在马德里举行的关于欧洲安全问题的外交部长会晤。
葛罗米柯说:“现在,世界局势正滑向危险的深渊……防止核战争是全世界的主要
任务。”后来,当葛罗米柯谈起与舒尔茨的会谈时说:“在我和美国历届国务卿14
次的谈话中,显然,这一次是最尖锐的。”
    在这次飞机事件前不久,安德罗波夫已经病重,他退出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然后就再也没有露面。然而,9 月28日他在病床上发表谈话,指责美国的政策,言
辞之激烈在冷战时关系最紧张的年代也闻所未闻。他说,美国是“充斥着前所未有
的狂热的军国主义的国家”,里根在“极端主义”方面罪恶累累……“如果谁幻想
美国当局的政策会进步,那么,最近的事件将使他们彻底惊醒”。安德罗波夫不仅
排除同里根合作的可能性,而且他已不安地预测到了将要到来的国际剧变。他说:
“里根当局已深深陷于帝国的傲慢之中,因此,不得不使你开始怀疑:华盛顿能否
阻止里根不越雷池,使其恢复应有的理智。”在生命的最后5 个月中,特别是南韩
飞机悲剧发生之后,安德罗波夫成了一个多疑的残疾人,他阴郁地反复掂量着行将
到来的核灾难。
    在由飞机事件引起的危机的最高潮时期,克格勃驻伦敦负责人阿尔卡季·古克
没料到自己成了莫斯科中央挖苦的对象,虽然他与飞机事件毫无牵连。5 个月之前,
即在复活节前的那个星期月,英国国家安全局反间谍部门的工作人员迈克尔·贝坦
尼——这个暴怒的酒鬼把一个厚厚的信封丢进邮筒寄给古克。古克启开信纣,看到
的是英国国家安全局上个月将3 名苏联间谍驱逐出境的通报,其中甚至连监视他们
的细节都记载得很清楚。贝坦尼表示愿意提供更多的情报,并附有联系方式。这是
在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古克第一次有机会招募英国国家安全局或者英国秘
密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然而,一种阴谋的想法缠绕着他:对别人赠送的马要看看
岁口。他猜想:这件事有反间谍行为的危险。反间谍局局长列昂尼德·叶夫列莫维
奇·尼基坚科不愿与容易动怒的古克争论,便同意了他的看法。戈尔季耶夫斯基没
有牵涉到这件事中,但他暗中报告了英国国家安全局。
    贝坦尼在6一7月份两次把秘密材料塞到古克的门下,但这更加深了古克对英国
国家安全局阴谋诡计的猜疑。贝坦尼对古克深感失望后,便决定碰碰运气,与维也
纳的克格勃负责人联系。在打算乘机飞走的前几天,即9 月16日,他被逮捕。这件
事把古克的名声永远玷污了。次年春天,贝坦尼被判处23年监禁,古克自己也被宣
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这台讽刺喜剧是古克担任驻伦敦间谍机构负责人4 年的必然结
果。
    古克在伦敦居住期间,正好是核导弹攻击间谍战在不列颠的最危险阶段。南韩
飞机事件后两个月内紧张局势继续恶化。10月6 日,被总部认为是破坏东欧稳定的
西方犹太复国主义阴谋的参与者列赫·瓦文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0月25日,白宫
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利用大众传媒报告说:有关美国出兵格林纳达的说法是“凭
空捏造”的。然而,就在次日,美国军队侵入格林纳达,推翻了莫里斯·比绍普自
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制度。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担心,现在灾难该降
临到他们头上了,总部对此同样非常恐慌。
    11月21日,北约举行导弹演习,总部的偏执达到了顶峰,非常担心西方的演习
是针对苏联的袭击计划的。西方的演习在两个方面引起了莫斯科的特别恐慌。第一,
这是把常规战争转变为核战争,并有消息说,它与北约以前的演习大不一样;第二,
这一次北约对投入演习的兵力进行各种级别战备演练一一从常规到超常规。实际上
北约武装力量并未处于紧急战斗状态,但克格勃危言惑众者的报告使总部确信,北
约所有军队已完全进人战斗状态。美国欧洲基地周围的监视点报告,军官调动异常,
在莫斯科时间18:00-19:00,有几个基地的无线电同时停止了工作。由于近几个
月来的危机和互相指责使气氛异常紧张,所以克格勃推测,美国军队已完全进人战
斗状态,可能已开始核战争爆发前的倒计时。
    11月6 日,总部给伦敦情报机构发了一份信件,详细列举了可能爆发突然核袭
击的种种迹象。总部首次公布了纯属子乌虚有的西方第一次打击计划的详细情况:
“可以推断,从决定采取核导弹袭击到发布核打击命令,这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
大约7 -10天。”在这短暂的“突然袭击的准备阶段内,相关责任人员的行动一定
会呈现出异常迹象”。总部已开列出一份详细清单,其中包括将在首次攻击前可能
与美国一起参加谈判的英国官员名单、国防部的重点目标、地下指挥所、中央政府
和地方当局的防空洞、北约在英国的信号站、英美核战斗轰炸机空中基地、核潜艇
基地、物质技术保障及弹药库基地和通讯、技术侦察中心。除此之外,在核灾难到
来之前。总部推测,唐宁街10号也会有‘异常行动”,城里会出现大批军队和武装
警察。要维修几个新闻频道以备播发将来的军事消息,居住在英国的一些美国“政
治、经济和军队上流社会”的家庭也要撤离。据推断,美国大使馆和中央情报局的
工作人员将留在英国,住进大使馆专门的防空洞内。
    1983年11月8日或9日(戈尔季耶夫斯基记不准确了),在西欧的克格勃和情报
总局的情报机构接到加急电报,说美国各基地毫无动静。总部对此做出两种解释:
轰炸贝鲁特时美国240 名海军陆战队员殉难,这使美国对海外基地的安全满怀忧虑;
美国在年底要进行军事演习。但在电报中明显含有总部的另一种解释:这一切表明,
西方正在抓紧准备进行第一次核打击。
    随着导弹演习的结束,莫斯科总部稍微平静下来了。然而,这并没有马上缓和
东西方关系。1983年11月23日。当西分开始往英国和西德部署“潘兴一2 ”飞航式
导弹时,苏联代表团放弃了陷入僵局的日内瓦中程核武器谈判。总部没流露出任何
要减弱对核导弹攻击间谍战注意的迹象。
    1983年年底,古克在伦敦情报机构年度工作报告中被迫承认,在搜集“美国和
北约准备以核导弹突然袭击苏联的具体计划”方面的情报中存在着“不足”,总部
也毫不掩饰对此的不满。但是,无论是古克,还是总部都未能明白,他们没能搞到
“美国和北约的具体计划”,是因为那些计划根本不存在。假设有这样的计划,那
么,特列霍利特1982-1983年在北约防御研究所工作期间,或者更早,肯定就能发
现一些迹象,因为他能够接触到北约绝密的航空资料。但是,像以前一样,总部深
怕阴谋,所以,任何能证明那些计划纯属子虚乌有的材料对它来说都毫无意义。
    1984年1 月,总部就“1982-1983年度工作成绩”召开高级协商会议。在这次
会议开幕式的发言中,克留奇科夫重申核导弹攻击间谍战,在第一总局所有工作中
具有优选权,并举出令人惊异的证明说,他本人对西方的极度担心是有道理的。他
宣称,核战争的可能性已经达到“危险程度”,这种威胁来源于资本主义世界固有
的矛盾:“美国垄断组织妄想恢复它们近10年来失去的地位,并争取新的地位”。
五角大楼制定的核战争计划,建立在企图“称霸世界’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世界
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工业衰退,工人大批失业,因此,美帝国主义者妄想
借战争来消除所有危机。资本家决定毁灭缓和,准备发动核战争,这是与“团结一
致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各进步力量的阶级对抗”。因此,第一总局唯
一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搞到美国和北约秘密军事计划的副本。“侨居国外的民族主
义、犹太复国主义”以及西方情报机构组织的破坏活动,就是帝国主义者对外威胁
的最好的明证。
    与担忧西方突然袭击相比,伦敦情报机构却更为担心总部领导层中的这种惊恐
情绪,相信,其它情报机构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在后来的几个月中,对美国和北约
政策的评价开始出现了一些可信赖的调子,这似乎是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的去
世促成了这些变化。安德罗波夫的继承人,以前的主要对手康斯坦丁·契尔年科和
他一样,当上总书记伊始就已病入膏盲,只剩下一年多一点的寿命。不像安德罗波
夫在生命日薄西山时一样,契尔年科对西方的阴谋并没有抱病态的猜疑。戈尔季耶
夫斯基从克留奇科夫的书记处得知,克留奇科夫对契尔年科当选为总书记不以为然,
甚至还有些害怕。显然,他是怕自己被作为以安德罗波夫为靠山的人,很快就从那
把交椅上撤下来。
    在安德罗波夫的葬礼上,出现了一些想缓和东西方紧张关系的迹象。玛格丽特
·撒切尔夫人、副总统布什及其它一些西方国家的首脑参加了葬礼。苏联驻伦敦大
使维克多·波波夫在大使馆和克格勃工作人员联席会议上宣布,玛格丽特·撒切尔
夫人尽一切可能去诱惑莫斯科的主宰者们:在议会大厦的灵枢旁,她表现出哀伤和
庄重的样子,在下葬仪式上,她不像其它西方首脑们那样和邻近的人窃窃私语。契
尔年科和撒切尔夫人会谈长达40分钟,而和布什只交谈了25分钟。波波夫甚至宣布
说,首相对这件悲哀的事非常同情,她的卓越的政治手段给莫斯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再次强调,莫斯科对东西方改变关系的前景很谨慎。显然,这位大使先生还没有
完全接受突然核袭击的观点。3 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国际事务首席专家H·B·希什
林来到伦敦,他和大使馆及克格勃的工作人员就世界局势问题召开了冗长的商讨会,
在会上他甚至都没提到突然核袭击的说法。
    然而,总部在驻北约各国情报机构提交的定期(每两周一次)报告中继续坚持
会发生核袭击的观点,还定期发加急电报询问这方面的情报。伦敦情报机构的主要
任务,是监视格林内姆一科曼导弹基地的野战训练,该基地上布署有飞航式导弹。
第一次野战演习在1984年3 月9日举行。古克从BBC电台听到这个消息后,把负责核
对送交大使馆有关核导弹攻击间谍战情报的年轻军官叫到跟前说:“知道发生什么
事了吗?敌人准备发动核战争,而我们情报机构却一无所知!”情报机构大概不会
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确实已开始了。然而,古克很不满意,因为莫斯科将从塔斯社
得知这一消息,而不是从他的情报机构。年轻军官匆忙拟好急报,其消息是从不列
颠报刊上搜集来的。电文如下:“根据对敌人实施核攻击的准备情况的观察,我们
报告:美英武装力量于3月9日将进行第一次飞航式导弹野战试验。”还是那位军官
在3月29日BBC的早晨综合新闻中听到,英美前天夜里又进行了一次导弹发射训练。
因为在晨报上没发现对此事的报道,他想:还等晚报的消息吗?但他担心塔斯社会
抢先报告,便决定发急电,内容是BBC 的报道。无论是这一次,还是上一次,总部
显然都没怀疑,伦敦情报机构紧急报告的情报都不是自己侦察到的,而是不列颠大
众传媒报道的消息。
    1984年春季搞到的有关北约方面的情报更加深了总部的怀疑。4 月25日,总部
在所发的通令中错误地宣称,北约通讯系统按照其军事委员会MC —225号指令已进
入战备状态。总部命令迅速上报这方面的情报。在迈克尔·贝坦尼受审判、古克回
莫斯科后,列昂尼德·尼基坚科于5 月暂代伦敦情报机构负责人之职,这时,情报
机构实际上已完全停止了对核导弹攻击间谍战的关注。7月4日,总部批评了他,并
提醒他,作为负责人,即使没什么可汇报,也应该每两周作一次总结报告,“您没
有完成通令的要求。没有每两周寄一份总结报告。建议您严格执行关于该问题的指
示”。
    显然,在克格勃的整个历史上,还从没有哪一次行动这么重要:即使没什么可
报告,也必须定期汇报、伦敦情报机构负责人随随便便就把“争取核裁军运动”声
势浩大的抗议和反对部署飞航式导弹的妇女运动都记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