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保护巴别尔仍不失高尔基晚年生活中值得尊敬的亮点。在高尔基的推荐下,巴别尔不仅出席了1934年召开的第一次苏联作协代表大会,而且在会上作重点发言,随后还随苏联作家代表团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世界作家大会。但是,高尔基的保护是有限的,在经过了如此波折之后,巴别尔不免对创作心灰意冷,除了篇幅不长的《敖德萨》的故事和两个剧本外,他几乎再也没写出什么有分量的作品来。
在高尔基去世以后,失去保护的巴别尔终于在1939年5月15日被捕,罪名是“在筹备针对苏共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的恐怖行动中,从事反苏维埃的阴谋恐怖活动”。次年1月,巴别尔被苏联专政机关秘密处决。
世间已无叶公超
——读《叶公超传》
? 张国功
他一生从来不写日记,但后人常常从胡适、朱自清、吴宓、浦江清、王世杰、周作人、柳无忌等知名学者的日记中窥见他活跃的影踪;他从不存留、悬挂照片,但看过他照片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为那种风华俊逸、泱泱气度所倾倒——那是只有那个开阔的时代才能孕育出来的特有气质与风采。他终生服膺欧美西方文明,在美国是著名诗人弗罗斯特最器重的学生之一,在英国与著名文论家艾略特亦师亦友。但这位“口衔栗色大烟斗、一派英国绅士派头”的英美文学教授,一生钟情中国书画,直到晚年仍像传统士大夫一样,在书画中寻觅精神寄托。如果以文字论英雄,除了不多的诗论,惜墨如金的他实在如传闻中钱钟书所说,是个“太懒”的教授,但在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他培育人才,汲引提拔了包括钱钟书、杨联陞、常风、季羡林、李赋宁、卞之琳、梁遇春、吴世昌、杨绛、废名、穆旦、赵萝葳、许国璋、曹葆华、许渊冲等诸多后世声名卓著的学人。他早年只是谈诗论文,纯粹学人本色,却因受保护国宝毛公鼎而被日本宪兵逮捕关押折磨之刺激,决然离开文教界,投身于外交抗日的漩流,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文人从政的典型……他就是现代学者叶公超,“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说起来前年刚过他的百年诞辰,但这位个性鲜明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无情流逝的时光中差不多成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物。关于他的作品,以笔者寡陋的阅读视野所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仅有《新月怀旧——叶公超文艺杂谈》(学林出版社,1997)及《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两册在大陆问世。而在一本名为《新月才子》的专书中,则仅顺带在两三处提及叶公超的名字。以致于民间学人傅国涌先生撰写的《叶公超传》,竟然着人先鞭,成了叶氏的第一部传记。这真让人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
《叶公超传》将传主明确定位为一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值得注意的是,与胡适、傅斯年、储安平、梁实秋、罗隆基典型的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等人热心论政,有着大量的传世文字阐释自己的政治立场与思想不同,叶公超尽管曾编辑过《新月》、《学文》等重要的现代期刊,被列名为《观察》“特约撰稿人”和“自由中国社”发起人,他却认为这“谈不上有任何政治的作用”。他早年甚至坚决反对胡适等人书生论政,反对《新月》刊载政论文字,在同人活动中相对低调,更不卷入文坛论争。在他留下的极少数文字中,多是纯粹的文学批评,只不过在文学批评中始终坚持文艺自由的立场。比如1939年1月他在钱端升主编的《今日评论》创刊号上发表《文艺与经验》,开篇即说:“的确,在文艺受统治的国家里,党国的威权也只做到了把多数成绩较好的作家排斥到国外去流浪,剩下一些糟粕在推行着奉公守法的文艺。在文艺里,独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文艺是一种自由发展的东西,一种知觉与灵感所到的艺术表现:不给它感觉的自由便没有它的存在与发展了。”鲁迅与“新月派”一向水火不容。1936年鲁迅逝世后,叶公超花了几周时间,把鲁迅的所有作品重读了一遍,在天津《益世报》增刊发表了《关于非战士的鲁迅》,高度赞扬鲁迅在小说史、小说创作和散文上的成就:“我有时读他的杂感文字,一方面感到他的文字好,同时又感到他所‘瞄准’(鲁迅最爱用各种军事名词)的对象实在不值得一颗子弹。骂他的人和被他骂的人实在没有一个在任何方面是与他同等的。”好像是感觉言犹未尽,他又接着在《北平晨报》文艺副刊发表长篇专论《鲁迅》,认为五四之后,国内最受欢迎的作者无疑是鲁迅。主要的原因是在于鲁迅能满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们排遣在绝望与空虚中产生的情绪。在鲁迅的杂感里,“我们一面能看出他的心境的苦闷与空虚,一面却不能不感觉他的正面的热情。他的思想里时而闪烁着伟大的希望,时而凝固着韧性的反抗,在梦与怒之间是他文字最美满的境界”。这种由衷的揄扬,连一向主张宽容的胡适看了都有点不高兴,这位中国自由主义的灵魂人物责怪叶说:“鲁迅生前吐痰都会吐在你头上,你为什么写那样长的文章捧他?”叶丝毫不同意对鲁迅褊狭的看法,他坦陈:“人归人,文章归文章,不能因人而否定其文学的成就。”一派典型的宽容风范与唯美主义立场。不过,叶公超之所以被后人看作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大概与其所接受的英美教育背景及其此后所交游的以胡适为灵魂的自由主义文人群体大有关系。按照沈卫威在《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中的说法:胡适派文人多在国外受过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并以胡适个人的“超凡魅力”的吸引和凝聚作为结构形态的外在范式,以自由主义信念中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理性和秩序这六大参数为内在精神导向,立足文化与学术,并通过言论干涉政治。除了言论干政,叶公超一生的行事处世、出处行藏大体符合这种群体的精神归趋。
回眸其一生,叶公超几乎经历过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这个大时代所有的遭遇:少年经历五四运动波澜的初步洗礼;青年留学英美接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熏陶;回国在“水木清华地,文章新月篇”所构筑的象牙塔中优游问学、编辑刊物;日寇侵华后西迁南渡,颠沛辗转于大后方;而后“教授从政”,直至位居国民政府“外长”;最终不见容于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孤岛上郁郁而逝。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到在战火中书生从政,他“在政治舞台上空热闹一场”〔1〕,直至像困兽一样在寂寞中逝去。回首叶公超的一生,总让人感觉到这宛如风雨苍黄之中传唱的一曲自由主义者的苍凉悲歌。最近看到几本书,包括杨金荣著《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三联书店,2003)、范泓著《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何卓恩著《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4)等,都触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49年迁台后的遭遇。看叶公超的传记,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试图以其为个案,了解迁台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与国民党的冲突及其所导致的个人的悲剧命运。1949年起叶公超担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1952年的“中日和平条约”和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被台湾认为是他任上的主要“功劳”。他在1958年离任后接着“出使”美国。1961年,一纸电文将其召回台湾,他被冷淡地告知:另有安排,你不必再回美国了!而此后蒋介石竟不复召见他,并且不允许他再度返美,其外交生涯就此黯然终结。在最后的二十年,他虽有“行政院政务委员”、“总统府资政”等虚衔,但却是有“务”无“政”。他自嘲说是“身边有‘特务’,‘政事’不准问”。“行政院”会议时,只他一人小便时有人随同“保护”。围困之中,他只好闲来狩猎,感而赋诗;怒而写竹,喜则绘兰,以书画自娱,了此余生。他早年的学生鲲西先生在回忆性文章《叶公超与现代新诗》中说:“叶的晚年看似平静和以绘画书法自娱,但总有一种沉重的挫折感。”〔2〕从传记内容看,或许是因为生平史料的不易搜集,作者在这一问题上显得过于简单,影响了读者对叶公超晚年的“同情之理解”。书中有一节论及叶公超与蒋介石的关系时,只是寥寥百字谈及蒋将其弃而不用的原因在于1961年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上两人之间的冲突。至于叶氏在台湾政坛上的其他重要活动及其与当局的关系,相对语焉不详。在其他专门章节中,作者谈及了叶公超恃才傲物的文人脾气、率性而为的真性情,说他对官僚虚伪至极的繁文缛节的极度蔑视。他对副手和部下公开宣布:“我一天只看五件公文,其他的都不必送上来了。”这种不拘小节的名士作派,潇洒倒是潇洒,但在宦海浮沉中的结果可想而知。早在他担任“中央宣传部驻伦敦办事处主任”期间,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之命发表《西藏事件宣言》,但随后“宣传部”又是电令停止。叶复电说:“业已发表。”“宣传部”再电:“应予更正。”叶再复电:“不能更正。”回台后他第一次见到了蒋介石,蒋沉着脸说:“《西藏事件宣言》发表了?”“已奉委员长的命令发表了。”他坦率回答。“何以叫你更正,你不更正﹖”蒋严厉责问。叶直率回答:“报告委员长,此事关系国家威信,是绝对不能更正的。”文人从政而不改士大夫风骨,这个当时只不过是个芝麻大的小官,竟如此真言无忌。叶氏在晚年回忆性文章《病中琐忆》中哀叹:“回想这一生,竟觉得自己是悲剧的主角,一辈子脾气大,吃的也就是这个亏,却总改不过来,总忍不住要发脾气。”但细绎之下,这些都可谓是表面的现象。说到底,这是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一个专制集权的政权之间的内在冲突,或者说是有着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与思想意识仍停留在前现代政权的领袖之间的冲突。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一败涂地的蒋介石退守台湾。为了点缀政权,营造“自由中国”宽容的表象以赢得美援,国民党高调打出“自由”牌,笼络了一批多数有着英美留学背景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甚至最大限度地容许了“自由中国社”的创立。这批包括胡适、王世杰、叶公超、雷震、吴国桢、孙立人等在内的自由主义者,甚至一度接近了政权的核心。但他们终究是“过河棋子”,是台湾“自由开明”招牌的“样板”。随着国民党改造、情治系统整顿等措施的实施,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将台湾纳入自己的防御体系,台湾风雨飘摇的局面稍有缓和后,国民党建构威权体制的面目就逐渐变得有恃无恐,自由主义者与蒋家威权之间的抵牾不可避免地凸现加剧。首先是驻外官员蒋廷黻在美国组织“中国自由党”的活动被视为捣乱而扼制。1953年,吴国桢因议员被绑架案等而与蒋经国不可调和,愤而辞去“台湾省省长”一职远赴美国,并发表公开信揭露国民党政权一党专政、思想控制等六大特点,对国民党公开隔海发难;同年,“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因涉及“吴国桢案”触怒蒋介石而被究职查办,只得重操旧业当起了教授。1955年,有着自由派背景的“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诬以“阴谋叛乱罪”而遭软禁,直到1988年才获得自由。1960年,自由主义的主要思想阵地《自由中国》杂志社遭遇剿杀,雷震入狱,其灵魂人物胡适也只能徒叹“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1968年,何浩若在“立法院外交委员会”上攻击胡适、蒋廷黻、叶公超、蒋梦麟、王世杰等,说他们勾结费正清,导致中国大陆之“沦陷”。“文人漫道自由笔,最是文人不自由。”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岁月苍茫,横逆之中的知识分子无地自由。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叶公超晚年的遭际,只不过是自由主义群体在集权政治高压下共同遭遇的又一显例而已。1964年,美国学者费正清访问台湾,他在《对华回忆录》中写道:“蒋介石仍具有左右一切、窒息一切的作用。我们在北京时期的老朋友叶公超曾经当过清华大学英国文学教授,他完全凭自己的才能跻身于中华民国外交部,当了十年的外交部长,接着又任驻华盛顿的大使。但现在,由于不愿顺着老头子的意思搞外交,结果他被羁留在台北任内阁中的不管部部长。”1977年,费正清再度访台,此时蒋介石已不在人世,而费氏所见到的叶公超,“依旧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仍然牢牢地坐在政务委员的位置上,他喜欢孤独,然而却奉命去处理预算问题。他外出时,秘密警察跟踪他。当他住院时,蒋经国却莅临探望——一种对最高级天才的奇怪的愚弄”。美国邀请叶公超参加学术活动,蒋经国同意放行,但要求有人担保他按时回国,如此叶才得以在晚年短期赴美两次。美国的朋友要远道来看望他,叶公超说:“我这次能来,等于火烧岛犯人的早晨‘放风’,必遵限期归国,否则,担保人受连累。”他要朋友不要浪费车程。叶公超晚年的年轻朋友何怀硕感叹:“没有徐志摩、胡适之等一大群人物互相激励,又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为英雄软弱时的休养生息之所,公超老师的晚年,在寂寞中度过。”
在现代中国学者从政的群体中,叶公超们、胡适之们不乏书生情怀、才子脾气,更有着在欧风美雨中熏沐而得来的现代政治素养、行政能力与视野境界,而蒋介石所需要的,仅是与其暂渡“时艰”的“过河卒子”,肯为其卖命且驯服听话的侍臣。在蒋身边多年而深谙官场三昧的张群曾多次告诫叶公超,“六十而耳顺,就是凡事要听话”,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样曾“学者从政”而后翻然醒悟重归学界的经济学家何廉,在其详实的《何廉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中曾几次说过,蒋介石要求部下对自己的忠心和驯服,超过了对才干和正直的要求。“翁文灏和我虽都在政府中位居高职,但比起‘圈内集团’来,毕竟还是外人。我们并非政府的里层人物,也非党的成员。我们不过是政府的‘装饰品’!我们从未能够搞清楚幕后究竟在搞些什么。”蒋所真正信任的,是以他当年“结金兰”为核心的CC系和讲究师生关系的黄埔系,而许多一时被奉为“座上宾”入主内阁的知识界精英,说到底算不上是他“圈子里的人”。同样的情形见诸何廉的同乡、同事蒋廷黻身上。蒋从一介书生逐步进入高层政治之中,但他曾说过自己从政的本意“倒不是我要弃学从政,实在是因为我希望会见一位伟人。在他方面,我想他只不过是表示对学者的敬意,了解一下政府以外人士对其政策的看法而已。事实上,他是正在全国设法发掘才智之士”,但内心仍有着特别的感觉,曾委婉地称自己是“局内的局外人”。而有学者也评价说:“综观蒋廷黻的一生,无论作为大学教授、思想家或政府官员,他始终是一个‘局内的局外人’。”他进入了“真正的政治竞技场”,“然而当他进入‘局内’,却发现他依然不过是局外人”〔3〕。虽然何廉与蒋廷黻所说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者从政”浪潮中的情形,但移来评价赴台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仍是恰当的。环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