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 >

第31章

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第31章

小说: 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进抵波伦亚近郊。4 月 20 日,菲廷霍夫想撤至波河,但为时已晚。4 月 25 日,意大利游击队开始发起全面攻击,德军到处挨打。4 月 29 日,德军代表被迫签署无条件投降的文件,亚历山大代表盟国受降。
  1946—1952 年,亚历山大出任加拿大总督。1952—1954 年出任英国国防大臣。1954 年退出现役。1962 年出版《亚历山大回忆录》。
  1969 年 6 月 16 日,亚历山大去世。

  Q  艾森豪威尔的助手特·德
  一个可信赖的人——军事训练高手——皇家空军的主心骨——
  艾森豪威尔的助手——战略轰炸的策划者
  阿瑟·威廉·特德(Arthur Wiiliam Tedder,1890~1967),英国皇家空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中东皇家空军司令、北非战区空军司令、地中海战区空军司令和盟国远怔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副司令。
  1890 年 7 月 11 日,特德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的格伦吉恩。他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曾获得奖学金,1912 年大学毕业后入殖民部任职。
  1913 年,特德入英国陆军服役,后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6 年,特德被选入皇家飞行队,经过初级飞行训练即被分配到驻法国的第 25 飞行中队。这时的特德身材瘦小,相貌英俊,文静而略显冷淡;说话幽默,有时难免带些酸味而令人不快。皇家飞行队司令特伦查德却注意到特德是“注重实际的思考者,是个可信赖的人。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去过分注意细节”。不久,特德被任命为第七十飞行中队长。任内曾致力于改进管理与供给,改善生活与福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德留在皇家空军(1918 年成为独立军种)服役,为皇家空军的建设和发展效力。
  1924 年,特德毕业于皇家空军参谋学院。1928 年,特德从帝国国防学院毕业。1930 年~1932 年,特德先后担任皇家空军参谋学院教官和院长。1932年~1934 年,特德改任空军装备学校(主要负责装备训练)校长。1934 年,调任空军部训练局局长。
  1936 年 10 月,特德出任驻新加坡的皇家空军远东司令部司令。他在熟悉司令部情况后,发现司令部存在两个基本缺陷:一是缺乏能够适应熟练作战需要的专业空军参谋机构(他迅速予以纠正);二是特别缺乏诸军种间的合作意识,各军种对其它军种的问题和需要缺乏了解(他尽力予以纠正,但成效不大。不过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为了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特德注重训练演习的实效性,反对那种模式化或摇旗式的演习。
  1938 年 7 月,特德被任命为空军部研究与发展局局长。该局负责研究皇家空军控制敌人的能力以及皇家空军在全面作战中的作用等问题。特德总是用严格的现实主义观点来处理在其权限内的所有事务,为此不借进行激烈争论。后来,特德曾到飞机制造部任职。1940 年 11 月,特德重返皇家空军。
  1940 年末,中东空军司令朗莫里空军中将要求任命特德为副司令。当时,空军参谋长基于种种考虑,没有派出特德而派出博伊德。但是,此人乘坐飞机前往开罗时在西西里上空被敌军击落。
  1940 年 12 月,特槽出任中东空军副司令,主管埃及和西部沙漠地区的空军作战事务。稍后,负责改组中东空军司令部。1941 年 5 月,因朗莫里回国述取而出会中东空军代司令。6 月出任中东空军司令。
  特德作为空军指挥官,力图澄清对空军运用的模糊认识,形成自己对空军运用的正确认识,特德认为英军实施的希腊和克里特岛战役(1941 年)的命运从开始就已注定,他始终认为整个地中海战役本质上是一场争夺飞机场的作战。皇家空军在克里特的机场易受攻击且数量又很少,又与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地相距遥远。这就意味着英军飞机出动率要远低于德军在希腊本上机场的飞机出动率。况且英军飞机在数量上没有优势,作战能力亦处于劣势。
这些事实使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海军将领坎宁安对此次损失反应特别强烈,提出要建立满足海军需要的“专用空军”,并向英国参谋长委员会施加压力。特德同情坎宁安的感情,但并不同情他的决心。特德相信,灵活机动、集中使用是成功地运用空军的原则,特德主张整个空军应在空军指挥官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把空中力量分配并运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当海军对空军的需要高于一切时,空军理应给予最大的支援,但是假如一部分空军不可改变地“锁在海军或陆军的抽屉里”,也就没有足够力量使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1942 年,英德两军在西部沙漠地区相互对峙。特德认为皇家空军应在决定胜负的过程中发挥足够的作用,而在飞机数量与敌相差无几且不拥有现代化防空系统的条件下,皇家空军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进攻行动,争取高出动享,并建立良好的维修系统。皇家空军据此而获得该战区的空中优势。
  1943 年 1 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后,特德出任北非战区空军司令。北非战役之后,北非战区改组为地中海战区,特德因而改任地中海战区空军司令。共同的事业把艾森豪威尔和特德联系在一起。在此期间,特德指挥所有的盟国空军作战。特德乐意接受艾森豪威尔的领导,他与艾克的伙伴关系在盟军将领中也许是最好的,所以有些英国同僚说他是“亲美分子”。
  在西西里登陆战役前夕,特德指挥盟国空军全力以赴实施空中突击,摧毁西西里所有的机场,为登陆成功提供了保证。
  在制定进攻意大利计划期间,特德向艾森豪威尔指出,如果(1)空军首先破坏敌交通线,(2)空军在关键时刻遏制住敌空军,(3)陆上的反攻被空军挫败,那么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一萨勒诺地区登陆是切实可行的。实践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1944 年 1 月 11 日,特德飞往伦敦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副司令,指挥盟国在西欧的全部空军作战。实际上,特德的位置比较复杂,他下面既有哈里斯和斯帕茨两位战略空军司令,又有利马洛里这位战术空军司令,当时的特德觉得依靠争论和说服而不是去严格区分权力和责任来做好工作。特德相信如果他能建立起对手中所有空军的正确运用规则并表明其正确性,那么下属就能正确运用,在确定空军运用问题上,争论最大的是确定轰炸目标系统。目标应该是石油工厂还是交通线?特德依靠其丰富的经验,认为对攻击地区来说,轰炸敌交通线以封锁登陆作战地区,阻断敌后勤供应和增援部队机动(特别是铁路机动)最为重要。作战计划和特德判断的明显优长,加上待德在空军方面的名望,使特德最后赢得了支持。
  在特德的统一指挥下,盟国空军从空中封锁诺曼底地区,使德军增援部队无法到达盟军的摊头阵地;轰炸德军的运输网,加速了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的推进。
  1945 年,特德晋升为皇家空军元帅。1946 年,特德出任英国空军参谋长和空军委员会委员。1950~1051 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委员和驻华盛顿英国军事代表团成员。1966 年,特德的战争回忆录《心怀偏见》出版。
  1967 年 6 月 3 日,特德在英格兰的萨里去世。

  R  被丘吉尔撤职的韦维尔
  将门虎子——艾伦比的参谋——巴勒斯坦驻军司令——与丘吉
  尔“抬杠”——举起“战斧”——托卜鲁克大战——替人受过——
  印度总督
  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Archibald Percival Wayell,1883~1950),英国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中东英军总司令、印度英军总司令、美英荷澳盟军司令部最高司令和印度总督其荣辱沉浮是与中东沙漠战争密切相关的。
  韦维尔于 1883 年 5 月 5 日出生在英国科尔切斯特的军人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将军。1896 年,韦维尔获得前往温彻斯特公学就读的奖学金 1900年,韦维尔考人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次年 5 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布莱克沃奇步兵团任少尉,4 个月后转赴南非服役,参加英布战争。在印度服役数年之后,韦维尔于 1909 年 11 月考入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一年之后成为该期学员中仅有的两名全优毕业学员之一。前往俄国学习两年俄语之后,韦维尔赴英国陆军部俄国处任情报军官。
  1914 年 11 月,韦维尔出任英国第三步兵师少校军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次年 6 月,韦维尔在作战中头部负伤,失去左眼。因而获得勋章 1 枚。1916 年 1 月,调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任参谋。1916 年 10 月至 1917 年 5月,韦维尔任俄国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尼古拉大公的联络官。1917 年 7 月,韦维尔赴巴勒斯坦担任埃及远征军总司令埃德蒙·艾伦比与帝国总参谋长威廉·罗伯逊之间的中校联络官,此间他与文伦比相处甚好。1918 年,韦维尔在巴勒斯坦改任第二十军准将参谋这一年之久,期间还曾任代理参谋长。
  战后英军的裁减使韦维尔和其他优秀军官一样长期得不到晋升。韦维尔先在德国西里西亚的英国占领军任职,其后又入英国陆军部,1926 年则来到索尔兹伯里平原,任第三步兵师理由长伯内特一斯图尔特的参谋。在此人的支持下,韦维尔和著名的坦克战理论家富勒大力探索坦克战的战术原则及其运用。在此期间,韦维尔还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 14 版撰有“1870—1928年诸集团军的成长”稿件,写作并出版《巴勒斯坦战役》一书。1930 年,韦维尔出任奥尔德肖特军区的第六步兵旅旅长,该旅业已被选出就新式步兵武器和装甲输送车的运用问题作进一步的实验。在旅长任内,韦维尔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因为他有着鼓舞人心而富千想象力的训练方法,他经常在军区、坎伯利参谋学院以及其他地方演讲,韦维尔的声音和陈述缺乏火药味,但他的思想具有独创性,他的语言能引人注意。韦维尔认为,理想的步兵应是集愉借者、带枪的歹徒和窃贼的能力于一身的人。1934 年,韦维尔晋升为少将,但在此后的 12 个月里只能领取半薪、而后才能出任师长。在此期间,韦维尔因为经济桔据而应邀参加了两项工作:重新编写陆军野战条令;领导对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的军事考察。1935 年,韦维尔出任英国第二步兵师师长,被封为巴斯勋位爵士。在两年半的师长任内,韦维尔从来不为吸引上司的注意而游说,却对陆军高级领导层施加了大量无形的影响。在奥尔德肖特军区,加入韦维尔的圈子而力高层军事与政治决策担忧的有约翰·迪尔、艾伦·布鲁克、威廉·戈持、阿瑟·亚历山大和伯纳德,弗赖伯格。在韦维尔的部属中,集中着一批颇有才华的人。1937 年,韦维尔调任巴勒斯但英军司令,并开始
撰写艾伦比的传记(1940 年《艾伦比传》出版)。1938 年,韦维尔晋升为中将,改任英国南方军区司令,该司令部设在索尔北维持里。1939 年,韦维尔出版《将军与韬略》一书,成为高级巴斯勋位爵士。
  韦维尔于 1939 年 7 月前往埃及,出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同时晋升为临时上将,指挥中东地区仅有的 5 万英军(后来兵力逐渐增加)。他任命原部属阿瑟·史密所为参谋长,梅特兰·威尔逊为驻埃及英军司令,组织起非常精干的司令部。韦维尔深知中东在地理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所以他克服困难,在兵力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备战。韦维尔与中东皇家海军总司令安德鲁·坎宁安和中东皇家空军总司令阿瑟·朗莫里建立了良好的协调关系,但与 1941 年 5 月接替朗莫里的阿瑟·特德却关系不佳。
  1939 年 9 月德波战争开始后,北非的意大利军有 25 万,总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下辖第五集团军(司令加里博尔迪)和第十集团军(司令贝尔蒂),驻利比亚;东非的意大利军有 30 万,总司令臭斯塔公爵,驻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韦维尔必须以人员缺编且训练不够、装备与弹药缺乏的部队守住中东,保持地中海和红海交通线的畅通。韦维尔强调人力战争胜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当 1940 年 6 月初丘吉尔急于从韦维尔的正规营中抽调 8 个营去欧洲战区时,韦维尔在与帝国总参谋长约翰·迫尔协商之后拖住不办,保证了 6 月 10 日意大利对英国宣战时中东英军拥有一定的实力,却因此得罪了丘吉尔。
  1940 年 6 月对英宣战之后,意大利军在卡萨拉和加拉巴特侵占两个边境小镇之后即不再发动攻势。埃及境内的西部沙漠成为北非意军和英军对峙的前线,业尺将中东英军编组为尼罗河集团军的韦维尔决定以装甲车辆、轻型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向意占区边境据点发动快速袭击。6 月 14 日,英国第七装甲师以突袭攻克卡普措要塞,揭开快速袭击的序幕,战至 9 月中旬,意军伤亡 3500 人,被俘 700 人。9 月 13 日,意军集中 6 个师以上的兵力开进西部沙漠,三天后在西迪巴拉尼扎营。10 月 20 日,韦维尔(已于 10 月 1 日晋升为上将)指示埃及英军司令威尔逊组织实施对意军的多路同时攻击,以第七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从内地进攻索法菲营地翼侧,第四印度师及可能加强的步兵旅进攻西迪巴拉尼前西的滨海营地;得手之后,第七装甲师向北扩展到海滨,第四印度师向西发展,共同切断意军中央营地的交通线,与实施正面进攻且全部轮动化的马特鲁旅围歼意军。为达此目标,以第七装甲师和第四印度师和稍后增加的英国旅编成西沙漠军,加强有“马蒂尔,德步兵”坦克营和混成旅战斗群。理查德·奥康纳被任命为西部沙漠军司令。该部有 3.1万人。120 门大炮和 275 辆坦克。12 月 7 日,英军从梅塞马特鲁阵地前出。12 月 9 日凌晨,第四印度师以迂回战术攻克尼贝瓦营地,接着连克西图马营地和东图马营地;第七装甲师向西推进以断敌退路。12 月 8 日,英军围攻西迪巴拉尼,次日攻克该地。至此英军俘敌近 4 万人,缴获 237 门大炮和 73辆坦克。残余意军退人拜尔迪那沿海要塞。因第四印度师被调走,故英军待第六澳大利亚师到达之后才开始追击。1941 年 1 月 3 日,英军进攻拜尔迪那,战至第 3 夭迫敌投降,俘敌 4.5 万人,缴获 462 门大炮和 129 辆坦克。此后不久,第七装甲师立即西进,围困托卜鲁克。13 月 21 日,英军进攻托卜鲁克,次日即予攻克,俘敌 3 万人,缴获 236 门大饱和 87 辆坦克。2 月 5 日,第七装甲师克服气候、后勤补给、装甲车辆维修和交通线方面的困难,一昼夜行进 150 英里,抵达贝达富姆以甫构筑阵地,切断了意军的退路。次日,
经过激战、仅有 3000 人的第七装甲师俘敌 2 万人,缴获 216 门大饱和 120辆坦克。英国第七装甲师因其战功卓著而以“沙漠之鼠”著称。2 月 7 日,英军攻占班加西。至此,北非的昔兰尼加东半部完全落入英军之手,英军共俘敌 12.5 万人,缴获 100 余门大炮。在此期间,韦维尔再次抵制了丘吉尔对中东战事的不当干预。但待到 2 月 12 日,丘吉尔命令欲挺进的黎波里而将意军驱逐出北非的英军停止前进,以少量兵力守住昔兰尼加,大部兵力将于 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