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幼儿心理学 >

第7章

幼儿心理学-第7章

小说: 幼儿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我第一次告诉你,你就听我的话,病早就好了。”老槐
    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讲完故事,这位老师就启发小朋
    友想一想:老槐树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它为什么病得越
    来越厉害?乘凉的人为什么不再来了?孩子们从这个生动形
    象、有针对性的故事里接受了深刻的教育,以后不再一听到
    别人提意见就噘嘴巴了。
    由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不善于分析事物的内在含义,
    不能理解语言的寓意、转义,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
    老师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切忌讲反话,或嘲笑、讽
    刺幼儿。例如有一次上课时,个别儿童想上厕所,其他儿童
    也都要去,老师着急了,说:“厕所多香,谁愿去就都去吧
    !”结果幼儿真的都去了;做早操走步时,有的幼儿缩脖、
    猫腰,老师说:“看这样子,跟老头子一样。”孩子听了,
    不但不挺起腰来,反而都缩脖、猫腰,“小老头”越来越多。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孩子只会“直听”、“正听”老
    师的话,而听不懂老师的“话中话”。遇到这种情况,如果
    教师说:“你们看小钢走步多精神,真象个解放军!”孩子
    们一听,就会学小钢,抬起了头,挺起了胸,走得很精神。
    可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用具体形象的榜样感染、影响幼
    儿是非常重要的,空洞的说教或嘲讽对幼儿心理发展不仅无
    益,反而有害,应该努力避免。

    幼儿的思维能力 第六章:培养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本质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抽象逻
    辑思维,要从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入手,发展他们的言语,
    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并且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法,
    实际锻炼幼儿的思考力。
    (一)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概括和间接的反映,由感知而获得的感性经验是思维发展的
    基础。幼儿接触的事物越广泛,感性经验越丰富,概括就越
    全面、准确,理解也越深刻、灵活。比如,通过实物和图片,
    让幼儿观察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灯之后,让幼儿回
    答:“什么叫灯?”许多儿童都能说出灯的本质特征:“灯
    是能给人照亮的东西。”又如,带领幼儿观察理发员、炊事
    员之后,他们就不会再认为凡是穿白大褂的都是“医生”了。
    因此,我们要注意让幼儿多走、多看、多听、多摸,经常带
    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周围事物,並让他们多看图书,画册、
    电视、电影等等,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其感性知识。在
    幼儿积累了同类各种事物、多种材料的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
    之后,再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概括,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形成最初的各种概念,在此基础上,再教幼儿运用
    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幼儿思维就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发展了。
    (二)发展幼儿的言语。言语是思维的外衣,也是思维
    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
    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例如,有了代表同一类的各
    种事物的词:“苹果”、“桔子”、“梨”、“水果”,幼
    儿才能把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苹果概括为“苹果”,
    各地出产的各种各样的桔子、梨,概括为“桔子”和“梨”,
    然后再把苹果、桔子、梨,概括为“水果”。通过利用语言
    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
    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如水能浮木(水和木间的规律性联系),木能燃烧(木与火
    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磁能吸铁(磁与铁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但在学前期,幼儿词汇还不丰富,特别是对抽象性、概
    括性较高的词掌握得较少,内部言语也还正在形成发展之中,
    使思维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培养儿童的抽
    象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发展幼儿的言语,注意帮助他们在广
    泛接触周围环境时,丰富相应的词汇;在广泛的语言交往中,
    学习准确地运用词汇,学习完整、连贯地表达思想。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
    和较高的语言水平,只是为思维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工具,只
    有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幼儿会利用这些经验,並
    借助语言进行正确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作出合乎事
    物内在本质和客观逻辑的判断推理,幼儿的思考力才能逐渐
    得到发展。幼儿园的各科教学、各项活动都有利于训练幼儿
    的思维方法,关键在于老师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在教学和活
    动中把这些方法教给幼儿。如上计算课时,在教会幼儿“2”
    “3”“4”相邻数后,应启发幼儿寻找“5”(6、7、8、9
    ……)的相邻数是几和几;计算“小明做了二件好事,小华
    比小明多做了二件好事,他们共做了几件好事?”等应用题,
    都有助于幼儿熟练掌握判断、推理等方法。幼儿一旦掌握了
    正确的思维方法,就犹如插上了思维发展的翅膀,抽象思维
    能力就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所以老师在这方面对幼儿
    多加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四)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实际锻炼幼儿的思
    考力。智力游戏是一种以科学常识为内容,以发展智力为主
    要目的,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游戏。因为它趣味性浓,又有
    直观的图片或实物,还有明确的需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它可
    以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促使
    幼儿积极动脑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
    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智力游戏
    一般都比较短小、简便,上课时、饭前、饭后以及游戏、自
    由活动时间,老师都可和孩子们一起玩。如锻炼幼儿抽象概
    括能力的智力游戏:“摆春天”、“摆秋天”、“图片上哪
    些是动物,哪些是交通工具”、“把多余的一个拿掉”、“
    看图编故事”;锻炼幼儿判断、推理能力的智力游戏“谁先
    吃完西瓜”、“帮动物找妈妈”、“看图改错”“怎样才能
    拿到苹果”、“怎样三刀把蛋糕切成八小块”等等。这种经
    常化的练习,能有效地锻炼幼儿的思考力,使之潜移默化地
    得到发展。
    幼儿园也可以利用一些自然条件、简单实物、工具等,
    组织幼儿亲自进行一些简易的小型科学实验,让幼儿在动手
    时动脑,在动手中发现,在动手中询问,在动手中提高。比
    如给每一个小朋友一个塑料口袋,打开兜一圈,然后扎上口。
    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塑料口袋鼓起来了,“咦,塑料口袋怎
    么变成圆鼓鼓的了?”“它里面装着什么?怎么看不见?”
    “放开口,怎么用手抓不住?”通过亲自的实验,孩子们感
    觉到了空气的存在,並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动脑对感
    性经验进行分析、综合,就可以概括抽象出空气的性质。可
    见,让幼儿亲自参加科学小实验,是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的
    好方法。我们应该创造条件,选择浅显的、儿童能够接受的
    内容,让幼儿多动手去实验。例如“磁铁的本领”、“美丽
    的冰花”、“能变的温度计”、“有趣的聚光镜”、“追人
    的影子”、“神奇的梳子”、“透明的玻璃”、“种子发芽
    ”、“植物与水”、“摩擦生热”、“物体滑落”等等,通
    过实验实际锻炼幼儿的思考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能力 第七章:怎样教幼儿学会比较

    比较是幼儿思维的一个基本过程。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
    对象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异同的过程。因此,比较
    是幼儿学会分类、概括的前提。
    学前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缺乏,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
    力也较差,还不善于对物体进行比较,因此在对物体进行比
    较时,常常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幼儿还不善于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
    2。幼儿容易找出物体突出的、直观的异同,但不善于找
    出物体细微的、本质的异同。
    3。幼儿容易找出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但不善于找出
    物体的相似点。
    怎样教幼儿学会比较呢?根据上述幼儿比较的特点,我
    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教幼儿懂得比较是拿物体的相应部分来比。例如,比
    较人,要把头与头相比,身体与身体相比,衣着与衣着相比,
    动作与动作相比;比较两盆花,应该拿花朵与花朵比,叶子
    与叶子比,花茎与花茎比,花盆与花盆比。总之,要使幼儿
    懂得“比”就是拿一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与另一物体或物
    体的另一部分去比,同时这两个相比的物体或物体的两个部
    分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相应,只有相应的两个物体或相
    应的两个部分才能相比。
    2。教幼儿对要比较的物体,按同一标准进行分析,并将
    相应部分一一对应。比如,将两辆汽车按车头、车身、车尾、
    车窗、车灯、车轮等,分解成同样的六个部分,再将车头与
    车头对应,车身与车身对应,车尾与车尾对应,车窗与车窗
    对应,车灯与车灯对应,车轮与车轮对应,这样,就为进行
    比较它们的异同,打好了基础。
    3。教幼儿学会全面、精确地比较物体,不仅能找出物体
    突出的、直观的异同,而且能找出细微的、本质的异同。这
    需要结合教学、日常生活、游戏等,对幼儿进行大量的教育、
    训练,如:常识课比较茄子与黄瓜,绵羊与山羊,鸽子与燕
    子的异同;游戏时,比较玩具大象与狗熊,汽车与火车,男
    孩与女孩的异同;散步时,比较杨与柳,楼房与平房,商店
    与书店的异同等等。通过大量的比较,促进幼比较的全面性、
    精确性的提高。
    4。教幼儿不仅能找出不同点,还能找出相同点、相似点。
    比如,比较鸡、鸭、鹅时,使幼儿不仅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
    处,而且还能知道它们都有羽毛,有翅膀,会生蛋,都是家
    里饲养的动物。这是培养幼儿比较能力的重要方面,因为只
    有这样,幼儿才可能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才有可能对它
    们进行抽象概括,以形成概念。不难理解,如若幼儿不能找
    出鸡、鸭、鹅的相同点、相似点,他们也就不可能形成“家
    禽”的概念。因此,在培养幼儿比较能力时,比较不同点和
    比较相同点、相似点,两者不可偏废。忽视任何一方面,都
    会影响幼儿精确、完整地认识事物,影响幼儿抽象逻辑思维
    发展。

    幼儿的思维能力 第八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也就是平时常
    说的“机灵”。幼儿思维是否灵活,直接关系到幼儿思维是
    否全面、深刻,解决问题是否新颖、有独创性。
    从幼儿思维实际来看,中班幼儿的思维就开始具有一些
    灵活性,如给中班幼儿八根长短不同的游戏棒,要求他们按
    长短排列整齐。有的孩子要通过不断调换,用较长时间才排
    列出来。但有的孩子却机灵地把游戏棒朝桌上一竖,把下头
    整理齐,上头长短一清二楚,然后按照长短挑出来逐一排列,
    又快又整齐;又如,皮球掉进洞里了,中班孩子不仅知道可
    往洞里灌水,使球浮上来,而且知道可用钳子钳,可用捕昆
    虫的网兜捞。这就告诉我们,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不仅
    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已有一定的
    表现,正待我们去开发,去培养,去促使它迅速发展起来。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呢?
    首先,培养幼儿乐于动脑的好习惯。如同自然界的其它
    生物一样,人的大脑机能的发展,也遵循“用进废退”的原
    则。在一定合理的限度内,大脑是越用越灵敏的。因此,我
    们要注意培养幼儿乐于动脑的习惯,经常向儿童提些问题和
    鼓励幼儿多提问题,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
    老师的每次提问,都必须事先经过认真考虑和周密设想,既
    要明确,又要富有启发性,问题应是孩子能够回答的,但又
    是他们必须经过一番思考才能答出的。
    我们还要鼓励幼儿自己积极思考,好奇好问。对他们提
    出的问题,凡是孩子根据已有知识,经过努力,自己能解决
    的,就让他们自己动脑解决;一时难以自己解决的,可引导
    他们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在老师指导下,找到圆
    满的答案。这样,就能使幼儿求知欲越来越旺盛,思维活动
    越来越活跃,爱动脑、勤思考的良好习惯,也就逐渐形成了。
    第二,积极鼓励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我国的教育,
    自古以来就推崇“师道尊严”,凡教师的话,得“有言必听”。
    听老师的话,这一般是对的。但如果强调过分,就会在孩子
    的头脑里,产生一种“意识定势”,或叫“思维定势”——
    想问题,按照一个固定的思路;办事情,总在一个传统的框
    框内进行,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孩子又怎能有思维的灵活
    性呢?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认为,儿童的独立思考和
    勇于创新精神与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是直接相关的。历史上
    有成就的、思维灵活的科学家、文学家,在儿童时代,无一
    不具有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如举世闻名的爱迪生、
    居里夫人、鲁迅、高尔基等等,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
    积极提倡幼儿敢于独立思考,而不轻附众议;敢于探索、创
    新,而不拘泥于传统思维习惯的精神。对于那些已经表现出
    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精神,勇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及别出心
    裁的主张的孩子,更是要积极给予鼓励,充分给予肯定。
    第三,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
    问题,就是使幼儿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从不同途径、不同渠道寻求解决同一问题的多个答案。这种
    做法能有力地促进幼儿思维多端性的发展,使幼儿的思路越
    来越开阔,暂时神经联系越来越广泛,因之,对于培养幼儿
    思维的灵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和日常生活
    中,我们都不应忽视引导、训练幼儿思维的多端性。比如,
    自由活动、外出散步时,可以问问幼儿:“长方形积木可以
    派哪些用场?”“羽毛球搁在树枝上了,有哪些办法可以把
    它弄下来?”上语言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