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落日风雷 >

第129章

落日风雷-第129章

小说: 落日风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叛军大叫道:“投降了,献城了!”汉阳城四门大开,放严梦熊入城。官军杀入城中,一路无阻,守军尽数归降,偌大一座汉阳城不战而下。严梦熊直入帅府坐镇,分遣众将安排纳降事宜。将匡文禹打入囚车,派一小队官军解送天子报捷。
  汉阳一下,严梦熊威名远震。翌日天明,散布四乡的小股叛军陆续前来请降,应接不暇。
  时至正午,军校引一叛将入见。那叛将伏地叩拜到:“末将杜永年,偕汉阳水营八千官兵向严大人请罪。”严梦熊大喜。他这次南征没带水军,没有舟船如何渡江攻打武昌。这杜永年率水营来降,可以说降得十分及时。当下严梦熊将杜永年请入座中,待如上宾。命他仍为水营提督,戴罪图功。杜永年欢喜无限,感激不尽。
  有了水军,面前这条浩瀚的大江便无法再挡住严梦熊。十几万官军乘船渡江,直取武昌。
  一路上并未遇到抵抗,大军开到武昌城下。只见城上匪教旗帜已经尽数换掉,城门大开,十几位叛军官佐赤手空拳,披发解甲,出城跪迎于道边。那为首者道:“我等皆为朝廷武臣,蒙圣上洪恩,不敢有负。只因受匡文禹胁迫,无奈降于匪教。今闻严大人军至,特诛逆臣匡文尧,献与将军麾下。”
  城中推出数十辆栅车,里面是匡文尧的家小,一军士用木盘托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疾行至严梦熊马前跪倒,将木盘高高擎起。严梦熊仔细一看,只见那人头面白须长,赫然是匡文尧。严梦熊本以为兵至武昌势必有一场恶战,不想没费一兵一卒首恶已然伏诛。圣上的策略果然神妙,只八个字便换来汉阳武昌两座坚城,不知第三封密函中又有什么妙计。
  大军入城,严梦熊设帅府于旧日的总督衙门。取出第三封密函观看,却是信中套信。一个上写:字付严梦熊将军。另一个上写:何仙子亲启。严梦熊十分诧异,拆开第一封信,只见上面寥寥数语:先取何绣凤,后取韩玉郎。军至岳州,射信入城,将军即可坐观其变,彼若不降再攻城不迟。何绣凤有一女徒韩小静,城破之后,请将军务必寻到,着人护送返回家乡单县,切记!莫忘!
  严梦熊如堕五里雾中。这头一句尚可理解,何绣凤韩玉郎本是一对恩爱夫妻,擒下岳州的何绣凤,九江的韩玉郎自然归降。第二句便有些匪夷所思了。难道区区一封劝降书就能迫使何绣凤投降不成?第三句更加令人费解。这位韩小静姑娘不过是何绣凤的一个女徒,圣上为何这般关心?严梦熊琢磨了大半日也琢磨不透其中关节,既然前两封密函皆有效验,这第三封密函也不妨照之而行。军至岳州,严梦熊下令将城池团团围住,并不急于攻打,先将劝降书射入城中。
  城中匪众拾到书信,不敢怠慢,飞报何绣凤。何绣凤虽夺了教中大权,却自知用兵之道不及尚君义,自然更加不及严梦熊。严梦熊大军一到,她便将教众全部退入城中,龟缩不出。
  得到这封书信,何绣凤亦喜亦忧。喜的是官军不来强攻,多半是因顾忌岳州城坚壕深。忧的是众将多有惧意,官军来书劝降,只怕众将会动心。拆开书信观看,只见信中写道:后学李天赐致书何仙子驾前;窃闻为友之道,所以患难相扶,同舟共济也。昔年与仙子相偕东归,共历生死大劫。复蒙尊夫不弃,千金一诺,击掌为盟。此情此义,余珍如珙璧。方今天下之势,兴衰之数,人所共知。天命之所归,非人力所能移也。仙子以数万蝼蚁之众,凭岳州尺寸之城,图抗百万天兵之威,何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一意孤行,诚恐身死之期不远。贤伉俪情爱弥笃,尊夫势难独生。余忝为挚交,敢不尽一言相救也。望仙子明达时势,顺天命应人心,献城归降。余愿凭微躯保仙子无恙。沥血为誓,天地共鉴之。
  何绣凤读罢书信,气得脸色煞白,双手乱颤,大骂道:“放屁放屁!老娘是蝼蚁,是蚍蜉,你李天赐又是什么?不过是昏君的走狗罢了。老娘哪里及不上严狗官,明日便开城决一死战,看看究竟谁厉害。”
  一旁的小静姑娘低声劝道:“师父请息怒。我看李公子并非大言欺人。严梦熊乃当世名将,尚师伯匡文尧都不是他的对手,大江之险也拦他不住,这小小的岳州城只怕也守不了多久。李公子劝师父归顺朝廷,我看也不失为一策,师父不妨再斟酌斟酌。”
  何绣凤对这个小徒儿最为钟爱,她一开口何绣凤的怒气便消了大半,叹道:
  “徒儿,师父何尝不知严梦熊的厉害,更可虑的是其军中有李天赐这等高手。师父用兵不及严梦熊,武功不及李天赐,困守孤城,唯有一死。同样是死,不如死的轰轰烈烈,不负我何绣凤一世英名。”
  小静眼圈一红,急道:“师父,请三思啊!徒儿……,徒儿听人说过,李公子是一位至诚君子,他说能救师父就一定能救。”何绣凤笑道:“傻丫头,皇帝要杀人就是严梦熊也违抗不得,他李天赐不过是严梦熊军中一将,凭什么担保师父无恙。师父现在有兵有将,何必要求助于他人。生死要操在自己手里,不能寄希望于狗皇帝大发慈悲。师父不会投降的,岳州城城坚粮足,严梦熊能奈我何。”
  何绣凤初掌大权,春风得意,岂肯轻易认败。小静不劝也就罢了,这一劝反而使她更坚定了信念,决心一战。何绣凤去前厅招集众将布置守城事宜,小静独自留下,手捧着天赐的书信怔怔出神。前厅传来何绣凤尖锐的呵斥声,想来是与众将意见不一,发生了争执。小静猛然醒悟,收好书信,匆匆入内室忙碌起来。
  过不多久,何绣凤气冲冲地返回,将桌子拍得震天响。破口大骂:“一群胆小鬼,一群忘恩负义的畜生。老娘提拔了你们,给你们名利权势,给你们子女玉帛。事到临头,全成了缩头乌龟,屁也不会放一个。你们怕严梦熊就去投降好了,这岳州城老娘一个人守,天塌下来老娘一个人顶着。”
  小静手捧一盏清茶盈盈而出,甜甜笑道:“师父请息怒。这些坛主护法都是酒囊饭袋,能有什么好计策,您生气也是白搭。他们被严梦熊的威名吓得手足无措,一点信心也没有,上阵打仗必败无疑。您应该给大家鼓鼓劲。”何绣凤喜道:“乖徒儿,您有什么好主意?”
  小静道:“您可以向大家宣布,已经派人前往九江搬兵,前往江南向武林盟求援,救兵指日可到。大家有了指望,信心也就足了。”
  何绣凤赞道:“乖徒儿,你真聪明。这主意不坏。”一口饮尽杯中茶水,说道:“师父收过不少徒弟,到现在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你一个人了。难得你知道上进,能为师父分忧。
  不象小素小雅,只会卖弄风骚勾引男人。师父无儿无女,百年之后,这教主之位非你莫属。
  你可不要令师父失望。“
  小静神情忽变,禁不住泪水涌出眼眶。跪倒在何绣凤膝前,黯然道:“徒儿不想做教主,只盼着师父平安渡过这道难关,只希望师父能原谅徒儿的冒犯。”
  何绣凤十分诧异,想扶小静起来,却发觉手脚已经不听使唤,浑身无力。何绣凤顿时醒悟,又惊又怒,厉声道:“死丫头,你在茶水里下了软筋散?你为什么要害我?”
  小静泣道:“师父待徒儿恩重如山,徒儿粉身碎骨也难报答。如今官军兵临城下,众将皆欲归降,城池早晚必失。师父一意孤行,势难幸免。只有李公子能救师父,徒儿深知李公子为人,没有万全的把握决不会轻许诺言。恕徒儿擅自作主,事后师父要打要杀,徒儿绝无怨言。”何绣凤怒道:“死丫头,原来你与李天赐早有勾结。你喜欢他就去找他好了,为什么要暗算师父?”小静道:“徒儿一片真心,师父总有一天会明白。待徒儿去传师父令谕,让众将开城归降,请李公子来保护师父。”
  何绣凤换了一付脸色,柔声道:“好徒儿,师父知道你是一片真心。快给师父解毒,师父不怪你,一切都听你的。”小静道:“您不用欺骗徒儿。徒儿给您解毒,您会杀了徒儿,您会驱使教众与官军一拼生死,害了自己也害了几万教众。
  徒儿一死事小,却不能眼睁睁看着师父走上绝路。”
  何绣凤苦笑道:“我的傻徒儿,你会害死师父的。我何绣凤一生算计人,不想最后却死在自己徒弟手里。罢了,罢了,你去吧!生死有命,谁让我收了你这么个死心眼的傻徒弟。”
  小静戚然一笑,说道:“师父,徒儿会为您尽力的。您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徒儿誓不独生。”擦去脸上的泪水,从何绣凤怀中摸出金龙令,直奔前厅。
  众将尚未散去,正在焦急地等候何绣凤出来。小静一到,众将立刻停止交头接耳,大厅肃静下来。小静高高托起金龙令,肃然道:“众将听令!”金龙令是闻香教级别最高的令符,见令如见教主亲临。众将诚惶诚恐,跪地听令。小静道:“令主有令,官军势大,城池早晚必失。为众将士安危计,不可再战,即刻开城迎接官军。诸位请各回本部,约束士卒,静候官军接防。”
  众将各怀机心,有的欢喜,有的不安。一人问道:“韩姑娘,事关重大,为何令主不亲来传谕。”话一出口,立刻招来几十道怨恨的目光。众将均想:“他妈的没事找事。投降就投降好了,死里逃生,何乐而不为。何令主最爱面子,开城投降这种尴尬事,她自然不愿出面。”
  小静喝道:“金龙令在此,谁敢抗命?这厮藐视教主,罪大恶极,给我拿下!”
  此言正合众将心意,当下便有三四名护法一跃而起,将那多嘴多舌的倒霉鬼点倒在地。小静神色平静如故,冷然道:“再有抗命者,这厮就是前车之鉴。快去开城迎接官军,见到严梦熊将军,请他来见令主。”
  众将心想:“令主好大的架子。投降的是咱们,可不是官军。惹恼严梦熊,大家都没好日子过了。”无奈小静有言在先,无人敢再多嘴。众将分头而出,打开城门,换下旗号,派出使者到官军营中请降。
  严梦熊得知教匪投降的消息,当即传令大军开入岳州城。一纸书信便取下一座坚城,圣上见事之准,策略之妙,严梦熊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却不知天赐也是误打误撞,城中的变故实非始料所及。
  小静在大厅里焦急地等待着,恨不能插翅飞去,见一见阔别多年的李大哥,问一问他是否真的能救师父。听着外面传来的人喊马嘶之声,一阵阵不安之情袭来,着实难熬。忽听厅外一个大嗓门叫道:“何绣凤在哪里?快来拜见本将军。”
  一壮年军官腆着草包肚子,昂首而入。
  小静闪身拦住,问道:“将军可是严梦熊吗?”那军官大笑道:“我乃严大帅麾下副将胡平是也。你就是何绣凤吗?不象,不象。”小静道:“何绣凤是我师父,不是严将军就不许进去。快去请李天赐李公子,我要见他。”胡平喜道:
  “你要见李兄弟?你知道李兄弟的下落?快快告诉我,我胡平正要找他。”小静十分诧异,说道:“我只在几年前见过李公子一面,难道李公子不是在严将军麾下效力吗?见不到李公子,请严将军来也行。”
  胡平怒道:“你这小丫头真是难缠。严大帅岂是说见就见的,快快闪开,休得罗嗦。”
  这胡平是个愣头青,伸出大手就向小静前胸推去。小静灵巧地闪开,去而复回,依然拦住胡平,仿佛没有动过。胡平更怒,拉出腰刀就要动手。
  正在此时,就听有人喝道:“胡平,不许无礼!”十几名甲士簇拥着严梦熊进入厅中。
  胡平慌忙收起腰刀,上前见礼。严梦熊挥手令他退下,向小静一抱拳,说道:“下官严梦熊,特来拜会何仙子。烦请姑娘入内通禀。”
  严梦熊言辞客气,小静略略放心,问道:“你就是严将军吗?你不会为难我师父吧?”
  小静问得太天真也太直率,严梦熊不禁莞耳,说道:“圣上仁厚,从不妄杀一人。但有降者无不待如上宾,厚加封赠。何仙子举众来归,便是下官同袍,岂有加害之理。”
  小静大喜,返身就向内室跑去。一打开房门,迎头正撞上何绣凤。小静惊道:“师父,你怎么出来了?”何绣凤神情惨淡,毒性初解,行动仍有些不便。吃力地扶住徒儿的肩头,强笑道:“傻丫头,只怪你心肠太软,药没下足,师父还能撑得住。”
  小静搀扶着师父来到前厅。严梦熊不以胜者自居,抱拳相迎,谦逊有礼,说道:“仙子不计自身荣辱毁誉,率众弃暗投明,使岳州城免受兵祸,保全了双方无数将士的性命。下官代全城百姓,麾下将士,谢过仙子高义。”
  何绣凤冷笑道:“我原本是要决一死战的,都是我这个傻徒儿擅作主张坏了大事,否则你严大将军尚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进入这座岳州城。如今我功力难聚,只有听凭摆布。你不用捧我也不用谢我,有什么话尽管直说。是不是要我写信劝拙夫归降?”
  严梦熊不以为忤,笑道:“仙子高明,省去了下官一番唇舌。下官早年曾在九江府任职,深知九江之险。尊夫现有水军五万步军八万,强攻伤折必重。实不相瞒,下官也没有把握。
  仙子若能劝尊夫来降,下官感激不尽。“
  何绣凤道:“不必多言,我答应你就是。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严梦熊道:“仙子千万不要误解,下官绝没有强迫的意思。尊夫归降,使贤伉俪早日团聚,岂不是一件美事。
  另外,下官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下面的话就有些难于出口了。讨取人家的女弟子,又不好说明理由,何绣凤也许会误解他有什么用心,可是圣上交待的事又不能不办。踌躇再三,严梦熊委婉地说道:”有人想见令徒韩小静,托下官代为转达,万望仙子成全。“
  何绣凤果然误解了,柳眉一竖,说道:“我身边只剩下这一个亲人,你们还要算计她?
  要见可以,让他来好了。“严梦熊为难道:”那人的意思是让下官将韩姑娘送往单县,下官……,下官实在无法推托。“单县是小静的故乡,知者甚少。小静先是一奇,即而是一喜,问道:“是李公子要见我吗?他现在在哪里?”严梦熊为之语塞。胡平凑上来低声耳语,严梦熊恍然大悟,笑道:“原来韩姑娘是李贤弟的朋友,咱们不是外人。托我送姑娘去单县之人并非李贤弟。我与李贤弟已有两年多不通音信,不知他的去向。”
  小静急道:“你骗人!李公子射信入城,劝我师父归降,难道你会不知道,鬼才相信。”
  严梦熊又惊又喜,问道:“那封书信是李贤弟写的?你没有看错?”小静道:“黑纸白字,不信我拿给你看。”从怀中摸出天赐的书信,交给严梦熊。严梦熊匆匆读罢,久悬心中的许多疑问迎刃而解,抚掌笑道:“妙哉!李贤弟诚不欺我,除奸臣,清君侧,举贤能,用良将,当年许下的诺言如今一一兑现。三条锦囊妙计一定是出自李贤弟之手,传言圣上一箭射杀龙在田一定也是李贤弟所为。”
  胡平脑筋不太灵光,参不透其中关节,问道:“大帅是说李兄弟如今在圣上身边办事,代圣上出谋划策?”严梦熊道:“十有八九错不了。圣上在密旨中叮嘱我照应韩姑娘,多半是出自李贤弟之请。以此观之,圣上对李贤弟必是言听计从,君臣之间必然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又向小静道:“李贤弟的意思姑娘不会有异议吧?”
  小静悬念家中老母幼弟,恨不能插翅飞回单县。却又舍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