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隋唐演义 >

第111章

隋唐演义-第111章

小说: 隋唐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秦国桢的夫人徐氏,就是徐懋功的裔孙女,极是贤淑,因此妻妾相得,后来各生贵子。国桢与哥哥国模,俱以高官致仕。盈盈常得入宫,谒见梅妃。又常遣人往候罗素姑。那罗素姑寿至百有余岁,坐化而终。此皆后话,不必再说。
  且说梅妃当日朝见上皇过了,便要辞回上阳宫。上皇道:“朕年已老,无人侍奉,得卿相叙,正好娱我晚景,如何还要到上阳宫去?”梅妃道:“臣妾有翠华西阁得侍至尊,触忌遭谗,自分永弃。今以未死余生,复觐天颜,已出望外。至于侍奉左右,当更择佳丽,以继前宠,妾衰朽之质,自宣退避。”说罢,挥泪如雨。上皇亲手抚慰道:“向来与卿疏阔,实朕之过。然珍珠投赠,未始无情,今当依仙师旧好从新之语,岂忍弃朕别居。”梅妃见上皇恁般眷顾,乃遵旨留兴庆宫,与上皇同处。正是:
  杨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
  上皇复得梅妃侍奉,甚可消遣暮年。但每常念及杨妃惨死,不胜悲痛,前自蜀中回京,路过马嵬,特命致祭,彼时便欲以礼改葬。礼部侍郎李揆奏云:“昔日龙武将士,因诛杨国忠,故累及妃子,今欲改葬故妃,恐龙武将士疑惧生变。”上皇闻奏,暂止其事。及回京后,密遣高力士潜往改葬,且密谕:若有贵妃所遗物件,可以取来。高力士奉了密旨,至马嵬驿西道之北坎下,潜起杨妃之尸移葬他处。其肌肤已都销尽,衣饰俱成灰土。只有胸前紫罗香囊一枚,尚还完好。那紫罗乃外国贡来冰丝所织,囊中又放着异香,故得不坏。力士收藏过了。又闻得有遗下锦裤袜一只,在马嵬山前一个老妪钱妈妈处,遂以钱十千买之。
  原来杨妃当日缢死于马嵬驿中,匆匆掩埋。车驾既发,众驿卒俱至驿中打扫馆舍。其中有一姓钱的驿卒,于佛堂墙壁之下,拾得锦裤袜一只。知道是宫中嫔妃所遗,遂背着众人,密自藏过,回家把与母亲钱妈妈看。那个妈妈见这裤袜上用五色锦绣成一对并头合蒂的莲花,光彩炫目,余香犹在。便道:“此必是那亡过的妃子娘娘所穿,这样好东西,不容易见的哩!”正看间,恰有个邻家的妈妈走过来闲话,因便大家把玩了一回。于是传说开了,就有那好事的人来借观。这个看了去,那个也要来看。钱妈妈初时还肯取将出来与人瞧瞧,后来要看的人多了,他便索起钱钞来。越索得越多,越有人要看。直索至百文一看,那妈妈获钱几及数万,好不快活。原来杨妃的裤袜,有名叫做藕履。你道那藕履二字如何解?这因杨妃平日,最爱穿绣莲裤袜,天子常戏语之云:“你的裤袜上,正直绣着莲花,若不是莲花,何故内中有此自藕?”杨妃因此自名其衤夸袜为藕履。不想身死之后,遗下一只于驿庭,为众人这所争看,到作成那钱妈妈着实得利。后来刘禹锡作“马嵬行”,也说及那遗袜之事。道是:
  履綦无复有,文组光来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草爱踪迹,私手解囗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绝。
  又有人说,那遗袜毕竟有时消毁,不能长留于世,亦殊不足看。有诗云:
  锦袜传观只一时,凌波今日有谁知?不如西子留遗迹,人到灵
  岩便系思。
  当下高力士闻遗袜在钱妈妈处,将钱来买。钱妈妈不敢不与。力士把这锦裤袜与那紫罗香囊,一并献与上皇履旨。上皇见了这二物,嗟悼不已,即命宫人藏好,闲时念及,常取来观看叹惜。梅妃欲排遣圣怀,令高力士访求旧日那梨园子弟来应承。一夕,上皇乘月登勤政楼,凭栏眺望,烟云满目,追思昔日此楼中盛事,恍如隔世,不觉怆然,因抗声而歌道:
  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歌未竟,只闻得远远地亦有歌唱之声。上皇静听良久,虽听不出他唱些什么,却觉得音声清亮,回顾左右道:“此歌者莫非也是梨园旧人么?”高力士奏道:“此或是民间男妇偶然歌唱,未必便是梨园旧人。昨闻黄幡绰已病故,梨园旧人供御的,亦渐稀少了。”上皇闻奏,愈觉怆然道:“朕近日所作雨淋铃曲,幡绰唱来最好,今不可得闻矣!”时李谟、张野狐二人侍侧,力士团奏言此二人的技艺,亦不亚于幡绰。上皇遂命野狐,将雨淋铃曲奏来,李谟可吹笛和之。二人领旨,野狐顿开喉咙唱将起来,李谟即将仙翁所赠短笛相和,音声清彻,真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足使近听增悲,远闻兴慨。
  看官,你道那雨淋铃曲,为何而作?当时上皇自成都起驾回京,路途之间,思念杨妃,满腔愁绪。至斜谷口值连雨经旬,车驾过栈道,雨中闻车上铃声,隔山相应,其声甚觉凄凉,因顾黄幡绰道:“你听这铃声何如?朕愁耳听来,甚是不堪。”幡绰便插科听道:“这铃儿大不敬,当治罪。”上皇道:“你又来作戏了,铃声如何是不敬?”幡绰道:“铃声如话,臣独解之,但不敢奏闻。”上皇晓得他是戏言,便道:“汝尽管说来,朕不罪汝。”幡绰道:“臣细听其声,明明说道三郎郎当,三郎郎当,岂非大不敬?”上皇闻言,不觉失笑,于是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自写其郎当之意。正是:
  雨声铃响本凄凉,愁耳听来更断肠。叹息马嵬人已杳,三郎空
  自怨郎当。
  次日,上皇与梅妃闲话,谈及归途中闻铃声而兴感的事,因道:“朕那时正心绪作恶,忽得小蓬瀛之信,顿开愁绪。”梅妃道:“妾闻上皇正下诰访求,妾身乃知圣心不弃旧人,衔恩无地。”正说间,内侍传到肃宗的表章,为欲请命赦宥两个降贼的朝官。正是:
  欲屈皋陶法,愿施尧帝仁。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十九回  赦反侧君念臣恩  了前缘人同花谢
  词曰:
  天王明圣,臣罪当诛。恩流法外,全生更矜死,赖宫中推爱。
  岂意官中人渐惫,看梅花飘零。无奈佳人与同谢,叹芳魂何
  在?
  调寄“忆少年”
  古人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又云:移孝可以作忠。夫事亲则守身为大,发肤不敢有伤;事君则致身为先,性命亦所不顾。二者极似不同,而其理要无或异。故不孝者,自然不忠,而尽忠者,即为尽孝。古者尚有其父不能为忠臣,其子干父之蛊,以盖前愆者。况忝为名臣之子,世受国恩,乃临难不思殉节,竟甘心降贼,堕家声于国宪。国之叛臣,即家之贼子,不忠便是不孝,罪不容诛,虽天子思想其父,曲全其命,然遗臭无穷,虽生犹死了。倒不如那失恩的妃子,不负君思,患难之际,恐被污辱,矢志捐躯,却得仙人救援,死而复生,安享后福,吉祥命终,足使后人传为佳话。却说上皇正与梅妃闲话,内侍奏言:“皇帝有表章奏到。”上皇看时,却为处分从贼官员事。肃宗初回西京时,朝议便欲将此辈正法,同平章事李岘奏道:“前者贼陷西京,上皇仓卒出狩,朝廷未知车驾何在,各自逃生。不及逃者,遂至失身于贼,此与守土之臣,甘心降贼者不同,今一概以叛法处死,似乖仁恕之道。且河北未平,群臣陷于贼中者尚多,若尽诛西京之陷贼者,是坚彼附贼之心了。”肃宗准奏,诏诸从贼者,始从宽典,后因法司屡请正叛臣之罪,以昭国法。上皇亦云,叛臣不可轻宥,肃宗乃命分六等议处。法司议得达奚珣等一十八人应斩,家眷人口没官;陈希烈等七人,应勒令自尽;其余或流或贬或杖,分别拟罪具表。肃宗俱依所议,只于新犯中欲特赦二人:那二人即故相燕国公张说之子原任刑部尚书张均、太常卿驸马都尉张(土自)。
  你道肃宗为何欲赦此二人?只因昔日上皇为太子时,太平公主心怀妒嫉,朝夕伺察东宫过失纤微之事,俱上闻于睿宗,即宫中左右近习之人,亦都依附太平公主,阴为之耳目。其时肃宗尚未生,其母杨妃,本是东宫良媛,偶被幸御,身遂怀孕,私心窃喜,告知上皇。那时上皇正在危疑之际,想道:“这件事,若使太平公主闻之,又要把来当做一桩话柄,说我内多劈宠,在父皇面上谗谮,不如以药下其胎罢,只可惜其胎不知是男是女。”左思右想,无可与商者。时张说为侍讲官,得出入东宫,乃以此意密与商议,张说道:“龙种岂可轻动?”上皇道:“我年方少,不患子嗣不广,何苦因宫人一胎,滋忌者之谤言。吾意已决,即欲觅堕胎药,却不可使问于左右,先生幸为我图之。”张说只得应诺,回家自思:“良媛怀胎,若还生子,非帝即王,今日轻易堕胎,岂不可惜,且日后定然追悔。但若不如此,谗谤固所不免。太子已决意欲堕,难与强争,他托我觅药,我今听之天数,取药二剂,一安胎,一堕胎,送与太子,只说都是堕胎药,任他取用那一副,若到吃了那安胎药,即是天数不该绝,我便用好言劝止了。”至次日,密袖二药,入宫献上道:“此皆下胎妙药,任凭取用一副。”上皇大喜,是夜尽屏左右,置药炉于寝室,随手取一剂来,亲自煎煮好了,手持与杨氏,谕以苦情,温言劝饮。杨氏好生不忍,却不敢违太子命,只得涕泣而饮之。上皇看了饮了,只道其胎即堕,不意腹中全无发动,竟沉沉稳稳的,直睡至天明;原来到吃了那剂安胎药了。上皇心甚疑怪,那日因侍睿宗内宴,未与张说相见。至夜回东宫,仍屏去左右,密置炉火,再亲自煎起那一剂药来,要与杨氏吃。正煎个九分,忽然神思困倦,坐在椅上打盹。恍惚之间,见屋宇边红光闪闪,红光中现出一尊神道,怎生模样?
  赤面美髯,蚕眉凤眼。身长约一丈,披一领锦绣绿罗袍。腰大
  可十围,束一条玲珑白玉带。神威凛凛,法貌堂堂。疑是大汉寿亭
  侯,宛如三界伏魔帝。
  那神道绕着火炉走了一转,忽然不见。上皇惊醒,忽起身看时,只见药铛已倾翻,炉中炭火已尽熄,大为骇异。次日张说入见,告以夜来之事,且命更为觅药。张说再拜称贺,因进言道:“此乃神护龙种也!臣原说龙种不宜轻堕,只恐重违殿下之意,故欲决之于天命。前所进二药,其一实系安胎之药,即前宵所眼者是也。臣意二者之中,任取其一。其间自有天命,今既欲堕而反安,再欲堕则神灵护之,天意可知矣!殿下虽忧谗畏讥,其如天意何。腹中所怀,必非寻常伦匹,还须调护为是。”上皇从其言,遂息了堕胎之念,且密谕杨氏,善自保重。杨氏心中常想吃些酸物,上皇不欲索之于外,私与张说言之。张说常于进讲时,密柏青梅木瓜以献,且喜胎气平稳,未几睿宗禅位。至明年,太平公主以谋逆赐死,宫闱平静,恰好肃宗诞生。幼时便英异不凡,及长,出见诸大臣,张说谓其貌类太宗,因此上皇属意,初封忠王,及太子瑛被废,遂立为太子。正是:
  调元护本自胎中,欲堕还留最有功。又道仪容浑类祖,暗教王
  子代东宫。
  张说因此于开元年间,极被宠遇。肃宗即位时,杨氏已薨,追尊为元献皇后。他平日曾把怀胎时的事,说与肃宗知道,肃宗极感张说之恩。张家二子张均、张(土自),肃宗自幼和他嬉游饮食,似同胞兄弟一般。张说亡后,二子俱为显官,张(土自)又赘公主为驸马,恩荣无比。不意以从逆得罪当斩,肃宗不忘旧恩,欲赦其罪。却因上皇曾有叛臣不可轻宥之谕,今著特赦此二人,不敢不表奏上皇。只道上皇亦必念旧,免其一死。不道上皇览表,即批旨道:
  张均、张(土自)世受国恩,乃丧心从贼,此朝廷之叛臣,即张说之逆子,罪不容囗。余老矣,不欲更闻朝政,但诛叛惩逆,国法所重,即来请命,难以徇情,宜照法司所拟行。
  你道上皇因何不肯赦此二人?当日车驾西狩,行至咸阳地方,上皇顾问高力士道:“朕今此行,朝臣尚多未知,从行者甚少,汝试猜这朝臣中谁先来,谁不来?”力士道:“苟非怀二心者,必无不来之理。窃意侍郎房琯,外人俱以为可作宰相,却未蒙朝廷大用,他又常为安禄山所荐,今恐或不来。尚书张均、驸马张(土自),受恩最深,且系国戚,是必先来。”上皇摇首微笑道:“事未可知也。”有驾至普安,房琯奔赴行在见驾。上皇首问:“张均、张(土自)可见否?”房琯道:“臣欲约与俱来,彼迟疑不决,微窥其意,似有所蓄而不能言者。”上皇顾谓高力士道:“朕固知此二奴贪而无义也。”力士道:“偏是受恩者竟怀二心,此诚人所不及料。”自此上皇常痛骂此二人,今日怎肯赦他!肃宗得旨,心甚不安,即亲至兴庆宫,朝见上皇,面奏道:“臣非敢徇情坏法,但臣向非张说,安有今日?故不忍不曲宥其子,伏乞父皇法外推恩。”上皇犹未许,梅妃在旁进言道:“若张家二子俱伏法,燕国公几将不祀,甚为可伤。况张(土自)系驸马,或可邀议亲之典。”肃宗再三恳请,上皇道:“吾看汝面,姑宽赦张(土自)便了。张均这奴,我闻其引贼搜宫,破坏吾家,决不可活。”肃宗不敢再奏,谢恩而退。上皇即日乃下诰云:
  张均、张(土自),本应俱斩,今从皇帝意,止将张均正法,张(土自)姑免死。
  长流岭南。达奚珣于逆贼安禄山奏请献马之时,曾有密表谏阻,今
  止斩其身,其家免入官,余俱依所拟。
  诰下,法司遵法施行,张均遂与达奚珣等众犯,同日俱斩于市。正是:
  昔日死姚崇,曾算生张说;今日死张说,难顾生张均。
  当初张说建造居住的宅第,其时有个善观风水的僧人,名唤法泓,来看了这所第宅的规模,说道:“此宅甚佳,富贵连绵不绝,但切勿于西北隅上取土。”张说当时却不把这句话放在意里,竟不曾吩咐家人。数日后,法泓复来,惊讶道:“宅中气候,何忽萧条,必有取土于西北隅者!”急往看时,果因众工人在彼取土,掘成三四个大坑,俱深数尺,张说急命众工人以土填之,法泓道:“客上无气。”因叹息不已,私对人说道:“张公富贵止及身而已,二十年后,其郎君辈恐有不得令终者。”至是其言果验。后人有诗云:
  非因取土便成灾,数合凶灾故取土。卜宅何须泥风水,宅心正
  直吾为主。
  闲话少说。只说上皇自居兴庆宫,朝政都不管,惟有大征讨、大刑罚、大封拜,肃宗具表奏闻。那时肃宗已立张良娣为皇后,这张后甚不贤良,向从肃宗于军中,私与肃宗博戏打子,声闻于外;乃潜刻木耳为子,使博无声。其性狡而慧,最得上意;及立为后,颇能挟制天子,与权闭李辅国比附;辅国又引其同类鱼朝思。时安、史二贼尚未珍灭,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各引本部兵往剿,乃以宦官鱼朝思为观军容使,统摄诸军,于是人心不服。临战之时,又遇大风昼晦,诸军皆溃。郭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守东京。肃宗听鱼朝恩之言,召子仪回朝,以李光弼代之。
  子仪临发,百姓涕泣遮道请留,子仪轻骑竟行。上皇闻之,使人传语肃宗道:“李、郭二将,俱有大功,而郭尤称最,唐家再造,皆其力也。今日之败,乃不得专制之故,实非其罪。”肃宗领命,因此后来灭贼功成,行赏之典,李光弼加太尉中书令,郭子仪封汾阳王。子仪善处功名富贵,不使人疑,已虽握重兵在外,一纸诏书征之,即日就道。故谗谤不得行。其子郭暖尚代宗皇帝之女升平公主,尝夫妇口角,郭暖道:“你恃父亲为天子么?我父薄天子而不为。”公主将言奏闻天子,子仪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