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风云 作者:丹尼尔·耶金-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涨、安全考虑和政府政策而发生了180 “的转变。煤大量地重返发电厂和工业。核动力也迅速进入发电。在日本,液化天然气提高了它在能源经济和发电中的比重。所有这一切意味着,在全世界,石油正在被排挤出它的某些最重要的市场,正在迅速失去阵地。石油在工业国家整个能源市场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53%下降到1985年的43%。
不仅石油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在下降,而且能源总量本身也在缩小。这反映了能源效率在提高,换句话说,节约能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节能常常被忽视,甚至受到嘲笑,但节能的结果还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节能的含义主要不是指过清苦的生活,不是指“小就是好”,而是指提高效率和革新技术。1975年的立法规定,到1985年新汽车的燃料平均使用效率要提高一倍,即提高到每加仑汽油要使汽车平均行驶27。5英里,这样可以使美国原来的石油日消费量节省二百万桶,恰恰相当于阿拉斯加石油日产量的实际增加数二百万桶。1985年同1973年相比,美国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25%,石油的使用效率提高了32%。要是美国的石油使用效率停留在1973年的水平上,那末1985年美国实际的石油日消费量要增加一千三百万桶石油。节能的成果是巨大的。其它国家也大幅度节能。日本在这一段时期内,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31%,石油的使用效率提高了51%。
到1983年,即经济复苏的第一年,节能和燃料转换的影响已经很明显。非共产主义世界石油的日消费量为四千五百七十万桶,比高峰时的1979年的日消费量五干一百六十万桶,减少了约六百万桶。同样,从1979年到1983年,当石油的日需求量减少六百万桶时,非欧佩克的石油日产量却增加了四百万桶。紧接着,各石油公司急切地想方设法卖掉它们庞大的库存石油。这样庞大的石油库存是它们因预期石油需求会上升到新的高水平而建立起来的,可是,这样高的石油需求从来没有出现过。
石油需求的猛降,非欧佩克石油的供应量不断的增加,库存石油的抛售,这三大趋势结合在一起,使得向欧佩克提出的石油要货量每天减少一干三百万桶,即比1979年的水平下降了43%。伊朗革命和随后的两伊战争曾经削弱了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出口能力。但突然之间,不是担心短缺,而是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形成了大量过剩,总之,形成了供大大超过了求。 最后——卡特尔
对欧佩克来说,算帐的日子逼近了。最迟到1977年,欧佩克生产的原油占自由世界生产总量的2 /3。到了1982年,非欧佩克的石油产量第一次超过了欧佩克,日产量的实际超过数字达到一百万桶,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甚至苏联向西方国家出口的石油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这是由于苏联谋求利用油价上涨,增加从西方国家取得硬通货收入。
许多来自新来源的石油,尤其是北海石油进入现货市场出售。这引起了市场情况的明显反应。仅仅一两年前,石油的现货价格猛涨,高于官价;而现在,现货价格暴跌,跌到远远低于官价。许多按照官价买进石油的公司,损失了大量本来可以用来炼油和市场营销的钱。某种特定质量的石油的现货价格可以比期货合同价格每桶低八美元之多。正如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德国分公司总裁所指出的,这种差距是“微利”和“大亏本”之间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能做最简单算术题的买主为了寻找最便宜的石油,就会去跑“现货市场”和商店。新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为了进入市场当卖主,就会不得不开出最能引起“市场反应”的价格即最便宜的价格,以争取市场份额。
欧佩克陷入了困境。它面对市场,只能作出无可奈何的选择:或者降价去夺回市场,或者减产以维持价格。然而,欧佩克国家并不希望降价,唯恐降价会破坏整个价格结构,失去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已经得到的好处,而且,它们不久前得到的威力和影响也会丧失殆尽。此外,它们还担心,如果它们降价,工业国家会利用这个机会提高货物税和汽油税,无形中把付出的油田租金从欧佩克的财库中取回,而为了提高油田租金,产油国在三十多年前就展开了斗争。
但现实是必须正视的。欧佩克如果不去降价以保产月B 就势必要减产以保价。在三年前的1979年,欧佩克的日产量为三千一百万桶。1982年3 月,欧佩克为其集团规定的最高日产量为一千八百万桶,并规定了每一成员同生产的限额,沙特阿拉伯是例外。不过,沙特阿拉伯也调整产量以支持欧佩克的整个安排。欧佩克在历史上曾多次讨论过要这么做,但这一次终于做成了。它采用了得克萨斯铁路委员会在其早期实行的限制产量以保价的做法。用石油输出国的一名主要分析家的直率话来说,欧佩克已经使自己转变成一个卡特尔;规定和分配产量,还规定一种价格。
在确立限额后的几个月内,石油市场的动荡又增添了新的因素。伊朗在同伊拉克的战争中正在取得上风,对待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保守的海湾国家的态度和言辞更加好战。这不是中东唯一的一场战争。1982年6 月,以色列直接入侵黎巴嫩。在阿拉伯石油输出国规定的一次会议上,出现了一些议论,要对美国实行另一次的石油禁运,以作为“惩罚”。但是,石油市场的困境,加上伊朗给海湾石油输出国造成的直接地缘政治危险,使得上述议论中的建议不可置信,并被认为是不中肯的、危险的,并且很可能会给石油输出国利益造成很大危害的一种意见而很快地被搁置起来。与此同时,1982年6 月,沙特阿拉伯哈利德国王,一位患慢性心脏病的过渡性人物去世了。担任国家行政首脑的王储法赫德继承了王位。除了其他的以外,他还是王族中的一名石油专家。
新的限额办法是一项权宜之计。不过,到1982年秋,几件事情已经明朗:石油需求没有恢复,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继续在增加,石油的现货价格又在猛降。欧佩克即使实行了生产限额,它生产的石油仍然过剩,规定的价格仍然过高。 “我们的价格太高了……”
1983年,石油市场上的竞争继续在迅速升级。单是北海油田的英国那部分,自从1975年开始产油后,现在生产的石油超过了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三国产量的总和,而且北海石油产量会更多。为了对付竞争,非正式的打折扣和降价已成了欧佩克内的家常便饭。唯一的例外又是沙特阿拉伯,它保持三十四美元一桶的售价。其他许多国家把它看作是独负重担。石油买主们,甚至包括阿美石油公司的合伙公司在内,很快就抛弃沙特阿拉伯,去购买价格打折扣的石油。买主们不能轻易地把比较贵的石油硬卖给其分支机构和顾客。这些分支机构和顾客试图搞到价格较便宜的石油,同其他公司竞争。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下降到1970年以来的最低点。
1983年初,亚马尼提出一篇哲学专题论文,主题是关于欧佩克当前这次已经很明显的危机的起因。他说:“请原谅我作一个比较。这次危机的经历很像一名孕妇的经历。……危机开始时,很像正常的怀孕给人带来激情和欢乐。在这时候,欧佩克的其他成员国不顾我们发出的后果是否定的警告,希望我们把油价提得更高。此外,每一个成员国取得大量的财政收入,匆匆开展发展工程,似乎这种财政收入会源源而来,并会永远不断地增加。……我们陶醉于欢乐,虚度了这段时光。”但现在不得不面临其后果。亚马尼说:“对世界市场来说,我们的价格太高了。”
到1983年2 月底,全面崩溃看来即将来临。英国国家石油公司把北海石油每桶的价格降低三美元,降低到三十美元一桶。这对尼日利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尼日利亚是欧佩克的一个成员国,拥有一亿人口。它的经济过分依赖石油,发发可危。尼日利亚生产的石油在质量上可以直接同北海原油相匹敌。现在,尼日利亚通常的客户能够抛弃这个非洲国家,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得到北海石油。尼日利亚几乎门可罗雀,实际上也就停止了石油出口。这个国家不久前恢复了文官统治。它的国内政治因石油停止输出而颤抖。尼日利亚表示,要以同样的手段作出回答,尼日利亚石油部长亚哈亚。迪科坚定地说:“我们已准备好打一场价格战。”
1983年3 月初,石油部长们及其随员匆匆举行会议。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会议地点是在伦敦,也就是欧佩克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国的家院。他们在海德公园角的洲际大旅馆聚会,会议令人沮丧地开了十二天,冗长不堪,给会议一些参加者以一种说不出来的反感,今后无论何时再踏进这家旅馆时,就会产生这种反感。然而,无论在思想上和形式上怎样反对降价,也无论怎样发怒和破坏,现实是不再能抗拒的。欧佩克把其油价大幅度削减了约15%,从三十四美元一桶降到二十九美元一桶。欧佩克这样大幅度削减油价,这在其历史上尚属首次。欧佩克国家还一致同意,该集团的石油日产量限额定为一千七百五十万桶。
可是,在欧佩克中,每个成员国该从这总的限额中分得多少份额呢?在分配限额的过程中,得失要以几十亿美元计算。成员国之间争吵不休,直到达成分配协议为止。在伦敦举行的这次石油会议开了十二天,成了马拉松式的会议。它防止了油价暴跌,至少暂时如此。欧佩克为了适应市场价格,对自己的油价作了调整,但不是像过去那样涨价,而是降价。这次会议还规定了新的生产限额,但这次规定不像上一年那样是暂时性的。
根本没有正式规定生产限额的国家确实有一个。那就是沙特阿拉伯。亚马尼坚持说,要是给沙特阿拉伯规定一个生产限额的话,那末该数字会明显少于日产量六百万桶。可是,亚马尼已接到的训令说,利雅得能够接受的生产限额至少应该是日产量六百万桶。会议公报只字未提给沙特阿拉伯规定生产限额,而只是说它将“成为产量不固定的国家,供应市场上尚缺少的那部分石油,以满足市场需求。”拥有自由世界1 /3 石油储量的沙特阿拉伯第一次明确地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即沙特阿拉伯自己决定增加或减少其石油产量,以平衡市场供求,维持石油价格。可是,欧佩克这一套新的价格管理体系能够取得多少成效,取决于除沙特阿拉伯外其余十二个成员国能否摆脱弄虚作假,取决于欧佩克第十三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在发挥一个产量不固定的国家应起的关键性作用方面的意志和能力。 商品市场
在欧佩克的马拉松式会议以及欧佩克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卡特尔这种明显的戏剧性场面的背后,是石油业本身发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它不再由几家高度一体化的大石油公司所控制。取代这种情况的是,石油业变成一个由众多的买主和卖主组成的各行其事的、吵吵闹闹的世界。人们有时带着赞许、有时怀有恐惧说,石油正在转变成“完全的又一种商品”。
当然,石油自从它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最初进入市场以来,一直是一种商品。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油价上下波动很大,但是,随着不断地向一体化推进,也就是把从油井开始到加油站为止的活动由一家公司连接起来,其后果之一是,使油价的多变性成了石油公司内部的事。此外,石油被看成与其它商品有区别。亚马尼吟咏道:“应记住,石油不是茶叶、咖啡那样的一般商品。石油是一种战略商品。石油这种商品太重要,不能听任它由变幻莫测的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或任何形式的疯狂投机所摆布。”然而,当前开始出现的,恰恰正是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世界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庞大的过剩石油。同七十年代完全相反,现在不是消费国对石油供应忧虑,而是石油生产国不得不对进入石油市场发愁。买主希望油价打折扣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支付他们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所不得不支付的那种为取得可靠供应而支付的溢价。正如一位石油经营者所指出的,买主“往往轻视保障,重视支出!”保障几乎不再是一个问题。现在,重要的是,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上进行竞争。
第二个原因是石油业本身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于民族主义和谋求租金,石油输出国政府确立起对其本国境内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同样,还逐步确立起对其生产的石油在国际市场上营销的权力,它们这样做,就打断了过去它们的石油储量同国外的特定的石油公司、炼油厂和市场之间的联系。石油公司同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石油供应之间的直接联系被切断了。这些公司便到其他地方去开发石油新的来源。但同样清楚的是,由于这些公司会成为过时,它们将不得不寻找一个新的身份,否则它们会毁灭。如果它们不再能成为一体化的公司,它们便会变成石油买主和石油商。这样一来,它们的重点便从长期合同转移到现货市场。在七十年代末以前,世界现货市场上买卖的石油占国际上石油交易量的比重不超过10%,是石油这个大宗买卖中的一项较次要的活动,只是吸收掉炼油厂过剩产量的一种方法而已。但到1982年底,在第二次石油冲击激起了动荡之后,世界市场上的原油买卖有一半以上或者是在现货市场上进行的,或者是参照现货市场的油价出售的。
英国石油公司没有什么可选择,只得带头走路。伊朗动荡和尼日利亚石油国有化的结果,英国石油公司丧失了其石油供应来源的40%,此外,科威特、伊拉克和利比亚也实行了石油国有化。该公司令人失望地被遗弃,同时也为了自己,便走出圈子,进入现货市场,开始购买石油,而且石油买卖的规模愈来愈大。随着短期现货市场的出现,“老式”一体化的长处便不再那么明显。新的英国石油公司可以到处寻找,去购买最便宜的石油;可以把效率推广遍及它的各个经营单位;可以胜任竞争;可以更加企业化。该公司大幅度下放权力,下属的各个单位实行自负盈亏。共同的精神文明也从七十年代受供应的计划者支配的状态转变为受商人和经营者支配的状态。公司曾经从一度被看作是一种准政府的官僚政治,转变为一名经理所说的“以买卖为导向的灵活机制”。但是,一体化在历史上的优点又怎样呢?英国石油公司的新董事长沃尔特斯就这一点说:“很明显,搞一些一体化是好事,但它不值得我们给它嘉奖。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沃尔特斯带头提出指责。他在很早以前就作出结论,认为在愈来愈受电脑模式的支配下,传统的一体化已没有意义。1967年6 月,“六天战争”爆发了两天后的一个星期六早晨,他正在伦敦北部海格特的自己家的园地上割草。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来到他的眼前。他被叫进屋里去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部主任打来的紧急电话,电话中说,油船大王亚里斯多托。奥纳西斯突然取消了现有的一切租赁安排,打算把自己整个船队租给英国石油公司使用,但租费标准要比过去高一倍。英国石油公司要到中午才给予答复。沃尔特斯不久前刚受命负责英国石油公司遍及全世界的后勤,理应由他作出答复。作出的决定一进一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