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满纸荒唐言-荒诞派戏剧 >

第6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满纸荒唐言-荒诞派戏剧-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自从房间里有了死尸之后,阿美迪所居住的房子里就开始生长蘑菇,而且越长越多,到处都是,阿美迪怎么拔也拔不完。这令阿美迪夫妇十分苦恼。

  一会儿,舞台上传来了玻璃被击碎的声音。他们赶过去一看,原来是尸体干的,而且发现尸体的眼皮总也合不上。尸体越长越大,开始撞击墙壁,连门都给顶开了,一只脚从敞开的门里伸了出来。阿美迪通过丈量得出结论说,这尸体是呈几何级数不断地扩张着的。

  第二幕,玛德琳已经不能忍受死尸的进犯,要求阿美迪将尸体弄走。阿美迪决定在晚上动手。晚上八时,当阿美迪正要搬动死尸时,一股绿色的光线从屋内射出。死尸非常巨大,阿美迪夫妇拉了好长时间,也只拉出了一条腿,而这条腿就已经占据了整个房间。无奈之中,阿美迪与玛德琳只好困难地在死尸两腿之间进进出出。

  他们开始搬动家俱,准备将尸体丢进塞纳河。玛德琳极度紧张,心跳加剧,把舞台上的布景都震得稀哩哗啦。他们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简直比拔一棵大树还难。终于,死尸接近了窗口。阿美迪将死尸从窗口丢下去,可是死尸的腿长的不得了,脚已经垂到人行道上了,而身体还没有看到。阿美迪只好下楼走到街上,扛着死尸向前走。当走到小多尔哥广场时,才看到了死尸的手。

  第三幕,在小多尔哥广场,一家酒吧妓院附近,一位美国士兵正与法国妓女拉皮条。阿美迪扛着死尸经过这里,被醉醺醺的美国士兵缠住,不能解脱。接着又来了一个警察。阿美迪大惊,想要弃尸逃脱。忽然,尸体复活了,象船帆一样地展开,挟着阿美迪飞上了天空。阿美迪时上时下,还不时发表演说。

  理解这个剧本的关键在于那具死尸与蘑菇。无疑,它表现了物的膨胀与扩张。由于这出戏中物的代表是死尸,就给人一种丑恶的印象,而蘑菇也由于属于菌类而给人不干净与生长茂盛的联想,所以,它们与尤奈斯库其他剧本中的“物”有所不同,使人产生厌恶、唾弃的感觉,因此,它象征腐朽丑恶的物欲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现实。在剧本中,死尸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成为阿美迪一家的中心内容,它夺去了人们的精神,使阿美迪心灵枯槁,使玛德琳失去生活的希望,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不仅如此,它还占据人们生活的空间,直到人们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剧本的结尾是颇有意味的。阿美迪想要把死尸丢到河里,却不能奏效,反而被死尸挟裹而去。这就象征性的表明了物的不可战胜性,人终究要被物所扼杀。

  在谈及这个剧本时,尤奈斯库的一段话使我们感到震惊。他说:“我的人物的模特儿,也许就是亚当与夏娃,那具尸体就是错误的具体化。不断繁衍膨胀的是历史的时间……”尤奈斯库将阿美迪与玛德琳比拟为人类的始祖,将尸体的膨胀比拟为人类荒谬的历史进程,也就是说,人类的整个历史,就是丑恶龌龊的物质增长,压迫、扼杀人类精神的过程,从而,尤奈斯库把这出戏的意义扩大为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否定。这个结论实在令人感到可怕。

  在荒诞派戏剧中,“寻找自我”这一主题所隐含的基础含义是自我的不存在,西方哲学家与文学家常常用“异化”这一范畴进行概括。所谓异化,是指任何物与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本质,走向反面,人就成为非人。由于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的出现,机械化的生产与流行文化的普及,造成了每个人个性的丧失,人们不同程度地走向自我的反面,最终丧失自己。

  热奈的剧本常常表现人的异化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中,社会与世界总是层层包围着人类,并以层层幻象出现,象征性表现了世界是一场大骗局,因而,生活于其中的人,也很难具有真实的存在。在他的作品中,相当多的人物都在扮演着折射中的不存在的角色。萨特曾把热奈的创作比作一个陀螺,它一层又一层,不停地转动,忙碌不停,可是其中心并没有在忙碌中获得内容,始终是虚幻的。比如在 《黑人》中,一群黑人每天晚上都要排演一出戏,戏的内容是一个黑人不断杀死了一个又一个白人。剧中扮演白人角色(女王、法官等)的演员也是黑人,只不过戴了白人的面具。而戏中戏的黑人杀人行为,则是现实生活中白人所想象的产物。作品告诉我们,黑人生存的意义无法因自身而确定意义,而要得之以白人的观念——黑人是凶暴、残忍的劣等民族,靠着这个观念,黑人才被确定了作为白人奴仆的意义。再比如在剧本《阳台》中,妓院里的所有嫖客都想象自己扮成各种上层人的角色(如主教、将军、法官等等),然而,这些角色是虚假的、不存在的,所以,人的真实性也是不存在的。

  热亲有一个著名的剧本《女仆》,剧中有两个给上层人当仆人的妇女。这一天,“女主人”准备外出,在房间里不停地打扮。她不时地吩咐一个女仆作这作那,甚至还用恶毒的语言辱骂女仆。女仆忍无可忍,回敬了“女主人”一记耳光。忽然,闹钟响了,两个人立即停止一切动作。原来,这是一出戏中戏。她们的真实身份都是仆人,每当夜里主人离开家时,两个女仆轮流扮演主人与仆人,好象她们自身并不真实,只有借别人的身份与人格才能“找到自我”。两个女仆对主人非常仇视,但又很羡慕主人的地位。为了达到消灭主人的目的,她们向警察局写了匿名信,使女主人的情人锒铛入狱。但不久又被保释出狱。于是,两个女仆人给女主人准备了毒酒,想杀死她。但女主人听到情人获得得保释的消息后,放下杯子急匆匆地去见他的情人。女主人走后,两个女仆人开始扮演主仆进行游戏。“主人”命令女仆人给她端来酒喝,女仆知道酒中有毒,不禁竭力劝阻,而扮演主人的女仆为了忠于角色,不听劝告,执意让女仆端来酒杯,然后一饮而尽,最终以死获得了角色的真实。

  表现人的异化最为深刻的剧本是尤奈斯库的《犀牛》。

  在法国一个外省的小镇上,一个夏天的星期天,法律出版社的校对员贝兰杰来到广场一家咖啡店。他是来会一个名叫让的朋友的。让衣冠楚楚,精神饱满,而贝兰杰却因整天奔波于工作,疲备不堪。为了放松一下精神,他整夜寻欢作乐,酗酒赌博。看到朋友这副模样,让劝他拿出毅力改掉恶习,恪守自己的公务员的义务。忽然,远处传来一头犀牛的叫声,原来一头犀牛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不停地吼叫着。一个家庭主妇吓得连菜蓝子都掉到地上。让与其他顾客非常惊恐,唯有贝兰杰对此毫无理会,表情漠然,一语不发。

  犀牛跑过后,人们惊魂未定,议论纷纷。让和贝兰杰想了解这头犀牛从何处跑来,是从动物园里溜出来的?还是从马戏团偷跑出来的?让提出应向市政当局提出严重交涉,一位逻辑学家却说:“害怕是不合理的,应该让理智战胜恐惧。”这时,贝兰杰的同事——一位金发女郎苔丝经过这里。贝兰杰想要躲避,不料打翻了酒杯。让责备他不该如此贪恋酒杯,以致失态,贝兰杰辩解说在人群中感到活着很不自在,只有喝酒才使他平静,使他放松。他说:“我弄不清楚我是不是我自己,一旦我喝上了那么一点,重担就消失了,我又认出我自己了,我又变成了我自己了。”让鼓励他振奋精神,保持与时代潮流一致,并建议他去看尤奈斯库的戏剧。贝兰杰接受了他的建议。在让与贝兰杰在谈话时,逻辑学家与一个先生正在进行奇特的三段论推理:猫有四只脚,狗也有四只脚,因此狗就是猫;猫总有一死,苏格拉底 (古希腊大哲学家)也终有一死,所以苏格拉底就是猫。

  突然,又有一头犀牛跑来,朝着相反的方向奔去。那个家庭主妇的猫被犀牛踩死了,失声恸哭,大家纷纷安慰她。这时贝兰杰和让为了犀牛的问题争执起来:究竟有一头犀牛还是两头?是非洲犀牛还是亚洲犀牛?犀牛头上长着一只还是两只角?两人各执已见,相持不下。让恼羞成怒,对贝兰杰破口大骂:“醉鬼”,然后拂袖而去。在场的人仍在争论。逻辑学家进行过各种推理假设之后,坚定不移的得出结论说:犀牛既可能是亚洲种,也可能是非洲种。他的推理严密,合乎逻辑,谁也驳不倒他。贝兰杰后悔自己与让争吵,心情沉重,于是又喝了一杯酒。

  第二天,报上登出了有关犀牛的消息,引起了法律出版社全体职员们一场舌战,并分成了相信与不相信的两大阵营。年过花甲的科员博塔尔认为这纯系谣传,而苔丝小姐则说自己亲眼目睹,从而为赞成派狄达尔提供了证据。贝兰杰今天迟到了,他一来就证实了苔丝小姐的话。科长巴比雍先生见双方争执不下,下令停止争论,开始办公。

  不一会儿,科员勃夫的太太气喘息息地来到出版社,说丈夫回家度周末,患了病,她前来为丈夫请假,可是当她刚一出门,就有一头犀牛跟上她,一直跟到了出版社。她话音刚落,那头犀牛嗥叫着冲上楼梯。由于楼梯是木制的,立刻就给压塌了。人们从平台上往下望去,只见犀牛在下面一个劲儿地打转转,好象在找什么人。贝兰杰和苔丝肯定这就是他们所看到的那只犀牛,狄塔尔不信。勃夫太太聚精会神地凝视着那犀牛好一会儿,突然惊叫道:“这是我的丈夫”。犀牛温柔地叫了一声,算是回答了她。于是勃夫太太纵身跳下去,正好骑上犀牛背,跑了。出版社的全体人员被围困在楼上,无法下楼。苔丝给消防队打电话请求帮助,可是据说全城都被犀牛闹得不可开交,已有十七起事件发生。消防队终于来到,竖起梯子帮助这些人从窗口下了楼。

  贝兰杰决定与让和解。下午,他登门拜访并向他歉。让浑身极不舒服,头痛,嗓音嘶哑,浑身发绿,皮肤也渐渐变得粗糙,鼻子还长了一个疮。贝兰杰将勃夫变成犀牛的事情告诉让。让粗暴地表示,既然犀牛与人一样也是动物,就有和我们一样生活的权利。贝兰杰反驳他说,人是有道德的,与动物绝不相同。让则声称必须超越所谓道德,代之以原始古朴的天性,“用弱肉强食的准则代替道德的准则,”毁掉人类在以往所建造的文明。贝兰杰渐渐感到让的精神出现了危机。接着,让表示自己并不留恋人的生活,喜欢变成犀牛,因为,“人道主义早就老掉牙了”。正说着,鼻子上的疮越来越大,竟然长成了一只犀牛角,最后,让变成了一头犀牛。他脱掉衣裤,吵叫着向贝兰杰冲去。贝兰杰急忙把门关上,去找门卫与邻居,殊不知他们都变成了犀牛。贝兰杰无处可逃,爬上窗口,只见街上到处都是一队一队的犀牛,接着,一堵墙也被犀牛拱塌。“犀牛、犀牛”,贝兰杰一面狂叫一面仓皇逃跑。

  贝兰杰回到家中,躲在床上。由于极度惊恐,胡乱说着些呓语,并梦见自己正与什么东西搏斗。醒来之后,他又喝上酒了。这时,狄达尔来看他,并告诉他,巴比雍先生也变成了犀牛,并辞去了自己科长职务。究竟人变成犀牛是否正常,两人意见不一,于是决定去找逻辑学家评理。这时恰好有一队犀牛从外面跑过,贝兰杰从窗口一看,一头犀牛戴着一顶草帽。正是逻辑学家的,他明白了逻辑学家也变成了犀牛。贝兰杰决心抗拒人变成犀牛的潮流,对着犀牛队伍,他叫道:“我是不会变成犀牛的。”

  苔丝小姐带着食品来看望贝兰杰,并告诉他最新消息,巴比雍在变成犀牛之前最后一句话是告诉他们,必须紧紧跟随时代潮流,并告诉他博塔尔也变成了犀牛,全城有四分之一的人,包括红衣主教与公爵都变成了犀牛,商店已被犀牛劫掠一空。这时街上的犀牛越来越多,嗥声震天,还夹杂着喇叭与鼓声,势不可当。全体消防队员也参加了犀牛的行列,在林荫道上呼啸而过。

  本来,贝兰杰与狄达尔都在追求苔丝小姐。苔丝拿出食品,邀请狄达尔与他们俩共进饭餐,而狄达尔心里越来越不安。他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迫随上司与同事,于是拒绝了邀请,不顾贝兰杰的反对,奔入楼去加入了犀牛队伍。

  贝兰杰以为狄达尔是因为情场失意才变的犀牛,而苔丝小姐则认为变成犀牛是人们的爱好,劝贝兰尔不要加以干涉,应该选择自己所爱好的生活,获得幸福。于是贝兰杰向苔丝表达了爱情,两个人感到非常幸福。突然,电话铃响了,贝兰杰拿起听筒,不料里面传来的也是犀牛的叫声。贝兰杰又打开收音机,想听一下新闻节目,收音机里传来的也是犀牛嗥嗥的叫声。原来,犀牛已经把电台占领了。这时,全城只有苔丝与贝兰杰还保持着人形。贝兰杰决心将他俩作为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使人类能繁衍下去,拯救整个人类。可是苔丝听了犀牛的叫声,觉得如同音乐般美妙,觉得变成犀牛才是正常的。她对贝兰杰说:“有理的是大伙儿,既不是你,也不是我”,“也许我们才是反常的”。贝兰杰拿着镜子,端详了一下自己的形象,认为还是人的模样好,他决心抵抗到底,绝不作犀牛。苔丝小姐与他分道扬镳,下楼当犀牛去了。

  舞台上只剩下贝兰杰一个人了。他极其孤独,叫道:“别让我一个人呆着呀!”他又朝着犀牛群发誓说:“我不会追随你们,我不理解你们!我原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我是人,一个人。”楼下,犀牛群疯狂地奔驰,卷起滚滚的烟尘。贝兰杰惊魂不定,用棉花塞住耳朵,一面为自己打气“战胜他们”。突然,他在镜子中发现自己的模样很古怪。他拿出几幅同事的人像,同墙上的犀牛像对比一下,觉得还是犀牛漂亮,人竟是那么丑,后悔自己没有变成犀牛。然而悔之晚矣,贝兰杰再也变不成犀牛了。最后,他面对墙上那些犀牛头像、绝望地叫道:“我是最后一个人,我将坚持到底!我绝不投降!”

  《犀牛》一剧情节极度荒诞,但隐含着深刻的社会哲理。犀牛无疑是兽性的象征,人变成犀牛则体现了人类丧失自身的品格与本性,葡伏于兽性的面前,走向异化。在题材与表现手法上,此剧有些类似于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但比之《变形记》,尤奈斯库的《犀牛》表现了对人类世界更深的忧郁。《变形记》中的职员虽然由人变成了一只虫,但他是迫于外界强大的压力而被迫变形,内心却充满着不屈的精神。但 《犀牛》中,虽然也有犀牛阵给人造成的恐怖与惊荒,但人们却把犀牛当成一种社会流行的时尚,以变成犀牛为美为荣。有一些人虽然不愿变成犀牛,却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应该随随便便地,无动于衷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件”,听之任之。

  《变形记》中变成虫子的只有一个人,而《犀牛》则全城的人都发疯般地甘愿变成犀牛,不仅有下层的工人、消防队员,还有白领阶层的职员、公务员,甚至还有上层的红衣主教、公爵。“犀牛病”不仅在小镇蔓延,而且波及整个人类,整个世界都毁灭了。

  我们且看一下由人变成犀牛的苔丝小姐的心态变化。在最后一幕中,只剩下苔丝与贝兰杰两个具有人形的人,他们看着楼下的犀牛群:

  苔丝:这些才是人。它们看起来可高兴呢。它们裹在它们的那层皮里觉得挺自在。

  它们丝毫没有发疯的神情。它们很自然,它们是有道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