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自选文集-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死亡是一扇门,通向更丰盛、美好的境界。因此基督徒能坦然面对死亡。有一次,我们的儿子突然对我说:“只有基督徒才真正懂得什么叫‘视死如归’。”他悟出的道理很对。很多人都说“视死如归”,可“归”到哪里去呢?基督徒清楚知道,他们将归到主耶稣在天上为他们预备的家。与前面谈到的墓志铭相比,基督徒的生死观更加超然、深刻和机智。
傅来恩在《人是什么?》一书中有两个例子。“波那尔(Andrew Bonar)有一次将他的《利未记注释》送给司布真(C。 H。 Spurgeon),司布真从这本书受益不少,于是又将这本书寄还给波那尔博士,请求他将他的签名和相片附在书内。波那尔不久之后寄还这本书,并附上一个条子,‘亲爱的司布真,这里是我的书,并附有我的亲笔签名和相片。如果你愿意再多等一小段时间,我就会比相片上更好看一些,因为我将要去见他,那时我就会象他。’” “著名的《圣经》教师艾因赛(Harry Ironside)有一次说,他不需要昂贵的墓碑,他只要一块空白的牌子,上面写著,‘靠恩典得救,得到更新和修补之后再出来’”6。
一九九六年三月份发行的《主爱中华录音事奉中心 。 中国基督徒作家基金会通讯》第三期上,这两个机构的创建人雷兆轸夫妇冲破传统的阻力,将他们的遗嘱公开刊登出来,决定把遗产的绝大部分奉献给这两个机构。雷妈妈还写了《我的遗嘱附录》,感人至深。现将全文录后,以飨读者。
“一、我回天家后,我身上任何一部分还能用的,请用来帮助需要的人。先是基督徒,后是一般人。然后将剩下的烧成灰。决不要按人间遗传,有什么向‘遗体告别’。
二、我的骨灰,最好撒在我住的房子前后松树旁。因为那是很好的骨肥,而且方便。我一生在此房住得最久,从建筑、维修,一直到我回天家,都有我的爱和关怀。但如果要来的接班人不喜欢,也可将我的骨灰装在普通玻璃瓶内,用强胶封住。千万不要买特别的骨灰盒,太贵了,又没意思。等有人回大陆游玩,顺便可带到张家界国家公园,撒在风景最美的地方。张家界在湖南长沙附近,那是我人间的故乡。我这样做,是要免去占人间一席可用之地。旧约虽有亚伯拉罕买地葬撒拉,但新约就完全没有提这样的事了。
三、我走后,希望不要有任何悲伤的情绪,反而要快快乐乐。如可能,请举行一个‘欢送雷妈妈回天家的布道大会’。我争取录好我最后一次传福音的讲道录音。如没有,就请牧师传福音,或任何弟兄姐妹作见证,救灵魂。那才是最合神心意的大事。
四、在欢送会上,只在我相片下放一盆鲜花。如有任何人送礼,请将钱奉献给《主爱中华录音事奉中心》和《中国基督徒作家基金会》,帮助救国救民,建立天国的事业。谢谢大家的合作!”
亲爱的朋友们,基督徒们所展示的人生观、精神风貌不正是我们所渴求的吗?为何非要等到临终前、而不是现在就接受主耶稣呢?
七、有的基督徒也不怎么样!
常听到朋友这样批评道:“有些基督徒的表现还不如非基督徒呢!我何必要成为基督徒? ”是的,有些基督徒确实不怎么样。这样的基督徒在生活中缺乏见证,以致使一些朋友追求真道的心冷淡下来。他们将来在神面前是要作出交待的。作为基督徒,我们应常常省察自身,是否活出了基督的样式,非基督徒朋友能否从我们的言行中受到激励?
但对慕道朋友而言,某些基督徒的表现不应当成为自己相信耶稣的障碍。基督徒也是人,也是罪人。一个人成为基督徒并不是他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只是他承认自己有罪、愿意悔改、愿意耶稣主宰他的生命而已。一个基督徒已得到神所赐的新生命,是一个罪得赦免的人。但基督徒仍生活在世俗之中,同样面对各种诱惑和试探。一个基督徒灵命长进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他对神的顺服程度。因此,基督徒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有软弱、失败之处也在情理之中。但从总体来看,基督徒的道德水准是高于非基督徒的,这也是事实。只定睛于少数基督徒的表现容易出现偏差。何况,基督徒还有真假有假呢!
另外,是否要做一个基督徒,应基于对耶稣基督的认识。一位基督徒作家中肯地指出: “历代以来,教会并非无辜,一切的罪恶和失败,一切牧师、神父所行的策略,所施的迫害,所发的宗教狂热,都使教会蒙受耻辱。但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依然保有创教者的特性和榜样,这才是真正更新力量的源头。”教会近两千年的历史中,确有不少失误,也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时期。直到今天,一些名传道人的丑闻被曝光也时有发生。但基督教并没有衰败下去而是不断成长。其根本原因是基督徒所跟随的耶稣基督是真神。作一个基督徒就是和这位真神建立个人的关系,得到神的生命,进入永恒。如果因为少数基督徒的不佳表现,延误,甚至因而放弃了自己与永生神和好、回到神的国度的机会,岂不是因小失大、太可惜了吗?
八、现在太忙了!
有时在我们邀请朋友们参加查经班或教会活动时,对方会谢绝说:“现在太忙了,实在抽不出时间。”有的说,等毕业后,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后再说;还有人说,等将来退休后,有空再好好研究研究基督教。他们这样说,可能是推托之辞,也可能真是这么想的。
要说忙,确实大家都很忙,在美国尤其这样。但基督教信仰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基督徒并不是比他人更闲暇才作基督徒的;相反地,根据我的观察,基督徒往往比非基督徒更忙。他们能挤出时间来追求真理、传扬福音,是因为他们深知基督教信仰对自己和每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一个人再忙,每天总会有一点时间看看报章、杂志,看看电视,与朋友们聊聊天或做一点休闲活动。如果我们把信仰问题摆在这一切的后面,自然排不上队。如果把信仰问题往时间表的前面排,时间就挤出来了。
但要把信仰摆在重要位置,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只有参加一些有关活动或自己读《圣经》后,才有可能懂得其重要性。否则,一个人很难有时间思考信仰。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循环。所以,笔者劝朋友们可以咬著牙,硬挤出一点时间去了解基督教,开始一个良性循环。
一天只有 四小时,做这事就不能做别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说,追求信仰与自己的日常活动在时间上是矛盾的。但从另一方面看,时间是神创造的。《诗篇》的作者说,“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著智慧的心”(诗九十12)。《圣经》还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九10)。可能大家都曾迷路过,夜间迷路更使人心里不安。越迷路越走得快,东突西撞,都无暇冷静下来辨别一下方向。当我们没有认识神时,我们忙于应付各种事情,但常常事倍功半,浪费了许多时间。
我们认识了神这位宇宙的创造者、更多地了解 的心思意念后,我们一定可以有更多的智慧和更深的洞察力,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时间的有效率。所以,追求基督教信仰并非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是为了更好地使用神给我们的时间。
九、做基督徒会失去自由吗?
有的朋友担心,作了基督徒后就得读经、祷告、参加教会各种活动,凡事需察看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符合《圣经》,而且还得向他人传福音,这岂不是被束缚、捆绑住了吗?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曾如此担心过。但作为过来人,笔者可以告诉大家,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自由不等于随心所欲。上面已谈到,人随心所欲地做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说一个人做事“驾轻就熟”或“游刃有余”,或说某人的艺术造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是指他们掌握了所从事的工作的规律,完成了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所以,只有循规律才有自由,正如火车必须在铁轨上奔驰,轮船、飞机一定要按既定的航道、航线行驶一样。所以耶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八30)。一个人只有进入神所启示的真理,才能脱去罪恶的捆绑,获得真正的自由。
成为基督徒后,有了新的生命,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变了。很多人一心盼望著去查经班、去教会做礼拜,并十分愿意把福音传给未信的朋友们。这一切活动都显得那样自然和心甘情愿。在信主以前视这一切为负担和约束,信主以后,这些事却化为生活的一部分,情不自禁地会满怀喜乐地去做。因为神把我们彻底改变了。
十、一切都有把握了才能信吗?
不少慕道朋友有追求的心志,经常参加查经班,对基督教也有了许多了解,但容易陷入一些没有清楚答案的问题中,并认为只有把一切疑问都弄清楚了,才能信耶稣。这种想法并不坏,但却做不到。《圣经》问世已两、三千年了。但其中很多问题,如三位一体、预知与预定等问题至今弄不清楚。因为人的知识、智慧有限,正如保罗所说:“我们如今彷佛对著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十三12)。
另外一些问题(如神为什么首先拣选以色列而不拣选中国作他的选民?)是属于神的主权问题,我们作为受造之物也无法搞明白。然而神知道人的有限,他怜悯我们,所以《圣经》中把救恩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明白,各种背景的人都可以懂得。只要愿意相信耶稣,人就能得救。
要把一切问题都搞清楚了才信,就等于不信。因为把一切都搞清楚是不可能的。人人所能够理解的神的救恩的道理,已足以成为相信耶稣的根基了。
根据不少人的经验,如果我们能时时把握住耶稣复活这一事实,能时时记住我们(受造之物)与造物主的极巨大差异,能时时站在我们受造的本位,很多疑问就迎刃而解或自动消失了,有助于我们从牛角尖或迷宫中走出来。
前几年,笔者主张大家,尤其是知识分子,把问题搞清楚点后再信。这样,根基比较坚固,一旦相信耶稣后就不易摇摆。但几年的经历使我的观点有所改变。我现在主张,无论是因为心灵顿悟还是因为疑问得到基本解答而相信耶稣都很好。神是很奇妙的。无论从哪一种渠道进入他里面的,他都会帮助、改变我们。
像笔者这样经由理性思辨相信耶稣的,神会让我在感性上经历他的同在,知道他是又真又活的神。因心灵顿悟而信耶稣的人,神却会让他们在知识上、理性上更多地认识他,使其信仰有根基,并能把福音传扬出去。
一九九二年当我妻子和我准备受洗时,我们的大孩子也表示要受洗。我考虑到当时他只有十三岁,问他是否可以等长大些,心里更清楚些再受洗。但他说他清楚了,于是我们三人一起受了浸。此后,他随我们参加查经班和教会活动。我们并未在信仰的知识上专门帮助过他。
几年前一位博士生来参加我们查经班,提出很多疑问。虽经大家解答,他仍满心狐疑。查经结束后,他一下子把我们的儿子叫住了:“你这么小也信耶稣?你能不能对我说说你为什么要信?”当时别的人正和我说话。我不知孩子能否回答,但又不便于立即走过去助阵,只好留一只耳朵听他们的对话。没想到,我们的儿子一、二、三、四、五、六,一口气向对方说了一大套理由。那位博士生听得一楞一楞地,并说:“呵,还有点道理。我得好好想想……” (这位博士生现已是主内弟兄了)
这事使我很得安慰。从哪个途径信耶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信耶稣。现在我甚至觉得,心灵顿悟、心头一热便信耶稣的更好。因为这样相信后,以后虽然可能会有摇摆,但他们已进入了神的国度,神会帮助他们的。走理性思考这条路,似乎显得稳固、坚实一些,然而这条路的危险在于,所有的思考或挣扎都发生在相信耶稣之前;万一不能相信耶稣,仍不能与天国有份,一切就变为徒劳。
另外一些朋友已基本上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但心里总存在著一些疑惑。他们已相信到 80%,90%,甚至99%。但仍然觉得没有十分把握,因此长时间犹豫徘徊、裹足不前,内心充满了挣扎。经和不少这样的朋友深入交谈后,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的认知完全停留在理性和科学的层面上,缺乏一个信心的飞跃。
前几章已经论述过,基督教信仰是客观的,因而与理性、科学是和谐的;但人的理性和科学都很有限,单凭理性和科学是无法找到神的。神是个灵,所以寻求他要用心灵和诚实。理性和科学是信仰的基础,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凭信心跳跃去和神建立关系,才能建立信仰。
他们的难处就在于跨不出信心的一步。他们说,他们缺乏一种感觉,也渴望神能向他们显现一下,以便下最后的决心。也就是说,要一切眼见了或五官感觉到了才能相信。但眼见为实就不需要信心了。
可是《圣经》十分强调信心的重要。“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约翰福音》中记载了耶稣复活后曾向十个门徒显现,当时门徒多马不在场。事后十个门徒告诉多马说耶稣复活了,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多马坚持眼见为实。当耶稣再一次向多马及门徒显现时,多马才相信了。此时主耶稣对多马说:“……不要疑惑,总要信”,“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廿29)!
《希伯来书》的作者对信心的定义是:“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谈到信心不凭眼见,不少人都感到困惑:如果我们不确知是真的,如何能信呢?以为建立信心是很难的。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凭信心生活,没有信心会使人寸步难行。我们搞科学研究,首先要凭信心相信自然现象有固有规律可循;在课堂听讲,也是凭信心相信老师讲的都是对的;敢于坐在教室里也是凭信心相信教室不会倒塌。谁对教室屋顶的可靠性每天去考察呢?我们也只是凭信心相信有关管理人员是尽心在维修、护理教室而已。若朋友说他刚到一家餐馆吃了价廉味美的晚餐,我们也欣然前往,发现果然名不虚传。但在就餐前我们并没有去分析化验该餐馆的食物是否有毒,而完全凭信心相信朋友不会存心骗我们。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为什么在信耶稣时,我们就不能运用信心了呢?何况我们对耶稣的信心并非盲目,而是有深厚根基的呢。耶稣的复活是无法推倒的历史事实,显明耶稣是神。《圣经》的很多特点表明它是神的话语。神借著大自然和人心的道德律也启示他的存在。千百万基督徒,其中也许就有你的亲人、朋友,都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同证耶和华是又真又活的唯一真神。这些就是我们信耶稣的“实底”和“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