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一至四册)-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你们兄弟还不能相容,能忠心为我办事么!把二人都杀死。娑葛死后,突骑施属部车鼻施部继起。七一九年,唐玄宗封酋长苏禄为突骑施忠顺可汗,又封阿史那怀道的女儿为交河公主,嫁给苏禄。苏禄娶唐、吐蕃、东突厥三国女为可敦(皇后),是想在三国间取利。七二六年,交河公主派人驱马一千匹到安西城互市,使者宣读公主教书,安西部护杜暹发怒道,阿史那女,那配来宣教!杖责使者,放马在雪地,使全部饿死。这是多么骄横无礼的行为。苏禄不由得大怒,发兵攻四镇,这时候杜暹已入朝作宰相,苏禄捉不到杜暹,大掠四镇人畜储积才退去。此后,苏禄被部属杀死,突骑施分黄姓(娑葛部属)黑姓(苏禄部属)两部,各立可汗,互相攻击。唐朝发生内乱,也就不再过问突骑施的事情。
西突厥余部对唐朝,一般是愿意内附,取得唐的保护;唐朝对西突厥余部,一般是贪虐骄横,以征服者自居。这样,双方都不免有时要使用武力,虽然唐总是占些优势,地位却愈趋于孤立。吐蕃、大食来侵夺,孤立的唐不可能作强有力的抵抗,只好退出西域。
唐与吐蕃的斗争:
下面略述吐蕃与唐争夺西域天山南路的经过。
吐蕃是唐太宗时新兴的强国。六七○年,吐蕃攻取西域十八州,唐无力相争,只好退出西域四镇,让吐蕃占领。六七二年,灭吐谷浑(青海)国,威胁着唐通西域的道路。唐出兵攻吐谷浑故地,不能取胜,优势转到吐蕃方面。六九二年,武则天使唐休璟王孝杰、阿史那忠节等率兵大破吐蕃兵,收夏四镇,在龟兹再置安西大都护府,屯兵镇守。六九六年,王孝杰在素罗汗山被吐蕃战败,吐蕃向唐朝廷提出讲和条件:(一)唐兵退出四镇,(二)唐割西突厥五弩失毕部给吐蕃。武则天使郭元振到吐蕃商议,要求吐蕃退出吐谷浑故地。郭元振回朝,对武则天说,吐蕃民众,久已厌战,早愿和亲,只因论钦陵专权,想立军功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拒绝讲和。为朝廷计,不如每年派出和亲使去讲和,让论钦陵每年拒绝,这样,吐蕃人对论钦陵愈益不满,对朝廷愈益亲近,吐蕃内部将发生变乱。果然,不出郭元振的预料,六九九年,吐蕃赞普杀论钦陵的徒党二千余人,论钦陵自杀,他的兄弟论赞婆,原来镇守吐谷浑,专扰唐边境,现在率所部来投降,唐西边暂时得到安静。
唐中宗时,吐蕃又在青海和西域对唐作战。七一○年,唐睿宗置河西节度使,七一五年,唐玄宗置陇右节度使,都是防御吐蕃从青海方面来进攻。七四七年,安西行营节度使高仙芝击败吐蕃兵,收复小勃律(在克什米尔北)国等二十余国。七五五年,安禄山反叛,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和西域四镇。
唐与大食的斗争:
大食国在西汉对称为条支国。大食、条支都是波斯语Tajik的译音。五七○年(南朝陈宣帝太建二年)摩诃末(也译作谟罕默德)生于阿拉伯都城麦加。后来创伊斯兰教,信徒渐多。六二九年,摩诃末率兵攻取麦加。六三一年,统一阿拉伯半岛。摩诃末在《古兰经》里告诉门徒们说,应该去中国学习知识。当时中国文化独步在世界上,为摩诃末所推荐,阿拉伯与中国在精神上的友好关系,从摩诃末时就开始了。被推为摩诃末教主地位的继承人号称哈里发。六五一年(唐高宗永徽二年),第三代哈里发遣使来朝聘,中国与大食开始有正式往来。哈里发历代相传到六六○年,摩维亚即位,改行子孙世袭制,是为乌梅雅朝,衣尚白,中国称为白衣大食。七四九年(天宝八载),阿拉伯人别立摩诃末族裔阿拔斯为哈里发,是为阿拔斯朝,衣尚黑,中国称为黑衣大食。乌梅雅朝哈里发逃到埃及,不久败死。阿拔斯朝建都于底格里斯河旁的报达城(巴格达)。
唐高宗时,大食灭波斯国,占有伊朗高原,波斯王卑路斯入朝,其他小国急于内附,都是想得到唐朝的保护。可是,唐无力出大兵到葱岭以西,西域四镇又被吐蕃侵扰,尽管设置羁縻府州,并不能抵挡大食的北进。唐玄宗以前,大食势力向北发展,阿母、锡尔两河流域的诸国,先后被大食征服。诸国原奉佛教、祆教或其他宗教,大食迫使改奉伊斯兰教,再加上不可忍受的横征暴敛,诸国对唐朝确是抱着迫切的希望。
唐玄宗时,国势又振。七一五年,大食立阿弓达为王,攻拔汗那国。国王战败,逃来安西求救。监察御史张孝嵩对都护吕休璟,不救,从此不能号令西域了。
张孝嵩率兵万余人出龟兹数千里,大破阿弓达兵,唐声威又伸到葱岭以西。七一九年,安国王上表称“从此年来,被大食贼每年侵扰,国土不宁,伏乞天恩慈泽,救臣苦难”。同年,康国王上表称“从三十五年来,每共大食贼斗战,每年大发兵马,不蒙天恩送兵救助。……伏乞天恩知委,送多少汉兵来此,救助臣苦难”。同年,俱蜜国王上表称“今大食来侵,吐火罗及安国、石国、拔汗那国并属大食。臣国内库藏珍宝及部落百姓物,并被大食征税将去。伏望天恩处分大食,令免臣国征税”。七二七年,吐火罗国王上表称“奴身今被大食重税,欺苦实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七四一年,石国王上表称“今突厥已属天可汗。在于西头为患,惟有大食。伏乞汗恩不弃突厥部落,讨得大食,诸国自然安贴”。这些表文说明唐在葱岭外并不孤立,但天宝年间,朝廷上愈益抬头的腐朽势力,既在国内制造祸乱,自然也要在边境寻找绝路。七五○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伪与石国王和好,引兵袭击,俘获国王及部众,惨杀老弱人,掠夺珍宝黄金,石国及昭武诸国都大怨愤。石国王被送到长安,唐玄宗不问曲直,处以死刑。石国王子引大食兵谋攻四镇,昭武诸国合力相助。七五一年,高仙芝率汉、蕃兵三万出击,到怛逻斯城(怛音特tè,江布尔城南),遇黑衣大食兵,相持五日,葛罗禄部叛变,与大食夹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黑夜率残兵数千人逃回安西。葱岭外诸国本依唐反大食,现在依大食反唐,当时大食国正在内乱,仅派出一支不大的军队,便大破唐军,取得葱岭外诸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大战争,从兵力说,唐战败是意外的,从政治说,唐既失人心,就必然要得到失败的后果。
杜佑《通典·西戎总序》说“族子环随镇西(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七五一年),至西海(地中海)。宝应初(七六二年),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杜环是怛逻斯战败后被俘的一人,在大食十余年,被释放自海路回广州。《经行记》已亡佚,《通典》引用若干条,想见杜环对西方诸国事闻见颇广。杜环称同时在大食的唐人有“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环、吕礼”。大抵俘虏中有技能的人,大食要使用他们的专长,所谓起,就是待遇比一般俘虏好一些。杜环所记仅四人,事实上决不只此数。例如纸,也是大食使用这一次战争的俘虏在康国开始制造,由此造纸术传布到伊斯兰教诸国,再传布到西方诸国。怛逻斯一战,胜败对双方都不关重要,中国制纸术传到西方,却是一件有益的大事。
阿拔斯朝自哈里发诃论(七八五年至八○九年)时起,文化昌盛,吸收希腊天竺等国文化上的成就,也吸收中国文化,如中国道教的炼丹术,传到大食,再传到西方,成为后世的化学;又如哈里发摩哈普德(八三三年至八四二年)建年号,大概也学中国法。大食处在中国、天竺与希腊、罗马的中间,有条件创立一个新的文化中心。此后,大食与中国一直保持着商业上和文化上的往来,唐时是良好的开始。
四 西方
吐谷浑——隋场帝灭吐谷浑国,设置郡县。隋末,吐谷浑伏允可汗收复故地,攻击隋边境。唐初,伏允仍经常扰边境。六三五年,唐太宗使李靖、侯君集等率兵分六路进攻吐谷浑,伏允大败自杀。唐立伏允嫡子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吐谷浑国可汗。六六三年,吐蕃攻破吐谷浑,吐谷浑可汗率部属逃奔凉州,吐谷浑亡。从此唐与吐蕃接境,军事接触以外,还有更多的文化和经济接触,有利于吐蕃社会的发展。
泥婆罗国——泥婆罗(尼泊尔)在吐蕃西南。唐太宗时,使官李义表往天竺,路经泥婆罗,国王大喜,优礼相待。此后,泥婆罗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
五天竺——天竺分中、东、南、西、北五部。唐高祖时,中天竺王尸罗逸多(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为戒日王。六○六年至六四八年)征服四天竺,为天竺著名的国王。六三六年,中国名僧玄类到中天竺,曾得尸罗逸多隆重的奖励。六四一年,尸罗逸多以摩伽陀王名义,遣使来朝聘。唐太宗也遣使厚礼报聘。王玄策出使到天竺,四天竺诸国都遣使从王玄策来聘。六四八年,王玄策等在中天竺,尸罗逸多病死,国内大乱。叛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发兵击王玄策,夺诸国聘礼。王玄策逃到吐蕃。吐蕃出兵一千二百人,泥婆罗出兵七千余人,从王玄策击败阿罗那顺。这是王玄策向掠夺者收回诸国聘礼,不是唐与中天竺发生战争。
唐与五天竺诸国,聘使常有往来,到唐玄宗时次数更多。七一四年,南天竺国王请唐攻大食、吐蕃,南天竺愿出兵助战,并请唐给军名。唐玄宗给予怀德军名号。
唐太宗分唐本部土地为十道,店玄宗分为十五道。本部以外,与四方诸国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内附关系。唐在内附国置都督府或州,任国王为都督或刺史。都督和刺史都是子孙世袭,在本国内有自主权,对唐朝有“朝贡”及出兵助战等义务。这种府州,统称为羁縻州,受本部边境上诸道的都督府及本部边境内外的都护府统率。一种是“朝贡”或朝聘关系。这种国家有些与唐仅仅是使者往来,有些虽然受唐封号,实际上并无隶属关系。
当唐朝全盛时期,羁摩州数量很大。《新唐书·地理志》总计羁縻州数目说“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隶关内道者为府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别部及奚、契丹、靺鞨、高丽隶河北者为府十四、州四十六,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之别部及龟兹、于阗、焉耆、疏勒、河西内属诸胡、西域十六国隶陇右者为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蛮’隶江南者为州五十一,隶岭南者为州九十二。又有党项州二十四,不知其隶属。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羁縻州土地如此广大,居民种族如此繁多,就经济文化说来,多数是落后的游牧部落。他们内附的原因,除了战争失败,一般是想得到唐朝廷的保护,也想得到经济文化上交流的益处。唐朝廷接受内附的原因,主要是要表示国家声威的远扬,其次是允许内附部落迁徙到本部境内,作为本部户口的补充,此外并无更多的要求,所以羁縻的意思,就是来去任便。羁縻州的来去,对唐朝廷利害不大,但国力的盛衰,却由此体现出来。唐前期羁縻州先后来归,唐中期以后,在剑南、岭南等道还保留一部分,其余都被强国夺去或自动离去,来是盛世,去是衰世,原因是明显的。
第七节 藩镇割据
封建统一的国家里,必然含有封建割据的因素。每当统一势力衰弱的时候,割据势力便要乘机发动战争,占领土地,形成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唐时有两次割据。第一次自安、史作乱时开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内附诸部落结合成反唐力量。第二次自农民起义军失败时开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起义军被反动武力压倒,不能成长为统一全国的力量,各个割据者得以毫无制约地进行混战。两次割据战争,黄河流域遭受严重破坏,第二次尤为惨烈。南方在第二次割据战争中,也遭受破坏,只是比北方轻得多。这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割据者混战的情形相似,但战争规模唐末比东汉末更大,东汉末混战的结果,只出现三个割据国,唐末却出现五代十国。
汉族从传说时代起,就显出雄伟的气度,与各族相处,主要是在文化上求同,不过分在族类上立异。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这种情形愈益确实有征。两汉是强盛的大朝代,不断地吸收大量的外来居民。特别是东汉朝,匈奴等族得到朝廷的允许,迁入边境内居住,大部分游牧人逐渐转化为农民。在融合过程中,极度腐朽的西晋朝发生内乱,内徒诸族的统治阶级乘机发动战争,造成十六国以及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最后,由于诸族融合过程的完成,隋内部不再有汉族与游牧族的斗争。唐朝同东汉朝一样,也是允许内附诸族大量迁徙到边境内居住,河北道容纳内附人尤多。因为河北河南是隋末战争的中心地区,人口损耗极重,唐朝廷开放河北,主要是想补充人口。六三○年,唐灭东突厥,得内附户十余万人,唐太宗集朝臣商议,窦静主张使居塞外,为中国守边,“置之中国,有损无益”。温彦博主张突厥生活习惯,不宜居内地,宜使居边境内诸州,充实空虚的地面。魏征主张使回到突厥原地,不可留在中国,免得将来成“腹心之疾”,追悔不可及。温彦博反驳说,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如果对突厥人有教有养,几年以后,都成了唐民,有什么后患。唐太宗采用温彦博的建议,使突厥人居住幽州(河北道)到灵州(关内道)一带。唐高宗时,突厥人陆续内附,都住在河曲六州(丰、胜、灵、夏、朔、代)内。七一六年(开元四年),突厥毗伽可汗立,内附人谋逃归突厥,并州(山西太原)长史王晙(音俊jùn)主张迁徒内附人到内地,说二十年后,旧俗改变,可以变成唐的精兵。唐玄宗不曾采取王晙的建议,仍让突厥内附人居沿边诸州。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处理内附人大抵有三种办法。一种是对游牧人,指定居住在边州,仍保持部落旧俗,只要能耕种,自边州徙居内地诸州,也并不禁阻。一种是对农业国人,可直接迁到内地,如六六九年,唐高宗徙高丽民户三万八千二百到江南、淮南及山南、京西诸州。六七七年,唐高宗又徒高丽民户到内地,分居在河南、陇右诸州。又如七二二年,唐玄宗徙河曲六州残余突厥人(居边州已久,从事农业)五万余口到许、汝、唐、邓、仙、豫等州。一种是对商人及诸族酋长,得在各城市自由居住。一般说来,唐对内附人迁居内地,是不设什么禁限的,因之,沿边诸州以及接近这些州的内地,居住着不少内附人。
唐玄宗时,府兵制已完全破坏,边镇军队却大扩充。七二二年,改行募兵制,应募的兵士,自然很大一部分是内附人,充当骑兵更是内附人的专业。将校中也有许多称为著将的内附人。七五五年,唐玄宗准许安禄山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安禄山所率范阳镇,变成以善将为主,汉族败类为辅的军队,叛乱就从此发生,并且长时期继续下去。
大量内附人居住在高度发展的唐社会里,经济上、文化上都要经过一个融合过程,天宝年间的腐朽政治,使得融合过程表现为战争的形式。已经融合的内附人,以李光弼(契丹酋长李楷洛的长子)为代表,成为保护唐朝的重要力量,立功不少于汉将汉兵。未曾融合的内附人即蕃人以安禄山为代表,一直保持着割据势力,占有河北三镇。唐末,又有内附的沙陀部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