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国护士在美国 >

第16章

中国护士在美国-第16章

小说: 中国护士在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祝 
  健康! 
  女儿安妮敬上 
  这封信写得情感真切,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当我收到这封信时,正好我们夫妇都在北京。看着她的信,想着远在大洋彼岸的她,我自然又是泪如泉涌,原本平静的心湖里,又掀起了阵阵涟漪。 
  如果说知识是安妮不断走向完美的力量,那么朋友便是她美好人生的快乐源泉。 
  安妮自幼就是朋友成群。她从小就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取于人”的谦让的道理。再加上她的活泼、温和、诚心、智慧、善良和幽默,让她身边总是不乏喜欢她的同龄的朋友们。 
  我和先生在为女儿是否能进入好学校是用过心思的。但一旦她进入了好学校之后,选择朋友的自主权,就全留给她自己了。当然,有人会说好学校里也会出现坏学生,一点不错!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充分相信自己女儿的判断力,从来没有干涉过她。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安妮在朋友中不断更新自我,使她的个性特征越来越趋于成熟。她变得更加懂得尊重别人、乐于助人、热情开朗、温文尔雅。 
  等她到了高中时期,她的朋友圈基本上固定在既有男生又有女生两性共同参与的范围内。物以类聚,安妮所有的朋友都是些品学兼优、一心向上的优秀青年。他们有些是学校的运动健将,有些是吉他演奏的名手,还有些是绘画的高手,更有些是写作的能手。他们的智力才能以及素质涵养都与安妮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但各有所长,可以起到相互吸引、取长补短的良好作用。 
  如今,读大学的安妮,身边仍旧有着许多疼她爱她、关心她、帮助她的挚友。朋友中最要好的是一个叫安吉的韩国女孩儿。她是安妮的室友,与安妮情同手足。安吉也是一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极聪颖的女孩儿。在校时,她们一起读书求学,探讨知识的奥秘。休闲时,她们会穿上高档、引人注目、显出她们青春活力的时装,出入在歌剧院和音乐厅之间。有时她们又会身着一条旧得发白的牛仔裤和随便的一件舒适的短衫,在公园的树阴下野餐、聊天、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兴致来时,她们会呼朋唤友,去参加一个化装舞会,或是去影院欣赏一部好莱坞的新片。闲静时,她们会在江边促膝长谈,或是闲散漫步。寒风凛冽的冬日里,她们会为去参加一个慕名已久的名人讲座,而起个大早。烈日炎炎的夏日里,她们又会因为无事可做,而一觉睡到太阳当头照。想打牙祭时,她们会到法国餐厅里堂而皇之地享受上一顿大餐。想简朴食素时,又会自己下厨炒上几样小菜。她们既要奋斗又会享受,她们既有知识又懂生活,她们的未来是个光彩夺目的蓝图。   
  三、天之骄子(25)   
  对安妮的任何一个朋友,我都视为己出,爱护有加。她小学的朋友最喜欢到我家来开“睡衣聚会”。一大群女孩儿都穿着睡衣、抱着睡袋来参加聚会。我可以做的事是为他们租来她们喜欢的电影片子,准备各种各样的零食。她们会在客厅里尽情地吃着玩着,任凭时间的流逝,直到深夜她们都玩累了,横七竖八地睡在客厅的地毯上。 
  到了高中时期,上述的玩法被慢慢地淘汰。取而代之是一帮男男女女的、比我还高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神聊。轮到我家时,我会自己做一些蛋炒米饭和春卷给他们当晚餐。一来二去,他们居然迷上了我家的中国餐。他们常常来,我也常常做,借此来喂饱这些美国孩子的“中国胃”。 
  现在住在大学里的安妮,也常常利用周末将她的好朋友们带回家来。特别是每逢美国的国庆节、感恩节等重大节日到来时,对不回故乡的同学来说,我们这个费城的家就是他们每个人最好的归宿,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宾大妈妈”。 
  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安妮能够赢得一个平衡的心理发展。她在得到社会认同和人们爱戴的同时,也更知道如何去回报社会和他人。因此,她在大学里除了奋力求知以外,也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其他的事情。 
  在美国的大学生,无论来自于社会的哪一个阶层,或高或低,或贫或富,或传统或新潮,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人人都在半工半读。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之余,在校内或校外打着一份全职或半职的工,即便是美国的首富或总统的孩子也不例外。这是一片鼓励年轻人自立自强的土壤,也是受到美国人民尊崇和赞誉的一种良好风尚。 
  女儿安妮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根据自己的学习课程安排,“挤”出时间来打工或做义工。由于她的专业是心理学,所以她一直希望找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因为她成绩突出,理解力、判断力以及接受新工作的能力都极强,所以不久就如愿以偿地在心理学系找到了研究助理的工作。每周工作20个小时。 
  除了这份工作以外,她又主动地参加了宾大心理咨询站的工作,这是一份义务工作。该站是由心理学系的师生自发地组成的机构,每日早8点到深夜2点,都有人轮流在此值班。许多远离故乡和父母的大学生遇到任何心里麻烦,诸如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佳、交不到知心朋友、失恋等等,都可以随时通过电话、Email等各种形式与该站的专业人员联系咨询。 
  安妮在该站先后服务了一年之久,每个月都要有两个晚上从9点开始值班到夜里2点才能结束,但是她无怨无悔,心甘情愿,本着高度的职业道德,尽其所能帮助过无数青年学生从灰暗中走出来。 
  女儿安妮有颗金子般的心。自从她能够自己挣钱之后,她便不断地寻找机会帮助生活贫困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就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国际儿童救济组织”。该组织是通过世界各地人的自愿奉献,帮助世界贫穷国家的儿童,解决他们的温饱和求学。 
  安妮正是通过这个组织,找到了身居南美洲、讲西班牙语的小女孩儿诺娜。诺娜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里,全家人只靠着父亲的微薄工资过活。由于生活的贫困,九岁的诺娜仍没有上学。为了让诺娜能受到教育,安妮通过“国际儿童救济组织”,每月从自己挣的打工钱里,捐出18美元,以助小诺娜上学读书识字。 
  有付出,必有回报;有耕耘,必有收获。如今的诺娜在安妮的帮助下,已经是个十分优秀的小学生了。她会按时将自己的成绩单和照片寄给安妮。诺娜喜欢绘画,每次写信时,必要附上一张自己的图画。信是用工整、流利的西班牙语写成的,后面附有专职人员的英文翻译。在最近的一封信中,诺娜是这样写的“安妮,我希望你一切都好!我很喜欢我的学校生活,我有很多的朋友。除了读书识字以外,我最喜欢做的事是绘画和体操。我以我的全部的爱来感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并祝你和你的父母好!”寥寥数语,却刻画出一颗童心的真诚。   
  三、天之骄子(26)   
  对于安妮来说,她付出的是一点点金钱,但换回的是人间的温暖,是世上一个贫穷女孩儿能够读书识字的快乐。在这金钱的背后,更多的是爱、同情和无限的期望。而这一切,有朝一日就会结出累累的硕果,让安妮和诺娜一起尝到丰收的喜悦。这种爱的接力棒,将从安妮和诺娜的手中一代代地传下去。 
  女儿安妮大学毕业后的计划是攻读博士,学到更丰富和更全面的知识,来服务于人类。 
  望着二十多岁的女儿,我往往有着一种恍若隔世的感慨。曾几何时,我那个娃娃般的小女儿,出落成眼前这个如花似玉、纤细柔美、文雅出众的妙龄少女的呢?不仅如此,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她思维敏捷,机警过人,观察细微。她乐于挑战,遇事能够抽丝剥茧、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她喜欢想象,凡事都可以让她海阔天空、洋洋洒洒、旁征博引。她信心百倍、不断进取。她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善待朋友。而在这一切的一切当中,最重要的是:她永远是个快快乐乐的、热情奔放的阳光女孩儿,她能让自己的个性高高飞扬,活出一个真正的自我。 
  9教育真谛倾心之爱 
  女儿的出类拔萃,让很多认识和不认识我们的有心的美国和中国父母们来向我取经。这让我感到有些为难。首先,女儿的成功是她多年来严于律己、勇于追求的结果。其次,女儿的成功是社会、学校和她父亲的终年累月的、不求回报的付出所换来的。如果说,我在这之中还有丝发之功的话,那便是我能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做到: 
  首先,让女儿做个快乐的人。这一点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一点上,我是个很能观察和体味女儿细微的心理变化的母亲。所以也就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适应女儿的需求,凡事绝不强求、不压制,在女儿乐意和情愿的条件下,诱导她学习和做事。快乐乃是人生之本,是万事的起源。一个人如果能够一生一世地从容快乐地为自己而活,便是一种洒脱、一种境界、一种成功的人生。 
  还有,让女儿做个信心十足的人,做自己的主人。任何人都有着她光辉靓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全心全意地欣赏她,不吝啬地称赞她,多肯定少否定,真心鼓励巧妙批评。一句鼓励可以塑造孩子的成功人生,一句贬责可能毁掉孩子的天才。无论什么事,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孩子行,有移山倒海之难,孩子也能轻易做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虽有摧花折木之易,孩子也难有所成。一个自卑的人永远是生活在灰暗之中,而不能自拔,而自信的人则会生活在光明之处。信心就是机会,机会就是成功。 
  让女儿感到自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从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婴儿,从她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她便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必须得到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的尊重,切忌打骂,凡事与幼儿协商。这样既让她们有着参与的快乐,又使她们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是非观念。 
  让女儿做个有知识的人。现代的科学发明显示了,一个人的大脑在母体子宫内及出生之后的20周内,生长发育得最快。三岁孩子的大脑成熟程度就几乎与成年人的相当。所以必须及时地抓住零岁“敏感期”,而且必须善于通过游戏、绘画、音乐、表演等手段力求右脑的开发,因为智力超群有赖于右脑的活化。左右脑的协同工作,其成果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而是成倍数地增长。 
  让女儿做个视母亲为朋友的人。事实上,做女儿的母亲,不如做女儿的朋友,更开心,更精彩,更完美。成为朋友的母女可以无话不谈,畅所欲言,精心倾听,勇于认错,平等相待。从容大度地做自己,享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乐趣。 
  让女儿知道她是一个永远有着母爱的人。世上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的仓库,要用爱来填满。当它充满时,整个世界都会变得光明起来。毫无疑问的是,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有疑问的是,是否人人都能将这种爱有效地传达给自己的儿女?爱只是一个内心的情感,必须通过言行来表达。母亲是爱的最好的传播者。一个明智的母亲,会将自己那源源不断的爱、毫无保留的爱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输送给自己的儿女。而有了母爱相伴的孩子,内心永远是甜美的。   
  三、天之骄子(27)   
  。   
  四、良师益友(1)   
  1母性伟大不求回报 
  母性是伟大的。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珍爱的。尽管如此,有时也会因为许许多多的客观原因,诸如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各异、文化的差别、个性的影响,使每个母亲所付出的爱有程度上的不同。 
  我曾经认识过这样一个母亲,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讲,她都可算得上一个温柔、细心、体贴、坚强的母亲。这就是居住在美国南方小镇上已有二十多年的泰国妈妈。 
  泰国妈妈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泰国人,她父母却是老一代的中国移民。为此,泰国妈妈有一个响亮的、寄托着她父母厚望的中国名字叫“陈见志”。泰国妈妈虽然有个男儿的名字,人却生得漂亮、温柔、清雅。现在她虽已年过半百,从其举手投足中可以看到她年轻时的影子。 
  她最美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她的那双眼睛。那种美,不是在于眼睛的形状,也不是在于眼睛的大小,更不是在于睫毛的长短,而是在于眼睛里的神态和流露出来的点点滴滴的温柔。每当她和你说话时,她的眼睛总是紧紧地追随着你的双眼,从不离开。从那视线中,你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她对你的关怀和理解。 
  泰国妈妈身材适中,保养良好,既没有中年人的臃肿,又不像年轻人那样清瘦。平日里,她个人的生活俭朴有加。终日素面朝天,头发既不染也不烫,直直地贴在耳后。但她在穿着上,却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她虽离开泰国多年,但仍旧喜欢着裙装,一年四季,大多如此。她最喜欢穿的是筒式长裙,她有几条很好看的素色花纹做成的长裙,上面再配上一件淡色的短袖衫或是毛衣。走起路来,裙子随身而动,看上去总是飘飘洒洒,清新高雅,平添了万种风情。她真正是属于那种轻而不弱,美而不俗,似退却进,举重若轻的女人。 
  最早,我是通过一个朋友才认识泰国妈妈的。我第一次面对面和她扯家常时,她就很坦诚又自豪地告诉我,她是三个儿子的母亲。老三是个智障儿,现年已经十几岁了,生活仍旧不能自理。这让我吃惊不小。看看眼前这位干净整洁、乐观开朗、说笑自如的女人,我怎么也无法把她和一个智障儿连在一起。 
  自从那次交谈以后,没过多久,我就见到了她的智障儿默文。默文身材细高,带着一幅高深度的近视黑边眼镜。无论你对他说什么,他的回答总是一个“NO”字,实际上他也不大明白“NO”的真正含义。他有着自己的许多经常性的、不自主的、习惯性的动作,外加上没人能听得懂的语言和怪叫。他的举止引起了我深深的同情。然而,从同情到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孩子,还是后来听了泰国妈妈亲口讲了默文的故事。 
  泰国妈妈在生育了两个健康而又活泼的儿子之后,于1986生下了默文。据泰国妈妈讲,怀老三时,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只是到了怀孕后期,胎儿躁动频繁,泰国妈妈及时做了检查,美国医生告知一切良好。这样,默文就一直等到足月时来到了世上。由于整个产程极其顺利,泰国妈妈又有着以前生育的经验,所以说不上紧张、忙乱,一切好像都在准备和预料之中。默文离开了母体之后,只见了妈妈一面,便被送往婴儿室去了。这时泰国妈妈才感到疲惫不堪,于是也就朦胧睡去了。 
  直到次日清晨,泰国妈妈被医生从睡梦中唤醒,被告知默文夜间突然抽搐、周身青紫缺氧,已紧急转入小儿科作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泰国妈妈心里想着自己两个健康的大宝贝,觉得老三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毛病。所以开始并没有多着急。只是电话通知了她先生,让他去儿科看看小儿子。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泰国妈妈想得那样轻松。在小儿科观察多日,默文的病情不但毫无好转,而且抽搐日渐频繁,造成新生儿缺氧和轻度脑水肿。医生不断地会诊,试图找出默文发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