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00-金匮要略心典 >

第8章

500-金匮要略心典-第8章

小说: 500-金匮要略心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着肾。而阳气不化之征也。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在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故曰病 
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盖所谓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者也。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 
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 
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x甘姜苓术汤方x(一名肾着汤)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肾脉本石。浮之坚。则不石而外鼓。按之乱如转丸。是变石之体而为躁动。真阳将搏跃而出矣。 
益下入尺。言按之至尺泽。而脉犹大动也。尺下脉宜伏。今反动。真气不固而将外越。反其封蛰之常。 
故死。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 
焦竭。即遗溺失便。 
其气不和。不能自禁止。不须治。久则愈。 
上焦在胃上口。其治在膻中。而受气于中焦。今胃未和。不能消谷。则上焦所受者。非精微之气。 
而为陈滞之气矣。故为噫。噫、嗳食气也。下焦在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故其气乏竭。即遗溺失便。 
然上焦气未和。不能约束禁制。亦令遗溺失便。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云不须治者。谓不须治其下 
焦。俟上焦气和。久当自愈。夫上焦受气于中焦。而下焦复受气于上焦。推而言之。肾中之元阳不正。 
则脾胃之转运不速。是中焦又复受气于下焦也。盖虽各有分部。而实相助为理如此。此造化自然之妙 
也。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 不通。 
大肠有寒者。多 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热在上焦者。肺受之。肺喜清肃而恶烦热。肺热则咳。咳久则肺伤而痿也。热在中焦者。脾胃受 
之。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阴阳者也。胃热则实而硬。脾热则燥而 。皆为坚也。下焦有热者。大 
小肠膀胱受之。小肠为心之腑。热则尿血。膀胱为肾之腑。热则癃 不通也。 溏如 之后。水粪杂 
下。大肠有寒。故泌别不职。其有热者。则肠中之垢。被迫而下也。下重。谓腹中重而下坠。小肠有 
寒者。能腐而不能化。故下重。阳不化则阴下溜。故便血。其有热者。则下注广肠而为痔。痔、热疾 
也。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 
积者、 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 
聚则如市中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腑属阳。两阳相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 
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着。则痛无常处。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谷气者、食 
气也。食积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病在胁下。按之则气行而愈。复发者。饮食不节。则其气 
仍聚也。(徐氏)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 
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 
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诸积。该气、血、痰、食而言。脉来细而附骨。谓细而沉之至。诸积皆阴故也。又积而不移之处。 
其气血营卫。不复上行而外达。则其脉为之沉细而不起。故历举其脉出之所。以决其受积之处。而复 
益之曰。脉两出。积在中央。以中央有积。其气不能分布左右。故脉之见于两手者。俱沉细而不起也。 
各以其部处之。谓各随其积所在之处而分治之耳。 

卷中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属性: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 
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不得 
卧。其形如肿。谓之支 
饮。 
谷入而胃不能散其精。则化而为痰。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则凝而为饮。其平素饮食所化之精津。 
凝结而不布。则为痰饮。痰饮者。痰积于中。而饮附于外也。素盛今瘦。知其精津尽为痰饮。故不复 
外充形体。而反下走肠间也。饮水流溢者。水多气逆。徐氏所谓水为气吸不下者是也。其流于胁下者。 
则为悬饮。其归于四肢者。则为溢饮。悬者悬于一处。溢者溢于四旁。其偏结而上附心肺者。则为支 
饮。支饮者。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于脏而不正中也。咳逆倚息不得卧者。上迫肺也。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 
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 
水即饮也。坚筑、悸动有力。筑筑然也。短气者。心属火而畏水。水气上逼。则火气不伸也。吐 
涎沫者。气水相激而水从气泛也。欲饮水者。水独聚肺。而诸经失溉也。脾为水困。故少气。水淫肌 
肉。故身重。土本制水。而水盛反能制土也。肝脉布胁肋。水在肝。故胁下支满。支满犹偏满也。嚏 
出于肺。而肝脉上注肺。故嚏则相引而痛也。心下悸者。肾水盛而上凌心火也。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 
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留饮即痰饮之留而不去者也。背寒冷如掌大者。饮留之处。阳气所不入也。魏氏曰。背为太阳。 
在易为 
艮止之象。一身皆动。背独常静。静处阴邪常客之。所以风寒自外入。多中于背。而阴寒自内生。亦 
多踞于背也。胁下痛引缺盆者。饮留于肝。而气连于肺也。咳嗽则辄已者。饮被气击而欲移。故辄已。 
一作咳嗽则转甚。亦通。盖即水流胁下。咳唾引痛之谓。气为饮滞故短。饮结者津液不周。故渴。四 
肢历节痛。为风寒湿在关节。若脉不浮而沉。而又短气而渴。则知是留饮为病。而非外入之邪矣。 
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剧。必有伏饮。 
伏饮亦即痰饮之伏而不觉者。发则始见也。身热、背痛、腰疼。有似外感。而兼见喘满、咳唾。 
则是活人所谓痰之为病。能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者也。目泣自出。振振身 动者。饮发而上逼液 
道。外攻经隧也。 
夫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 
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饮水过多。水溢入肺者。则为喘满。水停心下者。甚则水气凌心而悸。微则气被饮抑而短也。双 
弦者。两手皆弦。寒气周体也。偏弦者。一手独弦。饮气偏注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肺饮、饮之在肺中者。五脏独有肺饮。以其虚而能受也。肺主气而司呼吸。苦喘短气。肺病已着。 
脉虽不弦。可以知其有饮矣。支饮上附于肺。即同肺饮。故亦喘而短气。其脉亦平而不必弦也。按后 
第十四 
条云。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夫咳为肺病。而水即是饮。而其脉弦。此云肺饮不弦。支饮脉平。未详 
何谓。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痰饮、阴邪也。为有形。以形碍虚则满。以阴冒阳则眩。苓、桂、术、甘。温中去湿。治痰饮之 
良剂。是即所谓温药也。盖痰饮为结邪。温则易散。内属脾胃。温则能运耳。 
x苓桂术甘汤方x 
茯苓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气为饮抑则短。欲引其气。必蠲其饮。饮、水类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苓、桂、术、甘。益土 
气以行水。肾气丸。养阳气以化阴。虽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则一也。 
x苓桂术甘汤方x(见上) 
x肾气丸方x(见妇人杂病)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脉伏者。有留饮也。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者。所留之饮。从利而减也。虽利、心下续坚满者。未 
尽之饮。复注心下也。然虽未尽而有欲去之势。故以甘遂、半夏因其势而导之。甘草与甘遂相反。而 
同用之者。盖欲 
其一战而留饮尽去。因相激而相成也。芍药、白蜜。不特安中。抑缓药毒耳。 
x甘遂半夏汤方x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 
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脉浮而细滑。伤饮。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 
之。 
伤饮、饮过多也。气资于饮。而饮多反伤气。故脉浮而细滑。则饮之征也。脉弦数而有寒饮。则 
病与脉相左。魏氏所谓饮自寒而挟自热是也。夫相左者。必相持。冬则时寒助饮。欲以热攻。则脉数 
必甚。夏则时热助脉。欲以寒治。则寒饮为碍。故曰难治。脉沉而弦。饮气内聚也。饮内聚而气击之 
则痛。十枣汤蠲饮破癖。其力颇猛。三因方以三味为末。枣肉和丸。名十枣丸。亦良。 
x十枣汤方x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 
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水气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重痛。谓之溢饮。夫四肢、阳也。水在阴者宜利。 
在阳者宜汗。 
故以大青龙发汗去水。小青龙则兼内饮而治之者耳。徐氏曰。大青龙合桂、麻而去芍药。加石膏。则 
水气不甚而挟热者宜之。倘饮多而寒伏。则必小青龙为当也。 
x大青龙汤方x 
麻黄(六两) 桂枝 甘草(各二两) 生姜(三两) 杏仁(四十个) 大枣(十二枚) 石 
膏(如鸡子大一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 
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x小青龙汤方x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炙) 细辛 桂枝 
(各三两) 半夏(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 
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支饮上为喘满。而下为痞坚。则不特碍其肺。抑且滞其胃矣。面色黧黑者。胃中成聚。营卫不行 
也。脉浮紧者为外寒。沉紧者为里实。里实可下。而饮气之实。非常法可下。痰饮可吐。而饮之在心 
下者。非吐可 
去。宜其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而不愈也。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而痞坚 
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书不尽言。而意可会也。故又以石膏治热。人参益虚。于法 
可谓密矣。其虚者外虽痞坚。而中无结聚。即水去气行而愈。其实者中实有物。气暂行而复聚。故三 
日复发也。魏氏曰。后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坚投坚而 
不破者。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饮下行之用耳。 
x木防己汤方x 
木防己(三两) 石膏(如鸡子大二枚)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x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x 
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茯苓 人参(各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 
乍见玄黑也。泽泻泻水气。白术补土气以胜水也。高鼓峰云。心下有水饮。格其心火。不能下行。而 
但上冲头目也。亦通。 
x泽泻汤方x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 
胸满疑作腹满。支饮多胸满。此何以独用下法。浓朴、大黄。与小承气同。设非腹中痛而闭者。 
未可以此轻试也。 
x浓朴大黄汤方x 
浓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不得息。肺满而气闭也。葶苈入肺。通闭泄满。用大枣者。不使伤正也。 
x葶苈大枣泻肺汤方x(见肺痈)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此为饮多而呕者言。渴者饮从呕去。故欲解。若不渴。则知其支饮仍在。而呕亦未止。半夏味辛 
性燥。辛可散结。燥能蠲饮。生姜制半夏之悍。且以散逆止呕也。 
x小半夏汤方x 
半夏(一升) 生姜(半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水既聚于下。则无复润于上。是以肠间有水气而口舌反干燥也。后虽有水饮之入。只足以益下趋 
之势。口燥不除而腹满益甚矣。防己疗水湿。利大小便。椒目治腹满。去十二种水气。葶苈、大黄。 
泄以去其闭也。渴者知胃热甚。故加芒硝。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也。 
x己椒苈黄丸方x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饮气逆于胃则呕吐。滞于气则心下痞。凌于心则悸。蔽于阳则眩。半夏、生姜。止呕降逆。加茯 
苓去其水也。 
x小半夏加茯苓汤方x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瘦人不应有水。而脐下悸。则水动于下矣。吐涎沫。则水逆于中矣。甚而颠眩。则水且犯于上矣。 
形体虽瘦。而病实为水。乃病机之变也。颠眩即头眩。苓、术、猪、泽。甘淡渗泄。使肠间之水。从 
小便出。用桂者。下焦水气。非阳不化也。曰多服暖水汗出者。盖欲使表里分消其水。非挟有表邪而 
欲两解之谓。 
x五苓散方x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 茯苓 白术(各三分) 桂枝(二分)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 
x附方x 
x外台茯苓饮x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