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总比问题多ⅱ-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MBA教学和别的教学不一样,是成人教学,更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这是最重要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德商教育。中国有些企业界人士,只讲经营不讲道德,但凡是发展持久的企业,都是讲道德的企业。MBA教学创造经济理念,而且,特别要为未来的公司担负责任,最后发现道德素质是最关键的素质。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所以必须强调德商训练。
举例来说,比如我的诚信、不偷漏税在当时看来无法理解。但是后来,我充分享受它给我带来的好处。比如我们一位在广东的同行,由于缺德、违纪违法被抓了起来,给分公司很大的震动。在订货会上,我们的价格高,但还是有不少的人向我们订货,他们的评价是“我们信得过”。
上述这些说明智慧在MBA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不要主要停留在招聘、营销上,而是要在学MBA的基础上做一个讲道德、充满智慧的人。
虽然黄福华先生此文的标题是“让MBA教学与智慧教育结缘”,但是我觉得他讲述的其实是所有知识都要与智慧结缘,虽然智慧并不只是他总结的这几条,但他的确给那些只注重知识和学历的人指出了智慧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拥有高学历、知识丰富的人,他们有的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有的正在顺利地打造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工作中很迷惘,下面这些感受,就是这些人的体现:
读了这么多年书白读了,工作还是干得不出色,得不到领导的重用;
我的学历比别人都高,但是发展的没别人好,太不公平了;
我这么有学问,可是大家为何就那么排斥我呢?
……
如果有这些迷惘,固然要分析环境的原因,更要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你重视职场发展的智慧吗?你懂得为人处世的智慧吗?你愿意以智慧来超越你的“学历情结”吗?
走不出“学历情结”是许多初入职场者的通病,更有一些人盲目地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但多年以前,我就对培根这个著名的观点打了三个大问号:
第一,知识真的就是力量吗?是不是需要转换一下才可以变为力量?
第二,知识分很多种,有强势知识,有弱势知识,有知识垃圾。我们应该多学强势知识,少学弱势知识,不学知识垃圾,哪能什么都学呢?
第三,即使可以变为力量,但这份力量有可能是建设性的力量,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力量!
我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几百年前提出的理念,既有当时历史的先进性,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用智慧统率知识——21世纪的智慧宣言”的长篇论文,并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做了上百场报告。后来,《读者》杂志于2002年6月、7月曾分两次连载。大家可以从该杂志或“甘霖智慧培训网”(wwwglwe)上看到此文。
《方法总比问题多Ⅱ》 第一单元 问题到此为止(1)
第二章
一个智慧的员工,必然是一个最能解决问题的员工,他会始终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问题到此为止。
他绝对不会推诿,也绝对不会先计较条件,而是以主人翁的心态,任何时候都将单位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并养成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习惯,让自己成为问题真正的终结者。
养成不计较条件解决问题的习惯
不管是《方法总比问题多》一书还是本书,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一个员工会解决问题,就能因此获得个人价值的提升,并带来组织绩效的提高。
毫无疑问,本书既延续了《方法总比问题多》一书在这方面的价值,又对它进行了进一步超越,那就是使你——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更强,解决问题的效果更彻底!
一个有智慧的员工,必然是一个最能解决问题的员工。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最能解决问题的员工,首先来自他有一个最突出的素养——“问题到此为止!”
这一句话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座右铭。他以一个牌子将这个座右铭放在桌子上,以此来提醒自己。
这是杜鲁门对自己的要求,我认为,这实际上也是智慧型员工应该对自己的要求:只要发现有问题,就一定要把问题在自己手里彻底解决掉。决不允许把责任推诿给别人,也决不允许自己讨价还价先要条件再做工作。不仅如此,即使不是自己的分内事,只要与单位的利益有关,也能主动地、不计较条件地去解决。
我们且看一个小小的例子:
上海R氏集团的优秀主管钟剑兰女士,曾经应我们机构之邀来与我们的员工进行交流。她讲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一次,有个外国集团要和她的公司谈合作。春节期间他们一起到海南度假,主要目的是谈合作事项。
然而,当时正是旅游高峰期,海南房源紧张。他们一去就是十几个人,为了公事的需要,还要住在同一宾馆里。问题出现了:当时五星级宾馆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四星级的。没办法,公司只好选择了一个四星级宾馆。
外国客户中的一对夫妻向来只住五星级宾馆,知道要住四星级宾馆后非常生气,坚决不住。
她和自己的同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力想说服客户,但都无济于事。她本想向单位的领导汇报,但一看天色已晚,公司那边已经下班。她想到没有必要去惊扰领导,就不打电话联系了。她决定自己解决问题,一方面,她安排这对夫妇在咖啡厅坐下,让服务员给他们送上两杯热乎乎的咖啡;另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打电话到北京找自己的老同学帮忙。
终于,通过多方面联系,最终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找到了一个房间,但是酒店提出:因为是临时调配房间,所以还要多交一定的费用。
本来因为春节期间房间紧张,房价就比平时调高了,现在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调价,这实在是难以接受。但是,钟小姐还是毫不犹豫,将房间订了下来让这对夫妇住下。多付的钱,她自己掏腰包解决。
这对夫妇很高兴,合作也顺利展开了。项目谈得非常地顺利。
回去之后,这件事被公司领导知道了,领导不仅对她的做法很满意,而且很感动,之后,就给了她更多的发展机会。
钟小姐的故事,与上一章讲述的联想的那位员工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遇到问题,不是只会请示领导,更不是领导答应给你好的待遇和回报才去把问题解决,而是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先将问题解决掉。
其实,在任何单位,问题都是无处不在的。在出现问题之后,不少员工总有一些等、靠、推、拖的心理。不仅如此,在领导安排他干工作时,不是先想方设法完成,而是首先问给什么条件。如果没有满足他的条件,他就不会去干;即使去干,也总是干得很不情愿,最后要么打折扣,要么让问题悬而未决。
《方法总比问题多Ⅱ》 第一单元 问题到此为止(2)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如何呢?往往不仅耽误了单位的工作和事业,也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与此相反,一个智慧型员工必然会不先计较条件,而赶紧去解决问题。正因为有这样的素养,所以他们往往能比一般人想到更好的方法,而且还能确保“问题到此为止”!
养成将单位的问题当成自己问题的习惯
无论是上述联想那位优秀员工,还是钟剑兰这样的员工,他们都展示了一种非常好的品质:只要是单位的问题,就是我自己的问题,决不能认为“这不是我的分内事”就把它推诿掉。
一个智慧型的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时也要学会把“分外事“,当成“分内事”来做。
要做到这一点,还得突破一个认识误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这方面,著名职业经理人李开复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李开复历任微软副总裁和Google中国区总裁等职。他初入职场时,曾经在苹果公司担任技术工程师。有一段时间,公司经营状况极为不佳,员工士气也比较低落,如果不立刻找到突破口,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些问题本应该由市场部来解决,并不在李开复的工作范围之内。可李开复没有这么想,他认为作为苹果公司的一分子,应该主动帮助单位去解决问题。
他时刻琢磨这事,积极地为公司出谋划策,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有一天,他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苹果公司有许多很好的多媒体技术,可是因为没有用户界面设计领域的专家介入,这些技术无法形成简便、易用的软件产品。
他兴奋地想:“这不正是一个问题的突破口吗?”
找到这个关键因素,他立即写了一份题为《如何通过互动式多媒体再现苹果昔日辉煌》的报告。
果然,所有看过报告的副总裁最后一致决定采纳李开复的意见,而且非常赞赏他的做法,很快他被提升为媒体部门的总监。结果,苹果公司平安地渡过了这次危机。
多年后,李开复遇到了一位当年在苹果公司的上司,上司感慨地对他说:“如果不是那份报告,公司就很可能错过在多媒体方面的发展机会,今天,苹果公司的数字音乐可以领先市场,也有你那份报告的功劳啊。”
如果你是李开复,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呢?可能大多数人都决不会去揽这样的“分外事”。
为什么?他们不是想不到,也不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到,而是不愿意去做,而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一些认识:
“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让另外的部门去处理吧!”
“领导没有安排我这样干,我出这个风头干什么?”
“我已经把工作完成了,其他事我可就不管了。”
……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在单位里,许多人对应该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甩手不管。但是,与上述这样的人相反,一个智慧型员工,应该像李开复这样,永远把单位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解决。他们不仅不会先计较条件解决问题,而且遇到问题时,还会以“当仁不让”的心态,尽快去解决。
把单位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去解决,是团队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的高度体现。任何把单位的事当自己事的员工,都是最受尊敬的员工,也是最能引起重视并得到更大空间和机会的员工。
养成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习惯
2008年3月,我为长虹集团作了一场“执行重在到位”的千人培训,当中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8年年初,一场几十年难遇的大雪灾袭击了我国南方,湖南郴州市是重灾区,连续断电十几天,大年三十这天,人们才迎来了久违的光明。
《方法总比问题多Ⅱ》 第一单元 问题到此为止(3)
也就在大年三十的这天中午,长虹售后人员王红军家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一个长虹用户家的液晶电视出了故障。不过,用户说可以等到过完年后再修。
但王师傅挂完电话想:“经历了这十多天没有电的日子,如今好不容易来电了,如果用户因为电视机的故障不能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话,那多么遗憾啊!”
于是,他不顾妻子的抱怨,匆忙赶往用户家中。
经过一番检测后,他发现用户的液晶电视是由于使用不当,多次突然断电导致电源板烧坏。可是,当时维修部里也没有这种型号的电源板存货了。这时,他突然想到前段时间他自己购买了一台液晶电视,能不能把电源板拆下来先给用户用,等过完年申请了新的配件再给用户换上呢?
想到这里,他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由于连续十多天的停电,电动车没有电,摩托车没有油加,他只能依靠自行车。路上多日的积雪渐渐融化,泥污沾满了王红军的裤脚,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王红军到家顾不上满身污泥,打着哆嗦拆下自己电视上的电源板,然后匆匆返回,把用户的电视修好后,还抱歉地说:
“对不起,只能给您换我们家的电源板,等春节后新配件到货了我再来给您换。”
用户激动地握着王红军的手说:“感谢你,你们长虹把顾客真正地当成了上帝以后我以及我的亲朋好友换电器,首选长虹品牌。”
从用户家里出来已经是下午5点了,外边响起了辞旧迎新的爆竹声。
之后,有人采访他,他说:“真的没什么好讲的,既然我干了长虹售后服务这行,就应该急用户之所急,时刻把长虹用户的需求摆在第一位……”
我想: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感动客户,而且也能感动所有人。这位员工体现出来的品质,就是顾客至上。而真正保证顾客至上,就是要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不要把问题拖延。
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恰恰是“执行重在到位”。本来由于客观情况的影响,拖延一下也没有问题,何况客户也提出来可以春节以后去处理。但是这位员工没有拖,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解决,甚至宁可自己家看不到电视节目,也要让客户在春节看上电视。这不是“执行到位”的高度体现吗?
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只是在长虹见到,在海尔等企业同样看得到。可以说,所有优秀的单位,都有一群能够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的人。
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体现在对外客户的服务上,必然能赢得客户最大的认可;体现在单位内部,必然会赢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但是,十分遗憾的是,在不少单位里,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另外一种情况:
明明今天能解决的问题,偏偏要拖到明天;明明本星期可以解决的问题,偏偏要拖到下星期;明明是本月可以解决的问题,偏偏要拖到下个月……这样造成的恶果,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而且会造成重要机会的丢失,或者让小问题酿成大祸。
近年来发生的许多震惊全国的恶性事件,如2003年“非典”事件、2006年松花江污染事故,2008年胶济铁路事故,之所以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其中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某些部门和某些人,不把严重的问题当问题。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不仅是酿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有关的责任人也受到了严肃的处理。
与此相反,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活动,我们取得了中国抗震救灾历史上最大的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公布了消息,温家宝总理带头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灾区,而且方方面面的单位和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施救……
这样一来,不仅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而且也赢得了全世界高度肯定。甚至有家美国著名报纸还把中国的这次救灾,与美国在2007年的一次重大台风灾害中的活动做比较,评价说:“中国在汶川地震救灾中的效率,可以令美国人妒忌!”
无论是温家宝总理,还是长虹的那位优秀员工,还是许多这次地震救灾中的人士,都给我们树立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最好榜样。
要解决问题,就永远要改变拖延的恶习,为什么呢?
因为“时间就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