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24_明史 >

第66章

24_明史-第66章

小说: 24_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庐陵县界。又南有云亭江,一名缯水,源出兴国县,北流至珠林口注於赣江。西有旱禾市、东北有花石潭、东南有三顾山三巡检司。

  吉水府东北。元吉水州。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东有东山。北有王岭。又东北有吉文水,赣水之支流。北有白沙巡检司,迁县西北三曲滩上,仍故名。

  永丰府东。东有郭山。南有石空岭,又有恩江,下流入於赣江。东南有层山、南有沙溪、又有表湖三巡检司。又东北有视田巡检司,后废。

  安福府西少北。元安福州。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西有卢萧山,卢水出焉,经城北,东流与王江合,又东合禾水,至庐陵县神冈山下入於赣江。南有黄茆巡检司,治黄陂寨,后迁县西时砻镇,西有罗塘巡检司,治洋泽,后迁江背,俱仍故名。

  龙泉府西南。东南有钱塘山。西有石含山。南有遂水,东流入於赣江。西北有北乡巡检司。西南有禾源巡检司,后迁县西左安司,仍故名。西有秀洲巡检司,本金田,在县北,后迁治,更名。

  万安府南。东有蕉源山,产铁。城西有赣江,江之滩三百里,在县境者十八滩,皇恐为最险。又南有皁口江,自赣县北注於赣江。有造口巡检司,在县西南。又东北有滩头巡检司,又东南有西平山巡检司,废。

  永新府西南。元永新州。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东南有义山。西有秋山,一名禾山,禾水出焉,一名永新江,下流至泰和县入於赣江。东南有上坪寨、西北有栗传寨、又有禾山寨、又有新安寨四巡检司。

  永宁府西南。北有七溪岭。西有浆山水,源自湖广茶陵州界,流经县南,合於永新县之禾江。西有升乡寨巡检司。西南有砻头寨巡检司,寻废。

  临江府元临江路,属江西行省。太祖癸卯年为府。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清江倚。东有阁皁山,亘二百余里。南有赣江,一名清江,有清江镇巡检司。又有袁江,自新喻县流入,至县南合焉。西有萧水,南有淦水,至县东清江镇,亦俱合於赣江。西南有太平市巡检司,废。

  新淦府南。元新淦州。洪武初降为县。西北有离岭,淦水出焉。又西有清江。又南有象江,有泥江,俱流入於清江。东有枉山巡检司,后迁蓝桥,寻复。

  新喻府西。元新喻州,洪武初,降为县。西有铜山,旧产铜。北有蒙山。南有渝水,即袁江,颍江水北流入焉。北有水北墟巡检司。

  峡江府南。本新淦县之峡江巡检司,嘉靖五年四月改为县,析新淦县六乡地益之。南有玉笥山,又有赣江,亦名峡江,有黄金水流合焉。

  袁州府元袁州路,属江西行省。太祖庚子年为府。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三百九十里。

  宜春倚。南有蟠龙山,又有仰山。又秀江在城北,源出萍乡县,流经府西,亦曰稠江,即袁江之上源也。西有黄圃、南有涧富岭二巡检司。

  分宜府东。东有钟山峡。西有昌山峡。秀江经两峡中,入新喻县境,为渝水。

  萍乡府西。元萍乡州,洪武初降为县。东有罗霄山,罗霄水出焉,分二派。东流者为卢溪水,下流为秀江,入宜春县界。西流者入湖广醴陵县界,合渌水。又西有萍川水,亦曰杨岐水,西流经县南,下流合渌水。北有安乐镇、东南有大安里二巡检司。又西有草市巡检司,后迁於插岭关,仍故名。又西有湘东市。东有卢溪镇。

  万载府北。北有龙江,下流即瑞州府之蜀江。东北有康乐水入焉。西有铁山界巡检司。又有高村镇巡检司,寻废。

  赣州府元赣州路,属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为府。领县十二。西北距布政司一千一百八十里。

  赣倚。南有崆峒山,章、贡二水夹山左右,经城之东西。贡水一名东江,自福建长汀县流入府界。章水一名西江,自湖广宜章县流入府界。至城北,合流为赣江。北有桂源巡检司,后迁攸镇。东北有磨刀寨巡检司,后迁石院铺。南有长洛巡检司,后迁县西黄金镇。俱仍故名。

  雩都府东。东北有高沙宝山。又北有雩山,雩水出焉,合宁都、会昌诸水,绕城而西,至赣县,合於贡水。东北有平头寨巡检司。又有印山、又有青塘二巡检司,后废。

  信丰府东南。东有桃江,自龙南县流入,经县北,为信丰江,下流入於贡水。东南有新田巡检司。西有桃枝墟,又有黄田、覃塘,又东有新设四巡检司,后废。

  兴国府东北。北有覆笥山。东北有潋江,西南流,合雩水入贡江。东有衣锦乡、东北有回龙寨二巡检司。

  会昌府东少南。元会昌州,洪武初降为县。南有四望山,下有羊角水隘。北有湘洪水,即贡水,西北流,会雩水。南有湘乡寨、北有承乡镇二巡检司。又西有河口巡检司,后废。

  安远府南。元属宁都州,洪武初改属府。西有安远水,亦曰廉水,流入会昌县之贡水。又南有三百坑水,下流入广东龙川县。西北有板口巡检司。

  宁都府东北。元宁都州,洪武初降为县。西北有金精山。北有梅岭。南有宁都水,与散水、筼筜、曲阳、黄沙、长乐五水合,又东北有虔化水,下流俱入於雩水。又有梅川水,出梅岭,下流亦经雩都县入贡水。东南有下河寨巡检司。

  瑞金府东。元属会昌州,洪武初改属府。东北有陈石山,绵江出焉,流至县南入贡水,又西入会昌县,为湘洪水。西北有瑞林、东北有湖陂二巡检司。东南有古城镇,路出福建长汀县。

  龙南府南。元属宁都州,洪武初改属府。西南有冬桃山,桃水出焉,东北流会诸水,至县北宫山下,与渥、濂二水合为三江口,又北流为信丰县之桃江。有冬桃隘,崇祯初,移定南县下历巡检司驻焉。

  石城府东北。元元贞元年十一月属宁都州,洪武初改属府。北有牙梳山。东有霸水,西南合虔化水,入贡江。北有捉杀寨巡检司,后迁县西赤江市,仍故名。

  定南府东南。隆庆三年三月以龙南县之莲莆镇置。析安远、信丰二县地益之。西北有程岭,又南有神仙岭。东有指挥峰。东北有九洲河,下流会於信丰县之桃江。东北有下历巡检司,后迁高砂莲塘,又迁龙南县冬桃隘。

  长宁府东南。万历四年三月以安远县之马蹄冈置,析会昌县地益之。东南有顶山,又南有大帽山,俱接闽、广境。又东有寻邬水,流入广东龙川县界。西北有黄乡巡检司。南有新坪巡检司,本大墩,后更名。北有双桥、南有丹竹楼二巡检司,后废。

  南安府元南安路,属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为府。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一千五百二十里。

  大庾倚。西南有大庾岭,五岭之一,亦名梅岭,上有关曰梅关。又有章江,亦曰南江,亦曰横江,下流与贡水合。西有郁林镇巡检司,治晶都村,后迁浮江隘,又迁黄泥港,东北有赤石岭巡检司,治峰山里,后迁小溪城,又迁峰山新城,后迁峰山水西村,俱仍故名。又县南有水南城,与府城隔江对峙,嘉靖四十年筑。西北有新田城。又北有凤凰城,又西有杨梅城,俱嘉靖四十四年筑。又东有九所城。亦嘉靖四十四年筑。

  南康府东北。西北有禽山,禽水出焉,东流至南野口入於章江。北有羊岭山。南有芙蓉江,即章江。东北有潭口镇、北有相安镇二巡检司。

  上犹府东北。元永清县,洪武初更名。西有书山,一名太傅山。东有大犹山,犹水出焉,下流至南康县,入於章江。西有浮龙巡检司,后迁太傅村,仍故名。

  崇义府北。正德十四年三月以上犹县之崇义里置,析大庾、南康二县地益之。西南有聂都山。西有桶冈。又有章江,自湖广宜章县流入,又有横水,经县南,又西南有左溪,下流俱合章江。西北有上保巡检司,本过步,后迁治,更名。西南有铅厂巡检司,本在铅山,后迁聂都,东南有长龙巡检司,本治降平里,后迁县东北尚德里江头,俱仍故名。
 





【地理五】

  ○湖广浙江

  湖广《禹贡》荆、扬、梁、豫四州之域。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治武昌路,又分置湖南道宣慰司治天临路属焉。又以襄阳等三路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又分置荆湖北道宣慰司治中兴路并属焉。太祖甲辰年二月平陈理,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武昌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湖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五,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有八,宣慰司二,宣抚司四,安抚司五,长官司二十一,蛮夷长官司五。为里三千四百八十有奇。北至均州,与河南、陕西界。南至九疑,与广东、广西界。东至蕲州,与江南、江西界。西至施州,与四川、贵州界。距南京一千七百一十五里,京师五千一百七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七十七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四百七十万二千六百六十。弘治四年,户五十万四千八百七十,口三百七十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万历六年,户五十四万一千三百一十,口四百三十九万八千七百八十五。

  武昌府元武昌路,属湖广行省。太祖甲辰年二月为府。领州一,县九:

  江夏倚。洪武三年四月建楚王府於城内黄龙山。东有黄鹄山,下为黄鹄矶,临大江。又南有金水,一名涂水,西流至金口入江,有金口镇巡检司。又北有浒黄洲、西南有鲇鱼口镇二巡检司。

  武昌府东。西有樊山,一名西山,产银铜铁及紫石英。南有神人山,其下为白鹿矶。西有西塞山,与大冶县界。北滨江,中有芦洲,亦曰罗洲。又西南有樊港,一名樊溪,又名袁溪,汇县南湖泽凡九十九,北入大江,曰樊口。又东有南湖,一名五丈湖,通大江。东有金子矶镇、又有赤土矶镇、西南有白湖镇三巡检司。南有金牛镇、西有三江口镇二巡检司,后废。

  嘉鱼府西南。西有赤壁山,与江夏县界。北岸对乌林。西北滨大江,有陆水流入焉,曰陆口,亦曰蒲圻口。东北有簰洲镇、西南有石头口镇二巡检司。

  蒲圻府西南。西有蒲首山。南有蒲圻河,即陆水也。又西有蒲圻湖。西南有新店等湖,下流至嘉鱼县之石头口,注於大江。西南有羊楼巡检司。

  咸宁府东南。陈友谅时徙治河北。洪武中复还故城,即今治也。西有淦水,即金水之别名。

  崇阳府南。西有岩头山。西南有龙泉山。东北有壶头山,下有壶头港,亦曰崇阳港,汇群川西合陆水,又名隽水。

  通城府西南。南有锡山,旧产银锡。北有陆水,自巴陵县流入。

  兴国州元兴国路,属湖广行省。太祖甲辰年二月为府。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永兴县省入,来属。北有银山,西有黄姑山,旧俱产银。南有太平山,与九宫山接。东有大坡山,产茶。东北有大江。东有富池湖,亦曰富水,北流注於江,有富池镇巡检司。又东北有黄颡口镇巡检司。西北距府三百八十里。领县二:

  大冶州西北。北有铁山,又有白雉山,出铜矿。又东有围炉山,出铁。又西南有铜绿山,旧产铜。大江在北。有道士洑巡检司。

  通山州西少南。东南有九宫山,宝石河出焉,下流合於富水。东有黄泥垅巡检司。

  汉阳府元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府。属湖广布政司,寻属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湖广。领县二。西北距布政司,隔江仅七里。

  汉阳倚。洪武九年四月省。十三年五月复置。大别山在城东北,一名翼际山,又名鲁山。汉水自汉川县流入,旧迳山南襄河口入江。成化初,於县西郭师口之上决,而东从山北注於大江,即今之汉口也,有汉口巡检司。大江自巴陵县西北接洞庭之水,流入府境,至此与汉水会。又西南有沔水,即汉水支流也,仍合汉入江。又有沌水,大江支流也,自沔阳州流入,仍入大江,谓之沌口,有沌口巡检司。又有弇水,在大江南岸,至弇口入江。又北有滠水,亦汉水支流也,有沦水流合焉,下流注于大江。又西有太白湖,江北诸水多汇焉。西有蔡店镇、西南有新滩镇二巡检司。又西南有百人矶镇巡检司,后迁於东江脑。

  汉川府西少北。元属汉阳路。洪武九年四月改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还属。南有小别山,一名甑山,又有阳台山。西南有汉水。东有涢水,自云梦县来,南入汉,谓之涢口。北有刘家塥巡检司。

  黄州府元黄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太祖甲辰年为府,属湖广行省。九年属湖广布政司,寻改属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属湖广。领州一,县八。西南距布政司百八十里。

  黄冈倚。南有故城。洪武初,徙於今治。南滨大江,西北岸有赤鼻矶,非嘉鱼之赤壁。西有三江口,其上流水分三派,至此合流。中有新生洲,又有峥嵘洲。东有巴河,西有举水,俱入於江。江滨西有阳逻镇、北有团风镇、又西北有中和镇三巡检司。又有鹿城关,有大活关。又东北有阴山关。

  麻城府北。东有龟峰山,举水出焉,流入黄冈县。东南有长河,又南有县前河流入焉,下流注於江西。有双城镇、鹅笼镇,东北有虎头关三巡检司。又西北有木陵关,在木陵山上。东北有阴山关,在阴山上。又北有黄土关,与木陵、虎头、白沙、大城为五关。又西有岐亭镇,嘉靖五年筑城。

  黄陂府西。东南滨大江,有武湖自西来,入於江,曰武口,又曰沙武口,亦曰沙洑口。又西有滠水,自汉阳流入江,曰滠口。北有大城潭镇巡检司。又北有白沙关,即麻城五关之一也。

  黄安府西北。嘉靖四十二年以麻城县之姜家畈置,析黄冈、黄陂二县地益之。东有三角山,接蕲水、罗田、蕲州界。又有东流河,下流出团风口入江。西有西河,又有双河,合流出滠口,入汉。又北有双山关巡检司。西北有金扃关,亦曰金山关,与河南罗山县界。

  蕲水府东少南。元属蕲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属蕲州。十一年十月改属府。西南滨大江。南有浠水,源出英山县,流经县境西南入江。又东有兰溪,东南流入浠水。又北有巴水,源出县之板石山,流入黄冈县界。有兰溪镇、巴河镇二巡检司。

  罗田府东北。元属蕲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属蕲州。十一年十月改属府。东南有浠水。西北有平湖水。南有官渡河,亦名县前河,平湖水流入焉,下流合黄冈县之巴河,入大江。东北有多云镇巡检司,又有栗子关,又有上岐岭、中岐岭、下岐岭等关。西北又有平湖关。

  蕲州元蕲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蕲春县省入,来属。正统十年,荆王府自江西建昌迁此。东北有百家冶山,产蕲竹。南滨江。东北有蕲水,出大浮山,经州北,汇为赤东湖,西南流,接蕲水县界,注於大江。西有茅山镇、北有大同镇二巡检司。西距府二百十里。领县二:

  广济州东北。南滨江,江中有中洲。崇祯末迁治於此,寻复故。又有武山湖、马口湖皆流通大江。南有武家穴镇、西南有马口镇二巡检司。

  黄梅州东北。东南有矿山,旧产铁。大江在南,江滨有太子洑。又南有县前河,由小池口入江。西南有新开口镇巡检司,屡圮於江,内徙。又南有靖江觜镇巡检司。

  承天府元安陆府,属荆湖北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