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 >

第15章

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第15章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极强的“哥萨克荣誉”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怀着“忠于上帝, 

忠于沙皇,忠于祖国”的誓言,应征上了前线。他亲身经历了军旅生活的痛 

苦,耳闻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切都激发了他对地主资产阶级 

和旧军官的仇恨,动摇了他的旧有观念。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因为布尔什维克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所以,葛利高 

里参加了顿河流域的红军,担任了连长,英勇地同白匪作战。但他的政治理 

想仍和许多哥萨克人一样,是想建立一个不受任何政权管辖的哥萨克自治共 

和国。这说明葛利高里并不是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只是苏维埃短 

暂的同路人。在对待白军被俘人员的态度问题上,他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波得捷克沙夫发生了冲突,终于在1918年春天的反革命叛乱中加入了叛军队 

伍,当了叛军连长、团长、甚至师长,统率三千人马,在战场上乱杀红军战 

士,双手沾满革命者的鲜血,把布尔什维克看成“他的生活上的敌人”。但 

是,当暴动军队同白军联合起来的时候,他又不断同白军军官发生冲突,再 

次怀疑自己走错了路。不久,他又参加了布琼尼的红军骑兵队,英勇地同白 

军作战。他的目的是想“把过去的罪过都赎过来。”打完了仗,葛利高里还 

是因严重的“历史问题”而被遣送回家。 

     葛利高里回到家乡时,顿河地区已开始建立苏维埃政权。他的妹夫、鞑 

靼村苏维埃主席阿晒沃依强令他去肃反委员会登记,听候处理。为了逃避革 

命政权的惩罚,他又加入了骚扰余粮征集队的佛明匪帮。1922年春,当佛明 

匪帮被彻底打垮之后,葛利高里携着情人阿克西妮亚逃难。半路上遇到苏维 

埃征粮队的袭击,阿克西妮亚中弹身亡。葛利高里伤心到了极点,将随身所 

带的枪扔进开始解冻的顿河中,一个人回到家乡。这时,家已人亡屋空。“他 

站在自己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这就是在他的生活上所残留的全部 

东西。”葛利高里按照自己的逻辑走完了一生,最后还是以悲剧而告终。 

     葛利高里这一形象的塑造,是肖洛霍夫的一大成功。在作者笔下,他的 

矛盾性格主要是在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葛利高里的个性核心是关于“哥 

萨克自治”的思想,他以这种观点去对抗历史的发展,其结果必将是一场悲 

剧。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始终对他都抱着同情的态度,把他视作哥萨克劳动 

者中出类拔萃的一员。在指出他的悲剧应由其个人负责之外,同时也对革命 

队伍中的失误进行了反思,使这一艺术形象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和社会环境中 

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 

     肖洛霍夫在小说中还成功地塑造了几位俄罗斯妇女的形象。女主角阿克 

西妮亚具有哥萨克妇女的许多优秀品质:吃苦耐劳、热情泼辣、单纯善良, 

按照自己的理解,热情地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活道路。但她错误地把自己的 

命运同葛利高里的命运联接在一起,最后沦为葛利高里罪行的牺牲品。 

     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他们对敌人无比憎恨,对革命无 

限忠诚。但总的来说,这些形象显得苍白无力。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篇幅宏大、人物众多、内容深邃的史诗性的作品。 

作者真实地再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及俄国命运的伟大转折。小说中 

广泛地引用了历史文献、编年史、日记、书信等资料,同时也描写了具有浓 


… Page 61…

厚乡土气息的哥萨克人的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语言鲜明、形象而富有表 

现力,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艺术功力。这部作品是当代世界 

文学史上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名著之一,为肖洛霍夫赢得了国际声誉。 


… Page 62…

                            五、中国现代文学 



                             1。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自1919年“五四”时期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夕这一期间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而且在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杂文、 

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形成了与古代文学界限分明的新文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大量翻译和介绍西方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为人们提供了反封建的先进的思想武器。1917年2月,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十月革 

命的胜利,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促使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 

四”运动。新文学运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倡 

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提倡白话文,反对 

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更为广泛地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范围。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诗作《女神》的出现,显示出文学革命 

的实绩。“五四”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引起了巨大变革,出现了以前从 

未有过的彻底反封建的新的主题和人物,使新文学创作具有了崭新的特色。 

     从1921年起,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不断涌现。1921年1月4日,第一 

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成立,它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同 

年7月,郭沫若等人又组织了创造社,主张“为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随 

后,民众戏剧社、南国社、湖畔诗社、语丝社、未名社等文学社团相继成立。 

从1921年到1925年,全国涌现出大大小小100多个文学社团,300多种文 

学刊物,培育了大批文学新人。组建文学社团和创办文学刊物亦成为文学革 

命发展的显著标志。 

     这一时期,在文学理论上,鲁迅等人极力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 

调文学要揭露和批判黑暗现实,并且向反对新思潮的学衡派、甲寅派等封建 

复古派进行反击。在创作上,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达到了 

思想与艺术上的成熟,长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叶绍钧、郁达夫等作家也显露出才能。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受到西 

方现代主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浪漫主义文学中吸取营养,写出了开创现代 

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作。在散文创作上,鲁迅、周作人、冰心、朱自 

清、郁达夫等都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中国的话 

剧也从外国作品的翻译、改编转向创作。 

     1927年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或称左翼文学运动)蓬勃兴起。 

创造社、太阳社等首先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随后这两个社团又 

同鲁迅、茅盾等展开论辩。新文学阵营内部经过一年多的论争,无产阶级文 

学的真正反对者已被发现并遭到论辩双方的一致痛斥。争论使人们认识了无 

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点,起到了振奋斗志、鼓舞人心的作用。1930年3月2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左联”取得了很大成绩:出版或改编了许多刊物;反对国民党的文化 

围剿和独裁统治;注重理论批评工作,先后跟“新月派”、法西斯“民族主 

义文艺运动”等文艺派别及“自由人”等错误文艺主张进行斗争。在创作上, 

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命者、工人、农民以及 


… Page 63…

他们的斗争逐渐成为作家描写的内容。茅盾的《子夜》堪称这一时期里程碑 

式的作品。鲁迅的杂感及《故事新编》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发 

展。在“左联”的培养下,新的作家不断涌现,如丁玲、张天翼、殷夫、叶 

紫等人,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机勃勃的作品。当然,“左联”时期的无产 

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如理论上的教条主义、组织上的 

关门主义、宗教主义等等,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一页。 

     这一时期,以郑振铎、王统照为代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和以周作人、 

林语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的作家先后出版了许多文艺杂志;沈 

从文、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等作家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 

义创作手法,发展了多种艺术“流派”,对艺术进行探讨,他们都对文学事 

业做出了贡献。此外,还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作品,如巴金的小说《家》、 

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艾青的诗《大 

堰河,我的褓姆》等。这些吸收外来文化并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艺术个性的 

作品,与优秀的左翼作品一起,使中国的现代长篇小说和话剧创作水平又前 

进了一大步。 

     抗战爆发后,中国文学继续向前发展。出现了各种流派和创作方法。艾 

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沙汀、老舍、路翎的小 

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代表着这一时期 

革命现实主义艺术达到了新水平。以郭沫若的《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 

再一次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戏剧舞台异彩纷呈,杂文创作也在上海 

 “孤岛”风行,成为揭露讽刺黑暗现实的有力武器。在解放区,1942年毛泽 

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使广大文艺工作者们深入生活, 

产生了一批反映群众生活的好作品。如丁玲的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 

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等作品也显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此次大会 

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历史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时期文 

学历史的开始。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新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不仅向世 

界进步文学学习,从文学内容到表现形式进行现代化变革,而且逐步走向民 

族化、群众化,开创了人民文学的新纪元。 



                                  2。鲁迅 



      (1)生平与思想 

     鲁迅 (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是中 

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改 

为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 

庭。祖父周介孚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母亲鲁瑞也识文断字。 

鲁迅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学习了许多诗书经传,他的阅读范围十 

分广泛,看了许多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著作,并从野史、杂记中受到 

了中国民间文学的熏陶。 

     1893年,鲁迅的祖父因科场案件被捕入狱,后父亲又患重病,家庭的破 

败使鲁迅尝尽了人间冷暖。由于童年时代他常随母亲去乡下的外祖母家居 


… Page 64…

住,有机会和农民的孩子一起玩,所以他目睹了农民的悲惨生活,深知农民 

身受的压迫和痛苦。对上层社会的不满、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成为他反 

对封建思想的萌芽。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他以后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都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 

     继洋务运动以后,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兴起,鲁迅不满传统的封建“正 

道”,决心“走异路,逃异地”。1898年5月,鲁迅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 

翌年1月,改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他对洋务运动采取否定态度,接受了维 

新思想。这时期他读了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受进化论影响 

较深,从而增强了他战胜旧文化的信心。 

     1902年4月,他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他积极参加反 

清爱国运动,在《自题小象》诗中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誓言。 

最初,鲁迅为了救治像他父亲一样患病的人,为了能在战时当军医,同时促 

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1904年9月,他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有一 

次,教室里放纪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其中有个画面是一个中国人被日军捉 

住杀头,而围观的中国人面对惨剧,神情木然。这使鲁迅深受刺激。他意识 

到中国的国民性有许多害处,国民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健壮,也无济 

于事。为了改变国民精神,挽救民族危亡,他弃医从文,开始翻译、介绍俄 

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作品,并写了《人的历史》、《科学史教 

篇》、 《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强调要与列国竞争,提倡 

反叛精神。在日本的7年,鲁迅广泛接触了外国的自然科学、社会学、文学 

艺术和哲学,开始形成早期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民主主义者。 

     1909年8月,鲁迅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 

爆发,鲁迅以兴奋的心情迎接它,并组织“武装演说队”宣传革命。这一年, 

他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怀旧》。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 

立,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鲁迅到教育部工作,5月随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鲁迅感到苦闷。从1912年到1917年, 

鲁迅大部分时间在思考,业余时间辑录和校勘古书、看佛经、搜集金石拓本, 

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18年,鲁迅和李大钊等一起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活动,大力提倡 

民主和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文学,陆续发表小说、论文和杂感。同年5月,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拉开了鲁迅战斗史的序幕。1919 

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鲁迅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并成为文化新军的 

伟大旗手。 

     1920年秋至1926年夏,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讲授中国小说史,后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这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填 

补了中国小说无历史的空白。 

     1925年前后,鲁迅参加了语丝社,组织和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出版 

 《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编《国民新报》的文艺副刊,编 

辑了 《未名丛刊》、《乌合丛书》与《未名新集》。“三·一八”惨案发生 

后,他的杂文也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向激烈的政治斗争。在《论“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中,他提出“痛打落水狗”的主张,表明鲁迅韧性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