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 >

第15章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第15章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善于采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镜头、富于联想的蒙太奇来最充分地揭示人 

物的内心世界。 

    德莱叶对丹麦纪录电影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莱叶被公认是丹麦艺术电影的创始人之一。 

      (3)二次大战结束前的丹麦电影 

     20年代,闹剧片成为丹麦最受欢迎的样式,如劳里春导演的《电影、调 

情和订婚》、《他,她和哈姆莱特》等。这些影片一般都表现滑稽可笑但又 

非常可爱的流浪汉的异常经历。 

     有声电影出现以后,丹麦电影艺术开始衰落。整个30年代,丹麦没有 

产生出重要的作品,即使根据有很高成就的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也没有达 

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却生产了一些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影片,如 

1942年雅各布森拍摄了一部剪辑得很出色的影片 《八个协定》。德莱叶在 

1943年拍摄了丹麦当时最好的一部故事片《愤怒的日子》,这部影片取材于 


… Page 72…

挪威中世纪的一桩所谓“女妖案”,目的在于影射法西斯的残暴。 

     大战结束后,丹麦电影工作者努力通过电影艺术反映丹麦的抵抗运动, 

推动了丹麦电影事业的发展。 



                                7。瑞典电影 



     瑞典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丹麦电影的影响,在电影创作上最初都是仿 

效丹麦的题材和模式,如被称为瑞典电影界泰斗的斯约史特洛姆和斯蒂勒, 

在最初拍摄的故事片中都明显带着丹麦影片的痕迹,如斯约史特洛姆的《血 

的声音》、《爱比恨有力量》,斯蒂勒的《黑色的面具》、《吸血鬼》、《当 

爱情死去的时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他们才转而拍摄本国题材 

的影片,并在拍摄手段和电影民族化的表现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电影史家一般认为,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拍摄的故事片《赛尔日·维根》 

是瑞典电影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部电影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瑞典古典 

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这个学派的影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做了富有 

诗意的描绘,并使农民、渔夫和城市贫民登上了银幕。较为著名的影片有《生 

死鱼》、《煤矿工》、《英格玛尔尔的儿子们》和《鬼东魅影》等。 

     瑞典古典学派的一大功绩是培养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明星的著名电影演 

员,葛丽泰·嘉宝是其中最为出色的明星。 

     嘉宝(1905—1990年)生于斯德哥尔摩。由于容貌美丽,曾为一家百货 

公司拍广告短片。1922—1924年靠奖学金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学习,此期 

间被著名导演斯蒂勒发现,应邀在《科斯斯塔·柏林的故事》一片中演主角, 

获得成功。  1925年赴美为米高梅公司拍片。36岁便退出影坛。因绝色容 

貌和喜剧才华而在电影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她主演的影片有24部,主要 

有《急流》、《肉与魔》、《圣洁女》、《安娜·克丽斯蒂》、《安娜·卡 

列尼娜》、《妮诺契卡》等。 

     瑞典古典学派在兴盛时期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特别是有 

嘉宝这样光彩照人的明星,使瑞典电影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尽管如此,瑞典电影最终没有敌过美国好莱坞的进攻。当 1923年好莱 

坞由洛杉矶郊外一个无名小村成为世界电影帝国的首都之后,瑞典电影事业 

就面临了危机。1924年被称为瑞典电影界四大支柱的导演斯约史特洛姆、斯 

蒂勒和演员汉松、嘉宝离开瑞典奔向好莱坞。从此,瑞典电影便完全陷于一 

蹶不振的境地长达数十年。 



                                8。日本电影 



     在亚洲,日本电影最为悠久。早在1896年,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 

就传入了日本。1897年,爱迪生的“维太放映机”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 


… Page 73…

电影机”又先后被引进。1899年,日本开始自己摄制影片,多以纪实短片为 

主。比如《闪电强盗》,将当时社会上流传广泛的新闻话题搬上银幕,被认 

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不久以后,先驱者吉泽及法国百代公司在日本 

的分公司“日本影片公司”先在东京,后在京都创建了最早的制片厂和洗印 

厂。 

     直到1912年,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 (简称日活公司)成立,才标志 

着日本电影生产真正开始。这家公司在东京专门摄制“现代剧”(时代题材) 

的影片;在京都则专门拍摄“时代剧”(古代题材),把歌舞伎演出的古典 

戏剧拍成影片。 

     最初获得成功的是描写武士的影片《快刀记》(1915)。而真正称得上 

电影作品的却是归山教正于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和《深山的少女》 

两部影片。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 

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这两部影片采用特写,场面转 

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虽然在实践上 

还不成熟,但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为日本电影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920年,日本又创建了松竹公司。这家实力雄厚的联营公司曾经营歌舞 

伎剧与现代剧、音乐厅、舞厅、木偶剧等娱乐演出。1921年又开始摄制影片。 

这个演出业的托拉斯拥有一个出色的演员班子。最早的制片厂设在东京浦 

田。从好莱坞归来的摄影师享利小谷担任技术指导,戏剧家小山内薰担任导 

演。并建立了电影研究所,从事培训编导人员。他们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路 

上的灵魂》被公认为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松竹公司采用好莱坞的制片 

方式,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拍片制度,使得日本电影界开拓了一场革新, 

加快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在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发生前,日本已经每年生产几百部影 

片。这场大地震摧毁了80%的日本电影院和东京的全部制片厂,但电影业恢 

复的速度也是惊人的。1924年,东京都就摄制了875部影片,而现代剧的题 

材也日益增多。 

     在这一时期,以理论家岩崎昶为代表的倾向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成立了无 

产阶级电影同盟,拍摄了一批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短纪录片,如 

 《无产阶级新闻简报》、《孩子们》、《五一节》、《野田工潮》等。据记 

载:当时许多最优秀的导演都参加了这种“思想片”的拍摄运动。一些制片 

厂推出了有进步倾向的故事片,均被称为“倾向电影”。衣笠贞之助摄制了 

 《活的玩偶》、《复仇选手》、《世俗风流》,伊藤大辅摄制了《仆人》、 

 《斩人斩马剑》等。由于检查机关的严格控制,使得“思想片”日渐减少, 

直至被扼杀。而这时有声电影已经广为流行。 



                                9。印度电影 


… Page 74…

     电影在印度出现大约在1896年,那是由卢米埃尔兄弟的摄影师带去的。 

直到20世纪初,外国制片人,主要是法国人和英国人不断带来各种影片, 

并且在印度也摄制了几部影片。这对印度电影的产生起了促进和激励作用。 

印度开始拍摄一些短片和纪录片,大多是反映印度人民的生活、自然风光、 

重要的政治事件、趣闻或舞台剧。随着制片业的发展,出现了影片公司。 

     1912年,印度出现了故事片,是以一位印度教圣徒的事迹为题材拍摄 

的,片名叫《蓬达利克》。由于该片的摄影师是英国人,所以不能确定是印 

度的第一部故事片。被印度确认为是印度第一部故事片的是巴尔吉拍摄的 

 《哈里什冒德拉国王》。 

     巴尔吉(1870—1944年)被公认是印度电影创始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 

自幼酷爱艺术,曾就读于孟买杰吉美术学校和巴里达艺术学院。他导演的第 

一部短片是《一棵幼苗茁壮生长》,他把这部短片的全部票房价值投入拍摄 

了《哈里什冒德拉国王》。这部影片取材于印度神话故事。影片的大获成功 

为印度的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以后电影的形式、内容和表 

现手法提供了具体的模式。巴尔吉本人也因此赢得了“印度电影之父”的赞 

誉。他曾先后建立了“巴尔吉制片厂”和“印度斯坦影片公司”。他经常自 

任制片人,担当编导、布置和服装设计、摄影、洗印、发行和宣传工作,是 

一位多才多艺、十分干练的制片人。巴尔吉一生中拍摄的多部故事片和 90 

多部短片,其艺术质量与技术水平在当时的印度影片中都是遥遥领先的,就 

连信教观众对他的影片的水平也深为赞赏。他的故事片多取材于古代,包括 

历史、宗教、神话以及古典戏剧的改编。主要影片有《迷人的巴斯马苏尔》、 

 《萨达万和萨维特里》、《火烧楞迦城》、《克里希纳大神的诞生》、《杀 

死卡利耶》、《恒河落潮》、《拯救阿希丽亚》、《乌夏的梦幻》、《修海 

桥》等。 

     印度在1918年制定了《印度电影法》,规定了对电影审查的制度,并 

于1920年在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3个电影中心城市建立影片审查委 

员会,指定担任印警察局长的英国人为主任,审查权力落入英国人之手。尽 

管如此,印度民族电影的发展仍然日益发达。在1921—1922年间,印度摄 

制了63部影片 (其中在孟买的有43部),这个数字到了1926—1927年间 

增长为108部 (其中在孟买的有96部)。根据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电影业 

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印度在1925年只有251家电影院(其中35家是露天 

影院)。这就是说,每100万人有一家电影院,而在美国则为6000人有一 

家电影院,英国13000人有一家电影院。可是,印度影片的产量却三倍四倍 

的高于英国。 

     这期间,一些传播爱国思想的影片 《向母亲致敬》、《纺车》、《印度 

斯坦的女儿》等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印度早期电影的发展中,巴尔吉的学生潘特是一位著名的制片人和导 

演。他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科拉普尔创立了马哈拉施特拉影片公司,并拍摄 


… Page 75…

了很多艺术水平较高的影片,如《赛兰特里》、《雄狮之城》、《抗暴君记》 

等,这些影片以保卫祖国、反抗外族侵略为内容,以豪华的场景、艳丽的服 

饰和惊险的情节见长,因而取得了极大成功。潘特也因此被称为是印度电影 

史上的第二位开拓者。 

     20世纪20年代中期,印度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问题的影片。较为成功 

的是蒂伦·甘古利于1926年自导自演的讽刺喜剧《从英国归来》,对鄙视 

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西方的人进行了嘲讽。潘特于1925年拍摄的《印度 

的夏洛克》也是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影片,它揭露了印度农村残酷 

的高利货剥削和农民的贫困生活。 

     可以说,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印度电影最繁荣的时期。1931 

年无声影片高达207部,并且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影片。此后大量外国有声片 

输入印度,使印度无声片产量急剧下降。到1935年,印度无声影片完全停 

产。 



                              10。中国电影 



      (1)早期的中国电影 

    在电影诞生后的10年中,中国没有自己的电影事业,只有放映市场。 

直到1905年,中国人才开始尝试拍摄电影。但拍摄单位不是电影公司的电 

影厂,而是北京丰泰照相馆。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是辽宁法库县人任景丰。 

任景丰“愤志士多趋学仕两途,乃锐意经营实业,所手创者,中药则有保和 

堂、庆余堂。西药则有老德记,中西大药房。摄影事业则有丰泰照相馆……” 

 (1918年3月18日《新北平报》社会版)。任景丰家富一乡,曾在同治光 

绪年间自费出游日本考察实业,时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商业和文 

化也在逐步形成。他从日本的实例中预料到摄影事业在中国发展的可观前 

景。回国后便在北京创立了丰泰照相馆。 

     1905年,他购得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提摄影机一架和若干胶片,由该馆摄 

影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师,拍摄了由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 

 《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共三本。这是中国 

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此后,丰泰还拍过 

其他戏曲短片,如谭鑫培的《长坂坡》、俞菊笙的《青石山》及《艳阳楼》、 

俞振庭的《白水滩》及《金钱豹》等。这些戏曲片选拍的都是一些武打和舞 

蹈动作较多或富于表情的场面。中国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影片是郑正秋和张 

石川联合导演的《难夫难妻》。 

     郑正秋(1888—1935年)原名郑芳泽,号伯常,笔名药风。由于在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影响下,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而被聘为《民言报》剧 

评主笔。1913年,张石川和美商在上海合办亚细亚影戏公司,约郑正秋为编 

剧。他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就是 《难夫难妻》。《难夫难妻》在拍摄时,不 


… Page 76…

仅有了事先定好的剧本,也有了专职导演,并且以广东潮洲地区封建买卖婚 

姻为题材,接触了社会现实,以嘲讽的笔触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具有进步 

意义。 

     短短两年,亚细亚影戏公司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胶片来源断结而 

告结束。1922年,张石川再度约请郑正秋共同组织明星影片公司,除任编剧、 

导演外,郑正秋还任附设的明星影戏学校校长。1923年底,由他编剧,张石 

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上映,受到热烈欢迎。 

      《孤儿救祖记》是一部家庭伦理影片。影片描写杨姓富翁在独子死后, 

立侄道培承嗣。道培为了独吞家产,诬陷怀有遗腹子的嫂嫂不贞,致使嫂嫂 

被驱出家门。嫂生一子,名余璞。10年后,余璞入校读书,经常与杨翁相遇, 

但不相识。一日,道培为谋取钱财,竟欲谋害杨翁,正危急时,前来玩耍的 

余璞救了杨翁的性命。结果恶侄暴死,杨翁忏悔,翁、媳、孙三代团圆,举 

家欢乐。影片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戏剧性强,富于民族风格,充分表明了 

郑正秋改良主义思想和“教化社会”的艺术主张。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中国 

电影民族化发展的认真探索,从而奠定了他在早期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孤 

儿救祖记》在营业上的成功,不仅抢救了经济上处于危机之中的明星影片公 

司,而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资电影事业,带来中国早期电影事业的繁荣。 

     郑正秋还有一部重要的作品是1934年编导的影片《姐妹花》。这部影 

片已深入到社会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