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张卿子伤寒论-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身热无汗。是以脉涩。知阳气壅郁。而汗出不彻。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
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言邪气在表也。是当汗出愈。若下之。身重
心悸者。损其津液。虚其胃气。若身重心悸。而尺脉实者。则下后里虚。邪气乘虚传里也。
今尺脉微。身重心悸者。知下后里虚。津液不足。邪气不传里。但在表也。然以津液不
足。则不可发汗。须里气实。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
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则伤卫。数则伤荣。荣卫受邪。为病在表。故当汗散。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
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受风邪而荣不病者。为荣气和也。卫既客邪。则不能与荣
气和谐。亦不能卫护皮腠。是以常自汗出。与桂枝汤。解散风邪。调和荣卫则愈。
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
桂枝汤主之。
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所谓先其
时者。先其发热汗出之时发汗。则愈。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前条云太阳病八九日不解。当与麻黄汤。以发汗。因自衄而解。此条不发汗因致衄。
麻黄汤主之。何也。盖前条发汗自衄。以衄即汗也。故云衄乃解。此条不发汗。致衄乃邪
郁于经也。故以麻黄发汗两 。不可不解。
伤寒脉浮紧。邪在表也。当与麻黄汤发汗。若不发汗。则邪无从出。壅甚于经。迫
血妄行。因致衄也。
王三阳云。夺血者亡汗。既致衄。不可轻用麻黄汤。须审之又审。点滴不成流者可也。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
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
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况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责
邪在里。是仍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若头疼不已。为表不罢。郁甚于经。迫血妄行。
上为衄也。
王三阳云头痛有热。盒饭解表。纵六七日不便。止当与大柴胡汤。承气汤不当
与也。疑有瘥字。虽十日不更衣。何惧之有。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数者邪不尽也。可更发汗。
与桂枝汤。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发汗则表虚而亡阳。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振寒者。阳气微也。脉微细者。阴血弱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
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既下又汗。则表里俱虚。阳王于昼。阳欲复。虚不胜邪。
正邪交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阴王。阳虚不能与之争。是夜则安静。不呕不渴
者。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者。表无热也。又无表证而脉沉微。知阳气大虚。阴寒气胜。与
干姜附子汤退阴复阳。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干姜附子汤方第二十三
属性:干姜(一两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虚寒大甚。是以辛热剂胜之也。
王海藏云。服姜附汤有二法。当热服。手少阴心也。水包火。热服以接心火。身表
寒盛。外火少也。寒从外生。热从内消。譬如冻死。寒在外也。一法当寒服。足少阴肾也。
寒邪入水。冷服以类肾水。身表微热。内水多也。热从外生。寒从内消。譬如饮冷。寒
在内也。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汗后身疼痛。邪气未尽也。脉沉迟。荣血不足也。经曰。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又曰。
迟者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邪。加芍药、生姜、人参。以益不
足之血。
张兼善云。或谓经言表邪盛。脉浮而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况身疼皆系表
邪未尽。此又加人参、芍药、生姜、以益血。何也。余曰。表邪盛则身疼。血虚则身亦
疼。其脉浮紧者。邪盛也。其脉沉微者。血虚也。盛者损之则安。虚者益之则愈。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汗出而喘。身无大热。则所留之邪。止在上焦肺部。故用麻黄杏仁以散胸中之邪。甘草
石膏以助西方之令。
发汗后喘。当作桂枝加浓朴杏仁汤。汗出则喘愈。今汗出而喘。为邪气壅甚。桂枝
汤不能发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有大热者。内热气甚也。无大热者。表邪必
甚也。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散其邪。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第二十四
属性: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石膏(半斤碎绵裹味甘寒)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
一升。
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
张兼善云。余观仲景常言发汗后。乃表邪悉解。止余一证而已。故言不可行桂枝汤。
今汗出而喘。无大热。乃上焦余邪未解。当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散之。夫桂枝
加浓朴杏仁汤。乃桂枝证悉具而加喘者用之。注言汗出而喘。以为邪气壅甚。非桂枝所
能发散。此误也。况身无大热。更无他证。何故复言表邪必甚。其后章下后不可更行桂
枝汤条下。注曰。汗下虽殊。既不当损正气则一。其言有至理存焉。可见汗后所注之误
矣。原其理。当时因事发机。前后失于照应。故有此等之弊也。
王文禄云。成注谓不可更行。以表解故。正恐贻之热耳。故复庵云。审知邪热未解。
虽经汗下。宜石膏竹叶汤。又云。太阳汗解后。不宜复行暖剂。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
得按者。与桂枝甘草汤。以调不足之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桂枝甘草汤方第二十五
属性: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
沈亮宸云。今人此证。则用黄 。可见黄 与桂枝。性用不甚相远也。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肾之积。名曰奔豚。发则
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与茯
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降肾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第二十六
属性: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五枚擘味甘平) 桂枝
(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
用之。
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气。煎用甘澜
水者。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也。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汗后腹满。与下后腹满不同。
吐后腹胀。与下后腹满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为实。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
知非里实。由脾胃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和脾胃而降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第二十七
属性:浓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 生姜(半斤切味辛温) 半夏(半斤洗味辛平) 人
参(一两味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浓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
以益脾胃。半夏生姜之辛。以散滞气。
王三阳云。曰吐曰下后。胀满为实者。表邪未除而误下之故也。此发汗后。邪气已
散矣。故知非里实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
振
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吐下之后。阳气虚陷。虽心下逆满。皆阳虚不能主持中气也。故与白术甘草以补中
枝。以益阳。茯苓以泄满。
吐下后。里虚气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表虚阳不足。起则头眩。脉浮紧。为
邪在表。当发汗。脉沉紧。为邪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气
外虚。则不能主持诸脉。身为振振摇也。与此汤以和经益阳。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第二十八
属性:茯苓(四两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苦甘温) 甘草(二
两炙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参服。
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
草。行阳散气。
沈亮宸云。满用术甘。非石山立斋。谁与言此。茯苓、松根气所结。故降逆气。虚
者尤宜。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
恶寒者。荣卫俱虚也。汗出则荣虚。恶寒则卫虚。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荣卫。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第二十九
属性: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附子之辛温。固阳气而补卫。甘草之甘。调和辛酸而
安正气。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
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茯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四逆汤方第三十
属性:茯苓(六两味甘平) 人参(一两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
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沈亮宸云。正虚有邪。正欲胜邪而不能。故烦躁。温其正气。邪自除矣。又云。大青
龙烦躁者。实也。茯苓四逆汤烦躁者。虚也。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汗出而恶寒者。表虚也。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里实也。经曰。汗出不恶寒者。此
表解。里未和。与调胃承气汤。和胃气。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
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小便不利而渴。此膀胱蓄热津液不行也。与五苓散。以利水行津。
发汗。已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若脉
浮者。表未解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甚实也。微热、消渴者。热未成
实。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五苓散方第三十一
属性:猪苓(十八铢味甘平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
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为甘。甘甚而反淡。甘缓而淡渗。猪苓、白术、茯苓。三味
之甘。润虚燥而利津液。咸味下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辛甘发散为阳。桂枝之
辛甘。以和肌表。
张兼善云。烦渴用白虎。宜也。其用五苓散。渗津液。何哉。曰。白虎乃表证已解。
邪传里而烦渴者。今脉尚浮。身有微热而渴。乃表邪未全解。故用桂枝之辛。和肌表。白
术茯苓之甘淡。以润虚燥也。
王宇泰云。此说亦未莹。太阳、经也。膀胱、腑也。膀胱者。溺之室也。五苓散者。
利溺药也。膀胱者。津液之府。故东垣以渴为膀胱经本病。然则治渴者。当泻膀胱之热。
泻膀胱之热者。利小便而已矣。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亡津液。胃燥也。与五苓散。和表润燥。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
邪气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甘草汤方第三十二
属性:茯苓(二两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
两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
散主之。
中风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邪传里也。里
热甚。则能消水。水入则不吐。里热少。则不能消水。停积不散。饮而吐水也。以其因
水而吐。故名水逆。与五苓散。和表里。散停饮。
娄氏云。既曰里热少。不能消水。与五苓。则前治烦躁消渴。益爽然矣。
未持脉时。病患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
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多。亡阳。胸中阳气不足者。病患手叉自冒心。师见外证。知阳气不足也。又
试令咳而不即咳者。耳聋也。知阳气虚明矣。耳聋者阳气虚。精气不得上通于耳故也。
王三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