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472-张卿子伤寒论 >

第16章

472-张卿子伤寒论-第16章

小说: 472-张卿子伤寒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固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活人云。身肿者。加防风一两。悸气。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一两半。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 
止言寒。如瓜蒂散证。云胸上有寒者是矣。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邪。 

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白虎汤方第七十一
属性: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 甘草(二两味甘平) 粳米(六合 
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热则伤气。甘以缓之。甘 
草粳米之甘以益气。成氏云。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 
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非是汤则不能解。暑 
之气。得秋而止。故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谓能止热也。 
李东垣云。身以前。胃之经也。胸胃、肺之室也。邪在阳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 
以清肺。所以号为白虎也。 
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解。亦热也。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 
能相续也。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炙甘草汤方第七十二
属性: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 
(二两味甘温) 生地黄(一斤味甘寒) 阿胶(二两味温甘) 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 
平) 麻子仁(半升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 
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圣济 
经曰。津液耗散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剂所以润之。麻仁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 
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 
反 
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 
止是邪气留结。名曰结阴。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其呼吸。阴阳相引。复动者。是 
真气衰极。名曰代阴。为难治之脉。经曰。脉结者生。代者死。此之谓也。 

卷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属性: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 
约是也。 
阳明。胃也。邪自太阳经传之入腑者。谓之太阳阳明。经曰。太阳病。若吐。若下。 
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即是太阳阳明、脾约病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邪自阳明经传入腑者。谓之正阳阳明。经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 
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 
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即是正阳阳明胃家实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邪自少阳经。传之入腑者。谓之少阳阳明。经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 
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即是少阳阳明病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邪传入胃。热毒留结。则胃家为实。华佗曰。热毒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 
中。是知邪在阳明。为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 
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本太阳病。不解。因汗利小便亡津液。胃中干燥。太阳之邪入腑。转属阳明。古人 
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胃无 
津液。加之蓄热。大便则难。为阳明里实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为邪入腑也。邪在表。则身热汗出而恶寒。邪既入腑。则表证已罢。故不 
恶寒。但身热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 
自汗出而恶热也。 
邪客在阳明。当发热而不恶寒。今得之一日。犹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邪未全入腑。尚 
带表邪。若表邪全入。则更无恶寒。必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 
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四旁有病。皆能传入于胃。入胃。则更不复传。如太阳 
传之入胃。则更不传阳明。阳明病传之入胃。则更不传少阳。少阳病传之入胃。则更不 
传三阴。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传经者。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此太阳传经。故曰转属阳明。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太阳受病也。若反汗出 然者。太阳之邪。转属阳 
明也。经曰。阳明病。法多汗。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三日。邪传阳明之时。经日。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阳明气血 
俱多。又邪并于经。是以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浮为阳邪。缓为脾脉。伤寒脉浮缓。太阴客热。邪在三阳。则手足热。邪在三阴。则 
手足寒。今手足自温。是知系在太阴也。太阴。土也。为邪蒸之。则色见于外。当发身 
黄。小便自利者。热不内蓄。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即太阴之邪入腑。转属 
阳明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伤寒则无汗。阳明法多汗。此以伤寒邪。转系阳明。故 然微汗出。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 
难也。 
脉浮在表。紧为里实。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者。热传于里也。发热 
恶寒者。表仍未解也。若下之。里邪虽去。表邪复入于里。又亡津液。故使腹满而小便 
难。 
娄氏云。阳明宜下。先列在经与里虚不宜下者于前。仲景慎重之意可见。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以饮食别受风寒者。以胃为水谷之海。风为阳邪。阳杀谷。故中风者能食。 
寒为阴邪。阴邪不杀谷。故伤寒者不能食。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 
别故也。 
阳明中寒不能食者。寒不杀谷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化也。阳明病。法多汗。则 
周身汗出。此手足 然而汗出。而身无汗者。阳明中寒也。固瘕者。寒气结积也。胃中 
寒甚。欲留结而为固瘕。则津液不得通行。而大便必硬者。若汗出。小便不 
利者。为实也。此以小便不利。水谷不别。虽大便初硬。后必溏也。 
阳明病。欲食。 
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 然汗出而解者。此 
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病客热。初传入胃。胃热。则消谷而欲食。阳明病。热为实者。则小盒饭数。大便 
当硬。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者。热气散漫。不为实也。欲食。则胃中谷多。内经曰。 
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谷多则阳气胜。热消津液。则水少。经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 
水少。则阴血弱。金匮要略曰。阴气不通。即骨疼。其人骨节疼者。阴气不足也。热甚 
于表者。翕翕发热。热甚于里者。蒸蒸发热。此热气散漫。不专着于表里。故翕翕如有 
热状。奄、忽也。忽然发狂者。阴不胜阳也。内经曰。阴不胜其阳者。则脉流薄疾。并 
乃狂。阳明蕴热为实者。须下之愈。热气散漫。不为实者。必待汗出而愈。故云 然而 
汗出解也。水谷之等者。阴阳气平也。水不胜谷气。是阴不胜阳也。汗出。则阳气衰。 
脉紧。则阴气生。阴阳气平。两无偏胜。则愈。故云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止。 
四月为阳。土旺于申酉戌。向旺时。是为欲解。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 
热必哕。 
不能食。胃中本寒。攻其热。复虚其胃。虚寒相搏。故令哕也。经曰。关脉弱。胃 
气虚。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此之谓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 
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为实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胃中有热。食难 
用饱。饱则微烦而头眩者。谷气与热气相搏也。两热相合。消搏津液。必小便难。利者。 
不能发黄。言热得泄也。小便不利。则热不得泄。身必发黄。疸、黄也。以其发于谷气 
之热。故名谷疸。热实者。下之则愈。脉迟为热气未实。虽下之。腹满亦不减也。经曰。 
脉迟尚未可攻。 
张卿子云。此条同愈后损谷则愈症。由胃虚食郁致热。故曰谷疸。成注先云胃中有 
热。食难用饱。则与脉迟故也句似失之。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胃为津液之府。气虚津液少。病则反无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虫行皮中者。知 
胃气久虚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 
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内攻也。至二三日呕咳而支厥 
者。寒邪发于外也。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里而不外发。 
其头亦不痛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身不重痛。但头眩而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经曰。阳明病。 
若能食。名中风。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则咳。咽门者。胃之系。咳甚则咽伤。故必咽 
痛。若胃气不逆。则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无汗而小便不利者。热蕴于内而不得越。心中懊 者。热气郁蒸。欲发 
于外而为黄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则为内热。被火。则火热相合而甚。若遍身汗出而小便利者。热得泄越。 
不能发黄。今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则热不得越。郁蒸于胃。必发黄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浮为在经。紧者里实。脉浮而紧者。表热里实也。必潮热。发作有时。若脉但浮而 
不紧者。止是表热也。必盗汗出。盗汗者。睡而汗出也。阳明病。里热者自汗。表热者 
盗汗。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 
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气血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 
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 
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先亡津液。使大便硬。小便数少。津液分别。大便必自下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呕者。热在上焦。未全入腑。故不可下。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病。腹满者。为邪气入腑。可下之。心下硬满。则邪气尚浅。未全入腑。不可 
便下之。得利止者。为邪气去。正气安。正气安则愈。若因下利不止者。为正气脱而死。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合、通也。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 
液。经中之热。乘虚入胃。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则是胃有 
郁热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郁热。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 
欲解。可 
攻里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 
令大泄下。 
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 
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腑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 
热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 之。其手足 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与大 
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 
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大承气汤方第七十三
属性: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浓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味苦寒炙) 芒硝 
(三合味咸寒)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 
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之苦。以润燥除热。又曰。燥淫于内。治 
以苦温。浓朴之苦。下结燥。又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之咸。以攻蕴热。王海 
藏 
云。浓朴去痞。枳实泄满。芒硝软坚。大黄泄实。必痞满燥。实四证全者。方可用之。 
张卿子云。干阳亢极于上。而曰有悔。悔字。即阴承于下。五行家所谓阴生于午。 
坤象所谓顺承天。亢害承制之义爽然。此汤不曰制火。不曰生阴。曰承气。仲景真法天 
而为方者也。 

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小承气汤方第七十四
属性: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 
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大热结实者。与大承气汤。小热微结者。与小承气汤。以热不大甚。故于大承气汤 
去芒硝。又以结不至坚。故亦减浓朴枳实也。 
吴氏云。或问承气汤。仲景有大小调胃之名。何也。伤寒传变入里。邪热与糟粕蕴 
而为实。实则潮热。谵语。手心 汗出者。此燥屎所为也。如人壮大热大实者。宜大 
承气汤下之。小热小实者。与小承气汤下之。又热结不坚满者。故减去浓朴枳实。加甘 
草而和缓之。故曰调胃承气也。若病大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