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府。膀胱者。津液之所藏。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从其类矣。水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为咳。咳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
故使人涕唾。水气上乘。故面浮肿而气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
治其经。(咳在五脏。当治其俞。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以草度其背。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
度也。合治内腑。故咳在六腑者。取之于合。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
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浮肿者。取肺胃之经脉以治之。)
卷五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属性: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
所谓明也。(本经云。气伤痛。盖痛在有形之形身。而伤于无形之气分。是病皆生于寒热七情。而证见于脏腑经脉。举痛
而论。百病皆然。能会通此道。庶明而不惑。是以帝言知天道者。苟能验于人。知往古者。苟能合于今。善言人者。必
有足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知要数之极。斯所谓之明道者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冷
验于己。而发明解惑。可得而闻乎。(经云。知一为工。知二为上。知三为神。知斯三者。望见其色。按其脉。问其病也。
是以帝欲闻此三者之应验。而开发于未明。)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请示问端也。)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
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泣音涩卒叶村入声经气流转。如环无端。寒气客之。则凝泣而不行矣。客于脉外则脉缩蜷而血少。客于脉
中则脉满而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也。张兆璜曰。气为阳。血为阴。气无形。血有形。气行脉外。血行脉中。客于脉外
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正言其形气交感之要道。)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
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
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
各不同形。别之奈何。(形、证也。言通证之各有不同。将何以别之。)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
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绌音屈炅音炯重平声。绌、犹屈
也。寒则血凝泣。故脉缩蜷。缩蜷则绌急而外引小络。夫经脉为里。浮而外者为络。外内引急。故卒然而痛也。炅气、
太阳之气也。脉寒而得阳热之气。则缩绌即舒。故其痛立止。若复感于寒。则阳气受伤。故痛久而不止。莫子晋曰。太
阳、日中之火也。太阳主诸阳之气。阳热之甚者也。此受天之寒邪。得吾身之阳气以化热。故痛立止。)寒气客于经脉之
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故痛甚不可按也。(荣血行于脉
中。阳气行于脉外。寒邪在脉。与阳相搏。则血气淖泽而脉满矣。脉满。故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于脉中。阳气惟升
而从上。血气不能相将而循行。则乱矣。)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
故按之痛止。(膜原者。连于肠胃之脂膜。亦气分之腠理。金匮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
纹理也。盖在外则为皮肤肌肉之腠理。在内则为横连脏腑之膜原。皆三焦通会元气之处。如寒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则
内引小络。故痛也。夫痛者阴也。气为阳。经络为阴。是以本篇论痛。皆邪伤于经脉。如邪客于脉外之气分。而迫于经
络为痛者。或得炅。或按之则痛止。盖寒邪得气而易散也。如邪入于经络而为痛者。甚则不可按。或虽按之无益。盖阴
分之邪难散也。此邪在膜原之气分。牵引小络而痛。故按之即止。张兆璜曰。邪在肌腠之脉外。则外引小络而痛。邪
在膜原之脉外。则内引小络而痛。盖膜原之间。有血络也。)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挟
脊之脉。伏冲之脉也。伏冲之脉。上循背里。邪客之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倪冲之曰。则深者。谓邪客
于挟脊之冲脉则深。在于腹之冲脉。则浮于外而浅矣。)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
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此言冲脉之循于腹者。会于咽喉。而散于脉外也。夫冲脉之循于背者注于经。其浮而外
循于腹者。至胸中而散于脉外之气分。故脉不通则气因之。而喘动应手。谓脉逆于胸之下。而气因病于胸之上。喘动应
手者。人迎气口。喘急应手也。倪冲之曰。分别冲脉之有挟脊循腹。故曰随腹直上。则气因之。)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
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此言太阳为炅热之气。虽
寒客于经俞。得气至则痛止矣。背俞之脉者。足太阳之脉也。太阳之脉循于背。而五脏六腑之俞。皆注于心。故相引心
而痛。心为阳中之太阳。盖与太阳之气。标本相合。是以按之则热气至。而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
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肝主血。故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则血泣脉急。
肝脉布胁肋。循阴器。故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倪冲之曰。五脏六腑之经俞荣血。发原于冲脉。而藏于厥阴之肝经。寒
伤荣。故客于冲脉背俞厥阴也。)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此承上文而言。寒气
在上。厥气在下。上下相引。而为痛也。厥阴之脉。上抵少腹。下循阴股。故腹痛引阴股。盖言经气上下相通。故邪正
相引而为痛。)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此言膜
原之间。亦有血络。寒气客于膜原之血络。不得入于大经而成积也。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在络之时。痛于肌肉。
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膜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盖言脉在于外内
之络脉者。必转入于大经。而后乃代谢。如血气稽留于络脉。则宿昔而成积矣。宿昔、稽留久也。息、止也。大经、脏
腑之大络也。)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五脏。
脏阴之气。厥逆于上。而从上泄。则阴气内竭矣。阳热之气。又未入于内。则里气虚伤。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得阴阳之
气。复反于内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从胃上出。故痛而呕。愚按在脏
之邪。溜腑而解。在肠胃之邪。从下泄而解。今脏腑之邪。皆从上逆而出者。病气而不入经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
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此言寒气客于小肠之间。转入于肠内。故不成积聚而为后泄腹痛也。杨元如曰。邪在于膜原
血络之中。转注于大经。则入于肠内。盖邪入于经。则溜于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
痛而闭不通矣。(此承上文而言小肠之邪。不得后泄而为热闭也。热气者。寒气稽留而化热也。小肠为赤肠。乃心脏之府。
故感火气而化热。瘅、消瘅也。小肠主液。肠中热则液消而为瘅热矣。焦者火之气。感火热之气而为焦渴也。液消热燥。
则受盛之物坚干而不得出。故痛闭不通矣。杨元如曰。此篇论寒气。而末结热气一条者。谓寒邪稽留不去。得阳热之
气而能化热者也。)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言而可知者。言其病而知其处也。视而可见者。观其
色而见其病也。)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五
脏六腑之气色。皆见于面。而各有所主之部位。视其五色而可见其病矣。中有热则色见黄赤。寒则血凝泣。故面白脱色
也。青黑乃阴寒凝滞之色。故为痛。)帝曰。扪而可得奈何。(谓按其脉而得其病也。)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
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主病之脉者。脏腑所主之病脉也。坚而血者。邪气实也。陷下者。正气虚也。言邪正虚实。皆
可扪而得之。)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夫寒暑营运。天之阴阳也。喜怒七情。人之阴阳也。是以举痛而论阴阳
寒热。知百病之皆生于气焉。董子繁露曰。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乐。张兆璜曰。智者之养生。顺四时而适寒温。
和喜怒而安居处。则苛疾不起。百病不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
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问寒热七情。皆伤人气。而气有上下消耗之不同。是何病之所生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怒为肝志。肝主藏血。怒则肝气上逆。故甚则呕血。木气乘脾。故及
为飧泄。脾位中州。肝脏居下。故呕血飧泄。皆为气上。)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喜乃阳和之气。故志
意和达。荣卫疏通。其气舒徐而和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心
气并于肺则悲。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上连于肺。心系急则肺布而叶举矣。肺主气而位居上焦。主行荣卫阴阳。肺脏
布大。而肺叶上举。则上焦之气不通。而荣卫不能行散矣。气郁于中则热中。气不营运。故潜消也)恐则精却。却则上
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气者。水中之生阳也。肾为水脏。主藏精而为生气之原。恐伤肾。是以精
气退却。而不能上升。膻中为气之海。上出于肺。以司呼吸。然其原出于下焦。故精气却则上焦闭。闭则生升之气还归
于下。而下焦胀矣。上下之气。不相交通。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腠理者。肌肉之纹理。乃
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寒气客之。则腠理闭而气不通。故气收于内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卫行脉
外之腠理。汗乃荣血之阴液。夫气为阴之固。阴为阳之守。炅则腠理开。汗大泄。则阳气从而外泄矣。)惊则心无所倚。
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惊则心气散而无所倚。神志越而无所归。思虑惑而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
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劳则肾气伤而喘息于内。阳气张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故气耗散矣。)思则心有所存。神
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所以任物谓之心。心之所之谓之志。因志而在变谓之思。故思则心神内存。正气留
中而不行。故气结矣。)
卷五
腹中论篇第四十
属性: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此篇论外不涉于形身。内不关乎脏腑。在于宫城空郭之中。
或气或血。或风或热。以至于女子之妊娠。皆在于空腹之中。故篇名腹中论。帝曰。心腹满者。谓胸膈间乃心主之宫城。
腹中乃脏腑之郛郭也。)岐伯对曰。名为鼓胀。(鼓胀者。如鼓革之空胀也。此因脾土气虚。不能磨谷故旦食而不能暮食。
以致虚胀如鼓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鸡矢、取鸡屎上之白色者。鸡之精也。
鸡属阳明秋金。在卦配巽风木。此乃脾土艰于运化。以致胀满不食。风木制化土气。阳明燥合太阴。醴乃熟谷之液。酿
以稻米。炊之稻薪。主补益中土。而先行于荣卫者也。故一剂则腹中温和。二剂其病则已。张兆璜曰。鸡鸣于寅酉之
时。鸣则先鼓其翼。风木之象也。盖木击金而后鸣矣。又说者曰。羽虫无肺。故无前阴。屎中之白者精也。)帝曰。其时
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饮食不节。则复伤其脾。
故时有复发也。或虽非饮食不节。值其病且已之时。而即受其饮食。故当病气聚于腹。此深戒其慎节于饮食也。)帝曰
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上节论腹中气虚。其病在脾。此论腹中血脱。所伤在肝也。夫血乃中焦水谷之汁。专精者行于经隧。为经脉之血。其
流溢于中者。注于肾脏而为精。复奉心化赤而为血。从胞中而注于冲脉。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淡渗于皮
肤。而生毫毛。卧则归藏于肝。寤则随卫气而复行于皮肤之气分。男子络唇口而生髭须。女子以时下为月事。此流溢于
中。布散于外之血也。是以此血虚脱。则肝气大伤。有病胸胁支满者。肝虚而胀满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气伤。
故妨于食也。肝臭臊。肺臭腥。不能淡渗皮毛则肺虚。无所归藏于肝则肝虚。肝肺两虚。是以病至则先闻腥臊臭也。肺
气虚。出清液。肝脏虚。先唾血也。不能充肤热肉则四肢冷。肝开窍于目。故目眩也。肝主疏泄。时时前后血者。肝无
所藏而虚泄矣。)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有
所大脱血则伤肝。肝伤。在女子则月事衰少不来矣。醉以入房。在男子则伤精。精伤则无从而化赤矣。气生于精血。精
血虚脱则气竭矣。杨元如曰。伤寒论热入血室。刺肝经之期门。本经曰肝伤。故月事衰少。是女子之月事。发原于胞中。
上行于冲任。布散于皮毛。归藏于肝脏。而后下为月事者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问治以何药。复以何法救
之。)岐伯曰。以四乌 骨一 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贼同 茹当作茹 。乌 骨、乌贼鱼之骨也。 鱼状若胞囊。腹中有墨。脊上只生一骨。轻脆如通草。盖乌者肾之色。
骨乃肾所生。主补益肾藏之精血者也。茹 一名茜草。又名地血。汁可染绛。其色紫赤。延蔓空通。乃生血通经之草也。
夫鱼乃水中动物。属阴中之阳。血中之气。故用乌 骨四者。以布散于四肢也。血乃中焦所生。用茹 一者。主生聚于
中焦也。夫飞者主气。潜者主血。卵白主气。卵黄主血。雀乃羽虫。丸以雀卵者。因气竭肝虚。补血而补气也。豆乃肾
之谷。五者土之数。气血皆中焦所生。故宜饭后而服五豆许也。鲍鱼味咸气臭。主利下行。故饮鲍鱼汁以利肠中。而后
补及于肝之伤也。又按。甲乙经 茹作 茹。)帝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