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化生万物。神明者。生五气。化五行者也。)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旁人
事以养五脏。(上配天以养耳目之聪明。下象地以养腰以下之不足。节五味。适五志。以养五脏之太和。虽有贼邪。而勿
能居之矣。此篇曰圣人。曰贤人。谓惟贤圣能法则天地。逆从阴阳。恬 虚无。精神内守。可使益寿。无有终极之时。
而皆归于真人也。)天气通于肺。(肺脏属乎干金。位居至高。而主周身之气。故与天气相通。此复言非惟头之上窍通乎
天。从腰以下以象地。而五脏六腑九窍六经。皆与天地之气相通。惟贤人能法天之纪。用地之理以治身。故灾害不能及
也。)地气通于嗌。(嗌乃胃腑之门。主受湿浊之气以入胃。故与地气相通。太阴阳明篇曰。喉主天气。嗌主地气。)风气
通于肝。(风生木。木生肝。外内之气相通也。)雷气通于心。(雷、火之发声也。心为火脏。气相感召。故与心相通。)
谷气通于脾。(脾为土脏。而主司转运。谷气、山谷之通气也。故与脾气相通。)雨气通于肾。(肾为水脏。雨气。寒水之
气也。)六经为川。(六经、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外内环转。如川流之不息。)肠胃为海。(肠胃受盛水谷。如海之无
所不容。又胃为水谷之海。而外合海水。肠为受盛之官。)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气通上窍。水浊出下窍。)以天地为之阴
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以天地之道。通乎身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汗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故
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雨乃地之阴湿。亦由天气之所化施。故可方人之汗。)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风出于地之隧
谷。阳气发于里阴。以疾风名之者。言阳气之行。身有道。无少逆滞者也。)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气暴如雷火之发。
气逆如阳热之胜。此复言阳气之如风。行于上下四旁。无暴无逆也。)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人
之阴阳。通乎天地。天有八纪。地有五里。为治不取法天地之阴阳。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天之邪气。
始伤皮毛。由皮毛而至肌肉筋脉。由经脉而入于脏腑。故如风雨之骤至。而易入于内也。独言风者。风为百病之长。而
能开发皮腠。)故善治者治皮毛。(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分。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
不使内入于阴也。)其次治肌肤。(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故其治
之次也。)其次治筋脉。(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脉内连脏腑。外络形身。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
经而外解。不使内干脏腑。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灵枢经曰。邪留而不去。或着经脉。或着于膂筋。)其次治六腑。(金
匮要略曰。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于里矣。故止可从腑而解。)其次治五脏。治五脏
者。半死半生也。(六脏之脉。属脏络腑。六腑之脉。属腑络脏。脏腑经气。联系相通。邪入于内。而又不从腑解。则干
及于脏矣。邪在五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脏则死矣。故曰半死半生也。夫皮肤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外
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邪在阳分为易治。邪在阴分为难治。以上论为治之道。当取法乎阴阳。)故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天之邪气。由形层而入于里阴。故感则害人
五脏。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六腑。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
脉。夫脏为阴。腑为阳。经脉血分为阴。皮肉气分为阳。天地之邪。有阴有阳。水谷之气。有热有寒。而病患之形身脏
腑。亦有阴阳之别也。)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
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此言用针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针者。从阴
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我之神。得彼之情。以表之证。知里之病。
观邪正虚实之理而补泻之。见病之微萌。而得其过之所在。以此法用之。而不致于危殆矣。)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
阳。(此言善诊者。宜审别其阴阳也。夫色为阳。血为阴。然色有阴阳。而脉有阴阳。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当先审别其
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夫色有清明。有浊暗。五色之见于面也。各有部分。审清浊。则知病之从来。知部分。则知
病之所在。)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金匮要略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心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
沫。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
动摇振振者不治。又曰。病患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
头中病。平脉篇曰。病患欠者。无病也。脉之而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者。里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
心痛也。此以望闻而知其病之所苦也。)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观四时所应之脉。而知病之所主者何脏。)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寸主在上为阳。尺主在下为阴。浮为在表为阳。沉为在里为阴。滑主气为阳。涩主血为
阴。审察脉之上下表里气血。而知病之生于阴。生于阳。而以法治之也。)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夫诊有五过。诊无差
误。则治之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此以下。言治病者。亦当取法于阴阳也。
夫针石所以治外者也。病之始起。尚在于外。故可刺而已。其病盛者。勿去其针。待其衰而后已。言始起在外在阳。盛
则在里在阴也。)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病之始起。则轻而浅。久则重而深。故因其轻而
发扬之。因其重而少减之。因其病势少衰而彰逐之。盖病之盛者。不可急逆。经曰。微者逆之。盛者从之。避其来锐。
击其惰归。此之谓也。)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谓形体肌肉。精、谓五脏之阴精。夫形归气。
气生形。温热气胜者。主补阳气。故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五脏主藏精者也。五味入口。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
故五味以补五脏之精。灵枢经曰。诸部脉小者。血气皆少。其阴阳形气俱不足。勿以针。而当调以甘和之药可也。是不
足者。不可妄用其针。又当温补其气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人有三部。在
上为阳。在下为阴。病在胸膈之上者。因其上而发越之。其在胸腹之下者。因其下而引去之。其在中者。宜从内而泻泄
之。此言病之有上下阴阳。而治之有法也。)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渍、浸也。古者用汤液浸渍。取汗以去其邪。此
言有邪之在表也。)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皮毛。取汗而发散之。)其 悍者。按而收之。(气之悍利者。宜按摩而
收引。)其实者。散而泻之。(阳实者宜散之。阴实者宜泻之。此言病之有表里阴阳。而治之亦有法也。)审其阴阳。以别
柔刚。(阴阳者。天之道也。刚柔者。地之道也。参合天地之气者。人之道也。)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平治也。如
感天之阳邪。则当治人之阴气。阴气盛而阳热之邪自解矣。如感天之阴邪。则当治人之阳气。阳气盛而阴寒之邪自散矣。
此邪正阴阳之各有对待。而善治者之有法也。)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承上文而言。如邪在气分。则当守其阴血。而勿
使邪入于阴。如邪在血分。则当守其阳气。而勿使阴邪伤阳。定其血分气分之邪。而各守其部署。盖阳邪伤气。阴邪伤
血。气血内守。则邪不敢妄侵。此即上文对待之意。)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经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实者
邪气实。而虚者正气虚也。血实者决之使行。气虚者掣之使升。盖阳气发原于下也。上节言各守其阴阳气血。使邪之不
敢妄传。此复言其在血分而血实者。宜行血以驱邪。邪在气分而气虚者。宜提掣阳气以助正。此又邪正对待之一法也。
按此篇论天地人之阴阳相应。而针石延医。亦皆法乎阴阳。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盖
阴阳之在人。为男为女。在身。为气为血。故末结其气血焉。)
卷二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属性: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
其故何也。(按此篇论三阴三阳之气。皆出于地之阴。出则为阳。合则归阴。与天地定位。日月呈象之阴阳不同。故帝设
此问。而名曰阴阳离合论也。阴阳系日月论曰。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腰以上为天。腰以下
为地。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曰大
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与日月论文义相同。)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
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数上声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不可胜数。然其要道。归于一也。易曰。一阴
一阳之谓道。莫子晋曰。天地定位。日月营运。寒暑往来。阴阳出入。总归于太极一气之所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然
天地之化育万物。由四时之阴阳出入。而能生长收藏。为万物之终始。未出地者。命曰阴处。言处于阴中。而为阴中之
阴。则出地者为阳。其名曰阴中之阳。言从阴中所出而为阳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向明处曰正。予、我也。言在
地之气。乃阴中之阴。故阴为之主。以我所主之气。而向明处欲出者为阳。故曰阳予之正也。如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
明。乃室之向明处也。后曰太冲。乃阴为之主也。是以三阳皆根起于阴。)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
天地四塞。(生长收藏者。地之阴阳也。春夏秋冬者。天之阴阳也。此复言地气之出入。又因天气之四时、而为之生长收
藏。此天地阴阳离合之常理。失常则天地四时之气皆闭塞矣。夫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三阴三阳之气虽出于地。而又当
于天之阴阳相交。)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天地之阴阳。数之可十可百。推之可千可万。阴阳之变。其在
人者。亦不可胜数也。如人之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手之十指为阳。足之十二经脉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左
为阳。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与三阴三阳不相应也。)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离则为
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故曰圣人。然
人皆面南而背北。左东而右西。以圣人而推及于万民也。南面为阳。故曰广明。背北为阴。而曰太冲。太冲乃阴血之原。
位处下焦。上循背里。是以三阴以太冲为主。)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太冲所起之地。为足少阴之处。)少阴之上。名
曰太阳。(少阴与太阳合。阳出于阴。故在阴之上。)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至阴、穴名。在足小
指外侧。太阳经脉之根。起于此也。结、交结也。按灵枢根结篇曰。太阳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结于颡大。颡
大者。钳耳也。少阳结于葱笼。葱笼者。耳中也。太阴结于太仓。少阴结于廉泉。厥阴结于玉英。)中身而上。名曰广明。
(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气主之。阳出于阴。从下而上。故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先以前面为阳。此复以
中身而上为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主中土。而为阴中之至阴。故位居广明之下。)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太
阴与阳明合。并主中土。故位居太阴之前。)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厉兑、穴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乃足
阳明经脉之所起。)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太阳之气在上。故曰少阴之上。两阳合明曰阳明。在二阳之间而居中土。故
曰太阴之前。厥阴处阴之极。阴极于里。则生表出之阳。故曰厥阴之表。盖以前为阳。上为阳。表为阳也。曰上曰前曰
表者。言三阳之气也。曰至阴厉兑窍阴者。言三阳之经脉也。手足十二经脉。主三阴三阳之气。在经脉则分为三阴三阳。
在气相搏。命曰一阴一阳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窍阴、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少阳主初生之气。
故名阴中之少阳。三阳之气。皆出于阴。故曰阴中之阳。而只论足之三经也。)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阴阳之气。分而为三阴三阳。故有开阖枢也。太阳者。巨阳也。为盛阳之气。故主开。阳明合于二阳之间。
故主阖。少阳乃初出之气。故主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阳。(开阖者。如户之扉。枢者。扉之转
牡也。舍枢不能开阖。舍开阖不能转枢。是以三经者。不得相失也。开主外出。阖主内入。枢主外内之间。若抟于中而
勿浮。则合而为一阳矣。)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阳气出而主外。阴气升而主内。)然则中
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阴阳二气。皆出于下。阴气出而在内。是以中为阴。其所出之太冲在下。而冲之上名曰太
阴。冲脉为十二经脉之原。故三阴三阳。皆以太冲为主。)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隐白、穴名。在足大指端。
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中为阴。故曰后曰前。言阴气出于下。而并处于里之中也。)少阴根起于涌
泉。名曰阴中之少阴。(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蜷指宛宛中。少阴乃一阴初生之气。故为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
曰厥阴。(少阴主水。厥阴主水生之木。故在少阴之前。)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大敦、穴名。在
足大指三毛中。足厥阴肝经所出之井穴。阴在下。故论足之三阴也。十一月一阳初生。厥阴主十月。为阳之尽。故曰阴
之绝阳。两阴交尽。名曰厥阴。故为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阴者。三阴
也。为阴之盛。故主开。厥阴为两阴之交尽。故主阖。少阴为一阴之初生。故主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
命曰一阴。(阴气从下而出。在内之中。抟聚而勿沉。命为一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