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旋转的第四堵墙-欧美戏剧史话(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1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
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
形象的战斗与武器的批判
——欧美启蒙主义戏剧
思想与文学的解放
——概述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它是这一历史时期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封建、反教会的强烈反响,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治统治权作了广泛的舆论宣扬。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由于革命的发展阶段不同,两次运动的任务也不尽相同。相比之下,启蒙运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色彩更鲜明、更彻底。
在启蒙运动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启蒙主义文学逐渐产生和日渐繁荣。在争取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中,启蒙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启蒙主义文学能正面、直率地宣传作家们的主张和学说。这个时代的作家往往把自己的文学创作作为宣传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的有力工具。他们用文学创作图解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甚至进行政治性论战。他们创造了各种新的艺术体裁,具有比较鲜明的纯理性色彩。
为了适应战斗的需要,启蒙文学有的摒弃了古典主义,有的在古典主义的形式里渗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与此同时,启蒙主义揭露封建罪恶、批判社会现实的成分日益增强,直接影响了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欧洲启蒙主义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有法国的狄德罗、博马舍、德国的莱辛、意大利的哥尔多尼等。“极端危险的人”
——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 (1713—1784)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在文学、哲学、伦理学、戏剧、美学、文艺批评、小说和政治学等领域,狄德罗均有突出的贡献。他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积极参加了启蒙运动,是向封建制度和天主教反动势力实行大规模进攻的号手和组织者。恩格斯评价说:“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末,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1713年狄德罗出生在法国东部古城朗格尔,父亲是个富有的刀剪师傅。父亲想让儿子成为一名教士,但年轻的狄德罗对宗教的前程并无兴趣。在家乡的教会学校毕业后,狄德罗赴巴黎就读于阿尔古公学,获得文科学士的学位。
离校后,狄德罗被父亲送进律师事务所学习法律。但生性豪放不羁的狄德罗却专注于对人生和自然的探讨,擅自离去。父亲一怒之下,不再供给他生活费用。
从此狄德罗便居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座公寓的阁楼上,为了生活,他当过家庭教师,为传教上起草宣传品,翻译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他多方涉猎,广交文友,逐渐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奇才。
1746年,狄德罗匿名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哲学思想录》。作品由于深刻揭露了上帝残忍丑恶的嘴脸,狄德罗的言行,激怒了统治阶级,他被捕入狱,受到残酷的迫害。《哲学思想录》遭到了巴黎高等法院的焚毁。然而,狄德罗并未因此而退却,在自己其他的作品中,他继续抨击天主教和封建专制制度。
出狱后,狄德罗集中全力投入《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以《百科全书》为中心,狄德罗团结了一大批有名望的思想家和学者。他坚持不懈地工作,反动势力的威胁利诱都不能把他吓倒。
通过编纂《百科全书》,狄德罗团结了当时很多的学者与思想家,他们都是当时法国最有名望的人。他们的反封建斗争,使启蒙运动在法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历史上,这些人被称作百科全书派。可以说,狄德罗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是无法磨灭的。
《百科全书》的编写,历时四分之一个世纪,耗费了狄德罗无数的心血。它总共出版了三十七卷,有二千多万字,七万多条目,近三千幅图片,先后出版过七次。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是一把锐利无比的武器,把锋芒指向了封建主义的各个角落。这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致力于清除旧时代烙在人们心头的种种痕迹,如落后、愚昧、偏见、暴政等等东西。在《全书》中,还常常可以找到一些富有革命性的词句,如:“任何人都不拥有指挥别人的天赋权利”“不是国家从属于君主,而是君主从属于国家”
……
这本书中,饱含着狄德罗等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能够出版,也经历了巨大的困难:政府一再地取缔,持不同看法的文人进行恶毒地诋毁,出版商前怕狼后怕虎的态度,以及合作者的背信弃义,但狄德罗坚持了下来。终于汇集了世界上各种分散的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使得过去时代的业绩对未来的时代不是无用的东西,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使我们与世长辞时无愧于人的称号。
狄德罗终于用他那火一般的激情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完成了 《百科全书》的编纂。
在晚年,具体说,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狄德罗是在法国度过的。1784年他七十一岁时病故于俄国女皇所赠的“豪华住宅”——巴黎黎赛留街贝松元帅的府邸中。俄国女皇听到噩耗,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纵观狄德罗一生,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与作家。他不仅仅是法国人民的骄傲,也是那个世代整个人类的光荣——他们所倡导的启蒙运动为开拓一个新的天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初登文坛之时,狄德罗还是一位自然神论者,相信上帝的存在与人类的原罪。但不久,他就毅然走向了唯物主义。这段路是艰难的,他的作品《供非盲人读盲人书》是一本批评唯心论的著作,它反对上帝与超自然的东西。因此,狄德罗被关进了巴士底狱,当时那是个最阴森恐怖的地方。但他没有被邪恶势力吓倒,从巴士底狱出来后,就开始与人合编 《百科全书》,这部旨在反封建意识与反天主教蒙昧主义的巨著,使那个时代一大批青年受到教育,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除此之外,狄德罗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他的三部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1762年写成,1823年法文版出版),这是一部对话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拉摩的侄儿是一个聪明机灵、头脑清晰的青年,社会使他成了一个寡廉鲜耻、卑鄙下贱的食客。他洞悉贵族社会的真理,看透了利己主义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但他甘心混迹其间,求得安身之地。狄德罗这部小说是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强烈控诉。《修女》是一本揭露教会的书。它通过贫穷孤苦的苏珊那·西蒙南在修道院受到的残酷迫害,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的天主教会对他精神的摧残与压迫。 《宿命论者雅克》揭露封建社会与贵族阶段的腐朽生活。主人公雅克在遭到打骂时常说的“上帝是如此规定的”这句口头禅,非常发人深省,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反封建、反宗教意识。
除此以外,狄德罗的著作,如《哲学思想录》(1746年《怀疑主义者的漫游》(1747年)《达贝朗与狄德罗的对话》(1754)、《通讯集》(1754)等,表达了作者唯物主义与无神论的立场。按狄德罗的话说:“一切在变化,一切在消失,只有总体依然存在。世界在不断地诞生,也同时在不断地消灭。它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消亡之中”这是十分唯物的思想。
同时也是一个戏剧家与小说家。他的剧本有《私生子》狄德罗和《家长》等。在音乐、绘画、雕刻、戏剧原理、导演技巧等各个领域,多才多艺的狄德罗都有丰富的知识,同时形成了完整的美学体系。
狄德罗的美学观点是以启蒙思想为基础的。他认为艺术中的美跟哲学中的真理具有同一基础,狄德罗认为真理即是人们的判断与事物本身的吻合,艺术也应该是那样。摹仿的美就在于此,是描绘与事物本身的吻合。狄德罗反对古典主义的原则,主张真正的艺术应该摹仿自然,即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世界。这种真实的反映,又必然要跟正确的判断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要与美与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艺术才是真、善、美的艺术。另外,狄德罗还强调性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艺术对社会人生要起指导作用理论。狄德罗的美学思想,从来都不脱离开重大的社会课题。在美学方面是旧唯物主义美学的光辉典范。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也贯穿于他对戏剧理论的探讨。
最初两个剧本,《私生子》和《家长》是他戏剧理论的佐证。喜剧《私生子》是反对偏见的,剧中描写了一个品德高尚的资产者黎济蒙,他对婚生女儿和私生儿子都一视同仁。喜剧最后以黎济蒙同子女们见面的动人场面和对家庭道德的颂扬而庄严地闭幕。喜剧《家长》中也有某种类似的东西,剧中的主人公是一家之长——资产者德奥别桑,德奥别桑有一子一女,两个人都很轻浮,给父亲招惹了不少麻烦与担心。德奥别桑的儿子爱上了一位属于另一社会门第的贫家姑娘。但在德奥别桑认识到这位姑娘的确情操高尚后便同意儿子与之结婚。子女们拥簇着这位家长,而他就夫妻关系的神圣性质与家庭生活的乐趣作了一篇催人泪下的独白。狄德罗同情地描写这位甚至不顾自身利益、扶贫济弱的高尚资产者,歌颂资产阶级的道德,揭露企图破坏家庭和睦的恶迹昭著的封建骑士。
从这些喜剧所写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复杂的生活现象。狄德罗从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要么是美德的体现者,要么是罪恶的化身这种形而上学的态度。剧中使人们无法一下认清主人公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描写人类本性的矛盾和变幻无常的特性,描写人们的动机同行为的表里不一致性与其现实手段之间的矛盾。
典型也并不是某个单独个人的本来样子,概括也不是某个单独事实本来的样子。艺术不仅有赖于真实,而且还要有别于真实。这一矛盾规律的指出,这是狄德罗的一个伟大功劳。
可以看出,狄德罗的喜剧并非旨在嘲笑那些行为不轨的人的“快乐”喜剧,他的“严肃”戏剧的任务是表现美德的典范,描写以高尚的道德为动机的英雄人物。这样的喜剧应该刻画普通人在家庭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狄德罗的戏剧,是民主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艺术,它激烈地反对那种虚幻的、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自然,戏剧也包括在内。狄德罗认为,他能够创造一种描写普通人的家庭生活的悲剧,因为普通人具有高尚的情操,他们的道德水平要远比贵族要高。
在《论戏剧艺术》中,狄德罗着重阐述了以上那种观点,即要维护非官方家庭生活内容和普通人的丰富感情。在另一著作《演员奇谈》中,却表现了他的另一观点。
《演员奇谈》是讨论表演艺术的,用谈话的形式写成。第一谈话人代表狄德罗本人的思想,他提出一个很奇特的见解,即演员在舞台上只应表现感情而不应体验感情;只能表现情欲而不能为情欲所动;只能激发观众而自己却冷若冰霜。他特别反对演员任凭汹涌澎湃的感情倾于观众面前,无节制、赤裸裸地哭笑狂喊声嘶力竭。他认为易动感情的演员是平庸,只有不动感情,才能造就伟大的演员。“一个人即使天生是大演员,也只有当他积累了长期的经验,火热的情欲已经熄灭,头脑变得冷静,灵魂具有充分自制力的时候,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狄德罗看来,一个人平常生活中的行为、平日言谈的语气及其自然风度,在舞台上会显得很寒酸。在这里,他提出了表演艺术的重要特点,揭示出戏剧艺术的实质,甚至不止于此——揭示了一切艺术的特点与实质。在艺术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它的幻想。要知道,一个在舞台上表演怒发冲冠的演员并不是演员本人此时的情绪,一个表演陷入重大痛苦的演员实际上并不痛苦,一个表演幸福的情人实际上并不是所扮演的情人。艺术反映生活,不仅仅是通过表面的模仿,而是通过与现实本身并不直接吻合的假定的形式。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狄德罗的戏剧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崇尚理性”、“崇尚自然”,并开创了“表现派”的戏剧理论,我们说,狄德罗是“表现主义”理论无可争辩的奠基人、他对戏剧理论的贡献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