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新闻背后 >

第15章

新闻背后-第15章

小说: 新闻背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眶而出,能看出来,她一直在克制着对母亲感情的外露。在我们采访前四个月的时间里,她对于母亲的努力示好,一直表现得极其冷淡。

  同事李雪微说过巨酷的一句话:“生一个人来恨你”,当时她用这句话来形容一种仇恨的力量,我为此唏嘘不已。在这里借用这句话的反义,“生一个人来爱”,是的,生命不易,既然生他(她)来到这个世上,就彼此相爱吧。




  编导手记(2)     

  摊到记者头上,其“责任”的含义也就更好理解了,因为温总理的信中早说得很清楚:“责任就是新闻工作者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

  承担社会责任

  敬一丹

  《焦点访谈》已经走过了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多个日日夜夜,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观众朋友对我们的期望和支持。

  《焦点访谈》的记者和编辑的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五岁,有的人从二十几岁就来到了这儿,现在已经为这个节目工作了十年;有的先是当观众,后来就加盟当了记者,他们是被同一种力量感召,从四面八方集合在同一旗帜下的。就这样,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一群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年轻的栏目。十年来,《焦点访谈》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三千多期节目,它不仅搭建了一个舆论监督的平台,不仅在中国的特定时期,形成了特有的《焦点访谈》现象,而且培养了一批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好记者。但是,在我们大家先后加盟这个舆论监督阵地之前,可能对这一位置的认识是很不一样的。就拿我来说,1994年年底,我是带着近乎神圣的、向往的感觉投身《焦点访谈》的。“享受职业光荣”是我们《焦点访谈》记者共同的体验,当我们的记者在一个个新闻现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这句话就是“我是《焦点访谈》的记者!”

  在《焦点访谈》,我们能体会到一种被信任的感觉。

  记者刘涛和吕少波是两个小伙子,有一次,他们外出去河北采访,回北京的途中遇到了车祸。当时,车起了火,刘涛受了伤,急需去医院,可是当时过往的车辆都飞驰而过,没有车停下来。这个时候,附近的农民闻讯赶来了,当他们得知这位记者是《焦点访谈》的记者的时候,就手拉手站在路上,拦住了车,并且和司机交涉,把我们的记者送到了医院。

  刘涛不曾为自己的伤痛流泪,但是却为这些手拉手的农民流了泪。素不相识,只凭着《焦点访谈》这四个字,就成了相知,这是多深的情意!这样的情景让我们看到,农民对《焦点访谈》那种特有的感情,对《焦点访谈》那种特有的信任。当然,这种信任还来自党和政府,三位共和国总理到一个电视栏目来视察题词就体现出这种信任。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焦点访谈》成为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好帮手,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我们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成为基层困难群众的主心骨,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精品栏目。”

  应该说越是被信任,就越不敢懈怠,《焦点访谈》年年获奖,整个团队也赢得了光荣,能有机会在舆论监督的前沿工作,这是我们的幸运。《焦点访谈》的公众来信从一个个角落向我们涌来,这些信盛满了百姓托付,倾诉着不平和委屈,表达着愤怒和困惑,也寄托着热切的期望。在那些信的落款上往往写着:托付你的人。每个到《焦点访谈》工作的人,第一课就是看观众来信,这不但是为了寻找节目线索,更是为了了解国情和民情。有一些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就是在看观众来信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国情,学习当记者的。但是电视台不是信访办,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和观众期待的,还有很大的距离。《焦点访谈》每天有两千多条线索,它带给我们沉重、无奈,带给我们负疚,我们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但是,既然选择了《焦点访谈》,就得承受它,这是责任。职业道德的点点滴滴,就渗透在这其中。

  让“民工荒”来得更猛烈吧

  屠志娟

  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衣着寒酸、乡音浓厚的打工仔除了靠卖体力获得为数不多的现钱外,得到更多的却是城里人的白眼。哪里有小偷小摸的事发生了、重大节日到来需要社会更加稳定的时候,人们才会想到他们;可就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在家里也是有爹疼有娘爱的农村孩子们在城市里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更不会有人担心,一旦有一天这个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里少了其中的几个会怎么样。

  直到有一天,我们听说总理大人亲自给民工们讨工钱了,再往下来,又听说越来越多的民工摞了挑子,大把大把的企业招不到人来刷胶、粘鞋底子……我们才知道,事情严重了。

  于是,一夜之间,“民工荒”成了众多媒体最青睐的关键词,各路专家也开始批判过去的种种不公并着手研究对策……

  大家都忙,《时空连线》自然也不能闲着,领导说了,这么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关心哪成?一句话,我和董汉卿即刻赶赴民工“荒”得最厉害的珠三角。

  长话短说,今天不讲拍摄过程,只讲一个小故事,这也是我这辈子头一次这么主动地和这么多的民工套近乎。

  我们最终选择的一个拍摄地点是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的一个劳务大市场。周末的时候这里有现场招聘,而我要从前来求职的民工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例子做我们片中的主角。

  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天……

  “你好,是来找工作的吗?”我的提问引起了对方的警觉,并开始上下打量我。

  “啊,是这样的,我是一个记者,能和你聊几句吗?”我的微笑似乎让对方有所放松,“今天来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啊?”……




  编导手记(3)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开场白。为了找到一个经历、形象、表达都符合条件的例子,同时又不给对方带来太大困扰,我一个人,没带摄像、也没带有台标的话筒,厚着脸皮开始和招聘会上每一个稍微看上眼的人对话。只是我没想到,这一聊竟然就聊了几十个人,直到——

  “你好,我是个记者,能和你聊聊吗?”

  “噢,你刚才已经和我聊过了。”

  “啊,真对不起,不好意思。”

  哎,真丢人!不过,这次与民工的“亲密接触”还真是让我感触颇多。

  虽然每一次开口前我的脸上都会堆满善意的微笑,也没带什么拍摄设备,可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人会窘迫地不知如何是好——转身、使劲低头、脸红,这和那些经常会三五成群、挽着裤腿在收工的路上高谈阔论、高兴了还会向城市里的漂亮姑娘吹口哨的经典民工形象实在是相差太远。这一刻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触动,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不是曾经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而他们的举动在大多数城里人看来却是粗俗的,只是粗俗。我们认为他们伤害了我们的尊严,却很少有人会想起当我们用鄙视和厌恶的眼神去看他们时,又是否考虑过他们的尊严。在这个招聘会场里,我的尊重换来的是他们的坦诚,你会看到他们善良、朴实、甚至是腼腆的那一面。虽然有的人刚开口就知道他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可我还是愿意和他们多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故事。然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却是让人心酸,甚至是不愿听到的一面:微薄的却又经常被拖欠的工资、无休止的加班、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挤住在一间宿舍、“吃的连狗都不如”,虽然这种表达有些极端,可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愤怒。

  “在过去的十二年中,珠三角地区的月平均工资只增长了六十八元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报告让人汗颜,当我们在感慨“钱越来越不耐花,怎么一百块钱破开后很快就没了”时,这六十八块钱对于民工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看到招聘广告上关于“吃苦耐劳”的招工要求,听到一些老板为如今的民工们“不能吃苦”了而大发牢骚,不由心发奇想,如果也像电影《甲方乙方》中那样,让这些大小老板和民工们换个位,不用长,几天就行,也许到那时,这些发牢骚的人就会从骨子里明白“吃苦耐劳”的真正含义了。如果这只能是一个幻想,那就不如让“民工荒”来得更猛烈些吧,我相信,“荒”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有人急着跳出来,给民工们安排一个更好的出路的。




  与神话较量的人(1)     

  我在网上读到的一个质问有代表性——“你以为你是谁?你只是个记者,你怎么可以这样问刘姝威?”那么,刘姝威又是谁呢?朴实的刘姝威是一个有良知、有勇气、说真话的学者,但一不小心,刘姝威在我们的节目中就成了一个与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了。这同样不是我们的本意。我问过刘姝威,如果知道六百字的短文会让她陷入如此的困境,她还会不会写,还会发表吗?刘姝威肯定地说:“不会。”她说,她那么在意崔北玉如何得到印有机密字样的内参,她关心泄密已经远胜于关心蓝田本身。所以我不认为她是个英雄。

  《新闻调查》播出的《与神话较量的人》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因为学者刘姝威用六百字短文破灭了蓝田的神话。

  《与神话较量的人》播出前后的这些碎屑

  王  志

  采访刘姝威,最初并不是为了在《新闻调查》播出,而是要做一期一对一访谈的样片。做样片,刘姝威也不是首选。按制片人赛纳的意思,样片的访谈对象应该是一位谈话能撑得住四十分钟的新闻人物。我拉了一个名单,从“泼黑熊”的刘海洋到徒步宣讲预防艾滋病的刘子亮,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号称“共和国杀手”的刘家琛到反腐败的代名词刘丽英……但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否了。关注刘姝威纯属是因为“蓝田事件”的热度,而刘姝威是否行,我心里也没底儿。但“学者”六百字短文“破灭神话”这些一闪而过的字眼足以让我们决定试一试。我们很清楚,“蓝田事件”是一个正在进行时态的新闻事件,莫衷一是,扑朔迷离,播出的风险不言自明。但既然做样片,胆子和步子似乎都可以大一些,所以,我们决定联络刘姝威。

  联系刘姝威并不容易。虽然她的名字在一段时间使用频率很高,但真找她时才发现,刘姝威蒸发了,惟一的线索是报道过蓝田事件的《财经》记者康伟平。康伟平告诉我,刘姝威压力很大,早已闭门谢客,不愿意再接受任何采访,电话号码也不能告诉我们,因为她与刘姝威有约在先。但她答应,把我们的意思转达给刘姝威。

  关键时刻,脸熟的确能蒙事儿,信不信由你。刘姝威在电话里第一句话就是:“我看过你的节目,我们可以聊一聊,但我不同意拍摄。”我说:“行,不拍,聊聊。”但不拍行吗,不拍我找你干嘛,不拍我的工作等于零,我想。我记得那次电话我主要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蓝田事件留给我们许多疑问,我们好奇,但我们关注这件事不是为了猎奇,而是觉得它是有价值的;第二,我们是想做一个新节目的样片,我们没有播出的压力,只想做一次真实的记录,这样对她没有坏处。刘姝威同意见面,见面的地点就定在她家。啰嗦这些自然与本案无关,但“功夫在诗外”,这句话我理解就是,有些时候花在联络动员上的时间与精力比正式采访还要多,但是它绝对必要,而且值。

  采访之前,我与刘姝威见了两三次面,通了若干电话。第二次是与样片的特邀编导欢欢(指徐欢,编者注)和熟得不能再熟的“老特务”陈强一块去的。他们同意我第一次造访刘姝威后的基本感受:家比想象中还小,人比想象中的要好(作为采访对象)。

  压力下的刘姝威敏感而憔悴。她是一个十二分注重自己形象的人。这大概就是她为什么在第一次见面时,问都没问首先就让我看她的影集的原因。照片上的刘姝威的确比眼前的这位官司缠身的学者亮丽。我也因此知道了刘姝威的那个不俗的业务爱好:练芭蕾。尽管有观众对节目中刘姝威练芭蕾有些微辞,但我保证,我们的本意是为她好。而且为了拍出最满意的效果,刘姝威本人有二十四小时以上没有吃东西,这是真的。刘姝威依然热情而认真,我提出能不能看看有关资料,她打开了电脑,正反都有,甚至包括那本《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的十几万字的原稿,和她正在写的一部关于银行的小说。她真的很需要支持和理解。在我看资料的时候,刘姝威不停地问:看懂了吗?看懂吗?这就是学者刘姝威,这也是后来的采访中为什么刘姝威会有那么多的反问的原因。这是她的性格。而我作为采访者所要做的,只是不要去影响她的发挥,仅此而已。对于我的沉默,刘姝威有些不习惯,她问我:“你没有问题吗?”我说有,但我要在采访中问你,而你有一次回答的机会。

  节目播出后,我得到的赞扬和批评同样多。赞扬就不说了,批评主要是说我对刘姝威没有同情心。我在网上读到的一个质问有代表性——“你以为你是谁?你只是个记者,你怎么可以这样问刘姝威?”那么,刘姝威又是谁呢?朴实的刘姝威是一个有良知、有勇气、说真话的学者,但一不小心,刘姝威在我们的节目中就成了一个与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了。这同样不是我们的本意。我问过刘姝威,如果知道600字的短文会让她陷入如此的困境,她还会不会写,还会发表吗?刘姝威肯定地说:“不会。”她说,她那么在意崔北玉如何得到印有机密字样的内参,她关心泄密已经远胜于关心蓝田本身。所以我不认为她是个英雄。所谓英雄,除了具备常人不具备的勇气和毅力外,最重要的是无所畏惧,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没有嫉妒和贬损的意思,我是在想,观众的看法为什么会如此不一致?在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观众最期待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的采访意图如何才能更准确更客观地传递给观众?




  与神话较量的人(2)     

  我欣赏平等,但让观众感受平等并不容易。我感觉我们的节目更需要讲述者,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英雄或罪人。刘姝威是幸运的,洪湖法院已正式驳回蓝田的诉讼请求,刘姝威已不再只用录音电话,她开始回到正常的轨道,我为此高兴。但作为媒体,我想目的不是还刘姝威们一个公道,更重要的是通过还事实以本来面目,而启迪人们去杜绝不合理事件的发生。对于蓝田而言,即使是反面,也应该让它有说话的空间,而做一个单边的采访,要保证信息的客观、公正,质疑是不是一种可行的态度呢?

  王志的脸没有我的白

  黄洁龙

  《与神话较量的人》引起较大争议,主要是业界标准与受众反应之间的距离在这期节目播出后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认为一个不尽合格的玩意儿为何会引起观众的激烈反响呢?是我们出了问题,还是观众出了问题?

  从惯常的专业标准来衡量此片,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不足,这是一个只要略通新闻ABC的人就都能看出来的问题:它只是一面之词、它缺乏印证、它不公正、不客观、不理智……独裁……令人担忧……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