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225-疡科心得集 >

第2章

225-疡科心得集-第2章

小说: 225-疡科心得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其始或外由六淫之气所感,或内被七情受伤。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邪 
必凑之。又云∶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明乎此义,则治证了然矣。如夏令暑蒸炎 
热,肌体易疏,遇凉饮冷,逼热最易内入,客于脏者,则为痧、为胀;客于腑者,则为吐、 
为泻;客于肌表者,则为 、为瘰、为暑热疮、为串毒、为丹毒游火;客于肉里者,则为痈 
、为疡;客于络脉者,为流注、为腿痈。斯时正气壮强,逼邪出外,根据法治之。在内证尤为 
易愈,或三日,或五日,或一候即霍然矣;若外疡则稍多日期。亦有暑邪内伏,遇秋而发者 
,在经则为疟,在腑则为痢,其在肌络则为流注、腿痈等证,是名阳挟阴,用药则以解散和 
营通络;即不散而成脓,亦不至有大患。又有正亏邪伏深入,交寒露霜降而发者,在内则为 
伏邪瘅疟,朝凉暮热,或昼夜热而不退,缠延不已,致阴虚化燥,痉厥神迷,内闭外脱,不 
可为治;在外发痈疡,则为正虚邪实,阴中挟阳;成脓溃后,虽与性命无妨,然收功延日, 
不能速愈。此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之大凡也,为疡科中之第一义,故首揭 
之。 

卷上
辨脑疽对口论
属性:薛立斋曰∶脑疽属太阳膀胱经积热,或湿热上壅,或风温外感,或阴虚火炽,或肾水亏 
损、阴精消涸所致。其源之浅深不同,而证之轻重亦异。初起一粒形如麻豆;至一二日微寒 
身热,渐渐加大;至七日成形,根盘红肿,顶突宽松,是为顺证。斯时憎寒壮热,朝轻暮重 
,舌白苔腻,胸痞哕恶,脉细弦数,此湿热上壅,即用黄连泻心汤,或温胆法;若面油红, 
舌干绛赤,烦躁干哕,口渴喜饮,大便坚实,是火热伤液,如犀角地黄汤,或羚羊角、银花 
、地丁、石斛、芦根、鲜首乌、黄芩、枳壳、山栀、丹皮、灯心、竹叶、夏枯草等类,清其 
火毒、解其营热。至十四日后脓透,根盘焦紫,热退身凉,脓水淋漓,倘有不能透彻,清营 
方内加甲末、制蚕、角针,以攻其毒。至二候半,瘀腐渐脱,新肉渐生,身热渐退,脾胃醒 
复。过二十八日后,腐全脱,新肉满,饮食嘉,调养好,四十日收功。 
又有一种阴证,初起形色俱不正,寒热不加重,身虽发热,面色形寒,疡不高肿,根盘 
平塌,散漫不收,过候不透,脓稀不腐,正气内亏,不能使毒外泄,而显陷里之象。此由平 
日肾水亏损,阴精消涸,阴火炽甚而成,其危险不能过三候矣。其中犹有三陷变局,谓火陷 
、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 
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之象;虚陷 
者,脓腐虽脱,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脾气不复,恶谷日减,形神俱削,渐有腹 
痛便泄寒热,宛似损怯变象,皆不治之证也。大凡此证以小者为对口,大者为脑疽,俗即云 
落头疽也。由感于六淫之邪而发者,为顺为阳;伤于七情而发者,为逆为阴。余疽仿此。( 
对疽发背,必以候数为期,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 
以上论中,自阴证起,及三陷变局,不录方药者,以其变化多端,各宜随证治之。 

卷上
脑疽后论
属性:脑疽之证,前言从外感受者轻,从五脏蕴结内发于外者重,兹复举而申明之。由外感发 
者,多生于正中,属督脉所主。督脉起于尾闾穴,贯脊而上,气血交会,毒瓦斯得之,乃能外 
发,故易于高肿溃脓,生肌收口,此为易治之证。从内发者,多生于偏旁,属太阳膀胱经所 
主。太阳膀胱主司寒水,性质多沉,起于巅顶,贯项两旁,夹脊而下,此处发疽,气血与疮 
毒交会下流,故疮多平塌,根脚走散,两肩漫肿,膊项难转,背如负石,难以成脓,难溃难 
敛,此不易治之证。夫所谓从五脏蕴结而成者,其源有五∶心绪烦扰,煽动不宁,以致火旺 
而沸腾,行于项间,与寒水交滞而为脓者一也;恼怒伤肝,项乃三阳经统筋之所,肝伤则血 
脉不潮,筋无荣养,凝结为肿,故项紧急强痛,不能转侧,其患未溃前,肉色紫暗,坚硬漫 
肿,破流血水,木痛无肿者二也;思虑伤脾,脾气日损,又或膏粱损胃,胃汁干枯,以致中 
脘痞塞,气不营运,逆于肉里,乃生壅肿,其患外皮虽腐,内坚不溃,口燥舌干,饮食不进 
,根脚走散,脓秽色散者三也;忧郁伤肺,肺伤则毛窍闭塞,腠理不通,气不舒畅,纵横经 
络,结而为肿,其疮形多平陷,色淡不荣华,皮腐脂流,形如汤泼,气粗短促,鼻煤鼻 , 
漉漉生痰,殷殷发嗽者四也;恣欲伤肾,肾伤则真阴之气败,真阴一败,相火即生,此火最 
能自升自降,或动或静,疮形紫黑,脉数乖度,烦躁口干,随饮随渴者五也。故云内发者重 
。 
外疡中脑疽为第一险证,易成易败,变化多端,故再细论之,特揭篇首。 

卷上
辨百会疽玉枕疽论
属性:百会疽者,一名玉顶疽。起于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督脉、足太阳之交会处 
。初起寒热大作,形如粟米,根盘坚硬,疼痛彻脑,头如顶石,色赤者,可治。此由阳经亢 
极,热气不散,气血凝滞,结聚巅顶而成;或由六阳经受风邪,风火相煽,脏腑热毒上攻所 
致,其证为阳。治以真人活命饮、泻心汤或犀角地黄汤。至七日成脓,脓泄毒化,调理可愈 
。若因心事劳攘,或真阴耗竭,虚阳浮泛而发,其色紫黑,三、五日后,闷乱而神不定,则 
不可治矣。证虽发于阳,实由阴精之消涸也。 
玉枕疽,即后脑发,生于脑后枕骨中。由足太阳膀胱经湿热凝滞而成。 赤高肿者,易 
治;平塌漫肿,未脓先腐,但流血水者,难治。治与脑疽同。 

卷上
辨夭疽锐毒虚实论
属性:夫夭疽锐毒者,发于耳后一寸三分,属少阳胆络,左名夭疽,右名锐毒,俗谓之耳后发 
。此证有虚有实,初起根盘散漫,顶不高突,平塌色白,形神俱静,微恶寒,微身热,渐减 
谷食。此由肝邪久郁,微感温邪,触动而发。如正旺者,气血亦能化脓,溃后肿消郁散,月 
余收功。治法用疏肝流气饮,或羚羊角散加石决明、牡蛎、刺蒺,或真人活命饮。如阴亏肝 
旺,化风逆络,半边头痛彻脑者,正气不能引血成脓,毒必内攻,或手足逆冷,或气喘呃逆 
,或痉或厥,或七日,或两候而毙,此为真阴证也。 
又有温邪阻络,耳后发肿,根松顶高,初起虽色白,成脓却 红,憎寒壮热,痛则朝轻 
暮重;溃后即热退肿消,脓尽收口。是即风热轻证,名火痰毒也。治以疏散凉解为主,如万 
灵丹、荆防败毒散、羚羊角散之类。 

卷上
辨大头瘟抱头火丹毒论
属性:大头瘟者,系天行邪热疫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一名时毒,一名疫毒。其候发于鼻面、 
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初起状如伤寒,令人憎寒发热头疼,肢体甚痛,恍惚 
不宁,咽喉闭塞,五、七日乃能杀人。若至十日之外,则不治自愈矣。治宜辨之,先诊其脉 
,凡滑数、浮洪、沉紧、弦涩,皆其候也。但浮数者,邪在表,犀角升麻汤发之。沉涩者, 
邪气深也,察其毒之盛者,急服化毒丹以攻之;实热便秘者,大黄汤下之;或年高气郁者, 
五香连翘汤主之。又于鼻内 通气散,取十余嚏作效;若 药不嚏者,不可治之;若 
嚏出脓血者,治之必愈。凡左右看病之人,日日用 药嚏之,必不传染,切须记之。其 
病患每日用嚏药三、五次,以泄热毒,此治时疫之良法也。凡经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太下 
,犹宜和解之,以犀角散、芩、连消毒饮,甚者连翘汤之类。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而 
头面肿起高赤者,可与托里散、托里黄 汤;如肿甚者,宜砭患处出恶血,以泄其毒。凡病 
若五日以前,精神昏乱,咽喉闭塞,语言不出,头面赤肿,汤水难入者,必死之候,治之无 
功矣。须知此疾有阴有阳,有可汗者,有可下者,粗工但云热毒只用寒药,殊不知病有微甚 
,治有逆从,不可不审也。陶节庵曰∶大头伤风之证,若先发于鼻额红肿,以致两目盛肿不 
开,并面部 赤而肿者,此属阳明也。或壮热气喘,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不利,脉来数大者 
,用普济消毒饮主之;如内实热甚者,用通圣消毒饮。若发于耳之上下前后,并头角红肿者 
,此属少阳也。或肌热,日晡潮热,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疼,胁下满,宜小柴胡汤加花粉 
、羌活、荆芥、连翘、芩、连主之。若发于头上,并脑后项下及目后赤肿者,此属太阳也, 
宜荆防败毒散主之。若三阳俱受邪,并于头面耳目鼻者,与普济消毒饮;外用清凉救苦散敷 
之。大抵治法不宜太峻,峻则邪气不服而反攻内,必致伤人。且头面空虚之分,邪既着空处 
,则无所不至,治当先缓后急,则邪自服。先缓者,宜退热消毒。虚人,兼扶元气;胃气弱 
,食少者,兼助胃气。候其大便热结,方以大黄下之,拔其毒根,此先缓后急之法也。盖此 
毒先肿鼻额,次肿于目,又次肿于耳,从耳至头,上络后脑,结块则止;若不散,必成脓也 
。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多不救。泰和间多有病此者,医以承气加板兰根,下 
之稍缓,翼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视之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 
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为肿盛,以承气泻胃中之实热,是 
为诛伐无过,遂制普济消毒饮子与之,全活甚众。 
抱头火丹毒者,亦中于天行热毒而发,较大头瘟证为稍轻。初起身发寒热,口渴舌干,脉 
洪数,头面 赤有晕。治以犀角地黄汤,或羚羊、地丁、银花、黄芩、山栀、石斛、元参、 
丹皮、知母、连翘之属。若舌腻有白苔者,宜黄连解毒汤;外以如意金黄散,蜜水调涂即愈 
。此证不传染。 

卷上
辨鬓疽额疽论
属性:夫鬓疽者,乃少阳三焦、胆相火妄动,又兼肾水不能生木,或感风热而发。盖鬓发之际 
,肌肉相薄,最难腐溃。初起寒热交作,头眩,痛彻太阳,甚则耳目连鬓通肿。治法不可妄 
用针灸,必分阴阳表里邪正虚实治之,庶不致误。如初见疮时,多寒少热,口干作渴,好饮 
热汤,六脉虚数无力,又兼患上坚硬,不甚 痛,无溃无脓,疮根流散,此乃真气虚而邪气 
实也,托里为主,消毒佐之,如清肝养血汤、托里消毒散之类。若初见疮时,多热少寒,头 
眩作痛,口燥舌干,渴欲饮冷,二便闭涩,六脉沉而有力,疮形根脚不开, 肿疼痛,身体 
发热,易腐易脓,此乃正气实而邪气虚也,消毒为主,托里佐之,如栀子清肝汤、鼠粘子汤 
之类。又有形色紫黑,疮势平陷,坚硬无脓,而毒流耳项,又兼气味不正,形容不泽,精神 
不明,饮食不进者,俱为不治。 
额疽,生额上发际之间曲差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起则多发寒热,头疼如砟,不可忍耐 
,项似拔,腰如折。先宜用万灵丹汗之,以解散风邪;后用清托。又有左额疽、右额疽,状 
如桃李,此属足阳明胃经积热而成。此处近太阳穴,于溃后外伤风水,即能害人,虽贴膏药 
,亦须遮护谨密,又宜用药使疮口速敛。如经冬月,即变冷疮。况此处近太阳穴,上至额角 
,都为险处,如过时溃烂者不治。 

卷上
辨凤眉疽眉心疔眉发论
属性:凤眉疽者,生于眉心,一名印堂疽。属足太阳膀胱经风热壅结,阴阳相滞而生。初起色 
黯根平,硬肿疼痛。如初起色赤浮肿 痛,此名眉心毒;若色黑不痛,麻痒太过,根硬如铁钉 
之状,寒热并作,即眉心疔也。治法初用万灵丹发汗,内服荆防败毒散;若不能消散者, 
即用夺命丹、活命饮攻之;有脓刺之,用升膏提毒,生肌散收口。 
眉发生于眉棱,无论左右,皆膀胱小肠肝胆四经积热所致。形长如瓜,疼痛引脑,二目 
合肿,坚硬色赤,按之有根,易成脓者,顺;无脓者,逆;至十四朝不溃,烦闷呕逆不食者 
凶。治法与前症同。东垣云∶初起宜用海马崩毒法救之。 
海马崩毒法∶凡发背、对口、眉疽等证,初起时用热水自肘后洗至手六经起端处止,日 
洗数十遍,以泄热毒,务洗至指甲皮穣方可住洗。盖三阳经俱属督脉经所领,洗至指甲皮穣 
者,俾热从根本而解也。此系秘传,慎勿轻忽。 

卷上
辨眼丹眼漏论
属性:夫眼丹者,生于眼胞,或在上,或在下。眼胞属脾胃,证虽见于脾胃之部,实由心经受 
毒,热传脾胃,热毒升上,以致气血凝聚而成丹毒也。风多者,则浮肿易消;热甚者,则坚 
肿难散。宜以如意金黄散敷之,汤饮则用羚羊、甘菊、石决明、夏枯草、金银花、丹皮、山 
栀等。如脓成,急以针刺之,迟则眼头自破。此乃睛明穴,内空难敛,成漏者多。 
眼漏一名漏睛疮,生于目内 下,由肝热风湿,病发于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其穴系藏 
泪之所。初起如豆如枣,红肿疼痛,疮形虽小,根源甚深,斯时宜用清解清散。如穿溃每难 
收敛,遂成漏管,以升药条插入提之,一日一换,数十日方收口。内服神效黄 汤,或作为 
丸亦可。此证又有溃断眼边弦者,最难收口。 

卷上
辨眼胞菌毒眼胞痰核论
属性:眼胞菌毒者,乃脾经素有湿热,思郁气结而成。其患眼胞内生出如菌,头大蒂小,渐长 
垂出,甚者眼翻流泪,久则致昏 。治法用软绵纸蘸水,荫于眼胞上少顷,用左手大指甲垫 
于患根,右手以披针尖头,齐根切下,血出不妨,随用翠云锭磨浓涂之,其血自止。内宜服 
凉膈散、清脾饮;若初起时,以清凉丸洗之。 
眼胞痰核,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 
硬肿不疼。由湿痰气郁而成。外用生天南星蘸醋磨浓,频涂眼皮,日数浅者,即消;日数深 
者,虽不能即消,常常涂之,涂令皮薄,微微剥损,以手指甲挤出如白粉汁即愈。然消散者 
多。 

卷上
辨鼻渊鼻痔鼻衄论
属性:鼻渊者,鼻流浊涕不止,或黄或白,或带血如脓状,久而不愈,即名脑漏。乃风热烁脑 
而液下渗,此肾虚之证也。经曰∶脑渗为涕。又曰∶胆移热于脑。《原病式》曰∶如以火烁 
金,热极则化为水。然究其原,必肾阴虚而不能纳气归元,故火无所畏,上迫肺金,由是津 
液之气不得降下,并于空窍,转为浊涕,津液为之逆流矣。于是肾肝愈虚,有升无降,有阳 
无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此宜戒怒以养阳,绝欲以养阴,断炙 ,远酒面,以防作 
热。然后假之良医,滋肾清肺为君,开郁顺气为臣,补阴养血为佐,俾火息金清,降令胥行 
,气畅郁舒,清窍无壅,阳开阴阖,相根据相附,脏腑各司乃职,自慎以培其根,药饵以治其 
病,间有可愈者。苟或骄恣不慎,或误投凉药,虽仓扁不能使之长生矣。主治之方,如初起 
用苍耳散,久则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麦味地黄汤、加味逍遥散,酌而用之可也。 
鼻痔者,鼻内 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或时缩进,或时垂出,闭塞孔窍,使气不 
得宣通。此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夫鼻孔为肺之窍,为呼吸之门户,其气上通于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