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②
金朝军队迅速重新占据了他们的边界地区,以准备迎战下一次进攻。1212
年秋季,蒙古人返回来,又开始进攻女真人的外围守军。诸要塞如居庸关再
一次被攻克,而且这是在 1213年,成吉思汗把任务交给其附属部队后完成
的。一旦边界防线被突破,蒙古人即迅速向南推进,比以前更加深入金朝疆
土。他们到达黄河北部的农耕地区对,军队被分成了三部分,分别破坏山东、
① 有关这一情节,见'13'托巴斯·T。爱尔森:《13 世纪的元朝和吐鲁番的畏兀儿人》,第246 页—248 页。
① 有关对金朝的战争,见'301'亨利·D。马丁:《成吉思汗的兴起及其征服中国北方》。
② '76' 《秘史》,第248 节(第184—185 页);'227'札奇斯钦:《中原与蒙古游牧民的贸易往来与冲突》,
第198 页。
… Page 245…
河北和山西。一些城市被占领并遭到劫掠,但通常蒙古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开
阔的农村,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的话,他们都绕开坚固的据点。
到1213年末,蒙古军队已严重破坏了金朝的心脏地带,开始撤回北方。
但是这次他们保留了对所有重要边界通道的控制,并留下一支军队包围中都
以进行封锁。包围城市的努力被证明是不成功的,但是惊恐的金朝皇帝不得
不遣使求和。他向蒙古人提供了许多贡品——金、丝和马——作为结束敌对
状态的回报。蒙古人接受了这些条件,并且按约于1214年春天解除封锁。金
廷由于这次经历而失魂落魄,他们利用这次解围的机会撤离中都,转到开封;
1214年夏季,他们以开封作为新都。
当成吉思汗在秋末得到金朝皇室逃离的消息后,他立即下令他的军队返
回不久前包围过的城市。由于守军的顽强抵抗,通过猛烈攻击占领中都的企
图没有成功。最后,成吉思汗于1215年1月来到中都战场,亲自指挥进攻。
当蒙古人显然已阻挡住金朝的援兵时,守城军队的士气开始瓦解,这座城市
于5月底向围攻军队投降。在被占领后的几个星期内,都城被有计划地洗劫
而且部分地被大火焚毁。在他的直接军事目的完成和对大量战利品进行适当
登记后,成吉思汗离开中都回到蒙古,并且在被占领的金朝疆土上留下了守
军。
然而,都城的陷落并不是金朝所遭受的惟一严重挫折。1212年,蒙古大
将哲别横穿辽河流域,到接近本年年底时,暂时占领了金朝的东都东京 (今
辽阳)。这座城市的失陷又是一次惨败,反过来还促成了另一居于东北的民
族契丹人的普遍叛乱。自从他们自己的辽王朝在1115年(译者注:应为1125
年)灭亡后,他们一直不愿意作金朝的臣民。乘着其对手不断溃败的机会,
蒙古军队于1214年成功地进攻了辽河两岸的金朝据点。东京于1215年再次
被占领,随后成为契丹叛乱首领耶律留哥的主要根据地,他现在已正式向蒙
①
古称臣。到下一年为止,女真人故乡东北的大部分已落入蒙古人之手。(见
地图25)如果此时蒙古军队集中进攻,也许会使金朝完全崩溃,然而,在西
域所发生的事件不久将会使成吉思汗花费近十年的时间率领蒙古军队主力向
西发动一系列的进攻。
西征
蒙古人进入西域开始于1208年,当时,他们组织了一次惩罚性的远征去
对付叛离的蔑儿乞与乃蛮部民组成的联盟,后者在西蒙古额尔齐斯河上游建
②
立了一个行动基地 (见地图26)。蒙古军队摧毁了叛乱,杀死了他们的首
领、成吉思汗长期的敌人脱黑脱阿。残余的蔑儿乞人逃到畏兀儿领地,后又
来到钦察草原,而乃蛮余部则逃入哈剌契丹即西辽的领地。后一群人的首领
是屈出律,他的父亲太阳汗在1204年与蒙古人作战时阵亡。
屈出律逃难时,哈剌契丹王国正忙于与占据西突厥故地和呼罗珊大部分
地区 (阿富汗和伊朗北部)的一个穆斯林国家花剌子模进行争斗。乃蛮首领
在一段时间内混水摸鱼,最后与哈剌契丹君主结盟。不久,他成为国王主要
① 关于契丹人反抗金朝的起义,见'225'札奇斯钦:《契丹反对女真压迫的斗争:游牧与农耕》。
② 巴托尔德详细论述了西征,见'29' 《蒙古入侵时代及其前的突厥斯坦》,第355—457 页;'380'I。P。彼得
鲁合夫斯基:《1219—1224 年蒙古军在中亚的远征及其后果》。
… Page 246…
顾问并且利用这一受信任的职位于1211年攫取了哈剌契丹王国的权力。日趋
衰落的西辽帝国在屈出律强有力的领导下迅速得以恢复。他迫使花剌子模沙
摩诃末撤回到锡尔河上游地区,并且于1213—1214年将其统治权力扩张到了
塔里木盆地占优势的穆斯林居民那里。
乃蛮篡位者的成功开始引起成吉思汗对西方的注意。正当此时,蒙古统
治者在中国取胜的消息传到了算端摩诃末耳中。1215年,花剌子模沙派出一
个外交使团到达中国北部成吉思汗处,以探听这支东方新生力量的消息。成
吉思汗热诚地欢迎了使团成员,表达了与他的西方邻邦建立和平关系和商业
往来的愿望。为了这一目的,成吉思汗派出使团回访摩诃末,使团于 1218
年春季到达花剌子模。谈判开始了,几天以后,算端同意签订一项与成吉思
汗建立和平与友好关系的条约。然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不久就由于发生
在锡尔河上游的一个花剌子模城市讹答剌的引人注目的事件而突然结束了。
条约签订后不久,这座城市的首领显然得到了算端的默许,杀死了一支
蒙古人组织的庞大贸易商队的成员,夺取了他们的货物。作为对这一事件的
反应,成吉思汗立即派出一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沙,要求惩罚犯罪官员、归
还被没收的货物。由于难以确知的原因以及对蒙古人的了解有限,摩诃末断
然拒绝了这些要求,而且轻蔑地处死了成吉思汗的使者。蒙古统治者被这些
暴行所激怒,开始准备发动战争。
在对付他的新敌人之前,成吉思汗不得不完成对其他两个前线的行动。
首先,在北方,森林部落斡亦剌、秃麻和吉利吉思的叛乱不容忽视。叛乱开
始于1217年而且不断扩散,直到1218—1219年冬天,术赤率领蒙古军队的
①
右翼才到达南西伯利亚并迅速平定了叛乱。其次,在东突厥斯坦必须清除屈
出律与哈剌契丹。这一地区的进攻在哲别的领导下开始于1216年,他受命毫
不拖延地解决乃蛮人,并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使命。到1218年底,屈出律被杀,
通向花剌子模地区的哈剌契丹领土也被蒙古军队所占领。
通往西方的交通路线既已安全,成吉思汗随即沿额尔齐斯河集结起一支
庞大的军队。由蒙古正规兵和从属国征集的大批附属部队组成的大军于1219
年夏天向花剌子模进发。主力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向锡尔河南部敌人的人
口中心区进发,而一支掩护部队贝在术赤的率领下进入锡尔河北面的草原地
带,在那里与那些和花剌子模统治家族关系非常密切的游牧部落钦察和康里
交战。摩诃末与他的将领们的建议相反,并没有与入侵者在开阔地带交战,
而是用他数量上胜过蒙古人的军队去守卫王国的各重要城市。虽然这些决定
或许葬送了他获胜的任何机会,但还是迫使蒙古人陷入了一系列费时的和破
坏性的围城战。讹答剌、花剌子模、也里和撒麻耳干的陷落都是特别的流血
事件,在那儿,蒙古人驱使解除武装的战俘冲向严密防守的城墙,为他们的
攻击部队提供“人障”。而且,一些曾被攻陷的城市起来反抗他们的新主人
并被重新征服后,又扩大了屠杀的范围。在这些城市中,野蛮的报复行为正
式以集体处决的方式降临于人们身上。
当摩诃末得知他的战略失败后,惊慌失措地逃到了里海中的一个岛屿
① '76' 《秘史》,第239 节 (第173—174 页),错误地将术赤对森林诸部的战争系于1207 年。对《秘史》
年代混乱的考释,见'372'伯希和:《卡尔梅克史评注》,第1 卷,第5、57 页(注39)、第60 页(注58)。
… Page 247…
上,他于1211年前后死在那里。他的儿子与继承人札兰丁用他所支配的少量
军队继续进行不懈的抵抗。为了追赶强有力与劲头十足的札兰丁,一支蒙古
分遣部队追踪他,从伊朗北部穿过阿富汗斯坦进入了印度,然后又回到伊朗
和哲儿拜占。虽然在蒙古人的打击下,札兰丁总是能设法逃脱追捕,但是英
勇顽强并不能长久地拖延花剌子模国的灭亡。到1223年,突厥斯坦和呼罗珊
已被征服,蒙古守军和镇守者(达鲁花赤)被安排在所有的城市。尽管札兰
丁的事业已毫无希望,但他拒绝投降,仍继续他徒劳无益的抗战,直到1231
年他死于曲儿忒匪徒之手。
随着花剌子模境内有组织的抵抗结束,蒙古人开始着手准备他们下一步
的一系列远征。速不台和哲别这时正在与谷儿只和哲儿拜占作战,他们请求
允许他们越过高加索山去进攻钦察人,成吉思汗立即答应了。这样,在1221
年,速不台发动了对欧亚草原西部的著名远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武力侦察。
他率领着由三个万户组成的一支军队进入了南俄罗斯草原。1223年春末,他
在喀剌喀河 (一条流进黑海的小河)战役中击败了斡罗斯诸王公和西部钦察
人组成的联军。接着,速不台向西武力搜索斡罗斯诸公国直到第聂伯河,而
后才折回向东,在与伏尔加地区的不里阿耳进行了一次短暂交锋后,于1224
年返回蒙古西部。获得必要的情报后,术赤受命发动一次后续战争以使西部
草原纳入蒙古版图。
成吉思汗在此同时从突厥斯坦撤出了他的大部分军队,1224年夏季他到
达额尔齐斯河,1225年春季到达蒙古中部。回到家乡后,他计划发动另一次
战役:1223年党项君主在没有通告的情况下,撤回了他支持蒙古对金战争的
军队。蒙古统治者决心严惩这一不忠行为。
木华黎的对金战争
当成吉思汗在1215年底或1216年初到达克鲁伦河时,蒙古对金的进攻
暂时减少了,但并没有停止。成吉思汗最能干和最受信任的将领之一木华黎
继续努力清除辽河流域的女真军队,1216年他完成了这项任务。在占领这一
地区的主要城市后,木华黎于1217年秋回到蒙古向他的主人报告。出于对他
战绩的满意,成吉思汗赐予他“太师国王”的称号,并且任命他为统帅,以
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去夺取仍在女真人手中的中国北方领土,即太和岭以南的
土地。
木华黎于同一年回到南方,在中都(此时改名为燕京)和西京(今大同)
建立起军事指挥机构。他控制下的军队包括蒙古左翼军的2。3万人,扩编的
由7。7万名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组成的附属军队。后者在与金朝战争的早
期,不是投降就是叛逃到蒙古人一方。蒙古人在政策上鼓励和奖赏这些背叛,
而且效果令人满意,大量金军指挥官,特别是那些非女真族的指挥官,带着
他们整个的军队投奔过来。正是这些起关键作用的附属军队的扩充,占去了
木华黎可使用军队的3/4。这使蒙古人甚至在占他们军队大部分的中军和右
翼军从中国北部撤出进行西征后,也还能对金朝保持不断的压力。①
① 黄时鉴仔细地计算了木华黎能够使用的军队的数目,见'847' 《木华黎国王麾下诸军考》。对战役的叙述,
见'390'罗依果:《木华黎、孛鲁、塔思和安童》,第45—55 页;以及'301'马丁:《成吉思汗的兴起》,
第239—282 页。有关1217—1225 年蒙金战争中宋朝的作用,见'379'查尔斯·A。彼得森:《旧幻想与新现
… Page 248…
在新战役的初期,木华黎从中都和西京发动了一场三路的攻势,企图从
金朝手中夺取山西、河北和山东。率领中军主力推进到河北的木华黎,不久
就遇到强烈的抵抗。他不得不用直接进攻的方式夺取城市,这使双方都损失
惨重。而有时花费这样高的代价所夺取的城市又失掉了,不得不再次攻取。
虽然进展非常困难,但木华黎仍缓慢推进。到1218年,在留下金朝叛将张柔
巩固蒙古人在河北的战果后,木华黎又将注意力转向山西。
太原位于山西西北部,是金朝西北面的战略堡垒。在太原于10月被攻陷
后,蒙古人得以稳固地向南推进。到1219年底,只有山西最南面的狭长地带
仍在蒙古人的控制之外。木华黎于是又回到河北中部,并在1220年的夏秋两
季接受了金朝控制下的残余城市。包括大名要塞的投降。此后,他推进到山
东西部,于十月未经战斗而占领了重要城市济南。
由于金朝在南方的错误军事卷入,使1220年蒙古人进展顺利成为可能。
1217年,在与蒙古人战斗的间歇期间,金朝皇帝愚蠢地同意对宋开战,因为
三年前宋朝中止了对金廷的朝贡。从1217年到1224年,每年由金朝发动的
一系列进犯虽然常常在局部获得成功,但他们从未获得绝对胜利。宋朝尽管
在开始时遭受挫折,但仍拒绝谈判,他们继续抵抗,在1219年夏天甚至在汉
水流域一度设法击溃了金军主力。
金朝分散兵力的作法显然得不偿失。从宋朝得到的疆土无论如何也不够
补偿他们在北方丢给蒙古人的土地。而且,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明显破坏了
他们对付木华黎军队的能力。然而,金朝毫不畏惧,在1220年,他们征集了
一支新军,准备进行反击以重新获得他们损失的一些地区。新军刚组建起来
即进攻山东东部,在那里已掀起反抗女真人的汉人起义 (红袄军),这很快
就引起了蒙古人的注意。一当木华黎得知了这支新军的存在后,他立刻在
1220年底从济南移师南进,在离开封不远的黄河南岸的一个浅滩黄陵冈对其
发动了进攻。他以决定性的胜利击败了敌军,而且由于这次成功,蒙古人扩
大了他们的控制地区,占领了除山东东部和陕西之外的黄河北岸金朝的大部
领土。山东东部仍在红袄军手中;陕西则仍在金朝的统治之下。
在任命汉人叛将管理投降地区之后,木华黎回到北方,沿路进行扫荡。
同时,金廷由于反攻失败,派出了一个由乌古孙仲端率领的使团来到西部成
吉思汗处,商讨可行的和谈条件。蒙古人要求金朝皇帝接受“王”的称号,
这样就承认了成吉思汗的宗主地位;而且必须撤出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