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国道教4 >

第11章

中国道教4-第11章

小说: 中国道教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人用具的方法,作为对该病的消毒措施;直到19世纪中,始由法国人确定其具有传染性。可见中国道士对肺结核病的认识所得的结论,比欧洲学者要早六七百年。
此外,早期道教有些道书中还有关于〃三尸〃(或称三虫)、〃九虫〃的记载。三尸称上尸、中尸和下尸,分别寄生在人的头、腹、足部,九虫即蛔肠、白虫、肺虫、胃肠、膈虫、赤虫、蜣虫等,认为这些〃尸〃、〃虫〃为万病之源。由于当时道士尚不了解菌类、菌源体的具体情况,除了作一些宗教性的解释外,还根据实践经验,列举了若干医治因〃尸〃、〃虫〃致病的方剂或单味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道教医药学家在继承中国传统医学,探索与研究人体生理结构和致病原因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在医药学方面卓有成就,并形成了有别于〃儒医〃和历史上官办医疗机构的〃道医〃形象和特点。
  东晋葛洪是〃道医〃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他认为:〃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④又说:〃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⑤继起的齐梁道士陶弘景,博学多才,承先启后,在道教医药学发展史上起了纽带作用。唐代道士孙思邈,一生不慕荣利,始终隐居学道,以行医为事。他们都在医药学上为后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至深。
  道教医学家重视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医药学文献。葛洪不仅熟读仲景、元化等人医著近千卷,还深入实际,广泛收集民间医疗成果,辑集《玉函方》百卷。
  但又感内容繁杂、卷数过多,难以尽写,遂再搜集、钻研历代诸家备急方书,采其要约,编撰《肘后备急方》三卷,计八十六篇(现存六十八篇)为道教医药学在急症临床方面的先河。
  陶弘景曾撰《效验方》五卷(已佚)。他一方面赞赏《肘后备急方》对病家深为有益,一方面又感到葛洪旧方〃至今已二百许年〃,〃阙漏未尽〃,于是〃采集补阙凡一百一首,三卷,以朱书甄别于葛文之后〃⑥,是为《补阙肘后百一方》。该书无论在医学理论上或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均较前书有所提高,成为上承东晋,下启隋唐道教医药学发展的纽带。
  孙思邈现存医学专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
  他在论及前者书名时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⑦《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特别是东汉以来的许多医论、医方、用药、针灸兼及服饵、食治、导引、按摩等养生内容,共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取〃羽翼交飞〃之意,对前书作了全面的补充,并新增〃辟谷〃、〃飞练〃、禁经等专卷,但实用价值稍次于前书。以上两书在传统医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北宋治平三年(1066)曾刻印发行,还多次传入日本、朝鲜,对亚洲医学界也深有影响。
  唐末五代以后,道教内丹渐次兴起,道教医药学虽不如前此时期名家辈出,但在民间,继承先代〃济世救人〃优良传统者,也代不乏人,且有不少著名医著验方问世。
  从道教学者的医著和实践来看,他们继承《黄帝内经》关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中指出:〃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⑧孙思邈更将预防思想贯彻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⑨他告诫世人,平素居家〃凡有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冀望自善,须臾之间以成固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AB他还特别向老人指出:〃自觉十日已上康健,即须灸三数穴,以泄风气,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AC道教医学家在强调预防的同时,十分重视摄生养性。葛洪曰:〃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兴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AD孙思邈认为:〃人之寿夭在于樽节,若消息得所,则长生不死,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AE他又本着〃易则易和,简则易从〃AF的原则,将静功与运动,起居与卫生,名利与无为,房中与节欲相结合,就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劳逸、情志等方面作了诸多精辟的论述。同时他还细致地观察了人的衰老过程以及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征,进一步将养性学说与老年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一方面强调老年人应注意活动,以舒导关节,畅通气血,一方面又告诫进行这种活动时,应与自身生理状况相适应:〃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AG道教医药学家与一般医家不同还在于他们博医通药。这既避免了〃医不识药〃、〃药不通医〃的弊病,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本草学的发展。
  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即有关于药物和方剂的记载。可见当时已广泛应用植物、动物两类药物,且十分重视单味药或配伍使用的疗效高低。配伍后和合而立愈者,〃名为立愈方;一日而愈者,名为一日愈方;二日而治愈者,名为二日方;三日而治愈者,名为三日方〃。AH东晋葛洪除在《肘后备急方》中总结了当时一些特效药的应用外,特别强调要重视若干同名异物的药草,以免误用或中毒。认为〃唯精博者能分别之,不可不详也〃。AI齐梁道士陶弘景在本草学上的贡献更为突出。他将汉魏以来名医在《神农本草经》中的增益部分,整理为《名医别录》,这是继《神农本草经》后又一部本草学重要文献。更为重要的是,他针对《神农本草经》〃三品混糅……草石不分,虫兽无辨〃AJ的情况,以《神农本草经》三品的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为主,加上《名医别录》副品三百六十五种,辑成《本草集注》七卷。
  当《本草经》失传后,《集注》就成为保存古代《本草经》的重要传世文献,而为明、清学者重辑《神农本草经》创造了条件。
  唐代孙思邈的本草学造诣更深。他在《千金要方》中明确指出:〃方药本草,不可不学。〃AK他以〃古之善为医者,皆自采药〃自勉,一生坚持自种、自采、自己炮制的原则,从而获得十分可贵的实践经验:药物采集过早,则药势未成,采集过晚则药性已过,故十分重视适时采药。《千金翼方》为首三卷,专论本草,涉及九百多种药物的入药部分、采集时节、同物异名以及阴干、曝干诸方面。他还从考察药性出发,根据《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七情和合原则,总结了近二百种常用药物的相使相畏、相须相恶、相反相杀的药性关系,供后世处方参考。他的用药范围,比《神农本草经》多一百四十余种,与唐代颁布的国家药典《唐本草》正经(二十卷)相比,还多二十多种。故为后世尊为〃药王〃。
  此外,历代道教医药家还注意金石药的应用。无论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还是陶弘景的《肘后百一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都有不少的记载。
  重视医德是道教医学的优良传统。《太平经》曾强调治病用药为〃救死命之术,不可易,事不可不详审也〃,必须〃慎之慎之〃。LB葛洪身体力行,认为〃人能救之者,必不为之吝劳辱而惮卑辞也。必获生生之功也〃。LC他精心选用民间验方、秘方和偏方,以求〃必可以救人于死者〃。在他所处的时代,巫风盛行。他一再批判那些妄说祸祟、专以祭祷问卜为业的巫、祝小人,讥刺一些不修疗病之术的平庸道士。陶弘景也广泛收集民间良方,并将其分为〃累世传良〃、〃博闻有验〃和〃自用得力〃三大类,分别陈述其来历、用法和疗效。这既体现了他在医疗活动中的高度责任心,也是他的崇高医德的表现。
孙思邈是重视医德的一代典范。他在《千金要方》中一开始就以〃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为题,系统论述了医家必须具有的医德规范。告诫为医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道医道已了〃。LD他强调医家必须〃志在救济〃,对病人要有高度责任心:〃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光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LE对前来求医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LF临床诊断时,强调精神专一,周密思考,不得轻率从事。此外,他还提出若干医家必须注意的事项,诸如不得多语调笑,道说是非;不得议论人物,訾毁他人;不得恃己所长,掠人财物;不得见人富贵,处以贵药,等等。他的医德为道教医学的精华,至今为人所景仰。

  道教医药学家虽然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和自身世界观的局限,但经过刻苦努力和不断的实践,对传统医药学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们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传染病、急症诸多方面,颇有建树,并留下许多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和可供进一步研究提高的资料。
  葛洪曾有以青蒿治愈疟疾的经验。按青蒿为常见的菊科植物,现经研究,含有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20世纪80年代中,我国以其制取一种新型的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植物类抗疟新药。无独有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他在蜀中炼制〃太一神精丹〃LG的经过。〃太一神精丹〃是由丹砂、曾青、雄黄、雌黄、磁石、金牙组成的丹方;已知雄黄、雌黄为硫化砷化合物,磁石(四氧化三铁)为氧化剂,这是一个利用磁石等氧化剂从雄黄、雌黄中制取砒霜(三氧化二砷)的方子。也是世界医药史上最早利用砒霜制剂治疗疟疾的良方。由于砒霜含剧毒,为了减轻毒性,孙思邈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针对疟疾的不同症状,对剂量作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已知欧洲在18世纪末,才有人利用砒霜制剂治疗疟疾,孙思邈足足领先了一千多年。孙氏还突破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十分重视妇婴疾病的治疗。无论在妊娠、产程、分娩以及乳母须知、婴儿护理等方面,都有不少合理的创见,并为其后妇、儿专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陶弘景对虏黄病(急性黄疸性肝炎)、恶脉病(急性淋巴管炎)、恶核病(急性淋巴结炎)、瘰疬病(颈淋巴结核)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都有详细的论述。在距今一千多年前,陶弘景和孙思邈便分别应用竹管和葱管作导尿手术。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注:
  ①②AHLB《太平经合校》723页,218~218页,173页,173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③《旧唐书》第16册5096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④⑤⑧ADAEAILC《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271页,53页,326页,245~246页,476页,197页,259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⑥AJ《道藏》第23册647页,64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⑨ABACAGAKLDLELFLG《备急千金要方》6页,476页,157页,481页,478页,6页,1页,1页,1页,230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AF《千金翼方》141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道教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是道教继承和汲取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内修外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养生理论和技术,以求实现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最高目标。
  长生不死的思想,早在老庄的著作中就已有所阐述。《南华真经》的《逍遥游》和《齐物论》等篇中,有关于神仙的描述,称〃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①《南华真经》还说到这些神仙,大火烧着不觉得热,江河冰着不感到冷,雷电飓风打着也不会惊慌。《战国策·楚策》中还有奉献不死之药的故事,尽管它是讽刺楚王,揭露进药人〃欺王〃的,但是它反映我们的祖先早就在寻找长生的方法,探索生死的奥秘了。
  《史记·始皇本纪》和《汉书·郊祀志》里都有秦始皇和汉武帝热衷于寻求仙药的记载。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都是位尊处优的,他们追求长生都是企望永远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是道家术士则多位卑处陋,结茅为居,靠山产和布施为生,他们追求长生是为了实践对于〃道〃的信仰。道教以〃道〃名教,〃道〃就是道教徒的最高信仰。道的概念是由先秦的道家提出来的。道教沿用了道家的观念,将〃道〃解释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先天地生的神灵,天下万物的造物主,同时,又将道家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②之道衍化为人的长生不死,认为道可以因修而得,与天地永存。道教在东汉形成后,就逐渐把神仙方士们的一系列追求长生的方术都吸收为实践〃长生久视〃之道的道术,并且作了种种探索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许多道教养生大师承前启后,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养生著作。如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张陵的《老子想尔注》,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魏华存传《黄庭经》,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等。道教的养生思想逐渐系统化,提出了〃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和〃众术合修〃等一系列的命题,为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奠定了较完整的理论基础。
  第二,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道教养生著作,有名医道士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崔希范的《入药镜》等。道教的养生术在理论上吸收了部分佛教和医家的内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养生方法。
  第三,宋元时期。除了外丹术的衰落以外,道教的各种养生方法继续得到发展,特别是内丹术成为各种养生方法中的主流。这一时期的许多道教养生大师,吸收融会吐纳、导引和存思等方法,完成了许多内丹名著。如《修真十书》和张伯端的《悟真篇》,陈虚白的《规中指南》,邱处机的《大丹直指》,孙不二的《孙不二元君法语》,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李道纯的《中和集》等等。
  第四,明清直至现代。道教逐渐衰落,内丹家派系虽多但发展迟缓。而道教养生术却逐渐为社会所认识,从而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得到利用。在流传过程中,又同佛教禅、密修持方法以及近现代的体育方法相结合,道教养生术中的神秘主义部分逐渐淡化。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张三丰内炼著作《全集》,陆西星的《方壶外史》,李西月的《道窍谈》《三车秘旨》,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论》,柳华阳的《慧命经》《金仙证论》,刘一明的《道书十二种》,闵小艮的《古书隐楼藏书》,陈撄宁的《道教和养生》等等。
  养生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实践,也是后世道教徒的宗教行为。如果说,道教的教义包括着道教徒对于人、对于人和自然、精神和肉体等等的认识,那么道教养生术就是在教义指导下,道教徒的行为体现。
  〃重人贵生〃是道教养生术的哲学基础。《道德经》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③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道教继承了这一宝贵传统,将〃重人贵生〃作为自己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人应当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因此,炼养身躯以求得长生成仙就成了道教徒的目标。
  〃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